民族地区高等商科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探析

2012-04-29 20:56
关键词:创业能力大学生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当前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民族地区商科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脱颖而出,而且可以将他们培养成创业型人才,解决大学生日益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高等商科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5-0076-02

高等商科教育承担着培养现代商科管理人才、培养“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的未来商务人才的任务。在竞争激烈的商科教育中,民族地区高等商科教育如何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取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适应市场的需要,是否具有创业精神。笔者从民族地区高等商科教育中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为切入点,找出制约民族地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关于“创业能力”一词,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认识。1989年亚太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与华裔专家朱小奇先生研究后最早确定这一概念,王一兵将它译为“事业心和开拓技能”。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有以下几种:杨金焱、费世淼认为创业能力是指在创业过程中人们善于发现和捕捉商机、将各种资源组合起来并创造出更大价值的一种能力[1];孙强认为:“创业能力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把参与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活动能力。是一种以智力为基础,以创新为特征,以创造为手段,积极面对激烈社会竞争的个性心理倾向和心理。”[2]综合各种观点可以将 “创业能力”定义为:是一种承担风险的开拓性活动所具备的自我谋职和创新能力,是创业者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将自己或他人的科研成果或创意方案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过程。实践证明,一般的人都具有一定的创业潜能,而大学生表现得更为明显。当代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就是大学生在创业实习和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是一种能够顺利实现创业目标的知识和技能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业能力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交沟通能力、风险承受能力[3]。

(一)专业技术能力

即创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是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

(二)经营管理能力

经营管理能力是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关键环节。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和经营管理经验,大学生很难一下子取得成功。他们的创业计划往往看上去很美,却常常流于形式。

(三)协作沟通能力

协作沟通能力即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当前世界商贸活动前所未有地呈现出开放性的特征,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区域经济组织都加强了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需要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在具体的创业活动中,无论是市场调查、市场开发与开拓,还是创业团队内部的整合、融通,都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

(四)风险分析及风险承受能力

风险分析包括项目风险分析、投资风险分析、市场风险分析等,是创业决策的重点,也是创业之前必须进行运作的核心内容。风险承受能力即对可能发生危险的预见力和挫折容忍力,创业活动可能带来收益,也可能带来损失。大学生在创业之前,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风险的存在,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才能在创业实践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二、民族地区高等商科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

(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制约

民族地区由于在新中国成立前受到历代统治阶级实行民族政策的压迫,社会经济文化非常落后。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党和国家采取了各种有力措施改变民族落后地区的面貌,但由于与外界的隔离和对外的排斥,其文化、风俗、语言、习惯、历史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经济活动中心有着很大的差别,不容易融入现代社会之中[4]。民族地区城镇现代化的大企业少,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较低,智能型人才的优势体现不出来。落后的经济既不能为民族地区高等商科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提供满意的岗位,也不能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实践提供很好的场所。

(二)民族地区高等商科院校教育教学体系的制约

由于地理位置、发展水平及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局限性,民族地区高等商科院校在办学目标、办学宗旨等方面远不及发达地区高等商科院校具有开创性和创新性。民族地区高等商科教育应凸现地域性、民族性特征,更应注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然而,在调查中发现,民族地区高等商科院校开设的专业和经济发达地区高等商科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基本一致,课程设置体系和教学内容也没有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民族地区高等商科院校过分追求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学制、统一的课程安排以及统一的学习评定方式。这种缺乏特色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不利于民族地区高等商科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民族地区高等商科院校教师的限制

师资力量是学生学习成长中非常关键的因素,民族地区高等商科院校大学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教师是否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民族地区高等商科院校教师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受到来自主客观两方面的限制。一是由于师资力量不够,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活动;二是部分教师主观上不认可大学生创业,从情感上主张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学好文化知识,认为创业是毕业以后的事情;三是教师自身缺乏创业精神,很多教师不愿意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也不愿意和社会上的创业人士交往。

(四)民族地区高等商科院校大学生自身的限制

民族地区高等商科院校学生生源质量整体上比发达地区高校学生生源质量差,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大部分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重书本知识、轻课外学习,重学历、轻学习方法。在课堂上,习惯接受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愿意动脑动手,更不注重创业意识的培养。同时,部分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飞速发展过程中新旧交替的冲突与融合不能够很快地接受和适应,对旧的择业观念依附和留恋,自主创业的思想十分淡薄。

三、民族地区高等商科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营造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文化氛围

以院训为核心的文化是商科院系发展的灵魂所在,它一旦被学生接受认同,就会变成无形的力量,激励着学生为科学发展和创新创业、为人类生存和幸福而奋斗[5]。民族地区高等商科院校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营造和谐的创业文化氛围。最常见的手段是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络、黑板报、宣传栏、墙报,宣传创业的意义,介绍典型人物和事迹。另外,可以以班为单位开展“创业论坛”、 组建“创业沙龙”,定期对参加者的创业想法或创业计划进行讨论。

(二)转变民族地区高等商科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观念

发达地区高等商科院校教师在参与创业实践方面,比民族地区高等商科院校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他们通常以咨询顾问的角色与企业保持经常的联系,从而使他们有可能在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最适用的理念传授给学生。民族地区由于受到企业规模的限制,教师很少有获得在企业当顾问或兼职的机会。然而,民族地区高等商科教育中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教师又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如果自己缺乏创业意识和市场意识,在教书育人时也不会有意识地鼓励和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因此,要加强对教师创业教育观念的培养,使之在教学中自觉地融入创业意识的教育。

(三)培养创业精神,转变民族地区高等商科院校大学生的择业观

创业精神是激发大学生创业冲动的源泉,是支配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信仰支柱。建立健康向上的创业精神,可以使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增强自信、目标明确、意志坚定,从而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成功的彼岸。目前,民族地区高等商科院校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不尽如人意,择业观保守,部分学生想当然地认为就业就是要找到工作单位,这种观念造成学生在就业上的被动局面。培养民族地区高等商科院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必须通过创业教育促使学生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人生与社会价值。

(四)建立科学的创业课程体系,突出实践课程教学

建立科学的创业课程体系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核心部分。民族地区高等商科院校科学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不仅有利于创业和就业,还会形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实施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应根据民族地区高等商科院校的具体情况,不能搞一刀切,要以各个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及对创业的认知程度为依据,构建由浅入深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真正把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融入到大学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杨金焱,费世淼.新时期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与培养

[J].教育探索,2010,(12).

[2]孙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

育,2005,(3).

[3]王志峰.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育[J].思想教育研

究,2010,(12).

[4]卢庆芳.民族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与重点——以四

川省为例[J].农村经济,2010,(12).

[5]吕小红,杨永彬.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冶

金教育,2010,(6).

猜你喜欢
创业能力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高职生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的探讨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产学研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