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雁
如果你不小心穿越到宋代书院,看见一群老师模样的人为书院的经费愁眉苦脸,千万不要提出什么提高学费之类的建议来,不然你就别想混进这个圈子。他们很可能是书院的教授和金主,他们读的圣贤书里可没有教过他们靠教育这一行挣钱。
办书院,当然是要花钱的啦。钱从哪里来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金主都有谁
教育的主要责任在政府,书院虽说是私学,政府也要积极支持。所以,在地方士绅们张罗着要办书院的时候,政府总要拿出些书籍、银两、田产来支持他们。如果是修复岳麓、白鹿洞这种地位崇高又声名远播的书院,政府更是要出大头。比如当年担任南康知军的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大部分经费、田产都是他向朝廷要来的,小部分来自于他的学生和当地士绅。所以,别看书院不是官学,它最大的金主还是政府。
书院的第二大金主是地方官员和有钱的大家族。由于政府的资金都流向了那些有名的书院,小地方的小书院就只能靠当地官员、有钱人资助了。
当年流放苏轼的蛮荒之地海南在苏轼去世之后就建了东坡书院,建院的钱粮来自于当地的官员,田产则为官员拨给的义学学田。海南的另一座书院琼台书院就更夸张了。它原本是只有几间房的小书院,某年一次中了4个举人,后来还出了个解元。道台高兴得到处筹资,以扩建书院,并把儋州、文昌的义田划给书院当学田。再后来,督学捐出400光洋,接着道台也捐了400光洋,总共筹到5000光洋重建了讲堂等建筑,但没过几年就维持不下去了。新任道台再捐400两白银,又以道台之尊四处筹钱,共筹到4000两白银给书院做本金,让它放贷吃利息。
而浙江崇文书院、紫阳书院等都是徽商集资建起来的。他们善于经商,有的是钱,所以这类书院资金雄厚,建筑也更加讲究,最难得的是他们请得起名师、发得起足够多的生员膏火钱,所以书院一直运营良好。钱大昕、俞樾、冯桂芬等人都曾在浙江紫阳书院教书。可见关键时候,还是钱“给力”。
至于那些穷地方的小书院,生存就得靠当地老百姓了。江西的龙江书院就是靠着周边几个县的客家人捐田、捐粮建起来的。有些贫户也捐出一斗两斗的粮食。只要捐田,子孙就可以一直在书院念书,当时没钱、后来再捐者也一视同仁。在很多地方,都曾出现过这种凭一腔热血咬牙建起来的书院。
财产有什么
今天,很多大学都有饭店、铺面、市场等各种赚钱的资产,古代的书院除了房屋、院子、书籍,还有什么?
农业社会什么财产最保险、最靠得住?当然是田地啦!古代书院最值钱的财产就是田地。基本上,只要能有大片的肥沃田地供书院吃租子,书院的经费就解决了大半。书生们虽说自命清高,但在占有土地这一点上,他们的认识和土财主没有两样。
朱熹看得最清楚。他曾说,书院与寺院都建在山间,但是寺院常常能延续数百年,而且就算被毁了,也能很快恢复,而书院虽有政府资助,却还是很难长久,究其原因,除了僧人比书生更有恒心之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寺院都有土地,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就算遇到再大的破坏,也可以重建起来。所以,当年他重建荒废已久的白鹿洞书院时,首先便是筹集学田。
学田从哪来?还得找金主。
政府这个大金主自己其实没多少田地—那时候不是国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是抽象的政治概念。那它拿什么给书院呢?没收非法土地。比如,某人犯了贪污、谋反等大罪,家里的田产就被政府没收充公了;再有,某人为了少上税,故意隐瞒自己的田产,结果被政府查出,部分隐瞒田地也可能被没收;还有,在某些时期,政府打压佛教,将寺院的田产没收充公。这些没收来的土地有很多就被拨给了当地的官学或者书院。另外,古代人口不多,所以有大量无主的荒地、山林、水塘;某些人家所有人都去世了,田地没有人继承,就充公了。这些田产也常常被政府划拨给地方教育机构作为学田。
