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闽秋
近年来,随着生态课堂研究的不断推进,生态文化已然进入了学科教育研究者的视野,但专门将“生态”与“品德学习”联系起来思考的研究却不多。为此,笔者结合品德教学实践,对“生态品德学习”及其构建策略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一、生态品德学习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
“生态”一词首先来自环境科学,它指的是“生物与环境及共同生活于环境中的各个个体间或种群间的种种关系”。然而,当将其引入教育教学研究时,“生态”的内涵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具体来说,生态品德学习指的是由学习主体、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等要素组成的动态平衡、开放有序的微观生态系统。它强调系统性,更强调“生态本位”的价值取向。因此,品德学习必须努力回归自然和生命,流露真情和挚爱。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所主张的“生态品德学习”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学习主体的互动性
作为学习主体,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必然存在的。这种个体差异性一方面会增加品德教学的难度,但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教学财富。在品德学习过程中,这种个体差异性不仅为学习主体的互动与交流提供了可能,其本身更是一种促进品德学习的环境与资源。古往今来,学习者相互切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事例比比皆是,它反应在教育教学中就体现为英国的兰卡斯特制、中国的小先生制,以及当前的同伴互助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不同的学习形式。不管如何,在我们的生态品德学习中,学习主体间需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组织来促进彼此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而在深层次实现品德学习的目标——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二)学习内容的互融性
学习不应该局限于教室,知识也不应该局限于课本。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信息来源。生活的环境,应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许多学生生于斯、长于斯,但是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名胜名迹、历史人文、地理风貌、名优产品等不清不楚,知之甚少,造成了生活知识与课堂学习的脱节。生态品德学习要求将品德学习内容与地方文化进行整合与融汇,拓展教学时空,把课堂延伸至家庭和社会,为学习社会化做准备。当然,品德学习的内容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生态品德学习不仅要求拓展学习内容所生长的空间,主张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同时它还要求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也要互动与交融。例如,源于生活的感恩教育,既有联系身边实际的行动学习,也要有理想观念中的情感教育,进而深化已有的感恩意识。
(三)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与开放性
对小学生来说,再精彩生动的品德课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体验和深刻感悟。因此,生态品德学习极力主张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它要求我们努力开发丰富的学习资源,采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手段,进而建构异彩纷呈的学习方式。品德学习既需要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也需要实践性的活动式学习,更需要情感参与的体验式学习。与此同时,生态品德学习更要求我们秉持开放的态度,主张通过资源的开放、手段的开放、时空的开放等等途径,引导学生的品德学习从课堂回归生活世界,真正实现品德学习校内外与课内外的沟通与联系,进而提升其学习实效。
二、生态品德学习的构建策略
立足于学习者的终身发展,坚持回归自然与生命,生态品德学习的建构可以从人与文化世界、人与物质世界、人与虚拟世界这三个方面来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学习系统,进而促进品德学习质量的提升。
(一)人与虚拟世界:道德情境的创设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 因此,品德生态学习要求我们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来促进品德学习。
例如,学习《在爱的阳光下》一课时,教学要求引导学生从体会父母家人、老师、朋友之间的爱到引导学生认识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为了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心血,使学生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爱,并懂得应该怎样尊敬他们,让学生知道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用各种言语说明这一丰富的情感内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各种生活情境,如“DNA找朋友”“余震来了”“爱要大声说出来”“播种爱”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体验朋友、家人、社会的爱。活动后同学们主动为伙伴、家人写下感言与慰问卡。学生在自然而然的游戏中感受爱,最后学会表达爱。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情境,学生在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情感自然得到熏陶,品德也得到发展。
(二)人与文化世界:学习文本的解读
人类的文化通过历史的沉淀,已经承载于各种各样的文本中。这些文本制品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文化的发展状况。当前,我们的品德学习在过于强调回归生活世界的同时,不能忽略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翻开一本本记录着历史史实、经典故事的典籍,人们无不受其感染和熏陶。品德学习自然是离不开这些文本的,而生态品德学习更是如此。基于学习内容的互融性,生态品德学习主张借助文本这一媒介的解读来沟通人与文化世界,进而实现人真正的文化生长。具体而言,我们的品德学习需要回归文本,指导学生在充分阅读和理解、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来进一步交流与互动。
如学习《海上丝绸之路》一课时,课文内容历史久远,学生不容易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意义。经过仔细分析教材,我们发现在我们的社区周围就有很多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建筑与遗迹,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于是我们将课文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与改编,将教学重点放在在了解十三行的历史,透过十三行今昔的变化,生动地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通过调查、寻访、拍照等途径了解如“十三行”的由来、“帝国商行”的故事等等,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让学生充分交流、展演的时候,学生异常活跃,一幕幕当年繁盛贸易的情景,激发了同学们对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了解的热情,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了升华。
(三)人与物质世界:学习时空的延展
生态系统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只有是开放的,与外界的环境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系统才是有活力,才能不断发展。生态品德学习,正是通过结合教材组织各类体验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对体验的自我开放,实现前人经验和自我经验相融、情感与理性直接对话,真正做到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获取真实的道德认知,内化并外显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学生品德的内化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课虽已结束,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未结束。因此,生态品德学习主张延展已有的学习时空,主要通过两条路径来实现:
1.在班级活动中延展
将生态品德学习与班会活动有机结合,打破了师生关系传统意义上的我“教”你“学”的模式。首先,教师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充分信任学生,用心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的开放式师生关系。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和学生同欢乐,让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让学生(下转第13页)(上接第27页)在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中进一步加深思想认识,激发道德情感,促进道德行为的形成。如上完《在爱的阳光下》单元后,我们组织了“爱,无处不在”的主题活动。学生通过表演生活剧,以及进行“苗苗成长”的实践种植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爱与被爱的幸福与快乐。
2.在家庭生活及社区实践中延展
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许多内容又与家庭生活紧密联系,需要家庭配合。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在生活中直接践行品德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服务社区的实践活动,有助于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往、提升公民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学后通过与家长、社区等的合作,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延伸活动,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不只停留在说教,而是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如:我把二年级上册《尊老敬老过重阳》这一课的教学安排在重阳节前一周上,并制作了“心家园联系卡”,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活动,为家庭、社区中的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关心、理解、帮助老人。这些活动充分联系学生生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生态品德学习通过构建起一种新的教育情境,一种生动可亲的教育生态,引领孩子们在原生态的活动中去体验、去感悟,在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活动中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责任编辑王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