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华
班级教育是教育科学,也是教育艺术。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教育应能自觉地遵循教育原理,又能根据教育原理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做好班级教育。为此,班主任应努力学习做一名自觉教育者。
一、班主任应具有基本的教育自觉
自觉教育者从教育哲学高度,从教育——人——社会系统整体理解教育。作为班主任基本的教育自觉,就是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角色,自己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管理者、教育者,是班级中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主要责任人。班级学生的组织、管理、教育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组织、管理都是为了教育学生。通常人们所说的“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就是反映了组织、管理与教育的关系。组织、管理学生,不是简单地束缚、规训学生,而应当是解放、发展学生。可以说,组织、管理工作最终是为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创造条件。
陈宇老师突破了传统的规定学生“固定座位”的做法,让学生依据规则自主选择“座位”,从而使对学生的组织过程、管理过程也变成了教育过程。也就是说,通过学生自选“座位”的一系列操作,把组织、管理、教育融合在一件事中,学生在选择座位过程中受到了教育,而且不需要另外花费时间、精力开展什么教育活动,难道说这不是一种很富创意的教育艺术?这不正是符合了班级组织-班级管理-班级教育三者内在关系原理吗?班主任工作系统中有一系列子系统,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子系统。而作为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的内容之一,教室的“座位”在陈宇老师的安排下,也实现了教育价值,发挥了教育作用。这符合把可能的教育资源,变作现实的教育资源的矛盾转化原理。让学生按一定规则自主选择“座位”本身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选择“座位”的规则提出同学间相处要大度、谦让,尊重习惯、尊重他人、顾全大局等,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友好交往等良好品德;选择“座位”规则明确规定不以学习成绩优劣为依据,体现了教育公平和人格平等;对选到了公认的好“座位”的同学,鼓励他们要珍惜自己的“座位”,这就是一种激励教育;为有特殊困难的马乐同学留下一个适合她的好位子,谁也不去争,这样的组织、管理不正是践行了尊重、关心弱者的道德吗?
二、学做自觉教育者,要努力学习教育原理
把可能的教育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教育资源,需要运用教育智慧,包括采用各种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技术。陈宇老师为了实践学生自主选择座位,善于思考并敢于实践,从而探寻了恰当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法、技术。我们应当学习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技术,但做好班级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爱事业、爱学生的敬业精神,这是做好班级教育的前提条件。陈宇老师喜欢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期望自己的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有了这份思想感情,才可能时时处处思考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教育好自己的学生,才会挖掘“座位”潜在的教育价值,通过让学生自选“座位”,包括想到的各种措施、办法来教育学生。
教育方法—技术很重要,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情怀更重要!具体的教育方法—技术是多种多样的,而有了敬业精神,喜爱自己的工作,关爱自己的学生,就会创造出更适合的、更有效的教育方法—技术。有了敬业精神,有了一心想教好学生的思想情感,教师不仅会充分运用各种显性教育资源,发挥其教育重要作用,而且还会乐意开动脑筋,发现各种潜在的教育资源,使可能的教育资源得到开发利用。
当然,仅仅具有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情怀,还不能说就是一个自觉教育者。自觉教育者需要学习教育原理。如果我们的教育停留在经验层次,有时也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那是因为自发地,或不自觉地符合了教育原理,但这样取得的教育效果,带有偶然性。只有学习教育原理,把教育经验提升到教育理论层次,才能更自觉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和技术,才能理智地爱自己的学生,理智地爱自己的教育事业。自觉教育者对教育劳动的性质应当有清晰的理解。教育劳动不是简单的技术活,不是单纯靠方法、技术就能做好的,也不是单靠热情就能做好的。教育劳动是育心、育德、培育人格的精神劳动,因此必须具有人文情怀,尊重人、理解人,与人心灵沟通,以自身的人格影响学生。这是做好班级教育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但具有了这样的前提条件,也不等于就一定能做好班级教育,更不能说就是一个自觉教育者了。自觉教育者还应当深谙教育哲理。教育劳动既然是育人育心的精神劳动,教育者就应当掌握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就应当掌握教育规律,能自觉地按其规律施教,并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实施教育。而只有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在掌握教育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才能把班级教育做成人性化的、学生喜欢的、蕴含智慧的、富有诗意的教育艺术。
三、学做自觉教育者,要重视从教育实践中学习
学习做一名自觉教育者,需要学习教育原理(教育哲学)。但通常有一种认识误区,以为学习就是读书。其实,学习除读书外,还应从教育实践中学习,从别人的教育实践中学习,也从自身的教育实践中学习。即使是非常具体的班级事务工作,也值得去思考,并从中感受、体验其中蕴含的教育哲理。
例如,通常情况下人们也许没有想到教室里的“座位”具有教育价值,可以用作一种教育资源,发挥其育人作用。陈宇老师通过让学生自己选择“座位”的做法,把“座位”变成了宝贵的教育资源,不能不说这也是一种教育创造。
我们知道,教育资源分隐性和显性的资源,可能的和现实的资源。许多显性教育资源容易被关注、被运用;而隐性的或潜在的教育资源却往往不容易被人们发现并利用。“座位”就是这样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陈宇老师“看”到了“座位”潜在的教育价值,于是经过自己一番设计和操作试验,在教育活动中使其潜在价值得到了体现,也就是把可能的教育资源变成了现实的教育资源,把潜在的教育价值转化为显性的教育价值。这件事给我们以启示:有的显性教育资源,如果不被重视,不被运用,其教育作用就得不到发挥。在这个意义上说,它与潜在的教育资源,或可能的教育资源没有什么区别。陈宇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自选“座位”,把“座位”这一潜在资源,变成了现实资源,实际上是符合了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矛盾转化原理。
责任编辑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