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限定副词“才”和“仅”的历时演变

2012-04-29 00:44刘莉芳钟冬冰
现代语文 2012年9期
关键词:数量词魏书用例

刘莉芳 钟冬冰

摘 要:“才”和“仅”都可以直接修饰数量词来强调数量少。从历时演变角度看:东汉至唐五代主要由“才”来担任;两宋至元,“才”“仅”共存,用法上趋于一致;明清时期,“才”在正史文献上日趋消亡,向白话文发展;“仅”在正史文献上发展成熟,形成书面语特色。同时,“才”强调数量少的主观评价色彩经历了显性到隐性的发展过程;而“仅+数量词”只具有客观评价色彩。

关键词:才仅数量少历时演变

一、引言

“才”和“仅”在现代汉语中都可以作数量限定副词。在词典中,两个词常被用来互释。《现代汉语虚词例释》指出,“才”和“仅”都有表示“数量少”之义,都可以直接修饰数量词或含数量词的动宾结构,但两者之间仍有差异。我们先来看几组例子:

(1)a.由于发育不良,小王的身高仅一米五。

b.由于发育不良,小王的身高才一米五。

(2)a.他们一家才三口人。

b.*他们一家仅三口人。

(3)a.这孩子才五岁就那么懂事。

b.*这孩子仅五岁就那么懂事。

周刚(1999)认为,例(1)表明“仅”和“才”可以互换而意思不变。但是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才”包含有主观评价(张谊生,2000:97),而“仅”侧重于客观表达,在书面语体中出现较多(陈伟琳,1996),如例(2)a、例(3)a。

由此看来,现代汉语中作为数量限定副词的“才”和“仅”在强调数量少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才”和“仅”强调数量少的用法何时出现,能否替换,如何判定“才”具有主观量,“才”和“仅”的语体分化又是何时形成的,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从历时演变的角度进行考察,细致梳理两者的来源与发展,理清两者的历史发展脉络。

二、“才”和“仅”的历时用例

我们采用数量统计的方法,选取历代不同体裁的文献,以正史文献为界,划分为史书类文献和其他类文献,梳理出不同历史时期“才”和“仅”强调数量少的用例情况。

(一)东汉至唐,“才”占优势。通过检索,我们发现,“才”①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表示数量少的用例,而“仅”到了魏晋时期方见用例。

(4)秦皇帝计其功德,度其后嗣,世世无穷,然身死才数月耳,天下四面而攻之,宗庙灭绝矣。(《汉书》)

(5)时手下有数百兵,并所新得,仅满千人。(《三国志》)

东汉至南北朝,我们在很多书籍中都能找到“才”强调数量少的用例,而“仅”的用例只在《三国志》出现一例,《魏书》中有两例。

(6)岂有天子布政施令之所,宗祀文王以配上帝之堂,周公负扆以朝诸侯之处,而室户之外仅余四尺而已哉?(《魏书》)

(7)计其一室之中,仅可一丈,置其户牖,则于何容之哉?(《魏书》)

这三个例子并不是很严格的“仅+数量词”,而是“仅+动词+数量词”,但这恰好说明了“仅”是副词的特点,我们可以先将它看作是“仅+数量词”的一种过渡形式。

唐五代时,“才”强调数量少的用例远远多于“仅”,特别是在《旧唐书》《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全唐诗》中,“仅+数量词”的用例中,“仅”表示的是“将近、差不多”的意义。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卷八·上·人部)中认为:“唐人文字,仅多训‘庶几之‘几”,王力在《汉语史稿》中也提到:“‘仅字在唐代是‘差不多达到的意思。它是甚言其多,不像近代的‘仅字甚言其少。”如何从“甚言其多”到“甚言其少”不是我们重点讨论的对象,限于篇幅,我们只讨论“仅”强调数量少的用例。

此外,我们还在《通典》,小说类的《大唐新语》《大唐创业起居注》《明皇杂录》《隋唐嘉话》,笔记类《云溪友议》《奉天录》《唐阙史》《定名录》《封氏闻见荡》《魏郑公谏录》,以及《敦煌变文集新书》中见到“才”强调数量少的用例,而“仅”的用例尚未发现。由此可见,唐五代时用“才”强调数量少的用例占据主导地位,东汉至唐五代这一时期强调数量少主要由“才”来表达,见表1。

