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英
一、课标要求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中图版必修2中第四章的最后一节,在学生了解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人地关系之后,探寻一条通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环境问题之所以造成人地关系紧张,归纳起来有两个层次上的原因,一是思想观念层次上的,一是社会行为层次上的。人地关系要协调发展,首先要转变自身的传统观念,树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用其指导人类的行为,将可持续发展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即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调整人类的行为,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这节课的内容较简单,而且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生容易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帮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使其拥有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理解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能够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去分析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端正个人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行为准则。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并用可持续发展观念评价行为;引导学生反思自身行为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使学生领悟个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态度、责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切实感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提出合理建议并指导个人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表1)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仅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观,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通过学习“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唤起学生内心对身边小事的思考,对未来生存环境的思考,唤起学生对地球环境、祖国建设的责任感。因此,本节教学中充分创设了“乡土案例情景”和组织开放性探究活动,环环相扣、节节展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并激发他们的责任感,教学效果明显。
本节教学的局限性在于,虽然引领学生顺利完成自主合作、交流和探究,但教师让学生上台表述,各小组时间分配不均,各组锻炼机会不均衡,其次是对后进生关注过少,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