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理论下“差生”问题的深度研究

2012-04-29 00:44周艳培孙彩平
中小学德育 2012年7期
关键词:贴标签批判差生

周艳培 孙彩平

摘要:贴标签作为身份定位的一种方式,在教育实践中经常被不当使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教育者处理问题的单一性和片面化。贴标签在教育实践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容易导致被命名者与标签之间的恶性循环,从而使标签的制定者、使用者和传播者在无意中成了共谋。本文试图通过解读标签理论,反思当前的“差生”研究,厘清标签的发生机制,希望可以通过重新诠释标签,为解决“差生”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贴标签;差生;批判;重建标签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编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7-0014-04

在学校生活中,学生行为不符合要求,影响班级纪律和稳定,或者学生成绩远没有达到班级平均水平,拖了班级后腿,都可能成为教师心目中的“差生”。实际上,将某些学生视为“差生”,就是一种贴标签的行为。社会心理学的标签理论对标签形成进行了深刻、详尽的分析,希望教育工作者能学习、了解标签理论,反思自身在教育活动中对所谓“差生”的教育观念、态度和交往方式,不要让口中的“差生”成了真正的差生。

一、标签理论的简要解读

标签理论是对越轨行为的一种解释学说,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贝尔克。标签理论尝试对越轨行为的成因进行重新解释,“越轨不全是个人品质所决定的,而是他人应用规范及制裁于违反者的结果。越轨者是那些被武断地指称为越轨的人,而越轨行为是被扣上‘越轨这顶帽子的行为”[1],因此,贴标签的行为会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弱势群体更加容易被贴标签。在开始贴标签时,如果标准制定者与被命名者之间处于对立的状态,或者被命名群体处于边缘位置,那么被命名者极有可能被视为需要控制和管理的对象。被标签者受到轻蔑、歧视,被原来的社会环境“隔离”开来,时间一长,不知不觉就认同了身上标签的定义。可见所谓的越轨行为,实质上是个体被辱的过程。

任何分类都不可避免地具有自身特定的标准,在实践层面上,我们当然必须了解标准的内容,但更重要的是明晰标准的制定者处于什么样的立场。有些分类不仅忽略事物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单就它们本身的价值取向来看就令人怀疑。多数时候,标准制定会谋求专业人士的认可,这个必要的程序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该标准获得传播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因此教师对此要有清晰的认识,在采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学生时,必须谨慎,否则很有可能使学生受到不公待遇,迫使初次越轨的学生在行为得到确证之后,步入习惯性越轨行为,成为某种标签的“代言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个标签出现之前,并不能确切地说已经存在这个标签所指示的这类人群。他们拥有自己正常的生活,并非异类,更不用承受被标签之后带来的偏见甚至是歧视。教育活动中的“差生”就是一个典型的标签,没有任何一个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就已经被指认为“差生”。毫无疑问,“差生”这个标签就是在不断分类的过程中被建构出来,然后在使用和传播的各个环节中,在肯定和否定之间,逐步获取了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和相应的影响力。

伊恩·哈金对肥胖症、孤独症等标签的形成研究,能让我们看清标签诞生的每一个具体步骤。如下所述[2]:

1.计数。某些人成为统计对象,而且在相对数值上出现上升趋势。

2.量化。比如对肥胖症,身体重量在哪一段数值之间或哪一个数值之上可以定为肥胖症,这是由相关的专业组织鉴定决定的。

3.创造标准。比如创造体重指数,以此为标准,肥胖症就凸现出来。

4.相关。寻找与孤独症发生相关的其他因素,使这些因素之间发生关联。

5.临床药物治疗。研究表明,药物治疗并不能一贯成功,是否采用这种治疗模式与精神病学专家对孤独症的看法密切相关。

6.生物学解释。孤独症被认为是一种残疾,是具有生物学的特别是神经学的诱因。

7.遗传学解释。比如发现犯罪行为、犯罪人格是具有遗传因素的。

8.正常化。考虑使用各种治疗方法,尽量使得偏离者靠近正常标准。

9.制度化。官僚力量介入,学校采取自认为客观的方式决定谁需要帮助,被这样制度化后孤独症儿童就被定义在官方机构制定的框架内。

10.反抗。各类被治疗,被正常化,被管理的人始终在想方设法脱离专家和制度的控制,有时会创造新的专家和制度。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同性恋基因的发现为同性恋者争取了一席之地。