表1:东汉至唐代“才”和“仅”的用例情况②

史书类文献 才 仅 其他类文献 才 仅

隋前 《汉书》1/0

《三国志》7/1

《魏书》7/2 15 3 《华阳国志》5/0

《齐民要术》1/0

《陶渊明集》3/0

《拾遗记》1/0

《抱朴子》1/0

《金楼子》 12 0

唐五代 《晋书》3/0

《梁书》2/0

《陈书》3/0

《北齐书》0/1

《隋书》8/2

《南史》5/1

《北史》8/0

《旧唐书》65/8

《唐文拾遗》17/0 111 12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27/1

《酉阳杂俎》12/0

《宣室志》5/0

《广异记》3/0

《朝野佥载》2/0

《玄怪录》4/1

《全唐诗》70/0 123 2

(二)两宋至明清,“仅”发展繁盛。“仅”在史书的用例仍然较少,虽在笔记方面有所发展,但总体上,“仅”的用例数量和强调对象的范围都比“才”小。我们还考察了佛语录《五元灯会》《古尊宿语录》《无门关》中共见“才”用例5个,而“仅”没有用例。我们认为:两宋至元时期,在笔记书籍、文人口语中“才”“仅”共存,“仅”在元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以“才”为主。明清两代,“仅”的用例增多,使用范围扩大,从数量上大大超越了“才”。“才”在史书中的用例比宋元时期大幅减少,在笔记类的著作中也有同样的情况。但在小说中,则情况相反。

表2:宋代至清代“才”和“仅”的用例情况

史书类文献 才 仅 其他类文献 才 仅

宋代 《新唐书》105/5

《旧五代史》12/0

《新五代史》4/2 121 7 《太平广记》80/14

《夷坚志》57/21

《癸辛杂识》0/18

《齐东野语》10/16

《朱子语类》4/8

《全宋词》81/6 232 83

元代 《宋史》230/99

《辽史》4/4

《金史》36/15 270 118 《庶斋老学丛谈》1/8

《日闻录》1/4

《湛渊静语》1/2

《玉堂嘉话》2/1

《钱塘遗事》1/3

《全元曲》35/2 41 20

明代 《元史》18/57 18 57 《练兵实纪》1/12

《万历野获篇》6/127

《尧山堂外纪》19/15

《江南詹詹外史》21/18《包公案》7/7

《醒世恒言》12/1

《西游记》12/2

《金瓶梅》21/0 99 182

清代 《明史》25/214 25 214 《廿二史劄记》8/46

《池北偶谈》11/17

《阅微草堂笔记》8/44

《浮生六记》0/18

《聊斋志异》12/38

《绣云阁》1/36

《履园丛话》16/39

《郎潜纪闻》14/54

《陔余丛考》15/32

《浮生六记》0/19

《广东新语》1/50

《淞隐漫录》4/82

《醒世姻缘传》26/1

《红楼梦》32/3 148 479

这一时期,“才”明显地向白话方向发展,而“仅”仍保留在书面语里。两者数据差距大;其他类书籍方面,我们还发现“仅”在《宋论》《廿二史劄记》《文史通义》《曾国藩家书》《经学历史》《经学通论》中均有用例,而“才”只在《曾国藩家书》《经学通论》中有很少的用例。由此可见,“才”在史书和笔记类作品的用例开始大幅减少,由“仅”承担相应的强调数量少的功能;“才”在小说中用例逐渐增多,朝着白话方向发展,而“仅”更多的是保留在文言里,形成书面语体色彩。

三、“才”和“仅”的强调对象

为了便于统计分析,我们把强调的对象按照内容分为“人数、时间、年龄、长度、钱财”等类别。“才”在各个时期的强调对象都有用例。而“仅”的强调对象在魏晋南北朝时只有“人数”和“长度”,且用例均少于“才”;到了唐五代时期,其用例很少,也只限于“人数、年龄、长度”;到了宋元时期,“仅”的强调对象扩大,和“才”基本一样;明清时期,除了“年龄”这一强调对象,“仅”的强调对象的用例均多于“才”。结合“才”“仅”在各个时期主要强调对象的演变情况和出现的数量,我们选取了“人数”“长度”“年龄”这三个主要强调对象作为讨论对象,制作了表3,进一步考察“才”“仅”的历时发展规律及其替换现象。

表3:“才”“仅”的强调对象的类别及数量

类别

朝代 人数 长度 年龄

才 仅 才 仅 才 仅

隋前 14 1 4 2 5 0

唐五代 37 5 44 1 80 2

宋代 67 12 70 18 60 1

元代 81 41 25 12 29 3

明代 24 68 4 23 38 23

清代 8 93 19 70 44 20

合计 231 220 166 126 256 49

(一)强调对象是“人数”。“才”后面的数字从约数到确数都有,以约数为主,从士兵到婢妾、侍卫再到艺实之士及举贡,均可强调数量之少。“仅”的用例极少,以约数为主,内容范围也少于“才”。

