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日语教育中导入「日本語表現法」的必要性

2012-04-29 22:01段艳菊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8期

段艳菊

摘 要:当前国内大学日语学习者众多,日语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但学生在日常交际及书面表达中出现的问题较多,综合表现能力差,不能适应社会及市场对日语的需要。通过了解中国大学日语教育的现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与日语母语国日本的相关情况对比,说明将「日本語表現法」导入大学日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日本語表現法;综合表现力;大学日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7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271-02

一、中国大学日语教育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大学、对外贸易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相继成立了日语专业。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脚步,中国的日语教育也得到了不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和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合作下,分别于1993年、1998年和2003年针对中国的日语教育机构进行了三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2 400所大学中,开设日语专业的学校由1993年的80所上升到了1998年的114所。另外,根据最新调查结果,中国开设日语专业的大学已上升至358所,教师人数达3 000人,学生人数超过了17万人。

1978年后,由于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方针,与日本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及贸易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根据在华日本大使馆发行的《日本·中国友好合作图解》,中国已成为日本的最大贸易国;在留学生交流方面,也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2000年初,在华日本留学生有1.3万人,而在日中国留学生有2.9万人,数量居在日外国留学生首位[1]。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动漫、时尚流行元素等文化产品对中国的年轻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语热”为中国的大学日语教育注入了活力,也使日语成为继英语之后的第二大外语。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利用IT技术、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及卫星放送等手段,日语课堂已改变了过去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状态;Multimedia教材开发、CAI的利用不断增加,教学重心也从语法教学逐渐转变到培养应用能力。商务日语、经济日语、观光日语、科技日语等专业的相继出现,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母语国日本的国际交流也在不断地扩大,私费留学和大学之间的互派留学生项目,为学生提供了身临其境感受日本文化、提高日语水平的大好机会。

客观条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无疑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也达到了更好的学习效果。对于这一点,在中国工作的日籍教师也很有体会。日本著名的国语学者、明治大学国际日本学部山口仲美教授曾被派遣到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工作,后也曾在其他几所北京有名的大学任教。她就在其论文中这样评价中国的日语专业学生:

私が接した日本語専攻の学生?院生の「話す」「聞く」能力の高さには驚かされた。日本の英語教育と全く同じ期間、もしくはそれ以下の期間しか日本語を学んでいない。にも関わらず、日本人の外国語の運用能力と雲泥の差がある。…来日した経験がないにも関わらず、流暢な日本語を話す多くの中国人学生…”[2](山口仲美『SCIENCE OF HUMANITY』2001)。

在文章中,山口教授用「日本人の外国語の運用能力と雲泥の差がある。」这样的语句来表达对中国大学生听说水平之高的赞叹。但同时,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之差也是她没有料到的。「ただし、「書く」力は、会話力に比べてかなり低い。彼らに文章を書かせると、(1)日本語の文としてはおかしい、(2)意味の通じない文がある、(3)文の構成力が弱く、単語の羅列である、などの点が見受けられた。」单纯的词汇罗列、构架能力不强、语法正确却不符合日本文化或日本人思维的中国式日语等问题,是当时学生写作中的通病。她所接触的学生是师资力量雄厚、日语学者云集的北京日本语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日语专业学生。可想而知,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的一般大学的日语专业学生,又会是怎样的状况呢?

根据王忻在《中国日语学习者偏误分析》一书中的分析,中国日语学习者最易出现的表达错误主要体现在:

第一,词的误用。主要指误用日语中不存在的词汇或中日同形异义词。

如:ふるさとに帰るたびに、親切感がします。(日语中不存在这个词)

私の専業は日本語です。(中日同形异义词。正确答案为「専攻」)

第二,文法错误。主要体现在:

(1)动词运用错误。如现在时与过去时的误用;主动与被动的误用;被动与使役的误用;自动词与他动词的误用;~た与~ていた的误用等。

(2)助词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同样表示场所的「に」和「で」、主语(题)的「は」和「が」的误用。

(3)指示词的误用。主要体现在こ、そ、あ系词、尤其是そ和あ系词的误用。由于そ和あ系词均翻译为“那~,汉语中不存在此类对应关系,所以そ和あ系词用错的情况极多。

(4)文体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同一篇文章或者会话时敬体与简体的混用。

(5)接续词的误用。主要是表示順接与表示逆接的接续词的混淆。

(6)尊敬语的误用。主要指尊他語和自谦语的误用。

据统计,以上两类错误中以词的误用居多,大约占总量的90%;在语法错误中助词尤其是格助词的误用居多。在教学现场,学生反映的难点也往往在助词方面。虽然传统的课程设置一直以精读课为中心、语法教学为重,教、学两方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于其中,却远远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二、日语母语国日本的相关情况

