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凌锋教师回答:
长期以来,地理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少真正的师生互动,教学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那么,在新课程的今天,如何改变这种“闷课”现象,打造魅力课堂?
一、把握时机——打造魅力课堂“节拍器”
1.课堂导入要有“磁力度”
俗话说:“万事贵乎始。”新课伊始,教师可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吸铁石”般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内心的求知“浪花”,营造积极主动学习的气氛。例如,在学习“土地荒漠化”时,听着低沉优美的马头琴声,看着清清的河水、肥美的绿草、洁白的羊群,随着满怀激情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朗诵,学生不知不觉地陶醉其中。这时,教师展示内蒙古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图片景观,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教学过程要有“参与度”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课堂教学必须遵守的准则,这就需要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最大限度地动手、动口和动脑,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学习“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时,可以设计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得出实验结论。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提供实验器材——地球仪一个,红墨水、蓝墨水各一瓶;第二步,动手操作观察——当地球仪静止时,在北半球从高纬度地区、南半球从低纬度地区各滴一滴红墨水,沿墨水流向观察红墨水的轨迹,转动地球仪,在同样地点滴一滴蓝墨水,沿墨水流向观察蓝墨水的轨迹;第三步,分析实验现象——北半球上的蓝墨水轨迹在红墨水轨迹的右侧,在南半球上的蓝墨水轨迹在红墨水轨迹的左侧;第四步,得出实验结论——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则向左偏。
3.归纳小结要有“高浓度”
一个系统完整的课堂“豹尾”,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掌握知识要点,提高思维能力,进入“课虽尽,思犹存”的境界。例如,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时,将知识内容串联起来,使之网络化、条理化和系统化(如下图所示),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合理导学——打造魅力课堂“遥控器”
1.学生“厌学”时应适时“诱导”
有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知识繁杂多样,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设计虚拟角色,适时诱导,将学生引入教学内容所体现的情境中,激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时,设计“体验老总篇”的决策活动情境,适时诱导,开启思维。决策活动情境如下:如果你是甘蔗加工厂(用9吨甘蔗可加工成1吨糖)、苹果汁加工厂(用1吨苹果可生产出普通苹果汁5吨)、电解铝厂(生产1吨铝,需要耗电17 000度)、普通服装加工厂(生产成本中原材料支出约占30%、工资占63%)、精密仪器厂(生产成本中原材料支出约占10%、技术开发投入费用占80%)的老总,你可能最关注哪项投资成本?为什么?
2.学生“难学”时应及时“引导”
有的教学内容要求理解能力高,分析能力强,学生容易遇到思维受阻或偏差。此时,教师及时指点迷津,使学生沿着正确的学习方向,产生顿悟和顿解,从而获取成功的喜悦。 例如,学习“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时,先请学生自主阅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与黄赤交角”示意图,找出地轴、黄道平面、赤道平面、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获得“一轴”、“两面”、“三角”的感性知识。然后围绕“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理性知识,让学生用地球仪边演示边思考如下问题:地球公转运动时,有哪些要素是不变的?二分二至日时,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哪里?冬至日到夏至日,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什么样的变化?夏至日到次年冬至日,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三、关注生成——打造魅力课堂“加速器”
1.预设错误资源,精心营造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但是,要有精彩的课堂生成,需要教师精心的预设。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有准备地“预设”错误,“逼着”学生主动生疑,让课堂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彩画面。例如,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教师可“预设”一个重要结论:“从南向北的洋流,从低纬向高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叫作暖流;从北向南的洋流,从高纬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叫作寒流。”有同学马上提出生成的质疑问题:“老师,巴西暖流是从北向南流的,秘鲁寒流是从南向北流的,您说得不对。”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立即沸腾起来。学生通过比对分析,得出结论:用南北方向判断寒暖流要分南北半球,用纬度位置判断寒暖流则不分南北半球。
2.设置弹性留白,精心酿造生成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课堂上教师应以开放的心态设计出灵活的、动态的“学”案,而不是周密细致的、一成不变的“教”案。当教学活动中与预设出现差异时,假如预设留有余地,便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事先预设,机智地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以免陷入僵局。换句话说,弹性预设,为课堂实施留下足够的弹性时间和空白地带,为知识的动态生成和学生的自主建构留有余地。例如,学习“人口的空间变化”时,师生共同探讨热点问题——“农民工进城”。突然,有位思维活跃的学生冒出一句:“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已出现‘民工荒。”于是,教师紧紧抓住这一紧扣生活实际的“生成”问题,布置拓展教材内容的讨论题(从农民工面临的生活现状,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民工荒”?从农民工从事的产业特点,分析“民工荒”对区域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教学效果极佳。
3.利用课堂契机,精心处理生成
学生是教学资源的一种重要生命载体,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认识、思考和灵感等因素参与课堂教学。因此,课堂上精彩的生成来自学生,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情、语言和思想变化,捕捉生成,处理生成。例如,学习“全球气候变化”时,教师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图瓦卢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展示图瓦卢将举国迁移的真实事件。这一“图景加实例”的反差教学情境,学生生成许多出乎意料的问题。处理方法有三:一是与教学主干内容紧密相关的,当场回答,如海平面为什么会上升?什么原因导致气候变暖?全球变暖,难道坐以待毙,人类应该怎么办?二是与本课关联度不高的,可以延伸到课后,与有兴趣的学生一起解决,如图瓦卢是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全民迁移的国家,那谁会是第二个?三是能引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则激励学生亲自去接触,亲身去开发,如太仓地处长江三角洲,随着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将来是否也要失去家园,背井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