(8)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才千余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三国志》)

(9)初,城中男女十余万人,及陷,存者才二三千人,又皆带疾病,盖天亡之也。(《魏书》)

(10)孙震、丹杨太守沈莹帅众三万济江,围成阳都尉张乔於杨荷桥,众才七千,闭栅自守,举白接告降。(《三国志》)

(11)其妻曹氏不衣纨绮,所使婢妾才十数人。(《旧唐书》)

(12)辅国靴而走,与力士对执辔还西内,居甘露殿,侍卫才数十,皆尪老。(《新唐书》)

(13)肃与元翰推荐艺实之士,升第之日,虽众望不惬,然一岁选士,才十四五,数年之内,居台省清近者十余人。(《旧唐书》)

(14)然天下守令,进士十三,举贡十七;推、知行取,则进士十九,举贡才十一。举贡所得,又大率有台无省,多南少北。(《明史》)

只看“才”后面的数字无法判定是强调数量少,但对比前面的“数万”“十余万人”“三万”,那么“千余人”“七千”“二三千人”是少的。这也表明了“才”这一时期强调数量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句子中存在数量上的鲜明对比,突出“才”后面的数词的数量少。到了唐五代,句子中很少有能够形成对比的数字了。因此,我们认为,“才”强调数量少的主观评价色彩来源于这种句内鲜明的数字对比,可以看作是一种显性标记,当这种主观评价色彩逐渐沉淀在“才+数量词”中,则不需要出现鲜明的数字对比,也可以表达,而“仅”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15)十年秋,悉其国丁壮五万人,召袭古,将复焉。俄为所败,死者大半。颉干利收合余烬,晨夜奔还。袭古余众仅百六十,将复入西州,颉干迦斯绐之曰:“第与我同至牙帐,当送君归本朝。(《旧唐书》)

(16)先是,考功举人,请托大行,取士颇滥,每年至数百人,丘一切核其实材,登科者仅满百人。议者以为自则天已后凡数十年,无如丘者。(《旧唐书》)

(17)考功异时多请托,进者滥冒,岁数百人。丘务核实材,登科才满百,议者谓自武后至是数十年,采录精明无丘比。(《新唐书》)

(18)克用军昼夜驰,粮尽不能得巢,乃还。巢众仅千人,走保太山。(《新唐书》)

(19)城使廉坦兵三千,夜冒围入。贼觉,拒之,且战且引,兵多死,所至才千人。方大雾,巡闻战声,曰:“此霁云等声也。”(《新唐书》)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唐五代时期“仅”强调数量少的用例极少,但例(15)表明,“仅”已经可以直接修饰数量词。在例(16)和(17)、例(18)和(19)中,“仅”和“才”结构搭配相同,因此我们认为,至少在唐宋时期,出现了“才”“仅”替换现象。

(二)强调对象是“长度”。“仅”在《魏书》中只有两个用例且其强调对象都是“长度”,参见例(6)、(7),唐五代文献中强调对象是“长度”的用例只有一个。

(20)掘围堰水,仅存三版,举目相看,命县漏刻。(《北齐书》)(注:古代“一版”为两尺,“三版”即“六尺”)

“才”在唐五代已经出现强调两地距离短的用例,而“仅”到了明代才有这种用法,见例(21)和例(22)。

(21)皋遣伊慎将七千众御之,遇于永安戍。慎列三栅,相去才四里,列鼓角中栅。(《旧唐书》)

(22)至正八年,特旨迁为道州路总管,行至城外,撞贼已迫其后,相去仅二十里。(《元史》)

宋代开始,“才”“仅”强调对象“长度”出现共存现象,而且“才/仅+数量词”和“才/仅+动词+数量词”的格式共存,用法一致,如例(23)和(24)、例(25)和(26)。

(23)正行酒,有小妾长才二尺许,褐衫素裙,缓步且前,程迎击以杖,乃一猫跃出。(《夷坚乙志》)

(24)奇鬼从空陨于地,长仅三尺许,面及肉色皆青,首上加帻,如世间幞头。(《夷坚丙志》)

(25)即腾空夭矫而逝,坠于黄龙府之西,相去已千五百里,才长数尺,其骸今见置金国内库。(《夷坚甲志》)

(26)有妇人小面正可棂间,良久入卓上立,形体悉具,仅高尺余,僧唤仆不应,密相与计,此亦无足畏。(《夷坚丁志》)

