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活物理课堂教学

2012-04-29 05:59王鑫
考试周刊 2012年61期
关键词:创设物理情境

王鑫

摘要: 问题情境由问题和情境复合而成。新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如实验现象、生活实例、物理史料等,营造一种特定的情境,并把问题蕴含于这种场合之中,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困惑,引发其认知冲突,从而激起疑惑、惊奇的情感,进而积极思维,产生积极探究的欲望,激活物理课堂教学。

关键词: 创设问题情境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验探究物理学史习题变式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必须把需要解决的课题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知识基础的事物之中,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达到掌握本质,领悟方法,增强教学效果。有效物理问题情境,应产生在“观察”和“质疑”之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提供认知的起点、能够指明思维的方向;应该具有针对性(紧扣教学主题)、新颖性(激发学习兴趣)、挑战性(引发认知冲突)。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

1.强化实验探究,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方面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其充满着趣味性、思维性、挑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它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均起着重要作用。利用实验内容的魅力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创设实验探究情境。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围绕课程重点,创设一些符合教学实际,且具有一定探究性的实验情境,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发现、获取和理解知识。如在教学“力的合成”一节内容时,可以将“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得出力的合成法则。“机械能守恒定律”“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等的教学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

2.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加强物理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利用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情境,以及所关心的热门科技话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如《摩擦力》一节课引入时,我们可以用一个电动遥控小车创设情境。首先让小车在桌面上运动。教师:是什么力使小车向前运动?(学生:是小车里面的电动机产生车向前运动的动力。)教师提出疑问:有向前的动力小车就一定能向前运动吗?(学生猜想)教师再展示:把小车支撑起来,四轮悬空,再启动小车,只看后轮转动,却不见小车向前运动。这时学生们产生了疑问,急切地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在课堂上采用学生们喜欢玩的遥控小车来设计实验,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抓住了学生的兴趣,逐步地将学生引入摩擦力知识的学习当中,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会了知识。

3.对比新旧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在物理教学中,应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既复习巩固旧知识,又促进新知识的增长。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充分认识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了解学生凭已有知识能把新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在这个结合点上产生问题,它最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最能有效地驱使有目的探究。如在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节时,在讲课之前让学生们回忆一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有关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类比让学生推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有关知识,得到:(1)在进行运动的分解时要按运动的实际效果分解。(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还要视题目的要求和情景而具体分析。(3)位移、速度、加速度各物理量都是矢量,所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也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4)各分运动合起来与合运动具有完全相同的效果。在这里通过引入同学们熟知的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有关知识,创设了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类比的情境,不仅轻松地使学生推测出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有关知识,而且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类比这一科学方法的掌握。

4.联系物理学史,创设问题情境。

听故事对于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是一大乐事。物理学的发展史上有许多佳话史实,其背后隐藏着很深的哲理。物理课堂教学如能恰当地利用物理学史创设情境,通过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故事介绍,增强物理的趣味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我们在讲“引力常量的测定”时,可以首先介绍伟大的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的生平。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将大部分遗产捐赠给剑桥大学,剑桥大学利用这笔捐赠建立卡文迪许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共培养出了26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可以想象当我们讲到这里时,教室里会异常安静,同学们的目光中会流露出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崇敬之情。此时,良好的物理情境便形成了。

5.利用习题变式,创设问题情境。

所谓变式是指在对问题从不同角度、方面和方式变换事物非本质的属性,以便揭示其本质属性的过程。由于学生久已形成的习惯思维定式,造成学生分析问题时方法单一,从而步入解题误区。应用“变式”教学,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能,另一方面能使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例如,单摆周期公式的运用,可以对问题情境加以变化:一个小球在内径很大的光滑圆弧槽内小角度来回振动;悬挂着的带电小球在匀强电场中小角度摆动等。问题情境的变化实质上是创设了一个新的问题情境,它有利于学生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

6.采用动画模拟,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相应的、虚拟的物理问题情境,不仅将抽象的物理问题直观化,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起重要作用。如在讲《平抛运动》一节时,运用flash演示出水平飞行的飞机投弹攻击地面上的目标,如果要确认可以命中目标,飞机需要在水平方向的后上方一段距离处投弹才可以实现轰炸任务。通过现代化手段进行这样的演示来创设情境,不仅使同学们获得了丰富的感官记忆,而且清晰地理解了平抛运动的规律。

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教材内容、难易程度、学生接受水平,以及教材前后的关联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要把握时机适时创设有效问题情情境,并巧妙解决创设情境所涉及的物理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达到掌握本质,领悟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霍溢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00.

[2]梁旭.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63.

[3]刘力.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论[M].科学出版社,2007.249.

猜你喜欢
创设物理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只因是物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处处留心皆物理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