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连词研究综述

2012-04-29 00:44袁法森
现代语文 2012年9期
关键词:连词综述

摘 要:连词研究一直是近代汉语研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回顾和总结,笔者认为近代汉语连词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近代汉语连词的数量不确定;二、近代汉语连词的界定不明确;三、近代汉语各个时期的常用连词亟待总结;四、近代汉语连词的语法化研究不够深入。

关键词:近代汉语 连词 综述

在汉语语法学始创时期,就有“连字”一说。但从最初到现在,汉语连词研究一直是重两头,对上古汉语连词和现代汉语的连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而对近代汉语连词则很少涉及,研究成果不多。

一、近代汉语连词研究现状

(一)专著中的近代汉语连词研究

20世纪40年代,近代汉语研究刚刚起步,吕叔湘先生虽然在《中国文法要略》(1944)中没有提到“连词”这一专门的词类,但已经提到有的句子要通过关系词来表达一定的关系,并举了一些例子,有的关系词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连词。吕叔湘先生虽然没有对连词进行专门分析,但他对词类关系的解析,对以后的连词研究很有帮助。

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1958)第一次对近代汉语连词进行了粗略概述。他先将连词分为用于等立句的连词和用于主从句的连词两大类。用于等立句的连词又分为并列、累加、选择、承接、转折。用于主从句的连词又分为两类:时间、比较;因果、让步、推论、假定、纵予、限定、不限定。然后分别对各个小类下连词的用法进行介绍并举例。太田辰夫对近代汉语连词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概述,语料从西汉的《史记》到清代的《儿女英雄传》,让人们对近代汉语连词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不过他并没有总结这一时期的连词有什么特点,他提到的连词有些也并不是真正的连词。

20世纪80年代之后,近代汉语连词研究有所发展,注重从更广泛的语料中搜集例证,进行比较,对连词特点的描写也更加明确,还在语法化研究方面进行了探索,但研究深度和广度仍然不够。

香坂顺一《白话语汇研究》(1983)中对近代汉语中一些在使用方面比较有特点的连词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它们的来源,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书中提到的连词都是比较有特点的,对其特别之处描写得很到位,不过数量不多,有些结论也只是猜测性的,不能从整体上增进我们对连词的了解。

刘坚、江蓝生等的《近代汉语虚词研究》(1992)中的介词、连词部分主要论述了“和”字由动词发展成连词和介词的过程,为“实词虚化”提供了一个例证,也是连词语法化研究的一种尝试。

向熹《简明汉语史》(1993)“中古汉语连词的发展”“近代汉语连词的发展”等章节介绍了从魏晋至明清新产生的连词。主要是简单介绍其用法,然后举例证明。书中提到的中古、近代新产生的连词,分为并列连词、承接连词、选择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因果连词、假设连词、条件连词、让步连词,共一百六十多个。

俞光中、植田均《近代汉语语法研究》(1999)着眼于近代汉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方面,将近代汉语连词分为条件关系连词、因果关系连词、转折关系连词、让步关系连词、联合关系连词。

袁宾《近代汉语概论》(1992)和祝敏彻的《近代汉语句法史稿》(1996)两部书都没有专门列出连词,而是把连词和复句研究结合到一块,让它们以关联词语的身份出现。这样把连词放到复句研究中,可以对有关连词的作用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不过这种研究还是偏向于句法方面,对连词研究不会太深入,而且和其他词类混在一起,不容易看清连词自身的作用。

总的来看,从《中国文法要略》一直到俞光中、植田均的《近代汉语语法研究》,这些语法专著或是对近代汉语连词做一总括性的介绍,简单溯其源流,或是通过某些语料中的例句来说明其用法。研究范围局限于几个方面,而对近代汉语连词的数量、用法、分类、源流等情况,并不能给出较为确切的答案。对近代汉语连词研究所做的基础性工作仍然有待加强,这也是近代汉语连词研究没能深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二)专著中涉及的近代汉语连词部分

香坂顺一的《水浒词汇研究(虚词部分)》(1992)对《水浒》中的连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他将其中的连词分为表示累加的连词、表示假定的连词、表示条件的连词、表示因果的连词等,对各类连词基本都能追溯其源流,比较明确地分析了它们的用法。

吴福祥《敦煌变文语法研究》(1996)对敦煌变文中的连词作了穷尽性的分析,他将连词分为联合关系连词和主从关系连词,联合关系连词又分为并列、递进、选择三小类,主从关系连词分为假设、纵予、让步、条件、取舍、因果、转折。

