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斌
美国也打价格战,包括亚马逊和百思买,但有的你便宜,有的我便宜。定价权更多在品牌商,他对渠道有着一定的限制。而且也有这相关法律的限制。
在美国最便宜的东西绝对不是在线上,很多非outlets的市区的品牌店,打折的时候很多商品是比线上更便宜的。只是线下要有消费税,而且商品不是那么全,尤其是美国很多人其实住在所谓的郊区,很多鞋服和电器不进市区是买不到的。
当然,网店在美国很多地区也开始征收消费税了。这一点的优势并不是主要的,在美国网购更多的是一种消费方式。当然,很多时候网上还是可以买到超低的商品,但整体而言,线上的价格并非绝对的优势。
而在美国的outlets,价格的优势就更明显了。很多淘宝上代购的便宜货,都是在美国的华人去outlets淘的,去那远可以找到比美国网店更便宜的商品。当然,美国的outlets距离市区很远。
而国内网购更多的是图便宜。以鞋帽为例,从开始电商作为清理尾货的渠道出现,已经培养起消费者对于价格的依赖。在传统IT(笔记本、相机之类)因为中关村的坑蒙拐骗,使得京东的价格优势凸显。但在传统家电领域,国美、苏宁的特价款也很便宜。而且美苏确实控制这上游厂商的供货分配。但京东与美苏的服务又还都比较好,这样争夺又重新聚焦在价格上。
今年经济情况不太景气,品牌商又都有着较大的库存,加之之前渠道商对于市场控制。等待资金回笼的上游,其实更少了话语权。当品牌上失去对于渠道的控制,渠道商之间又很难平和时,价格战就成为唯一解决问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