鉴于不同学科的区别,以上这10个步骤可能不会与“差生”这个标签的产生完全匹配,但是作为给学生分类的标签,在学校教育出现之前是不可能有的,甚至要到学校教育中出现较为激烈的竞争时,一些权威力量才介入,运用某一类特定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其标准之下的某些学生就会被特定标签命名,这部分学生的习惯、性格、能力等相应会得到更多关注,慢慢的,这部分学生也会转变自我的认知,人们逐渐形成了该标签的整体印象。这样简略的论证只是为了说明伊恩·哈金的标签理论也适用对“差生”的解释,与其他心理学、医学上的概念一样,被定义者与定义之间呈现一种互动的状态,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这个过程构造了不同的人。在不同阶段,概念本身的内涵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因此标签的主要特征就是流动性,在不同时期因不同原因可以赋予标签不同含义。标签是一个被制造出来的事物,既然如此,就存在改变的可能性,这也是运用标签积极影响的希望所在。无论是标签的始作俑者,还是使用者、传播者包括被标签者,都对发挥标签的流动性负有责任和影响力。

二、标签理论对当前“差生”研究的解读

(一)实践上对“差生”的隐性默认

教育活动中的标签行为容易造成标签的暴政。踏入学校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个体等级划分的最初一步。近代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从来不吝啬规训的手段,以致忽略个体的内心需求和精神成长。技术化和功利化管理使得差异在学校里成了“异相”,而非自然状态,成为划分等级的唯一基准。有些学校提出“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的口号,显然,这种过于理想化的观念超出了学校能力范围,很难落于实处。一个“差生”的标签直接给原本年幼、富有求知欲的心灵抹上阴影,“差生”在学校语境中意味着低层和边缘化甚至被剥夺学习资格的生活[3]。

学校生活中的“差生”被构造出来后,长期存在。尽管在命名上有些变化,譬如“后进生”“学困生”等,仅从字面上看,和“差生”一样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价值判断。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口中的一视同仁退变成漂亮的言辞,教育者并没有考虑,面对不同受教育者该如何实行一视同仁的教育,而只是简单剥离出那一部分“异类”。这种做法沿用至今,说明在某种程度上,贴标签得到了制度化学校管理的隐性和沉默的认可。

(二)理论上对“差生”的自明性选择

“差生”问题成为一个顽疾,与理论研究的不够作为很有关系。

1.如何定义和分类

总体上,理论研究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如何科学定义“差生”,如何分类,“差生”特征分析,如何转化“差生”上。这种逻辑上完全成立的分析框架中,隐约可以看到强加的痕迹,研究者按照某一类所谓的标准把某一群人毫无疑义地装入这个标签里。无论你是否同意,标签使得同等地位的一部分人被迫成为了另外一类人。难怪有这样的评论:“把学习差的学生称为‘差生,是许多教育学者和教育者很自然的无意识行为”[4],“学者们关心的几乎都是‘差生在学业和智力方面与较优秀学生之间的差距,而轻视了‘差生发展的其他方面,如情感、意志、性格和兴趣等”[5]。

在“差生”这个框架内,学生稍有一点不符合标准,就有被归进去的危险。虽然“差生”这个标签还未有足够的“影响力”被制度化到文件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哈金的分类研究中第九个步骤就不存在了,事实上,恰恰是其对立面,即“三好生”的制度化存在,让“差生”一直生活在其阴影之下。虽然顾明远先生呼吁废除三好生评选,目前也有关于评选方法的改革等意在实现教育公平的做法。但无论是废除的极端,还是改良的缓和,都无法磨灭人们既定的好学生的惯常观念,也正是在好学生的这个框架内,诞生了一个又一个榜样;而在他对面,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差生”。

2.寻找成因

已有研究基本涵盖了“差生”形成的各种原因:学生自身非智力因素薄弱、学校教育公正失衡、家庭教育缺失、社会排斥等[6],无论是归咎于客观还是主观原因都缺少说服力,因为其中任何一个原因或其中几个或全部综合作用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问题的关键在于,其中一部分人被命名为“差生”,仿佛这是不可避免的。这极像是这些因素的一次共同行动,对象就是某些原本天真可爱向往真善美的孩子,最后在学校里成了各类“差生”。那些具备制度保障把持话语权的人在无意中参与制造了“差生”。

3.如何转化

如何正视、甚至帮助“差生”?这样的话语背后暗含着承认之前对“差生”的定义,自动把这些“差生”与其他学生区分开来,只会强化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角色扮演。研究者对“差生”的改进方法存在两类问题:一是针对差生的教育问题,以对待弱势群体的心态来开展工作,难免让这些被贴上标签的孩子反感,仍然用原有的标准来看待他们,只看到在这一标准下,他们被无限放大的短处;二是转化差生,这个说法,更是违背了教育的本意,如果转化“差生”的目标是“优等生”,这与事实不符,所有学生都变成优等生?如果不是,那转化目标是什么,其合理性如何?这些都需要重新考虑。