(三)近代汉语连词专题研究

专门研究近代汉语连词的论文不多,这也是近代汉语连词研究薄弱的一个重要体现。这些论文有的针对专著中的某一类连词,概括其特点;有的则研究近代汉语整个时期内某一类连词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这种研究最集中地体现在对近代汉语并列连词的研究上。

胡竹安《敦煌变文中的双音连词》(1961)是一篇比较早的研究近代汉语连词的文章,文章对敦煌变文中的连词进行了分类,并对唐以前常见连词之外的其他连词进行了研究。

李思明《〈水浒全传〉因果句》(1987)对《水浒全传》中的并列连词和因果连词进行了考察,主要在词的使用频率、音节数、连词位置以及连词的单用、互用等方面发现了一些特点。

近代汉语连词中,研究得比较深入的是并列连词。刘坚和贝罗贝合作著文(1994)指出汉语并列连词经过了从动词到介词再到连词这样一种语法化链。于江《近代汉语“和”类虚词的历史考察》(1996)考察了虚词“共、连、和、同、跟”的来源及发展,对这几个词的连词用法产生年代进行了论证。吴福祥《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2003)指出“和”类虚词均经历这么一个语法化链:伴随动词——随介词——并列连词。曹炜《近代汉语并列连词“并”的产生、发展及其消亡》(2003)则认为:作为“和”类虚词之一的“并”的语法化轨迹并没有经历这么一个语法化链,它是由伴随动词直接语法化为并列连词的,中间并没有经历一个“伴随介词”的阶段。张亚茹《〈红楼梦〉中并列连词》(2005)通过对《红楼梦》中并列连词使用频率、语法语义等特征的研究,认识到《红楼梦》时期现代汉语连词系统已基本形成。

对近代汉语其他类别连词的研究不多,主要有席嘉《与副词“只”有关的几个连词的历时考察》(2004)和《与“组合同化”相关的几个连词演化的考察》(2006),这两篇论文分别对“只是、只要、只有”和“然、还、要”的连词化过程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二、近代汉语连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前人研究没有确定近代汉语连词的数量。近代汉语时期共有多少连词,分为几类,至今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这无疑不利于对近代汉语连词的系统性研究。对那些可以明确定为连词的词进行总结、归类,尽量归纳出它们的特点,很有必要。

(二)在近代汉语连词的界定方面还存在问题。通过回顾,我们发现前人研究成果中提到的连词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有些则根本不是连词。因此在如何区分介词与连词、副词与连词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加强。

(三)近代汉语跨度很大,各个时期使用的连词有何不同还不确定。近代汉语跨越唐五代、宋、元、明、清,在汉语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借字、借音等现象,这对近代汉语连词的发展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如何确定各个时期比较常用的连词,进而联系其他词类深入研究其用法,也是亟待加强的一个方面。

(四)对一些重要连词语法化的研究还不够。目前,对近代汉语连词进行的语法化研究只限于几个词,如“和”“并”等,大部分连词在近代汉语时期的发展变化并不明确,这也就不利于认清它们的真正特点。因此,对一些常用连词的语法化研究也应成为今后连词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1987.

[3]香坂顺一.水浒词汇研究(虚词部分)[M].植田均译.北京:文

津出版社,1992.

[4]向熹.简明汉语史(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吴福祥.敦煌变文语法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1996.

[6]袁宾.近代汉语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7]祝敏彻.近代汉语句法史稿[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8]刘坚,江蓝生,白维国,曹广顺.近代汉语虚词研究[M].北京:

语文出版社,1992.

[9]蒋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5.

[10]胡竹安.敦煌变文中的双音连词[J].中国语文,1961,(10).

[11]李思明.《水浒全传》的因果句[J].中国语文,1987,(2).

[12]于江.近代汉语“和”类虚词的历史考察[J].中国语文,1996,

(6).

[13]吴福祥.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兼论SVO型语言

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化模式[J].中国语文,2003,(1).

[14]张亚茹.《红楼梦》中的并列连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

(3).

[15]席嘉.与“组合同化”相关的几个连词演化的考察[J].语言研

究,2006,(3).

(袁法森浙江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321004)

猜你喜欢
连词综述
你会用连词吗?
连词的重要性和连词的运用
Can You Use the Linking Words? 你会用连词吗?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Progress of DNA-based Method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