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读
隐逸,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历史中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不少伟大的思想家、诗人、艺术家同时也是他们那个时代的隐士。隐士乃隐居不仕之士,并非一般的隐居者,《南史》云:“(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但一般的“士”隐居也不足称为“隐士”,须是有名的“士”,即“贤者”,《易》曰:“天地闭,贤人隐。”这些隐士们的道德原则、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与古代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也为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提供了诸多话题。
历史上,隐士有不少头衔:“幽人”“逸士”“逸民”“高士”“处士”。隐士的传说出现得很早,《庄子·让王》中讲述了尧舜时期的隐士许由和巢夫,他们成为隐士们的始祖。而受过孔子表扬,司马迁认为其事迹可信的伯夷、叔齐兄弟则被当做可信的隐士代表,写入了《史记·列传》之首。
论出身,隐士属于士的阶层。士作为传统“四民”之首,是一个有知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四有”阶层。特殊的身份使他们能轻易成为统治阶层的一员,而隐士则拒绝了这种进身之途,而是选择了与政治疏离和自我流放,选择“隐居以求其志”的生活。最初,他们可能是出于一种政治态度选择隐居,然而这种选择逐渐发展成为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他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过着一种远离人群的体制外的生活。《庄子·让王》篇中,庄子借善卷之口,喊出了“逍遥于天地之间”的口号。这些隐士,或批判主流阶层,或品行高洁独善其身,这样的形象进入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之中,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段霁月光风,严酷历史现实中的旧时月色。
真正意义上的隐士到先秦时期才出现。中国的夏、商、西周时期“学在官府”,知识垄断在贵族手中,还没有“草根”知识分子。从春秋战国开始,私人讲学之风兴起,诸子百家各创新说,讲学、授徒,士的阶层迅速扩张,诸侯、大夫养士之风日盛,知识分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甚至有“得士者富,失士者贫”的说法,士人成为强大的力量之源。这一时期,无论孔子还是老庄,都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做着选择。孔子的儒家理论提倡“学而优则仕”,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态度不可谓不积极,但孔子对退隐也有肯定,他认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退隐成为士人对现实政治的一种态度,是修身的一部分。
隐逸思想真正的奠基者是老庄。《史记》中,司马迁赞叹老子为“隐君子”,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不同于孔子把退隐当做一种批判和自我修养,老子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和世界一种彻底的批判和否定的态度,他发现人类在层层累积文明过程中开始被“异化”,并提出退回到“自然”之中来消解这种“异化”。老子的思想在庄子那里得到发展,庄子纵横捭阖的文字和穷极八荒的想象力,为后代的士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精神世界。隐逸,在庄子那里是一种疏离,也成为一种趣味。于是,当楚王以丰厚的待遇延请庄子时,庄子告诉使者,自己不愿意被打扮好摆上尊位,他更乐于在污泥中游戏自得,他要“物物而不物于物”,这样才能“以快吾志焉”。
如果说人类文明的进步是知识、智慧和物质的累积,是人类在给自己的文明做加法,那么,从老庄开始,隐遁世外的隐士们则是以一种做减法的心态面对世界,减之又减,最后,剩下的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所谓的“心隐”。
