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芸
摘要: 本文提出了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首先,正确理解新课标精神,让教材成为“例文”和学生个性发展的渠道。其次,让教学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渠道。最后,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细读与鉴赏能力,这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有效性
1.让教材成为“例文”
天下的美文罗列不尽,选入课本的毕竟是极少数。我们就算再努力,将课本所选的文章研深读透,教给学生了,遇到新的篇目,他们仍然会觉得无所适从。因此,“教教材”不应当成为教学的目的,我们提倡的是与之对应的“用教材教”。教学一篇或几篇课文,立意当是提示学生某一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要领。至于内容则不必面面俱到,一篇文本有一两个切入点,和学生一起深入探讨,学生确有收获,那就行了。至于其他诸多方面的营养不妨留给学生自己品味和吸收。如《荷塘月色》,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到文中素淡朦胧意境的营造上,引领学生涵咏品读,体会其妙。至于这篇散文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朱自清的“颇不平静”是因何而起,等等,则可留给学生课后自主探究。小说《边城》的教学,抓住节选部分表现的环境之美(灵秀的山水、淳厚的人情、浓郁的乡俗)重点研讨即可,至于小说塑造的翠翠和祖父的人物形象,小说力图表现的“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小说叙述情节的“草蛇灰线”笔法等则完全可以成为学生课后探究性学习的话题。
2.让教学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渠道
文本的意义在于阅读,在于读者在阅读中的自我建构。一方面,伟大的作品表现出的永恒的人性任凭时光流转社会形态不同,都一样可以引发人们的共鸣。另一方面,作品虽早已问世,但是不同的读者读出的体会却是不同的,作品便有了不竭的生命力。教学对象——学生群体,是由阅历、性格、兴趣、知识水平、生活环境各异的个体组成的。学生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人生体验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影响非常大。因此,学生个体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时,必然带着各自的思想见解(如政治观点、历史观点)、价值标准、情感体验、兴趣爱好释读文本,形成与文本的不同对话。这样,不同的学生读同一部作品就有了千差万别的感受,心中有火的人会读到热,而心中有冰的人则读到了冷。比如读《林黛玉进贾府》,那些家庭不幸,父母离异或早逝,寄居在亲戚家的学生,往往会对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的寄人篱下的心态产生共鸣;那些家庭幸福、无忧无虑的学生或许会认为林黛玉过于敏感孤傲,不易与人相处。此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储备,独特的审美眼光、趣味、理想、尺度、需求和能力,按接受美学的说法就是审美的“期待视界”。读者总是按自己的“期待视界”鉴赏、理解、想象、反思作品,从而给作品涂上个性色彩。教学中,应正视学生知识储备和审美修养上存在的差异,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地利用自己的原有知识学到最多的知识,尽显个性。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篇作品。教学后,很多学生都在随笔中表达了自己的震撼之情。有学生惊叹于作家对“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景物的细致描画,感悟到正是这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地坛帮助作家获得了对生命新的理解,使他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还有的学生对文中的母亲形象深有感触,那位“活得最苦”的母亲让他们想到了自己的亲人,而文中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歉疚、深沉苍凉的思念和永远无法弥补遗憾的痛苦,更是让某些人在课堂上悄悄地流泪。因为这些,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时,我们理应容许学生有个性化的解读,允许课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响起。例如,话剧《雷雨》中的周朴园形象一直颇多争议。现行的苏教版教材从人性的复杂性这一角度立意,最终聚焦在鲁侍萍的“真”与周朴园的“伪”,鲁侍萍的“真诚、善良”与周朴园的“虚伪自私”上。在实际教学中,有学生联系完整的话剧情节,如序幕和尾声,从人的社会性的角度谈看法,认为周朴园的“虚伪、自私”有很多无奈的成分,他也是值得同情的人。对于这样的理解,难道我们还非得用教参上的说法否定吗?
3.提高学生的细读与鉴赏能力
文学文本的解读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般性阅读、细读、批评性阅读。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逐步深入,构成了文学解读的全过程。所谓一般性阅读,其实就是一个由通晓文字(词、句)到把握作者意图或文本“原意”的阅读过程,这相当于实用阅读层次。这一目标在初中阶段就可以大致完成。批评性阅读则是一个将文本与作者、与时代联系起来,对文本做延伸性阅读的过程,接近文学评论。这一目标主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实现。高中阶段的文学作品阅读,应该以指导学生学会细读为基本目标。所谓细读,就是在一般性阅读的草础上,通过细致研究词的搭配、特殊句式、句群的意味、语气,以及特殊的表达手法的运用,等等,细致体味每个词的本义、暗示义、联想义,在词、句中的关系,重新确定意义的过程。基于文本,立足语言,通过文字体会作品的神韵,这是文本细读的基本原则。如,读鲁迅小说《示众》,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这样一句话:“抬头看时,蓝裤腰上面有一座赤条条的很阔的背脊,背脊上还有汗在流下来。”这里,为什么用“座”字形容人的“背脊”?“一座背脊”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是不是觉得很高很大,就像一座高楼耸立在那里一样?因为这是以一个“小学生”的视点来看的,孩子越小,在他眼中的“背脊”就越发高大,用“座”字来修饰很恰当。
参考文献:
[1]黄耀红.新中国中学文学教育的问题及成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
[2]付煌,段双全.阅读教学选点突破模式构想.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