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瀚
摘 要: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沿革以及行政政策等客观原因,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苏南地区,并长期处于长三角地区外围,与长三角核心区经济互动不强。相较于苏南地区,苏北地区不仅经济发展滞后、产业规模小、产业结构落后,而且与长三角核心区的经济联系程度不强、外商直接投资极低。
关键词:江苏经济 苏北地区 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191-02
在2011年11月份的江苏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江苏省明确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到2015年全省以县为单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在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江苏内部南北经济实力差距很大,缩小苏北与苏南的经济差距对江苏整体实现现代化来说至关重要。
一、苏北与苏南差距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1978年到2010年,江苏GDP从249.24亿元增长到了41425.48亿元,年均增长12.85%。但在这高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地区间发展的极不平衡,尤其是在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之间。
苏北地区土地面积占江苏省总面积的52.97%,常住人口占全省的37.83%,但其GDP仅占江苏全省的21.53%;从人均生产总值上看,2010年苏北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为29774元,是全省人均GDP的56.35%,苏南地区人均GDP的37.45%。因此就人均指标和居民富裕程度来说,苏北地区与苏南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
近年来江苏省超过50%的GDP中都来自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也是江苏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4年以来,江苏第三产业贡献率都在稳步提升,除在2010年受政府投资导向影响而产生略微下滑,从总体上看,江苏省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在逐渐下降;2010年,江苏省第一产业增加值2539.6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1753.9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16609.8亿元,增长13.1%。①第三产业已经和第二产业一并成为了江苏主要的两条经济命脉,并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第三产业属于高附加值产业,发展良好的第三产业也有助于推动其他产业的升级,第三产业在地区GDP中所占比重也成为该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从产业结构上来看,江苏经济整体上已经进入较为高级的工业化阶段。
相较于苏南,苏北主导产业种类少,第一产业多,第二产业中的主导产业也多为低端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附加值较低的微笑曲线中段;苏南地区主导产业基本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处于产业结构水平的相对高端。而在各市的新兴产业中,苏北各市都着眼于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虽然也在向高附加值产业推进,但缺乏一定的特色产业,逐渐走向了新兴产业的“红海”,没有像苏南那样的基于原有优势特色产业的细化的产业升级。
二、苏北与苏南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
1.自然条件。苏南地区水网密布、气候温和,地处江海交汇处,水运便利,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优势,自古以来就是物产丰富的富庶之地。而苏北地区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是历史上著名的洪水走廊,黄河多次变迁泛滥,旱灾和洪灾不断,多盐碱地和沙荒地,直到1855年黄河决口、河道北迁,苏北地区才免于连年的水灾侵扰。此外,苏南与全国经济中心上海的空间距离较短,与上海的经济、社会联系也比较紧密,这一点在以后苏南地区的大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产业基础。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苏北、苏南在工业化上选择了不同途径。苏北以高投资、高门槛的重工业起步,苏南依靠投资规模较小、门槛较低的纺织工业起步。重工业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报周期长,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利润、为进一步的工业发展提供资本积累,并挤占其他经济部门的资金和其他资源,且苏北选择的重工业多依靠自身的自然条件,如徐州的煤矿、连云港的磷矿。而苏南选择的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资本集中度较低,投资门槛低,有利于民间创业,为苏南民间资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上海是计划经济时代全国主要的经济增长极,作为其外围地区的苏南从那时起就开始在享受其中的福利;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随着浦东区的开发,苏南与上海的经济联系不断加深,不断接纳上海的产业转移。这些也是苏北无法获得的优势条件,因此无法形成像苏南那样优质的产业基础。根据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说,最初的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初始的优势因路径依赖而被放大,从而产生锁定效应,所以聚集的产业和聚集的区位都会有历史依赖性,产业基础的差距也成为苏北经济落后于苏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3.城市基础设施。苏北地区政府对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重视,城市也普遍缺乏合理的规划,既不利于新产业集群的形成,也为现有产业集群进一步升级造成障碍。在陆路交通建设方面,苏北虽有徐州这一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纵横交会点,但城际铁路、公路网建设落后,五市之间无法形成陆路交通一体化;而苏南方面,不仅早已形成密集的铁路网,随着城际高铁的开通,苏南城市也进入了交通一体化的阶段。在机场方面,苏北仅有徐州观音机场一个单纯的民用进场,苏南不仅拥有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常州奔牛机场,并且由于苏南和上海轨道交通网、高速公路网的融合,苏南利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和浦东国际机场也十分便利。