秦汉时期,国家大一统,士人的生存状态大变。汉初,士人们被纳入官僚体系,“独尊儒术”使儒士们皓首穷经,成为“学隐”,养士之风变化,把原本欲有所作为的士人变成食客和弄臣,这些士人只能“避祸于朝廷”,“隐身金马门”,变成“吏隐”。西汉末期,王莽篡汉,天下大乱,士人“裂冠毁冕,相携持而去之者,盖不可胜数”《后汉书·逸民传》,形成西汉末期的归隐之风。这次风潮既符合逃乱全身的需求,也符合孔子“天下无道则隐”的原则。东汉建立之后,中兴汉室的汉光武帝为了笼络士人,大谈士人名节,表彰、赞许不与王莽合作而避乱隐逸的士人。天下无道而归隐,变成了士人名节的重要内容,归隐至此成为一种士林风气,传统文化中的隐逸传统,至此开始形成。
东汉末期数次“党锢之祸”,士人们大义凛然,慷慨赴死,让后来的读书人为之骄傲。而朝廷数次滥杀士人后,国家气脉已绝,天下重归淆乱之中,残留下来的士人,相当一部分选择归隐。东汉末年的梁鸿、孟光等人携家人归隐山林,“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生活清贫,仅自求其乐,他们少有追求安逸生活的情致,而是忍着清贫甚至冻馁表达“士节”,是一种略带绝望的无奈抗争。东汉末到魏晋六朝,原本作为政治基础的经学渐次瓦解。精神上失去皈依的士人由失望而疏离,名教约束放开,士人们开始纵情任性,战争频仍引起士人对生命无常的慨叹,他们以放诞的方式追求觉醒后的个性解放,把激情投放在玄谈之中,精神自由遨游,心灵无拘无束,独处山林、遗世独立成为士人们的选择,隐逸这种生活态度变成整个时代的特色。当时,无论为官还是在野,无人不歌咏赞叹隐逸的美好,等同于歌咏自由精神和心灵世界的美好,而中国隐逸历史中几乎所有的类型在这一时期都有表现:隐于朝、隐于市、隐于酒、隐于官、隐于山林、隐于田园。这其中,陶渊明的隐逸为中国隐逸传统开创了全新的格局和气象。陶渊明归隐田园,是一个不合格的农民,是一个“欣然忘食”的阅读者,也是一位隐者。他沉浸于自然之中,与造物对话,回到现实中“著文章自娱”,世称“古今隐逸诗人之尊”,当之无愧。
魏晋六朝的隐士在山林中获得精神上的极大解放。他们把自然、山林当做知己,寄意林泉之间,加之老庄哲学中“心斋”的身心修养,让隐士能自由地与自然对话,甚至将感情与自然融合,历史和人生悲情在山林中得以排遣,受伤的心灵获得抚慰,这种生命体验必然造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山水田园诗和山水画的创作者几乎全都是隐逸高士,陶渊明、谢灵运、戴逵、顾恺之等大家都有隐士的身份。
隋唐以降,科举功名之路使天下英雄“尽入彀中”。士人建立功勋的志气高昂,围绕着科举制,干谒、征辟、边关立功都成为进入仕途的方法,其中就有以隐居求名的“终南捷径”。隋唐以前的士人精神,在儒、道之间摇摆。隋唐以来,佛教和道教开始影响士人的精神世界。禅宗的兴起对唐朝隐逸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王维是深受影响的士人之一。王维自幼受家庭影响笃信佛教,自己对佛理颇有心得,而他一生命途多舛,就从佛理中寻求精神慰藉。在后期,王维平静地接受命运安排,平日混迹官场,闲余退隐山林,全身心投入宁静的自然和佛理之中,以“禅隐”的方式面对人生。这种时官时隐的风气,在唐朝颇为盛行,更重要的是,为官间隙的隐居成为士人们文学创作和文化创造的过程,这个人生间隙对唐代文学的创作颇有影响。
功名与隐逸是唐代士人要做的选择题,置身官场,不愿同流合污;躲避山林,生活艰苦不能忍受。要保证衣食无忧又能洁身自好,唐代士人便产生了“中隐”。白居易是典型的“中隐”,他在诗中解释自己的“中隐”生活:“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喧嚣。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中国传统士人生活最幸福的朝代是宋朝。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士人的文化素养在古代中国士人文化素养排行中高居首位,而宋朝的隐逸文化也向高雅和审美推进。从唐朝到宋朝,中国儒学从积极入世的外向—外王,转向内倾性格—内圣,士人更关注内心的体会和成长。宋朝统治者重视文治,改良科举制,使大量寒士进入统治阶层,隐士也因为志趣高洁得到尊重。宋朝的隐士多为“盛世之隐”,他们竟可以得到官府制作的冠服,这是中国历史所仅有。
