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安画派近现代继承人汪采白的绘画艺术

2012-04-29 00:44崔晓蕾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2年7期
关键词:中央大学艺术系黄宾虹

崔晓蕾

新安画派在中国近现代画坛上产生过几位有影响力的画家,其中,黄宾虹和汪采白是师徒关系黄宾虹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已无需赘言,汪采白则是被美术史较为忽略的一位

汪采白(1887—1940年),五岁拜黄宾虹为师,二十一岁人两江师范学堂国画手工科,从李瑞清为师,在黄宾虹和李瑞清两位有影响力的老师指导下,汪采白从小便有较为扎实的传统绘画知识素养。从两江师范学堂毕业后先后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北京师范学校教授、南京中央大学国画系主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汪采自以传统的师徒传授的方式在全国重要的美术院校传授他的美术主张和“新安画派”的绘画理念。对于新安画派,汪采白是最默默无闻,但同时又是最有效地践行新安画派理念的艺术家,将其从被淹没的光环中挖掘出来亦是对于新安画派研究的完整补充和扩展。

美学思想

汪采白作为新安画派的继承者,能在吸收新安画派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为其所束缚,主张面向生活,面向大自然,从自然中汲取创作素材和灵感,在教学过程中亦强调“对一草一木要仔细观察,写其形,传奇神”“要临古学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多选真山真水如画,此师古师今师造化之意。”这些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强调的学习山水画的方法。显然,汪采白的绘画主张具有明显的写实主义倾向。正是因其师造化、选择真山真水入画的艺术观点和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的主流艺术思想相接近,所以,与留法归国的徐悲鸿、潘玉良等相处融洽,自然学习、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技法和主张,在中西融合贯通下得以完善自己的绘画思想。

在1926年出版有《采白画存》,又编印《新安画家》二十八人画册,1937年出版《黄海卧游集》黄山三十六景图,丰富了新安画派的艺术语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创作来源

作为近现代新安画派的继承人,汪采白对渐江和查士标的绘画尤为喜爱,曾言“梅壑老人运笔苍劲,其简洁不让倪迂,令人百学不厌。”

黄山是新安画派画家热衷和表现的主要题材,汪采白亦无不同,20世纪30年代汪采白曾多次亲赴黄山写生,积攒了大量的绘画素材,并且作有大批黄山题材的作品。作为黄山大地哺育的画家,对于黄山的把握是常人所不及的,草木的灵气、迎客松的挺拔高昂的姿态和山泉的韵律在汪采白笔下得以准确、灵动地表现出来,而且汪采白能以青绿山水画黄山题材,亦尤为出色。其1936年所作一青绿山水条幅,曾获得巴黎画展一等奖。

同时,随着技术的日渐先进,汪采白对于黄山的表现已经不限于纸张,近代黄山之有摄影照片,迎客松得入镜头与世人见面,是从汪氏开始。汪采白不但在绘画上采用黄山题材入画,在摄影上亦是使黄山与大众见面,使世人得以见到胶片之下的更为真实的黄山景像。

作品表现

汪采白的黄山题材作品散发着一股浓郁的黄山气息,风格清新,用笔挺拔有力。从安徽省歙县博物馆藏的《游山图》(图一)和安徽省博物院藏的《游西园图》(图二)来看,仅是简单的留白就能恰当地表现出云间雾气弥漫的景象,给人以层峦叠嶂、山川起伏的效果。这种表现力是深知黄山特性的人才能有的,他生平到黄山写生的次数数不胜数,对黄山的山峦、迎客松、桥梁、瀑布、云雾、溪水的熟悉程度已经达到古人能“卧游”的地步,正是这种对黄山的熟悉与热爱,才使得他的作品散发出一种亲临现场、真山真水的真实感。罗长铭先生曾在汪采白画上题诗云:“烟霞寝馈老林丘,面笔尤堪截众高,三百年来传法乳,祝昌姚宋合低头。”

由于在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汪采白与受西方现代艺术思想影响较深的徐悲鸿、潘玉良有较为密切的接触,同时与齐白石、张书旗等共同执教,所以在绘画技法上亦有所学习和借鉴,如在安徽省博物院所藏的《鸣玄泉》(图三)图中,有明显的瀑布、小桥、溪流和人物的存在,众所周知,在山水画中的点睛人物具有相当的难度,可是在此画中,人物虽然寥寥几笔但仍能感觉出鲜活的动感和逼真的形象,这显然是有较好的远近透视和精确的构图知识所形成的,在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三十年的课程设置亦可看出国画组对于透视和构图的重视程度。汪采白的作品除却有西方绘画技法理论知识的构成之外,亦有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的成分在内,其《桃园图》(图四)和《秋瀑图》(图五)中近景处的碎石和树木的表现则具有明显的元人笔意,在侧面山体的表现上可以显著地看出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影子,画面三段式构图更是深受元代山水的影响。

美术教育

汪采白是美术学校科班出身,在李瑞清的两江师范学堂即有正统的绘画练习,其先后当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北京师范学校教授、南京中央大学国画系主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可以说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前沿美术学校都有汪采白的存在,汪采白的美术教育思想播撒在中国各大美术院校,尤其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执教,作为国画组主任,有相对的权力,所以这时期的美术实践更能体现出他的美术思想和教育主张,在他的带领下,国画组引进西方绘画技法,素描、透视、人体解剖和构图等。

在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与以徐悲鸿、潘玉良为代表的一批留学归来的教师共事,给了他较多学习和接触西方美术思想的机会,在细心学习和潜心钻研之下,汪采白对西方绘画的各种技法也有了深入的认识和掌握,所以在他的作品中,画面的构图、色彩不再局限于中国古代艺术传统,而是在吸收西方写实主义的基础上的再发展,所以,汪采白作为新安画派近现代的继承者,所具有的面貌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的,他给新安画派注入的新鲜血液是中西方的精华之处。因此,汪采白的美术教育对于其绘画创作的促进作用亦是不可小觑的,同时能在师生传授的教学方式中传达他的“新安画派式的”的绘画理念,也是对新安画派的发展壮大起到重要作用的方式和途径。

作为常被美术史和评论家忽略的新安画派继承者,汪采白的光辉似乎被同时期的黄宾虹所遮盖,但是熠熠发光的具有显著黄山精神的作品却是不可能被埋没的,这种在尺幅之间赋予黄山以灵气和韵味的能力是许多画家所不能及的。汪采白倾其一生都奉献在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上,对于汪采白记载最多的亦是其终身奉献在美术教育事业上显著成就,他的美术思想在一次次的授课中被传播到全国各地,作为中国较早的美术院校培养出来的教师,给予中国美术发展的作用虽然没有显明的表现,但是正是由于这些早期的美术教育家的辛勤劳作才使得中国的美术事业大放光彩、百花齐放。

猜你喜欢
中央大学艺术系黄宾虹
黄宾虹《致昂青信札》
北京服装学院公共艺术系2021年优秀毕业生作品选登
灿然一灯——再读黄宾虹笔记一则
浅析黄宾虹入蜀画作
1932年中央大学教授索薪事件研究
唐圭璋与中央大学简述
从学人刊物看学人谱系
黄宾虹的1952
《国风》半月刊的思想理念
艺术系学生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