即使在日语母语国的日本,情况也不容乐观。日本著名的教育学者三宅和子在东洋大学《文学论藻》的一篇论文中提到,目前日本的大学教育者也正在感叹:从前认为大学生理应具备的日语表现力现在却成了一种奢望,日本大学生的语言表现力正在普遍下降 [3]。三宅和子通过分析日本大学生的书面表达,发现其主要表现在:

1.语言技巧层面。具体表现在:词汇选用不当、同音异形字的误用、书面语与口语的误用。

如:辞書を調べた感じ(感想)

友達同志 (同士)

在书面语中使用「なんで」。正确的说法应为「なぜ」。

2.思考层面。学生思考的深度不够,构思较为拙劣和幼稚,缺乏条理。

3.认知层面。虽然是日语母语国的学生,但是仍然不能正确区分书面语和口语;论理性语言的储备薄弱,导致书面表达显现出思考层面的拙稚。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逐渐兴起在大学中设置「日本語表現法」一课,有关论著也层出不穷。三宅和子在2002年的论著中称,用yahoo以「日本語表現法 大学」为关键词搜索到的结果是304件,用goo搜索到的结果是290多页;与「日本語表現法」、「日本語表現」相关的出版物,在yahoo上检索也可看到超过了50种。在日本的某些大学,「日本語表現法」也从选修课成为了必修课,甚至已经出现了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的系统性语言表达教育。

那么,何为「日本語表現法」呢?根据日本京都精华大学筒井洋一的论著,「日本語表現法」被定义为,在大学低年级阶段,以分组的形式,从读、写、说、查询资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的课程。该课程的特征是:授课者并非讲授国语的专业人士,不强调语法,是以少数人为主体的实践课程;不以教授语法的正确性和追求语言之美的“国语”为目的,而是以提高学生传递信息和意见的交流技能为目标 [4]。

三、我国大学日语教育导入「日本語表現法」的必要性

在我国,在网络上以「日本語表現法」为关键词搜索,发现相关信息寥寥无几,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凤毛麟角。要想改变目前我国日语专业学生综合表现能力差的问题,导入日本大学关于「日本語表現法」的指导方法,借鉴日本教育界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是一个好的方法。从上文「日本語表現法」的定义可以看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完善大学日语的课程设置

在日语专业的低年级阶段尽量将「日本語表現法」设为课程之一。

2.作为教师,除了在日语能力水平上精益求精以外,还应当加强自身日语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关注日本的相关动态

了解、掌握何谓「日本語表現法」,才能更好地将其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另外,研究何谓“教”、如何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并未完全消失,学生的需求有时教学一方并不了解。弄清楚学生需要和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因材施教,才能事半功倍。

3.重视日语跨文化教学,以提高学生传递信息和意见的交流技能为目标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跨文化教学对外语学习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学习外语的人,必须了解言语习得国的历史及文化等人文因素,这种人文意识的培养在日语教育中至关重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外交流中产生误会甚至冲突,多半是因为不了解与对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有时完全可以避免。所以教师不应单纯地讲授语法等语言知识,而应将其背后隐藏的日本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去,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同时也能让他们学习到得日语的正确方法。

总之,语言是沟通的工具。口头交流和书面表达,都是市场衡量日语人才的重要标准。当今日语教学重视听、轻书面,认为一口流利的日语就是日语水平高超的表现,实在有失偏颇。让学习者掌握更高的表达技巧,提高其综合表现力,无疑应该成为教学双方和日语教育的最终目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首先从观念上引起重视,尤其是教师更应加强学习。在教学中不应固守陈规、满足现状,而要积极学习国内外有关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山口仲美.SCIENCE OF HUMANITY 33号[J].BENSEI出版,2001,(6).

[2]三宅和子.[文学論藻]第76号.「日本語表現能力を育てる」とは―大学生の日本語表現能力をめぐる問題と教育の方向性[J].

東洋大学,2002,(3).

[3]王忻.中国日语学习者偏误分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责任编辑 王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