4.行政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出现了两种发展模式——“苏南模式”和“耿车模式”。苏南经济在改革的初期市场经济体制很不完善的前提下,政府强制性进行制度变迁,苏南模式的出现与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此。改革开放后苏南地区的工业化建设不同于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政府发挥了强大的作用,政府不仅作为管理者,更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人而存在,这是前所未有的制度创新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所谓违背市场化改革的行为反而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成就。{2}随后苏北基于当地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并借鉴当时较为成熟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大力发展镇办、村办、联户办、户办企业,事实证明这种模式是最适合苏北经济发展的模式。但是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江苏省级领导以及苏北地方政府领导的急于求成,没有给予初现成效的“耿车模式”足够的发展时间和空间,全盘否定并逐渐摒弃这一发展模式,直接导致了这一次民间制度创新模式流产,转而简单地照搬和移植“苏南模式”,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没能够结合现实情况制定经济政策。这样一来,各级政府在经济工作中既严格遵照“苏南—苏中—苏北”的区域划分,又一概而论地在全省推行“苏南模式”的简单嵌套,这样的结果自然是作为江苏真正腹地的苏北日益封闭化、内陆化。{3}
5.科技教育。2010年苏南五市的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20860.46亿元,苏北的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2961.58亿元,仅为苏南的14.20%。作为高新科技最主要的研发基地,高等院校对于一个地区的新兴产业推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一资源在江苏省内分配极不均衡,江苏省内共有12所“211工程”院校,仅有一所在苏北(中国矿业大学),其余的全部在苏南地区;2010年苏南地区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了33.61万人,苏北仅7.81万人,导致苏北地区在发展新兴产业时高素质人才数量不足。在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上,2010年苏北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为240.37亿元,而苏南为434.68亿元;截至2011年底,江苏拥有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个,除一个在苏中外,其余8个全部分布在苏南地区,而10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北也仅占3个。
6.区域文化。历史上苏北、苏南长期分属于两个行政区域,直到明朝初年才划归到同一行省,两地的文化也有不同的根源,分别承袭自春秋时期的鲁国和吴国。鲁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文化推崇“农”,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也享有较高的社会评价,对于“商”采取的是轻视的态度,不鼓励和提倡人们经商,商人的地位低下,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商业的发展以及商业文化的孕育,这种重农轻商的思想在无形之中强化了因循守旧的保守意识,使得人们不善于通过商业促进财富的增长;而吴地受儒家文化影响相对较轻,对商业也更为重视,加之这一地区没有经过太多农民起义的侵扰,使其商业活动更为发达,甚至在明朝中后期在中国率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沿袭到现代,苏北的区域文化的属性仍然是内陆化的中原文化,相较于有着深厚的经商文化的苏南,人们的市场意识差,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财富的流通和增长以及生产力的发展。
三、苏北追赶苏南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江苏应当继续加强地方经济互动,尤其是南北之间,健全产业转移机制,建设全省范围的交通网,特别是高铁,覆盖全省的城际高铁网在促进区域交通便利的同时必将会促进北南经济差距的缩小,也会加快建设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苏北土地面积广阔,农业从业人口多,第一产业贡献率大,因此必须对农业生产技术、生产模式进行升级,在民众普遍对农产品安全产生信任危机的情况下抓住市场机会,重点打造原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苏北地方政府在经济政策制定上应摆脱盲目嵌套、移植的惯性,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坚持在产业合理化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发展方向,扬长避短,制定实际可行的实施方案;通过政府引导,强调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倡首创精神,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增强对苏南转移产业的承接能力,并且要注重在这一过程中环境因素在现代产业中的重要角色,不能单纯追求地方生产总值,盲目地选择“竭泽而渔”式的产业发展,而忽略了发展的质量及发展的可持续性。
1.徐州地处四省交界处,是大型交通枢纽,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7.54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周边城市居民在徐购物、旅游等消费带来的收入。但目前只有南北方向的高铁开通,如果可以沿陇海线开通东西向的高铁,可以借此加强与西面地区的便捷交通,徐州可凭此以周边地区为对象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物流产业,将自身区位优势最大化;加快人才和科研院所的引进,为信息产业、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现有产业科技含量的提升提供人才储备。
2.连云港是国家沿海主枢纽港,连云港应加大港口基建投资,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港口集疏运方式,发展港口经济,④利用相邻的徐州的铁路枢纽的交通优势,发展、做大物流产业;连云港拥有一定的旅游资源,如花果山、海滨浴场等,并且拥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连云港应该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效仿常州市天目湖的开发模式,利用周边水库打造以旅游、餐饮为主的服务业。
3.盐城地域广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发展有机农业和特色农业;盐城的海岸线狭长,近海资源丰富,目前盐城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开发风电资源,并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2011年,富士康光伏项目落地盐城,可以此为契机使盐城成为新能源产业基地;盐城应当依靠劳动力优势继续引进新的汽车生产项目,并逐渐向中高端市场靠拢。
4.宿迁及淮安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两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GDP比例达到14.6%,远远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甚至是全国水平,且从业人口多,所以应当优先发展第一产业,努力在农副产品加工上形成品牌效应;基于自身自然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突出园林、苗木种植产业优势,并发展乡村旅游业;积极利用苏北商贸城这一平台,做大区域间的会展经济。
注释:
{1}江苏省政府2011年2月15日新闻发布会
{2}施凯华.苏北处在长三角空间结构外围的原因与发展趋势分析[J].商业经济,2010(9)
{3}刘奇洪.江苏经济何以难敌浙江[J].中国改革,2004(11)
{4}陈振春,许长新.连云港港与日照港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J].引进与咨询,2006(4)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商学院(常州) 江苏常州 213022)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