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公共日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2-04-29 21:27穆牧
考试周刊 2012年61期
关键词:日语青年教师课程体系

穆牧

摘要: 随着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及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全国市场的需求都使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日语人才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公共日语课程的培养目标正好契合了社会对日语人才需求的广泛性。随着社会对日语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大,高职院校加强公共日语课程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

关键词: 公共日语人才培养导向基本技能实训体系

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高职公共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课程体系已经不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深化教学改革和变通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目前高职院校的第一要务,高职院校应当建立有高职特色的、有较强社会竞争力的公共日语课程体系。

一、日语人才需求与社会人才培养导向

随着近年日资企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服务外包产业的兴起,长三角地区对日语服务外包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目前有服务外包企业500多家,其中服务外包日语人才的需求量也较大。

为满足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各类本科、高职院校纷纷试办日语类专业,我院针对社会的人才需求现状,发现单一以日语为专业的人才已经渐渐失去竞争优势,专业技术加外语模式的复合型人才更适合当前社会。对于公共日语课程,我校在日语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设计上做出了调整和创新,改变了日语课程学习内容单一的局限性,针对社会人才培养的导向,注重日本的文化、礼仪学习。

二、高职公共日语课程的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弱于本科院校学生,语言的学习相对较为枯燥,公共日语课程并非专业核心课程,所以学生学习日语的重视度还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

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采用的教材是《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该教材对于初学者入门较易,经过不断修订和整改,该版本内容偏向于实用性,对于语法的讲解还比较模糊,不能满足学生日语等级考试的需要,所以在课堂上必须针对一定的知识点加以补充。

公共日语教学在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上还是延续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教师授课侧重于单词、语法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听说能力的培养,所以课堂比较枯燥,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课堂上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公共日语在教学环境上与公共英语相比起步较晚,学生人数较少,相关的学习和辅导资料也较为匮乏。在课外教学活动的开展上,公共日语远远没有公共英语形式丰富多样。

三、公共日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特色公共日语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我校鉴于市场的人才需求,提出了“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日语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契合了对日经济、技术交流不断扩大的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全国市场的需求都使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日语人才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公共日语课程的培养目标正好契合了社会对日语人才需求的广泛性。随着社会对于日语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大,高职院校加强公共日语课程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

(二)建设有高职特色的日语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目前的师资普遍年轻化,大多是应届硕士生,教学模式基本都遵循本科的模式,这样的模式在高职院校是行不通的,高职院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较欠缺,动手能力较强。因此师资的选择和培训极为重要。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学院教学质量提高、学院发展的重要保障。

1.重视专业带头人的建设

公共日语虽并非专业核心课程,但针对高职院校教师年轻化、经验不足的现状,专业带头人的建设工作尤为重要。专业带头人除了必须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之外,还需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目前,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面临较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科研能力较弱。青年教师从主观上很想尝试做科研项目,但苦于没有一个有科研能力的专业带头人指导。专业带头人必须具备清晰的专业建设思路,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专业带头人的建设工作,也是公共日语课程体系建设的先决条件。

2.重视青年教师自身建设

青年教师作为高职教育的主力军,其建设工作需要重视。现今正大力提倡教育改革工作,青年教师自身的建设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青年教师除了要加强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之外,还要加强师德教育。高职教师面临的学生群体可能和本科教师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的学习能力,以至于学习兴趣都不强,面对这样的状况,高职的教师不能够放任不管,反而应该更有责任心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合点。应该充分让高职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形式多变地调动起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才能体现出新时代高职教育工作者的高尚师德。

当然从教师自身的层面,可能单方面的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提升是不够的,高职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把所学的日语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怎样运用就是青年教师要去研究的一项工作,单一的专业知识显然不能满足高职公共日语的教学目标,青年教师应该每隔一两年到相关的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经常和企业相关人员保持联系,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以后工作中涉及的语言知识。不同专业的教师在经过充分的企业挂职锻炼和调研之后,制定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公共日语课程内容,才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才能真正地实现“零公里就业”。青年教师的建设工作是公共日语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石。

(三)以职业为导向的公共日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实现“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日语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从职业素养、语言素养和职业技能三大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

经过多方面的企业调研,企业目前反馈最多的就是人员的流动性太大的问题,刚刚熟悉了业务的员工,可能由于更丰厚的薪资报酬而选择跳槽。我校在经过校企合作之后,确实发现部分学生存在这样的情况,因此在公共日语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中,职业素养部分必须狠抓。对于职业素养这一方面也是针对目前行业的需求,开设IT素养(计算机操作技能)、弟子规(行为规范、职业操守)、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培养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在语言素养的培养方面,以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进行日语的教学。目前我校有五个专业方向:信息技术、商务管理、金融、纳米生物、数字媒体,公共日语是为这五个专业提供教学的公共课程。在语言素养这一方面,不能依照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而应结合教师在挂职锻炼、企业调研之后,根据各个专业对于日语人才的行业需求进行语言素养的教学。职业技能的培养是以职业素养和语言素养为基础的,职业技能方面也针对不同的专业培养不同的职业技能。如商务管理、金融专业主要开设商务日语、商务礼仪、商务函电的课程,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信息技术专业主要开设软件日文测试式样书的学习,注重学生的读写能力。

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掌握不同的职业技能,这些都应该体现在课程体系和教学设计之中,职业素养、语言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充分体现了以职业为导向的公共日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四)重视建立校内外实训体系

要构建好一个课程体系,就不能忽视学生的实训环节。实训环节不仅是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运用的环节,还是检验实际教学效果的环节。

实训环节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校内实训环节充分采纳、运用了教师挂职锻炼和企业调研中所归纳出的要点,由日语教师和日语外教联合授课,在校内不断强化学生在工作中熟练运用日语的能力,进行反复的练习、实践,校内实训是日语语言知识与职业岗位要求的高度集成。校外实训能更准确检验校内实训效果,学生在企业实训的过程中,由于有校内实训作为铺垫,在校外实训环节中就会更容易地进入工作状态,但期间还会发现一些问题,即校内外实训的衔接中出现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发现,除了要解决它,更重要的是做好系统的反馈工作,从而不断完善校内、外实训体系,为更好地构建公共日语课程体系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日语人才的就业要求不断提高,对高职院校公共日语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完善高职公共日语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我们只有基于公共日语发展的现状,抓住日语人才需求与社会人才培养的导向,有专业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课程构建,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急需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日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晔.苏州模式的反思及区域发展道路的选择[M].上海:上海经济研究出版社,2005.

[2]王秀文.日语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

猜你喜欢
日语青年教师课程体系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