宋代隐逸之风因为统治者的优待,一时更甚,各种隐逸现象均有表现—真隐、假隐、朝隐、市隐、学隐、道隐各成气候。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范仲淹、陆游等人亦官亦隐;朱熹、邵雍、张载等人隐居山林聚徒讲学。他们的隐逸,更多寄托着心灵追求、生命感悟和审美追求,隐逸生活从与世隔绝开始变得更加生活化和世俗化。这种社会气氛中,宋代士人很容易在人生的起伏中获得人格的超越与解脱,苏轼正是其中之一,他一生并未退隐,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更深刻、更沉重,在历经仕宦沉浮之后,他表现出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虽然一生未曾归隐,却时时表现出一种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的隐逸之风。
文化造极之后是一次低谷,汉人与汉族文化在元朝受到歧视。中国历史上首次因为异族统治出现大批遗民,他们被迫隐逸,这种隐逸更多地充满悲愤之情,他们较少有个人诉求,更多的是一种道德气节的表现。元代隐士用隐逸的方式表达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坚守。他们或在山林,或在市井,精神困苦,却造就了元代绘画和元杂剧的兴盛。元代统治者不接纳士人阶层,士人几乎完全清闲地处于主流社会之外。他们退避社会,闲逸、苦闷、悲凉、委屈的精神状态反映在艺术创作中,在绘画上形成“高逸”的风格,催生了写意山水画风的形成。元杂剧又因为士人被迫深入民间,产生了一大批反映民间疾苦的经典作品。
科举制发展到明清,陷入了八股取士的死胡同,明清士人“念文章,做举业”,很多士人为了中举“皓首穷经”。虽然朱元璋开国之后也曾有“尊隐”的举动,但太多宵小横行,滥竽充数者多,败坏了尊隐的名声。明代隐士受社会世俗化和思想解放的影响,更多表现出疏狂、放荡之风,加之明中叶以后文人士子蔑视传统儒学的教条规范,随心所欲、纵情声色、享受生命,形成放浪形骸的风流才子和疏放隐士。“吴中四才子”中的唐寅、祝允明才情纵横,不愿受官场约束,最终决绝仕途,凭书画之技,逍遥于市井酒楼之间,纵情欢唱,形成独特的“名士风气”。至此,汉唐宋以来标榜高逸的隐逸之风的衰亡已经可以窥见。
大量由明入清的遗民在抗清失败之后,选择隐居著述,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就是其中代表。他们反思明亡的教训,提出推进实学,学问之精深、思想之深刻,影响了清朝200年的思想与学术。但随着遗民隐士的谢世,新一代士人经历康乾盛世,故国之恨不复存在,又遭逢“文字狱”,清代思想学术从经世引向考据,形成了乾嘉学派,一大批大师级学者推动了中国进入近代之前的最后一次学术辉煌。然而,学术辉煌仍然掩盖不了思想被钳制的事实,清代士人几乎整体性进入“学隐”之中。
中国传统士人历来“有志于道”,而现实社会往往逼迫他们后退。退出主流社会的隐士,或高逸,或狂放,或绝尘,或遁世。然而,无论他们退居何处,都秉持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又从传统文化的身侧推动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执守者。
名人说隐士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许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什么的。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
—美国当代作家、汉学家比尔·波特《寻访现代中国隐士》
凡是有名的隐士,总是已经有了“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的幸福的。倘不然,朝砍柴,昼耕田,晚浇菜,夜织屦,又哪有吸烟品茗、吟诗作文的闲暇?陶渊明先生是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一名“田园诗人”,自然,他并不办期刊,也赶不上吃“庚款”,然而他有奴子。汉晋时候的奴子,是不但侍候主人,并且给主人种地、营商的,正是生财器具。所以虽是渊明先生,也还略略有些生财之道在,要不然,他老人家不但没有酒喝,而且没有饭吃,早已在东篱旁边饿死了。
—鲁迅
我们研究中国的隐士,每一个对于现实的政治社会,都有绝对的关系,不过所采取的方法,始终是从旁帮助人,自己却不想站到中间去,或者帮助他的朋友,帮助他的学生,帮助别人成功,自己始终不站出来。在中国过去每一个开创性的时代中,看到很多这样的人。最有名的如明朝朱元璋开国之时,能够把元朝打垮,是靠几个有道家思想的隐士人物出力,正面站了出来的是刘伯温,背后不站出来,故意装疯卖傻、疯疯癫癫的人有好几个,如装疯的周癫,另一个是铁冠道人,这是著名的。
—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