标签一旦生成,管理力量涉入后就自然进入一个不断被强化和标识的过程,最终目的就是成功隔离出这一部分人。保持内部稳定是教育活动开展的条件之一,但当稳定成为压倒一切的力量,个体自身的发展就会完全被局限在认定的框架之内。那些为了实现稳定的手段,就会如刻板的教条一样磨去个体身上的棱角,造成至少是表面上的顺从。这种稳定“为了成人生活的造诣而不管儿童的能力和需要,是一种自杀的政策”[7],一个学生只要被贴上“差生”的标签,其他方面的优势极易被过滤掉。可以想象,人们在背后甚至当面指指点点“差生”某某,很多时候,这个学生的存在基本就代表这一类差生的形态。针对既定标签的强大影响,哈金的分析在最后一个步骤上给我们传达这样的信息:控制与抗争和希望同在。

三、标签理论的启示:重建标签

“差生”问题得到了教育理论研究者的长期关注,不仅说明理论研究的实践情结,也表明这个群体的状况亟待改善,已有的研究对此给出的回答无意之中都是承认“差生”的存在,都是在强化这个“差”字,“当身份中的某个差异被凸显化时,人们对他人的认同己不具有普遍意义,而是一种被扭曲的认同”[8]。因此“差生”之“差”越抹越黑,如果转化未成功,让被转化者也越加靠近“差生”轨道。心理学上的“标签效应”,说明了标签的导向性、暗示性,对孩子来说,应尽量少贴标签,因为一旦贴上标签,就很难去除。比如“差生”这个标签,现在既定的内涵也是经过很长时间积累到今天才形成的。当你用这个标签去指称某个学生时,令人联想到任何方面可能都是消极的,令教师和家长头疼的“差生”形象。因此我们需要扩大甚至重新定义标签,还标签的真实性,丰富标签的积极内涵,这样才有可能改变“差生”标签的整体形象。无疑这是帮助这个群体重新融入学校生活,获得自身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当然,重新解读这个标签,改变人们的刻板印象,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就被标签者来说,“差生”中一定存在抗议声,至少在一个学生最初被贴上“差生”标签时。可能之前他与此标签毫无瓜葛,不仅是学生本人,那些了解他更多一点的同班同学内心也会有许多意见。不过,由于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始终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在整个标签构造的机制中,他们的反抗很难有渠道直接对专业人士和管理人员的决策发生影响。但这并不应成为否认这种抗争的借口,相反,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认知意识,为他们更好地参与民主社会提供帮助。而中国的学生缺乏反思意识、批判精神已引起了他国学者的关注[9],缺乏挑战,习于倾听,这样的学生容易沦为标签的奴隶。学生在贴标签的程序中只有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才能成为影响机制发生变化的力量之一。具备批判精神意味着学生会运用自身的理性怀疑、质问甚至寻求力量改变标签,而不是无条件的接受和顺从。

就理论工作者来说,之前不公正的贴标签行为要引起深度关注。被称为“差生”的孩子在学校里有哪些被误读的行为,在家里如何与家人相处,他们的朋友圈,以及他们在离开学校后又与学校特别是老师和昔日的同学发生了怎样的联系等都应予以关注。如同杜尔克姆说的,教育的任务不是给予学生不断增多的知识,而是“在他那里形成一种内部的深刻的状态,一种类似灵魂的聚焦的东西,使他不仅在童年而且在一生中朝着一个确定的方向前进”[10]。如何让学生学会生活是学校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差生”被认为无法成功学习知识,获取高分,这让其他学生误认为学校教育就等于知识学习甚至只是通过考试。延伸学生更广泛的生活旨趣,特别是恢复这个群体某些被忽略,但又有助于改善人们刻板印象的特征,这是改善“差生”这个标签更深层的作为。

另外,也可尝试选取不同类型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展现学生不同方面的状态,这能给认识和批判标签提供良机。对比研究将还我们一个真实多样的学生世界,也警示人们在给学生贴标签之前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并且认识到自身的职责。重建“差生”这个标签,我们需要更多的理性判断和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9.

[2]Ian Hacking: "Kinds of People: Moving Targets"The tenth British Academy Lecture,Read 11 April 2006 at British Academy Lecture.

[3]陈闻.学校劝退学生 为保升学率初中差生莫名"蒸发"[N].南京晨报,2009-3-19.

[4][5]卫娟绢."差生"称谓与教育公平[J].教育科学研究,2007,(8).

[6]张丽.中学"差生群"的形成原因及其转化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7]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名篇[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5.

[8]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33.

[9]谢静娴.耶鲁校长:中国学生缺乏批判精神[N].现代快报,2010-5-3.

[10]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理论[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3.

责任编辑徐向阳

猜你喜欢
贴标签批判差生
小熊贴标签
拒绝被贴标签
我给酸奶贴标签
贴标签
用“批判”的思维解读语篇的光辉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探讨
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
在批判中寻求解放
差生妈妈的六年艰辛育儿经
让“差生”变好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