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摘要】社会化网络是以现实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网络,大学生是社会化网络的主要用户群体。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使用人人网交往进行了现状描述,探究了大学生热衷社会化网络交往的原因,认为社会化网络提升了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但又存在泄露隐私、网络交往成瘾的隐患。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网络;交往
社会化网络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新形态,它是根据“六度分割”理论,以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模拟或重建现实社会的关系网络。社会化网络的出现,诞生了以此为基础的新的交往方式,即社会化网络交往,而大学生是社会化网络的最主要使用群体。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使用社会化网络进行交往为研究内容,了解大学生社会化网络交往现状,对大学生热衷使用社会化网络进行原因分析,最后得出社会化网络对大学生交往有多重影响的结论。
大学生社会化网络交往现状
本文以人人网用户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大学生人人网交往行为调查问卷》,主要分为大学生基本信息、大学生社会化网络使用情况和大学生社会化网络交往情况三部分内容。具体情况如下:
样本情况。问卷共23道选择题,单选17道,多选6道。问卷以东北师范大学在校学生为样本,专业涵盖文科、理科、艺术类和体育类四种,共发放200份,经筛选得到有效问卷194份,样本有效率为97%。
网络使用情况。在考察样本对人人网了解程度的题目中,98%的同学表示了解,可见人人网在大学生中具有很高的影响力。绝大多数样本在人人网上注册的信息都是真实的,占样本总比例93%。在人人网使用时间上,选择每天累计登录1~3小时的人数最多,为84人,但有18人选择了每天超过5小时,表现出对人人网使用的依赖性。
交往动机。在调查大学生使用人人网的动机时,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人际交往”、“信息浏览”和“娱乐休闲”,分别占样本总量的83%、77%和57%。对于使用人人网进行人际交往的目的,绝大多数同学选择了“了解朋友动态”。
交往方式。样本选择常用的网络交往方式中,即时通讯和社会化网络排在前两位,之后是电子邮件和微博,博客排在最后。说明社会化网络已经成为仅次于即时通讯的交往方式,是大学生常用的交往方式之一。在人人网提供的交往功能模块中,样本经常使用的功能由高到低分别是日志或状态回复、留言、人人桌面、站内信和小组论坛。
交往态度。关于样本对人人网使用实名制注册的态度,84%的大学生支持实名制,体现了大学生渴望实名交往的需求。关于样本是否信任使用人人网的交往方式,82%的大学生选择了“信任,是真实交往的延伸”。关于人人网交往方式是否有利于现实人际关系的促进,超过半数同学认为有利于现实人际关系。
大学生社会化网络交往原因
社会化网络的普及是直接原因。网络交往具有超时空性和即时性的特点,但是一直以来用户的匿名性压抑了网络交往的发展,交往主体间的不确定性使得网络交往无法达到现实交往的效果。社会化网络的出现,使虚拟交往变得真实,人们也开始使用并逐渐信任网络交往。对于大学生而言,校园网的普及无疑推进了大学生社会化网络交往的发展。以人人网为例,在开放之初,仅接受教育网用户注册,个人资料采取实名制,上传真实的照片,通过同学之间的介绍扩大影响,很多校内网的用户都是身边熟人推荐加入的。社会化网络充分利用大学生群体同质化的特点,将两者很好地结合,很快成为大学生首选的网络交往平台。
大学生群体特殊性是主要原因。首先,大学生具有开展网络交往的便利条件。大学生具备上网时间、空间的优势。校园网的普及和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大学生自由使用网络创造了条件,互联网已经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娱乐和生活。其次,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网络素养。大学生群体综合素质较高,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易于接受新生事物,推崇网络实名制,渴望实现网络交往的真实化。再次,大学生人际关系集中。与其他社群相比,大学生年龄相近,人际关系简单,都是由同学或朋友构成的熟人世界,大学生在社会化网络中更易进行网络交往。最后,大学生需求多样。大学生对于网络交往具有很高的要求,社会化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交往模块,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喜好进行拼装整合。除交往之外,社会化网络还具有新闻、学习、娱乐功能,满足大学生的多样性需求。
满足交往需求是根本原因。马斯洛按照需求层级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他认为当一种需求得到满足时,人们就会追求下一层级的需求[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的规律,后来被广泛用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相关问题的解释。大学生处于渴望交往和认可的阶段,社会化网络的出现为满足大学生的上述需求提供了有效途径。首先,社会化网络以现实人际关系为基础,帮助大学生实现交往是社会化网络的核心内容。其次,在社会化网络中,人们通过实名注册进行交流沟通,只要交往双方坦诚相待,遵守现实人际交往准则,就会得到相应的交往回馈,实现彼此尊重。最后,社会化网络为个人形象管理提供支持,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特点进行个性展示,获得社会资本,进而促成个体进行自我实现。在利用社会化网络进行交往的同时,使自身的多种需求得到满足,这是人们接受并使用社会化网络交往的根本原因。
社会化网络对大学生交往的影响
(一)社会化网络对大学生交往的积极影响
有助于大学生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2]根据经典社会化理论,社会化过程包括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大学生活动空间相对固定,社会教化主要是学校、家庭和大众媒体。社会化网络属于大众传媒范畴,而且更具开放性,因此社会化网络交往有助于大学生社会教化功能的实现。“内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受教育者能动地对外部刺激信息即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吸纳和积累的过程。”[3]社会化网络给大学生互动提供了多种选择,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性格特点选择进行自由交往,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固定,具有相似的价值和爱好,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从众效应”,他们对分享的信息容易内化认可。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在与同龄群体进行网络交往中,能动地完成了个人内化过程。
