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012-04-29 19:35王学荣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9期
关键词: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低年级

王学荣

摘要:语言是思维的体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丰富学生数学语言,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水平,对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小学低年级一定要重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听、看、想、说等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32-02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所以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数学逻辑思维能力,首先要注重儿童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于低年级的数学教师,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仅想说、敢说,而且能说、会说。下面谈谈本人的实践和思考。

一、在倾听中模仿数学语言

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语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的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有条理地表达。

例如,我在教学“加法和减法”中45+30时,先让学生通过小棒和计数器的演示,在同学们合作探究以后进行交流明确算理,然后由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一说这道题是怎样算的,学生说完以后,教师把算理归纳清楚:先算40+30=70,再算70+5=75,所以45+30=75。请学生仔细倾听。然后,学生在组内指着小棒的操作模仿着说出算理,虽然这样的模仿开始无法达到规范和完美,但是通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学生不但能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作答习惯。在学生能讲清楚45+30这道题的算理的基础上,再研究45+3=48,并比较45+30和45+3的不同。这样通过学生的认真倾听和模仿表达,使学生掌握了怎样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达算理,既理清了加法计算的思维过程,也为以后学习减法连加打下了铺垫。所以,要使学生学会说,首先是要学生学会倾听。只有会倾听的人,才会表达。

二、在文本阅读中感悟数学语言

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会阅读是会学习的前提。而作为数学基础知识重要的载体——数学课本在这方面的作用尤其重要。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不仅可以正确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也可以从书中字里行间挖掘更丰富的内容。通过阅读数学文本,进行潜移默化地练习,在文本阅读中感悟数学语言。

例如:在教学34+16=□,先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拨一拨。

我让学生先动手操作,然后引导学生看图,请学生仔细阅读,通过阅读,理解操作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用小棒摆先算什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先算4+6;用计数器拨,为什么把个位上的珠子全拿掉——因为10个1就是一个十。用竖式怎样计算呢?第一次接触到列竖式需要进位的加法,有必要让学生阅读教材,帮助学生准确的记忆,深入的理解。例题在竖式上标了进位的记号,以防止学生遗忘进位,让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进位加的过程。这样在阅读中逐步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三、在数学情境中应用数学语言

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语言。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欢快、愉悦、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想“说”的欲望,让学生想“说”、敢“说”。

在教学10的分成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喜好,设计了一个“魔盒”,里面装有红花和黄花一共10朵,先组织四人一组讨论,“魔盒”里面可能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要求尽可能有序地说出可能有几种情况,这个游戏同时也是一道发散性很强的练习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一个部分量依次多1,另一个部分量就依次少1,进一步使学生有序的思考,训练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再如,在教学“元、角、分”教学中,我设计了熟悉的生活情景——购物超市,让同学们走进回归生活,走进超市,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表演的有声有色,营造了买和卖相互配合、相互交流的数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充分利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售货员说:收您X元,找您X元。在活动中生成数学问题,又在交流和探究中解决。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在应用中丰富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四、在动手操作中强化数学语言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学做合一”就是“数学源于实践”的教育思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操作,通过实践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强化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先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摆小棒,左边摆10根,右边摆4根,一共有几根?请学生边摆边说:算式是10+4=14。然后,再请学生先摆14根小棒,拿走了4根,还剩几根?也请学生边摆边说:算式是14-4=10。接着请全体学生按老师演示方法进行有序的分步操作,边操作边口述过程。然后让学生同桌互相操作,并把自己操作过程口述给同桌听、小组听、老师听,并在表述中逐步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

又如在教学“认图形”时,对四边形的特征作深入探讨,教师设计了五个环节,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环节一:摸一摸,数一数。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几条边?

环节二:比一比,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环节三:描一描,说一说。()形有()条边,是()边形。

环节四:围一围,议一议。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四边形,你是怎样围的?四边形的开关各不相同,为什么都是四边形?

环节五:想一想,搭一搭。搭一个四边形需要几根小棒?你是怎样搭的?

这样,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达到抽象化,能借助较简单的语言把思维过程表达出来,既理解了四边形的特征,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在课堂回顾中提升数学语言

一般来讲,教师对于教学前的准备和课中教学比较重视,而往往忽略了课尾收场。传统的课后小结是教师的包办代替,而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环节的课堂回顾不但对新授知识达到巩固提升,又可以理顺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例如:在学习了《认识钟表》之后,课堂回顾时,教师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中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经过整理后,纷纷交流。有的学生交流了怎样看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有的学生交流钟表的组成……通过课堂回顾,学生不仅提升了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数学表达能力。

六、在课外延伸中发展数学语言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正处于起步阶段,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需要学校及家庭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我们可以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作为一项家庭作业,让学生把在数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说给父母听,再说说你是如何知道的,又是怎么想的。比如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会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后,可以和家长算算“24点”。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不仅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而且培养了他们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过程需要依靠语言表达来呈现,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有计划地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才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参与数学活动,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低年级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学好数学,从数学语言开始
浅谈培养高段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几点策略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探索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