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英
摘要:文章基于知识资本视角从效能和效率两个角度构建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样本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效能和超效率均值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在评价得出的强核心竞争力城市中,长三角地区城市和珠三角地区城市又具有典型性。评价结果验证了所建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关键词:知识资本;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熵值法;超效率DEA
一、引言
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始于21世纪初。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各自的评价模型和方法。从已有的研究实践看,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的中心问题是:我们该从何处着手评价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经验数据显示,1978-2003年我国物质资源丰裕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要慢于物质资源贫瘠的地区(徐康宁、韩剑,2005)。物质资源已不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要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深入,知识产权、信息基础结构、以及市民的创造能力等知识资本资源已成为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高的关键所在。正如新增长理论(Romer,1986)认为的那样,“技术和知识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一个城市要想拥有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知识资本的培育和管理。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明,21世纪的城市竞争将充分体现在以人才和知识为表征的知识资本领域(王志章,2007)。本文拟基于一个较新的视角——知识资本,构建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样本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
二、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为了避免单一分析手段可能引起的结果偏差,本文将从效能和效率两个角度,构建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具体指标构建如下:
(一)城市核心竞争力效能评价指标
在相同效率下,一个城市拥有的知识资本量越大,其所带来的城市核心竞争力越强。因此,城市核心竞争力效能可用城市的知识资本拥有量加以衡量。关于城市知识资本的构成,本文采纳国际主流的四因素结构观点,将其划分为人力资本、创新资本、流程资本、关系资本四个方面。其中,城市人力资本指城市中每个市民所具有的综合知识、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技能以及完成任务所需的其他能力,城市创新资本指城市为促进知识财富的创造而在研究、发明、创业等方面的投入和产出,城市流程资本是城市蕴藏在交通、通信、管理系统中的创造、共享、传播知识的程序活动和相关基础条件,城市关系资本指城市为实现其目标而与相关利益体所建立的各种联系。
我们在借鉴NickBontis(2004)、Malhotra(2001)、Pasher(1999)和陈钰芬(2006)等学者提出的宏观知识资本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考虑中国城市的特点和数据的可得性,构建城市核心竞争力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中的知识资本四大要素(人力资本、创新资本、流程资本、关系资本)指标。本文将采用熵值法评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效能。
(二)城市核心竞争力效率评价指标
从长远来看,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仅受制于城市的知识资本拥有量,还取决于这些知识资本资源给城市带来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效率。城市核心竞争力效率可用知识资本资源给城市带来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效率衡量。根据超效率DEA的思想,我们将评价指标分为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两大类。其中,投入指标包括前文所构建的知识资本四大要素(人力资本、创新资本、流程资本、关系资本)指标。从产出角度而言,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各子系统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城市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比其他城市具有更高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此即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产出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生活水平、环境保护力度三方面内容。我们参考王良建(2000)、张锋(2006)等学者的观点,构建具体产出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本文将采用超效率DEA模型评价城市核心竞争力效率。
三、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应用分析
由于地级及以上城市行政区划较稳定,本文选择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和283个地级市)作为研究样本城市。删除数据不全和明显的离群样本,最后确定有效样本城市为216个。这些城市包括了西部、中部和东部城市。本文数据均采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和国家部委公开发布的同年相关统计数据。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本文对指标数据进行了Z-Score标准化处理。
按照熵值法的计算步骤,我们计算出各样本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效能(知识资本)评价值以及各构成要素(人力资本、创新资本、流程资本和关系资本)的评价值。接着,我们对样本城市核心竞争力进行超效率评价,测算出各样本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效率值。评价结果分析如下。
(一)地区差异分析
本研究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效能均值和超效率均值进行比较,比较显著性水平设为0.05。城市核心竞争力效能均值由大到小的排序为东部(0.004957)、中部(0.004126)、西部(0.004028),并且东部地区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效能均值显著大于中部和西部(均值差异在0.05水平下显著)。因此,从总体上看东部地区城市具有明显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效能优势。此外,东部地区的城市核心竞争力超效率均值由大到小的排序为东部(1.120386)、西部(1.051731)、中部(1.027825),并且东部地区的城市核心竞争力超效率均值显著大于中部和西部(均值差异在0.05水平下显著)。这反映了我国三大地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状况:东部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该地区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明显,创新意识较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这些优势决定了东部地区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效能和效率均值都要强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效能均值界于东部和西部之间。虽然中央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发布了中部崛起的纲领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但由于实施时日不长,这些政策对2009年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尚未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该地区2009年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效率落后于其他两个地区在所难免。随着中部崛起政策的深入开展实施,相信中部地区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效率将会得到显著提升;西部地区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效能均值要低于另两个地区,但自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以来,中央制定了关系西部开发全局的五大战略“加快基礎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这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西部地区的知识资本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得其城市核心竞争力效率均值超过了中部地区。
(二)城市阵营的划分和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样本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状况,本研究将城市知识资本评价值及其四个子系统的评价值作为聚类分析的输入变量,对样本城市进行K-Means聚类分析,结果将所有样本城市分为了三大阵营城市,各类城市的指标均值如表2所示。
第一阵营城市的知识资本及其四个子系统指标均值在三类中最大,这表明这类城市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效能。第三阵营城市的知识资本及其四个子系统指标均值在三类中最小,表明其核心竞争力效能最弱。第二阵营城市的知识资本及其四个子系统指标均值界于第一类和第三类城市之间,其核心竞争力效能居中。
在上述41个第一阵营城市中,城市核心竞争力超效率评价值大于等于1的城市有31个。这些城市不仅非常重视城市知识资本的培育和积累,而且十分注重对现有知识资本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因而拥有较高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效能和效率,本研究将这些城市称为强核心竞争力城市。其中,大部分为东部城市。值得一提的是,在31个强核心竞争力城市中,有8个城市(上海、苏州、绍兴、南通、宁波、杭州、无锡、南京)属于长三角城市,6个城市(深圳、东莞、珠海、广州、中山、佛山)属于珠三角城市。由此可知,在强核心竞争力城市中,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城市又具有典型性。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雄厚,体制基础扎实,科技文化发达,社会风气文明,这些特征使得长三角城市不仅拥有丰富的知识资本资源,而且具有较高知识资本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形成了较强的城市核心竞争力。珠三角是中国区域经济中最具生机活力的重要增长极之一,中央几乎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赋予了该地区“先行一步”的特殊政策,珠三角居民善于经商并拥有“敢拼敢闯”的冒险创新精神,该地区又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易于吸收投资。这些因素使得珠三角城市具有较高的知识资本拥有量和利用效率,故而形成了较强的城市核心竞争力。
本文只是我们基于知识资本视角对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领域的一个初步研究,受条件所限,无论是评价指标,还是评价方法,都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此外,进行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的目的是让各城市政府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其城市发展规划提供指导和帮助。课题的下一步研究将在基于知识资本的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城市核心竞争力决策支持模型、开发决策支持系统,以为目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决策提供参考性意见。
参考文献:
1.P.M.Romer.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5).
2.王志章.全球知识城市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2007(3).
3.Bontis N. Nat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Index: A United Nations initiative for the Arab region[J].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04(1).
4.Pasher E..The Intellectual Capital of the State of Israel[M].Herzlia Pituach: Kal Press,1999.
5.王良健.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估模型——湖南长沙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0(2).
*本文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630105);浙江省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1C35056)。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