有助于增强自我认同。在社会学概念中,认同包括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在现实社会中,社会认同通常与性别、年龄、阶层、金钱、知识等相关。自我认同则需要主体在社会交往中不断与他人互动形成自我意识。“镜中我”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体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4]。交往有助于人们自我认同,在校园社会化网络中,由于交往情境的真实化回归,社会属性的还原,网络成为真实社会的延伸,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呈现的是“自我”,更加符合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形象。
有助于增强交往能力。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以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把受众看做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媒介使用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从而使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5]。大学生处于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日渐成熟,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同,有强烈的自我展示和社会交往的愿望,社会化网络满足了大学生这一需求。互联网的超时空性扩大了交往的深度和广度。大学生是社会化网络交往的主要用户,他们利用网络可与身在各地的同学取得联系,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社会化网络普遍交往成为可能,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好友状态。
(二)社会化网络对大学生交往的消极影响
容易泄露个人隐私。戈夫曼的“拟剧论”认为:“每个人都是表演者,在特定的情景不同的舞台认识到别人对我们行为的期待以及我们对他人思想感情和行为的期待,不断根据自己身处的舞台以及交往对象调整自己的行为。”[6]表演分为“后台”和“前台”,“前台”就是现实社会中的外在表现,“后台”则属于个人领域,具有隐私性。在社会化网络交往环境中,“后台”信息逐步前移,容易使个人隐私暴露。社会化网络要求用户实名注册,鼓励填写个人详细资料,这有助于用户建立交往关系,但同时也存在泄露个人隐私的可能。
过度使用影响正常生活。社会化网络延伸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密切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减少了他们的社交疏离感,提高了网络交往的效率,但应避免过度使用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社会化网络是网络交往工具的一种,具有明显的媒介特征。传播学认为大众传播具有麻醉功能,“如果过度沉溺于大众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降低积极参与现实社会实践的热情”。目前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大学生有充裕的个人支配时间,而社会化网络能够实现信息传播和娱乐功能,按照上述理论,如果大学生自控力差,很容易产生网络社交的依赖。此外,社会化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多种交往方式,很多大学生渴望被别人关注,为了吸引交往对象,他们会经常性地上传照片展示个性,频繁更新自己的状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生将自身目前的位置在社会化网络中频繁体现,必然会对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
易造成大学生主体性迷失。交往是人的交往,人在交往中发挥主导作用,具有能动性。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提高了人的交往扩张能力的同时弱化了现实交往能力的积累,容易造成主体的迷失。首先,弱化了现实交往的技巧。不同的交往工具需要不同的交往技巧,比如在现实交往中,大学生不仅通过语言沟通,还会通过分析当时的语境,通过对方的眼神、表情等肢体来理解对方的态度和心理,从而把握交往的程度。尽管社会化网络还原了人际关系的真实性,但无法还原现实交往客观环境的真实性,大学生之间仍然通过文字、语言、图片等方式进行交流,在强化了网络交往能力的同时,却迷失了现实交往的能力。长时间网络交往,使他们很难养成通过对方的肢体语言和交往氛围来推断彼此间交往程度的能力。另外,交往信息过量也不利于锻炼大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社会化网络将现实的人际圈扩大到网络中,每个用户都是信息发布源,采用“一对多”广播式信息传播,像一台高速运转的信息生产机器实时产生大量信息。由于信息流动的“不对称法则”,大学生面对众多信息来不及消化理解,就被新的信息所覆盖,容易弱化大学生的交往信息筛选辨别能力,使其产生信息抵触情绪。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社会化网络交往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交往方式,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认识社会化网络交往对大学生成长产生的影响,趋利避害,全面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本文为东北师范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研究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0SZ033)]
参考文献:
[1]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陈力丹,闫伊默.传播学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5]黄晓钟.杨效宏,冯钢.传播学关键术语释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6]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