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长山
一、《泷湫宴坐》辨伪
《中国书画》(2010年第4期)收有黄公望《泷湫宴坐》(纸本设色,29.1cm×81.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手卷一幅,为洪振宁《宋元明清温州文化编年纪事》所未收。款署:“泷湫宴坐。至正乙未(1355年)秋为贞居作。大痴。”钤印:子久(朱文)、黄公望印(白文)、一峰道人(朱文)。画心收藏章有:嘉庆御览之宝(朱文)。拖尾收藏章有:商丘宋氏收藏图书(朱文)宋荦之印(朱文)。另,宋荦题跋:“大龙湫为雁荡最胜处,一峰曾作雁荡全图长卷,兹又取贯休句为张贞居写陇湫真境,忘归亭上相见对坐光景,能不令人神往耶?其人其地其画,皆足千古矣。漫堂识。时在吴中官署。”
宋荦(1634~1713年),字牧仲,号漫堂、西陂、绵津山人,晚号西陂老人、西陂放鸭翁。河南商丘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迁山东按察使,再迁江苏布政使。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擢江西巡抚。三十一年(1692年)累擢江苏巡抚。则其持有《泷湫宴坐》正在1687至1688年或者1692年任上。
宋跋之张贞居即张雨(1283—1350年),系元代著名的道士,历主西湖福真观、茅山祟寿观、元符宫,与黄公望交往甚多,二人颇有酬唱之作。“贯休句”指的是贯休《诺矩罗赞》诗句:
“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雁荡山今有经行台、宴坐峰,皆以贯休得名。该图取诗句为题作画,亦符合黄公望《山水诀》“若无题目,便不成画”的理念。
图1的左下角为起首之近景,亦为入山之始,作一坡岸,其上有树七株,分左右二丛,右丛最前者为柏树,树势左倾,其后为椿矫然右伸,再后作二树掩映,丛树之后为庭院,延伸至右首则为水榭。左首另有二株乔木,系元明人绘画中常见的介字点叶树及小横点树,树后山径沿溪流向里延伸,隔山数转而为大龙湫,龙湫之下二人席地宴坐对语。龙湫仅作下半截,其上则虚写至于画外,有入云天之势。此亦为画面的主体部分。另从山脚水榭之后上行或由龙湫山间小道右行,别开一面,作廊桥,过桥则为千佛岩、抱儿峰诸风景。其下有坡岸环绕辗转右行,中有大水相隔,则作水榭而上,其后入于山中。凡山脚临水处,皆块石林立。此画右首别起一山,山间别作米点以状烟霭,但山体突然割裂仅为半截,画面也就此打住。
根据宋荦的题跋,黄公望还画过雁荡全图长卷,于今已未见。现在的问题是:刘崧的诗歌指出黄公望曾经游历过雁荡,如果说《泷湫宴坐》可以证明黄公望的温州行踪。那么,刘诗就不会是孤证,而《泷湫宴坐》也就成了现今所见到的继延佑三年(1316年)李昭画《雁荡图》之后,温州历史上第二幅雁荡山题材的画作,而且为黄公望所作,意义非凡。但是,该图系伪作无疑。理由:
1.款署“至正乙未(1355年)秋为贞居作”,实际上张雨卒于至正十年(1350年)。
2.朱文印“一峰道人”(图2)系伪作。该印与公认黄公望真品的《富春大岭》(图3)、《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图4)所钤“一峰道人”印比较有些微出入,在于该印的“峰”字下“丰”的第一横没有上弯成弧形,径为横过。“人”字较前二者为肥。“道”字部首“彳”、“亍”之末笔均作“S”形,而非前二者之左右“C”形。
3.款识书法不符。现今所见黄公望款跋书法风格基本上有两种:一种为行书,类似赵孟頫,如《富春大岭》(图5)款“大痴为复儒画”;一种为类似欧体的小楷,如《富春山居图》(图6)款识,结体修长而横画长出,而《泷湫宴坐》(图7)的款识截然不同于前二者,结体拘束,线条软湿而且肥厚,不似黄公望的瘦劲。
4.《泷湫宴坐》风格不符。考察古画真伪的方法之一是与已知的真画作比较。通过山石造型皴法及树法等绘画元素的比较,是鉴别山水画真伪的重要手段。黄公望的皴法兼取荆关、董巨而有所创新,强化了书写性,其皴笔疏简,擦笔很少且浓,亦如写字一般,即《山水诀》所谓:“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李成惜墨如金是也。”即黄公望的用笔特别克制,点到为止。以《天池石壁》(图8)为例,山头部分皴笔生发而山体较空,山间块石则反之,下皴上空露白,看起来质感较强。而《泷湫宴坐》(图9)看起来比较接近董其昌的风格类型,山石臆造奇崛之势,苔点散乱,缺乏节奏感。坪台在五代荆关董巨的山水中都有看到,但一幅画中坪台的数量较少,黄公望继承了这个绘画符号,一般2、3个就差不多了。而该图中有10来个坪台,到处都是,显然弄巧成拙。黄公望与倪瓒同画江南春树,但倪瓒的树特别轻淡,黄公望的树比较劲挺。该图近景石坪有树五株,位置分配不是很协调,缺乏疏密节奏,造型亦不类黄公望其他真迹的树法。特别是椿柏同列,柏树树瘤遍身,故作高古,最后一株圈叶树与《富春大岭》(图10)、《丹崖玉树》(图11)的相比,屈曲过度,树身还加了树瘤。这在黄公望树法中均未见。倒是董其昌树法比较屈曲,与该图近似之。黄公望的画整体视觉效果如倪瓒所云“逸迈不群”。史载黄公望擅笛、能饮,洒脱如仙人,王逢称之“人中豪”,画有奇气,亦可为其个性之流露,而该图趣味偏甜软,或是董其昌(图12、图13)之后的画风。
5.图1的收藏章仅有嘉庆、宋荦,而此处宋跋书法疲软,颇不符宋荦之风格,特别是“一峰”的“一”字一划而过,实乃败笔。
那么,为什么产生托名黄公望的《泷湫宴坐》这样画作?推测其缘由,作伪者应该是雁荡山的热爱者,同时可能是黄公望的热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