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铜芝
摘要: 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和探索了一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现代教育的目的不能只局限于使学生获得一定数量的知识,而应将重点放在培养他们的能力上。教师的真本领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指导思路,教以学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之逐渐做到“无师自通”。
一、变被动为主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语文教学应从“学”的角度去研究“教”,不仅要考虑怎么讲学生才听得懂,更要考虑引导学生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理解和掌握所传授的新知识和技能。于是,我尝试着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上台讲课。比如学习袁宏道的《满井游记》这篇课文,在课前的预习指导中,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作者、写作背景及文章的体裁,然后在听录音、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针对课文的内容提出问题,并能积极思考。第二课时,我从大家自信的目光和跃跃欲试的情态中看出他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第二名上讲台的同学在第一名学生通译全文的基础上,针对文意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而每个简而精的提问都在大家的配合下得到了解答,在掌声中他也面带微笑地走下了讲台。正当我准备用“文中有哪几处表现出作者的愉悦心情?”这个问题作点拨时,被称为“问题专家”的杨程同学却高高举起了右手,他要补充的问题正是我准备讲的。李东方同学流利地回答了前两处,苗婷同学又站起来补充道:“我认为还有一处,那就是最后一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之也。这一议论句,言明自然没有春色,只是久居城中的人不知道罢了,从作者的写作背景来看官场使他感到孤独,然而大自然却给予他快乐,山水鸟鱼似乎都是他的知己好友,于是作者有了物我交融的感受,抒发了他的欣喜愉悦之情。”我认为这样的一节课,教师只有放弃自己问的权利,允许学生提问,真正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学生才能充分地发挥其创造性思维,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者应该给学生一片沃土,还学生一个自由的天地。
二、讲究教学策略,激发学生乐学
对农村中学学生而言,作文是一大难事,他们置身于五彩缤纷的世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却往往对其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茫然处之,缺乏感受,缺乏认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发掘,汲取加工。一次,为了解决学生写作材料的问题,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在作文命题之前,我特意设计了这样一个场面:上课铃一响,老师怒容满面地站在教室门口。铃声一落教师走上讲台声色俱厉地冲着学生说:“今天有人反映我班学生翻学校院墙,影响极坏,现在非查出来不可!”还说给这个同学一次认错改过的机会,自己主动站出来。学生议论纷纷,不外乎抨击这种错误行径,同时表明自己没有翻墙。这时,老师故意从讲台走下来,用审视的目光从一排排学生面前走过,并且连问到底是谁干的。走至后排,老师故意站在一位调皮生面前,盯着他足足看了一分钟,意思是:这位是“重大嫌疑”人。可以想象,就是再调皮捣蛋的学生也招架不住老师这样的无声“审讯”,凌厉的攻势,眼神、表情、坐姿等方面表现出一种惊恐不安与无法接受。这时,他已经成为全班同学注意的焦点,猜测到老师心中已有线索,“案”破在即。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大家并没有看到“真相大白”的场面,只见老师疾步走向讲台,回头向大家微微一笑,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上课之前》这个作文题目,让大家记叙刚才发生的事。由于事先精心安排,情节触目惊心,学生亲眼所见,心有所感,言之有物,原先需两堂课完成的作文练习,现在一堂课顺利完成。很多同学的作文把情节写得次序井然,具体细腻。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就会形成一种兴趣定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
预习是学生听课前的准备。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学习预习的过程,也是自己摸索,自己动手,自己理解的自学过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上课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教师可指导学生基本的预习方法,针对所教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指导,如找出疑点,明确难点等。平时,语文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主体”的积极性,我的做法是,课前必须让学生通过自学做好三件事:(1)运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2)围绕“学习重点”,按照“自读提示”“预习提示”把握课文的重难点和中心思想;(3)运用类比的方法,调动每个人的知识积累,抓住课文突出的写作特点,这样,学生就带着自学的“成果”进入课堂了。
讲课是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主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能力,指导学习方法的重要时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传授学习方法,教会学生掌握分析、归纳、概括、总结、列纲要、整理笔记等方法,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作业要求学生做到“三先、三后”,即先复习后作业、先审题后做题、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逐渐养成习惯,可促使学生自己看书,自己动脑,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蓄意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善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的思维。如《藤野先生》一文,涉及面广,难度较大。我在教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反复阅读后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各抒己见。课堂上一个学生问:“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这还要问,当然是藤野先生啦!”同学们哄堂大笑,另一个同学却说:“可是,课文一半以上篇幅根本没有写藤野先生啊!”顿时,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过了一会儿,我启发:课文写了哪些事情,和藤野先生有没有联系?引导学生讨论:“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经的日暮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他在藤野先生教导下刻苦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医专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对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写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对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学生经过激烈争论,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懂得文中所有内容都与下文写藤野先生有密切的联系。这时,我便顺水推舟,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他正直无私、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攻克了教学难点。
叶圣陶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不需复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所以应教给他们学习方法,最终达到不需教师教而进入“自求得之”的境界,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