除了政府,当地的富户、书院的发起人等也会从自家的田产中捐出一部分,作为书院的学田。当地民众有时也会捐出一点土地给书院“共襄盛举”。
书院的秀才们也不傻,他们在建书院时,也会特别筹集一些钱款用来购买学田。当年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用3年时间建起了20多间房屋,买了870亩学田,离任之后还向皇帝上书为书院申请到经费40万钱、宋高宗的“白鹿洞书院”敕额和监本“九经”注疏。他的继任者朱端章用这些资金买了700亩学田,不久,又增拨没收的1000亩寺院田产给书院。此后,白鹿洞书院还时不时得到政府和民间捐赠的学田。因此,白鹿洞书院经过元代末年的兵火荼毒和明初政府对书院的漠视,在荒废近百年后的1511年,仍占有学田1732亩、土地25亩、水塘132亩,还有山林若干。
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地区商业发展很快,大商人们代替大地主,成为书院的钱袋子。他们脑子比地主活络,觉得学田地租收入少,还没保障,把用来买学田的钱改作本金由书院放贷。徽商捐款建的书院大都是这样,大家凑一笔钱作为本金,贷给那些想做生意但没本钱的人,将利息作为书院的收入来源。
秀才管账
除了给教职员工发工资,修建和维修教室、宿舍、图书馆,买书,书院的花销还有啥?祭祀孔孟等先圣、给学生发生活费、印书。
和你想的不一样,古代书院都不收学费—人家可不讲什么“教育产业化”—还给学生发一些生活费,俗称“灯油钱”或“膏火钱”,即学生晚上点灯看书的灯油补贴。南宋末年,明道书院发给正式录取的学生的灯油钱是每月5贯。在当时,1贯钱可以买1石米,一个月5贯钱,基本可以保证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饱。当然啦,明道书院有半官方性质,政府补贴比较高,所以补贴相对高些。该书院给山长(地方官兼任)、堂长(即主讲老师)的工资更高,每月100贯,如果住在书院,还有伙食、灯油、木炭(冬天)等配给。那时候,大学问家的薪水非常高。这倒不是因为这些学者自己开这么高的价钱,而是书院出资方为了表达对学者的重视,特别给高工资。“尊师重教”的观念深入人心哪!
印书这种事儿只有极少数有名师、有财力的大书院才做。它们会刻印学习用的教材,比如四书五经、朱熹等人的著作等,有时候也刻印自己书院老师和学生的著作、讲课笔记等。因为有名师点校、把关,书院印刷的书籍质量很高,在市场上很抢手,部分书院甚至能靠印书赢利。
别看书院都是书生,在财务管理上却很严格,制定有详细的财务制度,并有专人管理。山长、斋长都必须凭亲笔签名的用餐登记簿、住校登记簿领取住校时候的灯油、餐食补贴。不过这个财务主要是管收支登记,收租子、收利息、盖房子、买田地这种事情他是不管的—其实管也管不了,一个文弱书生怎么对付得了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出来的老江湖?搞不好租子收不来,田地还被人强占了。这些事情一般都得政府出手。
书院的学田都是捐赠、划拨或者零散购买来的,所以很分散,比如岳麓书院的1000多亩田产就分散在周围5个县里,出租、收租都靠当地政府代劳。书院请当地士绅、官员以及普通民众代表一起丈量书院田地,立下界碑,和承租者商定租额,一一登记造册。登记册一式多份,分别存于当地政府、士绅、管事小吏和书院手中,以便出现纠纷的时候作为凭证。到了商定的收租日,由政府代书院收租。尽管如此,一旦政府的保护松懈,书院就面临收不来地租和学田被寺院、地方豪强强占的窘境。
书院放贷也是一样,都得借助政府和当地名流的力量,否则很难收回来。
秀才毕竟是秀才,就像《生活大爆炸》里那些头脑发达、身体单薄的物理天才—文化人伤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