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2012-04-29 00:44:03刘永强
黑河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启示学前教育日本

刘永强

[内容摘要]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日本的学前教育引领着当今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潮流。本文从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师资培养以及投入经费全面介绍了日本在学前教育中的举措,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日本;学前教育;启示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是整个人生教育的起点。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学前教育,日本的学前教育引领着当今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潮流,在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相比而言,我国在学前教育实施中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通过比较中、日学前教育制度的差异,借鉴日本先进的学前教育经验,可以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日本学前教育的特点

1.注重学前教育立法。日本非常重视学前教育立法,并以法律为依据对学前教育实施科学化的管理。日本涉及幼儿保教方面的立法很多, 如1956 年颁布的《幼儿园设置标准》、《幼儿园教育大纲》;1961年通过了振兴幼儿教育的决议;1990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要领》;1994年实施的《天使计划》、《紧急保育对策等五年事业》和《儿童成长计划指南》;1999年公布的《全国儿童计划》(紧急三年战略);2004年的《关于幼儿教育、保育一体化的综合机构》等。上述法律、法规及报告确保了日本幼儿园、保育所的各项日常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课程教学中突出幼儿的主体性。日本没有全国统一的幼儿园教材,学前教育更加注重根据教育对象与环境编制自用课程,但在以下五个领域对目标、内容做了具体规定:(1)要培育健康身心、自主茁壮成长的能力;(2)培养亲近他人、互助、自立等人际交往能力;(3)培养对周边环境的关注和将其融入生活的能力;(4)培育准确表达自己的愿望、态度和经验等语言表达能力;(5)通过自我表现感觉和思考, 培育富有的感性思考力和创造力。

3.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注重连续化、整体化。日本十分重视学前师资的培养,在日本幼儿园的教师被称为教谕。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分为职前培养、在职进修两个阶段。职前培养是指学前教育师资的学历教育,其中,获得幼儿教育相关专业学士学位的普通大学毕业生可获得一级教谕证书,获得62个学分的短期大学(专科)毕业生获得二级教谕证书。但是获得证书并不代表成为一名教谕,还需要经过入职考试成绩合格后方能最终获得学前教师资格。日本对学前教师的职后进修主要是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获取更高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和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等。

4.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充足。日本在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上大致有两个特征:一是经费投入比率和总额不断增长;二是日本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主体多元化,经费来源有:中央、地方、社会、学校法人等。日本的幼儿园虽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但占1/3的国立学前教育(幼儿园)其运行经费却由国家全部负担,这得益于日本高速发展的经济实力;而私立学前教育则由设置团体或个人负责,需要收取必要的学费,但是政府对私立学前教育会进行补贴,对低收入家庭也进行一定数额的入园费用补贴,私立学前教育机构还接受大量的社会捐助。

二、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1.促进学前教育立法, 以法治教。因幼儿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有必要通过建立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加以保护。目前,我国在学前教育立法工作方面远远滞后于学前教育自身的发展,直接导致各种矛盾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社会教育的发展。为此,应当加快学前教育有关立法,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学前教育发展法规体系建立,这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坚定基石。针对学前教育领域出现的鱼龙混杂、管理混乱、收费无序、教育质量难以保障等诸多问题,应出台相法律、法律,加大监管力度,促使学前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革新学前教育内容。我国在学前教育纲要中明确要求“以儿童为中心”,但是实际操作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偏向基础学科知识,过度偏重“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教学方法因循守旧,一言堂式的填鸭教学限制了孩子们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我们在选择学前教育内容时应参考日本在学前中所关注的五个领域,围绕幼儿的生活,强调幼儿学习的阶段性与自主性, 在具体的教育模式上应不拘一格, 培养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切实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效率。

3.加强学前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学前教师的职业发展应包括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两部分。我国关于幼儿教师在职进修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往往以学历补偿为主要目的,对于理念更新与技能训练则不太重视。导致我们学前教育领域师资整体水平进步缓慢,已经无法适应目前高水平学前教育的需求。对此,我国应加大学前师资继续教育的投入,构建覆盖全国的学前教育师资职后教育体系;职后培训应涵盖非学历培训与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明确职后培训责任主体、培训内容、考核要求等, 灵活多样地为学前教育教师提供在职进修机会;在职后培养中应关注学前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4.确立以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我们不妨借鉴日本模式,建立由政府拨款、校方投入、幼儿家庭缴费、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 形成“国有公办”、“民办公助”、“中外合作”、“私立办学”等多种互为补充的办学模式。要在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承担学前教育的投入,加大社会监督,最终分享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周谊.1948-2002年日本幼儿园的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4, (11).

[2] 日本文部省.幼稚园教育要领[S]. 东京: 大藏省印刷局,1998.

[3] 周谊.日本幼儿园经费情况介绍[J].早期教育,2005, (6).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启示学前教育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华人时刊(2022年3期)2022-04-26 14:29:08
探寻日本
中华手工(2021年2期)2021-09-15 02:21:08
《黄金时代》日本版
电影(2019年3期)2019-04-04 11:57:16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20:25
西方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实施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36:03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28:23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1:16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6:39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