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彤
摘 要:如何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出适格人才,已然成为师范院校培养非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学新课题。结合辽宁师范大学的教学改革,总结三年来的教学实践,寓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于教学实践活动之中,探索将师范能力与非师职业就业能力契合,目的是创建全面提升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非师范生;教学;师范能力;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269-02
随着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数量的激增,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加,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又一重要求业群体。然而,在就业市场化的今天,如何增强非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对高师院校教学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
一、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就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困难普遍存在,一方面源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则应归结为高校教育模式的滞后,忽视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和训练。因此,高校教学应针对这些能力要求,适时进行教育改革,激发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提升整体就业能力水平。那么,高师院校针对非师范生的培养,如何探索一种新的模式,将师范能力与非师职业就业能力契合起来,努力培养出异质于综合或专业大学学生的能力优势呢?
一般而言,社会普遍认可高等师范院校对于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然而师范院校所培养的非师范生却在社会中遭受歧视,求业时专业相同的人才之间竞争,社会评价更倾向于综合性院校,这造成了非师学生就业边缘化。应该承认,师范院校的非师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师资力量略显薄弱,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尚待提高。但是,如果将师范教育的优势迁移到非师教学的环节之中,培养特色也许会因此而得以彰显。我们比较一下师范能力与就业能力,不难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互通关系。所谓师范能力,简单地讲,就是从事师范职业并能胜任这一工作所需的创编能力、表达能力、自学能力、评价能力、沟通能力、教学能力和审美能力等能力的集合;而就业能力的核心定义则是指现实的就业能力,即在既定的劳动力市场下,能够履行职责恰当地完成任务的个人能力。在职业生涯里,就业者所需要具备的就业能力,比如人际能力,可充分地体现在表达和沟通等师范能力方面;而学习创新能力,则寓于自学、创编能力之中;逻辑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可以通过教学能力的培养得以提高……因此,在非师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插入原专属师范生的教学实践环节,不仅可获得更好的知识传授效果,而且还有益于学生就业时所需通用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二、非师学生教学实践的实施步骤
如何培养大学生并改善其素质能力结构呢?方式当然很多,但基于此次教改立意,希望借师范教育的优势扬长而避短,开辟一条具有中间道路性质的培养新路,将教学实践引入课程教学之中,通过学生参与教学来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组织实施
在课程开设学期前的假期,布置学生提前了解教材。在课程开始前,通过往届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予以提示和建议,并且展示往届优秀课件和视频,同时列举好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交流。另外,教师要严格提出授课的具体要求。
(二)课前准备
明确任务后,每位学生根据自己所讲的章节的前后顺序进行备课准备。学生要尽量展示自己的特色,在课件整体设计上、案例资料的准备上以及材料组织运用上都要努力创新并且精心安排。学生准备过程直接影响到授课效果,教师需对备课过程进行监督跟踪。在正式讲解之前要求学生预演一次,以便教师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订正,这样既可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成功地表现。
(三)讲授环节
正式授课时间以一小节课为限,在此阶段教师和学生共同聆听。其间老师可以针对课堂上主讲人的讲课情况与课堂气氛予以提示。课程结束后由同学对整节课知识的吸收情况进行打分,主讲人接受其他同学对其授课情况进行的点评,并且和大家交流备课经验;最后,教师总结课程讲授情况并对整节课进行知识脉络的梳理,再次详细讲解课程中重点难点问题,对讲解模糊的知识点进行纠错和指正。具体包括:
1.学生讲授。学生通过自主设计、精心准备,呈现出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课程,激发了创新能力;主讲人为讲授清楚,要自我消化教材,查阅大量资料,培养了自学能力。在授课阶段,由于学生更了解与其同层人的知识现状和理解力,所以讲授更易于被接受,对于个别不懂的问题学生能够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增强了教学中主讲人和台下学生的互动,提高了整体学习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向学生灌输理论和概念,这避免了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对于整个课程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也并没有中断主讲人的讲解,而是通过主讲人和听者在课堂上“教”和“学”的磨合,让学生们在“冲突”中找出结论并加以总结,将知识点消化吸收。