张谊生(2000)认为,句子的焦点信息在“才”的后面就表示减值强调,主要是结合语境和语用来进行判断。我们通过上下文的描述和判断,认为例(16)中对丘的描述是用较为客观的口吻,而例(17)则较为明显地体现出对丘的赞许。在《新唐书》中,例(18)进行了较为客观描述,而例(19)则文采洋溢,体现了作者对数量少的强调,主观评价色彩较浓。我们把例(23)与(24)进行比较可以看到,例(23)用“才”表示主观认为少,因此“程迎击以杖”显得十分合理,例(24)只是对“奇鬼”的客观描述而已。

(三)据表3可知,在“才”“仅”历时演变的过程中,“才”强调年龄小的出现时间比“仅”早,且其用例在各个时期均多于“仅”。“才”在魏晋南北朝就已经出现“年才+数量词”的表达,如“年才四十”“年才十余岁”“年才三纪”,其中“三纪”是指三十六岁;“仅”到了元代才开始出现这样的表达。

(27)年才四十,而鬓须班白,姿貌丰美,未有衰状。(《魏书》)

(28)诞字思政,修字宝业,皆姿质妍丽。年才十余岁,文明太后俱引入禁中,申以教诫。(《魏书》)

(29)史臣曰:二萧竞涂泥之中,同蜗角之战,或年才三纪,或身不获终,而偷名江徼,自拟王者,考之遂士,所未前闻。(《魏书》)

从唐五代时期开始,“才”强调年龄小可以不用数词,而用“弱冠”这样的非数字的形式来表达。“仅”在我们所检索的文献中并没有看到这方面的用例。

(30)“太宗敛容谓曰:‘吾之抚国,良无景公之过。但吾才弱冠举义兵,年二十四平天下,未三十而居大位…(《旧唐书》)”

(31)“鲁初为丞,年才弱冠,知县王重勉之学。(《明史》)

“仅”在唐代开始出现强调年龄小的用例,只有两例。

(32)及生此男,与众殊异。三年囱台,戏则聚沙;八岁龀齿,不乐长发。仅十岁,从师学业;才十七,舍俗披缁。(《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33)卢生备礼亲迎为妻,数年,恩情甚笃,生一男,仅二岁,聪慧无敌。(《玄怪录》)

例(32)中,“才”和“仅”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句式结构基本一致。在《太平广记》中,“才”和“仅”也出现共存现象,且句式结构一致。

(34)卢生备六礼,亲迎为妻。数年,恩情甚笃,生一男,仅二岁,聪慧无敌。(《太平广记》)

(35)其子义郎,才二岁,茂方见之,甚于骨肉。(《太平广记》)

到了明代,“才”“仅”出现共存同一语句且都是强调年龄小的用例。

(36)孺人私啖麸,而以面啖贱兄弟,不使贱兄弟知也。时余才六龄,家兄春甫亦仅十龄尔已。”(蒋一葵《尧山堂外纪》)

我们认为,“才”和“仅”在强调年龄小方面,在宋代就可互相替换,并且一直延续下来。总体上来看,“仅”在使用数量上不及“才”。

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和对比,我们现在可以归纳出“才”和“仅”强调数量少的历时演变的一些特征:

(一)作为强调数量少的副词,“才”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仅”的出现至少在唐代以后。

(二)明清时期,“才”和“仅”出现语体分化,“才”向白话文发展,“仅”保留在文言中,形成书面语色彩。

(三)“才”的主观评价色彩由明显的数字对比体现,到隐含在“才+数量词”中,至少是在唐五代之后才有所反映。

(四)在强调对象上,“仅”经历了逐步扩大的过程,并在宋、明时期发展到和“才”能在“人数、长度、年龄”等方面的互换。

注释:

①“才”和“纔”以及与通假字“财”“裁”的区别问题,张谊

生已经做了详尽区分,我们不再赘述,为了行文方便,一律写作“才”。参见《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75~79页。

②除《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外,文中所引用的资料皆转引自汉籍全

文检索系统。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现代汉语虚词例释[M].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0.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5]周刚.表示限定的“光”“仅”“只”[J].汉语学习,1999,

(1).

[6]陈伟琳.限定副词“只”“仅”的句法分布及语义制约辨微[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4).

[7]张中行.文言和白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刘莉芳广东佛山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中文系 528225;钟冬冰广东茂名 茂名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525000)

猜你喜欢
数量词魏书用例
分道扬镳
数量词在双数量结构中的影响与作用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会叠罗汉的数量词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巧记数量词
《魏书·广平王元怀传》补疑
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勘误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