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类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看文化快餐化

2012-04-29 04:32刘微娜李占领
新闻世界 2012年6期
关键词:影视改编

刘微娜 李占领

【摘要】文学文本和电子文本在传播方式上各有特点。本文以三国类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为例,通过对比文学文本传播和电子文本传播,结合社会和受众因素,分析文化快餐化的原因,探讨文化快餐化的影响。

【关键词】快餐文化;影视改编;文学文本

近年来,以《三国演义》、《三国志》等三国类为题材改编的作品不断出现,远到1994年的央视版历史剧《三国演义》,近到《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电影《三国之见龙卸甲》、大导演吴宇森执导的《赤壁》上下集等,新版《三国演义》也已经搬上电视屏幕两年余,赚足了观众眼球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厚的商业利润。

诚然,导致文学作品被大量影视改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果撇开其他方面原因, 单从媒介发展的角度来看, 可以发现, 电视、电影等现代电子传媒变文学的文本传播为“电子传播”,这似乎也是导致文学文本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里需要说明几个概念:本文的影视传播是以电影、电视为传播媒介,以电影、电视、综艺节目等为传播形式的电子传播。文学文本传播是以纸张为传播媒介,以文学作品、历史著作等文学类书籍为传播形式的一种印刷传播。

一、文化快餐化出现的原因

1、文学文本的时代性、单调性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是以文言形式来叙述和描写的。古时候再白话的语言拿到今天来也是晦涩难懂,尤其是对于没有古代汉语基础的人。文本是一种客观的、被动的存在物, 它必须被购买或借阅;文学文本只能通过文字或极少量的图画来表达,表现形式显得单调。

2、电子媒介的传播优势

影视以视觉画面和声音组成逼真镜头,运用蒙太奇等表现手段,创造出特有的时空结构,去再现生活、表现思想,成为一门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同时,影视可以被大量复制放映,有着文字、戏剧艺术形式所没有的传播优势,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3、受众的接受动机与影视创作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德国的尧斯和伊瑟尔等创立的。他们认为,“文学艺术作品的解释与一般的文献解释不同,它面对的是主观的心理构成物,而不是客观实际的记载,故文学艺术作品的解释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①受众的接受动机主要有娱乐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三种。在各类媒介中,最便捷、最生动,也最直观、最吸引人的,当推影视作品。

二、文化快餐化的必然性

1、纸质文学文本的衰落,影视传播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以前, 以报纸、杂志和书籍为代表的文本传播还扮演着文学的主导型传播媒介的角色。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降,随着电影和电视等电子媒介在当今媒介网络中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核心媒介,文学艺术类书籍传播的生存空间正逐步被挤压并不断缩小。据统计, 在1952-1966年间,文学艺术类书籍在我国当时的出版图书总量所占比例为27.6%,1979年为12.2%,1985年为8.6%,1994年仅占3. 3%。②有线甚至是数字电视走进千家万户,电影院线在各大城市的勃兴,影视传播兴旺发达。贝尔也曾经阐释过工业社会后视觉时代到来的原因,指出当代文化是一种视觉文化。

2、文化产业化的必然趋势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报告1998》,经济全球化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文化正在成为一种主导产业。文化产业是经济生产领域的一种历史形成的,虽特殊却是必然的形式。因为只有创造剩余价值,商品才能转化为资本,才会作为资本生产出来。这样势必催生出一种以工业生产方式制造文化产品的经济领域,势必导致文化被资本所控制,势必将精神、文化、艺术物化为普遍的大量流通的商品,势必导致文化成为获取利润的手段。

九州出版社出版《三国演义》的市场价是460元人民币,新《三国》共80集,投资突破亿元大关,《赤壁》投资三亿元,截至2009年1月6号,《赤壁》上下两部电影的票房达到了5.6亿元。由此可见,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利润丰厚的产业,不可避免地卷入商业化的浪潮,良莠不齐的快餐也掺入其中。

三、文化快餐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彰显原著思想精华,弘扬优良传统文化。电视剧版《三国演义》从播出后一播再播,除了故事本身的跌宕起伏外,还有改编者对原著精神较好的把握。小说《三国演义》中体现的明君贤臣思想,对仁政的提倡,对天下统一安定的渴望,其中用人唯才、智慧韬略还有传统道德原则,都具有历史进步性。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和落后的妇女观,甚至还有对黄巾起义的污蔑之词。新旧版电视剧《三国演义》都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原作的精神内涵,张扬了原作进步的思想内容,继承了原作虚实结合的创作方法,精彩的战争场面描写,半文半白的语言特点,主要人物的特点把握较准,塑造比较成功。新版《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与旧版以及原著相比,都有较大改观。原来只侧重塑造其奸诈而忽略其英雄的一面,新版使曹操既奸诈又知人善用、能屈能伸的政治家气概有所体现。