3.师生点评。授课完毕采用主讲人自评、同学互评打分和教师总评相结合的办法,以交互式的学习方式带领学生共同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点评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教学中知识讲解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并作知识补充和理论深化,由于在此之前教师一直处于旁观者的位置,所以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容易把握需要强调的重点、继而拓展知识的维度。
(四)学期总结
在学期结束时,对整个课程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是主讲人或是聆听者,对所学的课程内容都留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并且学生们纷纷反应,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他们对知识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非师范生参与教学实践,理解了教师备课、授课之不易,倾向于更加珍惜课堂学习的时间。
三、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非师范生参与教学实践,说到底就是一种人力资源开发的培训模式,即情境模拟。将这种方式应用于教学之中,在催发了学生智慧的同时,可有效地将“做人、做事、做学问”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在学期结束时,为了得到这一教学改革的真实效果评价,对参与的学生(包括三个年级)进行了问卷调查。其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其一为课堂知识学习效果感知量表,题项涵盖知识掌握程度、课堂气氛、学习兴趣、理解程度、注意力集中程度、参与程度和学习主动性等七个方面;其二为能力培养评价量表,考察学习能力、演讲能力、综合素质、创造性思维、心理素质、分析评价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7个方面。应用SPSS Statistics17.0对两个量表的信度效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Alpha值分别为0.920,0.918,KMO值分别为0.822,0.840,说明数据比较可靠有效。根据调查反馈的结果,75%以上的学生认为,与教师讲授的教学形式相比,更喜欢教改后的教学方式。课堂知识学习效果如图1所示,显然,教改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尤其在课堂气氛、学习兴趣、参与程度和学习主动性四个方面改善显著。图2展示了教改后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提高方面的影响,整体上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普遍提升,达到了强化综合素质的目的。
图 1 课堂知识学习效果的感知对比
图 2 能力培养自我评价对比
四、嵌入教学实践环节的教改价值分析
(一)破除审美疲劳、增加课堂情趣
一般而言,大学教学中一名教师往往要担任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形式方法上难以突破个人风格的局限,其相对固化的模式可能会引起学生的腻烦和学习倦怠。而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不仅使主讲学生得到了锻炼,而且由于不同学生主讲人的风格各异,使得听众学生在课前有期盼、课中有兴趣,增加了课堂的情趣性并创设了良好的乐学氛围。
(二)提高学习效果、实现教学相长
学生参与教学的授课方式有诸多优势,一方面,从听众角度来讲,这种教学方式比老师传授知识更易于被消化理解,同时课堂上的互动使得教学效果有明显地提高;对于主讲人来说,其本人不仅得到了更多的机会,锻炼了演讲、沟通和协调能力,而且还培养了责任感和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心理学家奥托曾说过“我们所有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教师观察和聆听学生授课,会发掘课堂中的闪光点,从而对教师有所启发,对其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磨砺性格意志,提高综合能力
学生承受压力的培养是一种磨砺。备课时需要学习新知识、挖掘教材内容、设计组织材料,这一切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在课程结束的点评中,学生依然要承受各种批评的声音,因此坚持完成整个教学任务本身就是对学生韧性品格意志的磨炼。另外,每一位主讲人在准备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并在授课前模拟实战,这种多次反复的训练有利于学生表达和组织能力的提高。
(四)强化能力迁移,促进劳动就业
将教学实践嵌入是活化教学课程、建构立体化课堂的举措。它有利于促使能力迁移,根据学生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设计方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个人管理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这些恰恰是求业和就业时所必需的通用性能力。可以说,这种教学形式为学生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未来与众多专业人才竞争时脱颖而出提供了可能。
综上所述,教学实践可以成为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载体,将教学实践融入非师专业教学之中是有益的,是特色培养非师范生的一种方式。这一教学改革将在通用能力培养上发挥师范院校的优势,使学生在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在求业和就业时凸显超出一般水平的、师者所独具的、更佳的人际能力和学习能力,实现良好的职业进入和发展目标。
[责任编辑 王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