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标
课程改革已经好几年了,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都有了巨大的转变,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宗旨. 与此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 工作在一线的数学教师如何深刻理解新课标,认真钻研新教材,结合自己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合理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我在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中,一上课,我便向学生提出该堂课的三个学习目标:(1)了解公式的几种推导方法;(2) 熟练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3)熟练运用公式简化运算. 这样,上课开始学生心里便有了数,这节课我如果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那我就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事实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学习能力尚未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生是没有能力自己定出学习目标的,当然更无法确定学习的重点,如没有给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时就没有目的,没有重点,更谈不上通过学习达到预定的目标了. 因此,为了使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目的性,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必须给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二、情境引入,贴近生活,增强趣味,提高学习兴趣
我在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时是这样引入的:用影片描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狡猾的庄园主,把一块边长为x的正方形土地租给老实的张老汉种植,一年后,庄主对老汉说:“我把这块地一边增加5米,另一边减少5米继续租给你,你也没吃亏,如何?”老汉一听,觉得是没吃亏,就答应了. 回到家中,就把这事跟邻居讲了,邻居却叹了口气,告诉他说:“你吃亏了!”老汉很吃惊. 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认为老汉有没有吃亏呢?为什么?这样引入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很顺利的导入新课. 可见,在新课引入时,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史或其他有趣的知识,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提高学习能力
我在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中,情境引入后,学生想到计算(x + 5)(x - 5),来比较其结果与x2的大小,从而情境问题得到解决. 此时我适时抓住契机,让学生画图来比较,有情境作为基础,学生不感到困难,这样自然过渡到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 有了引入的基础,学生对公式的几何推导方法便不陌生了,而且也轻而易举就掌握好了. 这里虽然花了不少时间,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习能力.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都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巧编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在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中,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自己编了一组变式训练题.
填空:
① ( + )(2x - 3y) = 4x2 - 9y2;
② (0.2a + )(- 0.3b) = 0.04a2- ;
③ (2 + )(- 2) = 9x4 -4;
④ ( + )( - ) = 49m2 -64n2.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上传统的习题,可以使学生掌握熟练的解题技能,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还应当适当编设一些课堂练习题. (1)改编教材上的习题,使之一题多变,一题多解. (2)设计开放题(题目的条件不充分,结论有多种). 例如上面第④题就是一道很好的开放题,它对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事实上,充满思考性的练习题即使学生没能完全正确解答出来,也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注重教学反馈与矫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发展非智力因素
板演是学生暴露思维过程的重要渠道. 对学生板演中暴露出来的错误,教师不仅要指出其错误所在,还要正确分析产生各种错误的原因,指出应该怎样纠正错误,并在下次板演或作业中有意安排类似的练习,让学生及时矫正.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检查评价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认识自己思维正确与否及其将错误的思维方式及时矫正的能力,每堂课的问题当场得到解决,不留隐患. 学生互教互学,能者为师,既能提高学生成绩,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有专长的学生得以发挥,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同学处得到比在老师那里更大更及时的帮助,并有助于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自我意识,不仅改善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六、重视课堂小结,实现知识升华
我在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中,先由每个学生自己小结,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汇总,把教师单个作小结变成了课堂上人人作小结,有助于学生概括能力、抽象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 由于人人都要作小结,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主动性加强. 课堂小结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通常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及关键点. 如果教师直接小结,哪怕“字字珠玑”,其结果往往是“平平淡淡”. 因此,小结时,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更有助于学生课后的主动学习,真正实现知识的升华.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用各种形式手段尽量使学生的眼、手、心、口等方面“动”起来,使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自主发展服务,才能体现现代教育“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落实素质教育. 教师只有结合教学规律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创造出教学之美,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体会到教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