(2)扩大受众群体,丰富受众文化生活。过多过繁的理解障碍、冷僻的专业术语、枯燥抽象的理论,文学文本由于其难读性,对受众群体造成了局限性。电子媒介凭借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将原本尊贵的文学女神从高座上请到可能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男女老少面前,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给文学作品以新的生命力,使这些男女老少感受喜怒哀乐之情,实现了文学传播的大众享有权。这样,电子传播媒介就在范围和数量上领先于文学文本传播媒介,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影视文化成为大众文化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逐渐远离书本,把更多时间交给电影、电视,有相当部分的文本读者转化成影视观众已是不争的事实。③

2、消极影响

(1)传统文化低俗化。西方传播学者认为,电子传媒时代的到来,标志了“真正大众文化时代的开始”,但同时也使得人们文化水平降低和思维能力减退。大众文化具有明显的娱乐性、通俗性、消费性和商业性特征,这样,它往往一味注重迎合大众口味,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有导致传统文化低俗化的嫌疑。

电影《赤壁》耗巨资打造了上下两集,梁朝伟、金城武、赵薇等,可谓两岸三地众星大腕云集。一些观众看《赤壁》的主要原因是通过这些俊男靚女来获得视觉美感。原著中,小乔只在曹操诗词和别人的转述中隐约现身。而在影片中,由林志玲扮演的小乔,却成为承载男性(包括剧中人与观众)欲望的视觉载体,使得《三国》这部原来焕发着黄钟大吕般男性气息的历史巨著,面临着被好莱坞趣味低俗化的危机。

(2)歪曲史实,误导受众。大众媒介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传递信息,引导受众。倘若媒介传递的信息是错误的,哪怕是有些许的偏差,都会对受众的认知和理解乃至思想造成误导。

原著《三国演义》是一部以男性叙事为核心的历史演义,全部内容都集中在国家、权利等公共领域,极少涉及个人欲望。然而《赤壁》却将这种个人欲望最大化了,以至于将曹军南征的基本动机,从国家、政治、权力领域移植到了曹操对小乔的窥视和占有欲上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清初大学问家顾炎武,《赤壁》中三国时期的孙尚香已经将这句话改编为“天下兴亡,匹女有责”。

说《赤壁》是商业影片,娱乐大众,但历史剧《三国演义》也出现这种错误就不应该了。剧中,诸葛亮谈笑纵横,舌战群儒。诸葛亮骗周瑜说曹操建铜雀台是为了大乔、小乔,东吴只要把二女献上,就可以免于兵祸。周瑜大怒。鲁肃连忙解释:“大乔乃孙策将军之妻,小乔是周都督之妻”。事实上,在古人名字系统中,名是父亲所起,在家庭成员中使用,外人需称呼字,意为“敬”,所以正确的称呼孙策要用“伯符”,孙伯符将军。④

3、对原著的无力再现

《赤壁》中删除了一个著名的场面,燕人张翼德当阳桥头一声怒吼吓退百万曹兵的故事,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但《赤壁》却只字未提。关张赵诸位虎将,放弃了掌中兵刃和胯下宝驹,纷纷徒手杀奔敌阵,使出浑身蛮力与对手拼死肉搏,这大概也是吴宇森导演对本土观众《三国》阅读经验的最大颠覆之一。历史剧《三国演义》把握了原著的雅正特征,体现出求实风格,许多场面特别是对战争的描写真实可信,但淡化了原著浪漫、传奇的一面,使得一些原本精彩的场面变得平淡无奇。特别是原著中脍炙人口的武将厮杀,“武戏”变成了“文唱”,如“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张飞战马超”以及“大鬧长坂坡”、“跃马植溪”等,缺乏精彩的过招,把英雄降为了常人,难以表现英雄冲天的豪气、非凡的气概和超人的武功,使英雄风采顿失。新版《三国》更是对“七擒孟获”这样的佳话只用一句话略过,实在让人惋惜。

结语

本文分析了以《三国演义》、《三国志》为代表的文学文本的传播劣势,结合电子媒介的传播优势,截取影视作品中有代表性的片段或场面,分析文学文本被大量影视改编的影响。在肯定文化快餐化积极作用的同时,强调文化快餐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但无论怎样,纸质文学的式微并不代表被电子媒介的全面取代,二者各有千秋,也各自满足着不同的受众群体。

参考文献

①彭玲:《影视心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26

②周永涛、李天喜,《现代传播与文学的佳作效应》,《江汉大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44

③[美]斯坦利·J·巴伦 著,刘鸿英 译:《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3

④孟琢:《六大历史剧批判》,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103

(作者:均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研究生)

责编:叶水茂

猜你喜欢
影视改编
消费时代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弊端分析
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模式演进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影视改编研究
大众文化语境下影视艺术对文学经典的改编初探
浅析网络小说改编策略
浅谈影视改编与文学作品再创造
从“梦幻”情节看古典小说的影视改编
论《狼图腾》电影产业研究
试论金庸小说《碧血剑》的影视改编
试析影视作品改编权范围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