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艳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安徽 亳州 236800
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的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占周围血管病中的40%[1],常在骨科大手术或者在癌症治疗的过程中形成血栓。进行溶栓治疗多数会产生并发症,延误治疗有40%左右可并发肺栓塞[2],造成患者死亡。因此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提强患者健康意识,转变不良行为,可减少溶栓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并发症。我院对2例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1 病例一
患者女性,72岁、小学文化、务农,主因“突发双下肢无力伴麻木感2小时”于2010年11月1日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史20年、”“腰部外伤史17年”、“肌梗死史半月”,桶状胸,双下肢肌力达1级,经辅助检查后诊断为:脑出血、腰椎间盘突出症、陈旧性心肌梗死。入院第三天彩超意见为:右下肢腘动脉及其分支内血栓形成。后在我科进行抗凝和溶栓治疗后无明显效果,且症状日渐加重,出现严重疼痛,紫绀、水泡、血管呈树枝样暴露、表皮发黑、干硬等坏死症状。
1.2 病例二
患者男性,67岁、初中文化、无业,主因“活动后胸闷气喘伴双下肢水肿10天余”于2011年1月15日入院,既往有“脑梗塞”、“慢性支气管炎”、“心肌梗死型冠心病”史多年,急性病容,彩超显示:左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左侧股隐静脉瓣功能不全、左下肢浅静脉曲张,初步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慢支、肺气肿、左下肢静脉血栓。第三日症状加重,彩超示:左下肢浅动脉及其分支内血栓形成。
健康教育是在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体状况、社会背景的基础上,护士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计划。
2.1 心理护理
关心和体贴患者,反复进行开导安慰,消除病人紧张心理,使病人能进行自我调节,加强了宣教工作,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溶栓治疗的相关内容,包括方法、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能的并发症情况,使患者和家属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后续的治疗。并向患者讲解保持良好情绪,让患者懂得过度紧张、忧郁会导致血脉挛急,使机体气血运行阻滞,脉络不通,加重病情等,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全身心的配合治疗。
2.2 饮食护理
少食多餐,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饮水,以增强体质,预防并发症,其患者配合良好。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放出血保护工作,如减少刷牙防止口腔黏膜出血。
2.3 一般护理
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肢体过多活动及腹压过高,引起血栓脱落。卧床期间,2小时翻身一次并注意小心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防止褥疮发生。静脉输液时,为了避免损坏血管,我们在上肢选用静脉留置穿刺针。
2.4 肢体护理
抬高患肢30°左右,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并使膝关节放置于微屈状态,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缓解疼痛[3]。对其使用50%硫酸镁外敷,因Mg2+、SO42可以透过皮肤渗入皮下组织及血管,血管扩张,促使血流加速。亦用新鲜土豆切成厚1~2mm薄片,放在水泡处,30min/次。土豆具有清热解毒、萧炎止痛、消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皮肤新陈代谢等功效。
2.5 并发症护理
向患者解释出血倾向是溶栓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有1%的致死率[4],如患者发现有咯血、皮下淤血、血尿等情况时应及时反映;发生肺栓塞时常有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抬高床头和床尾20°可防止脱落的血栓上行,并密切观察。其他常见并发症也一一向患者进行介绍并教会其检查方法,有异常及时报告。
出院前两例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且并发症率较低。见表1。
表1 两例问卷结果(%)
癌症治疗中极易出现深静脉血栓,发生出血倾向或者肺栓塞等并发症时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恐惧感,对预后影响较大。在治疗血栓的同时给予系统的健康知识教育,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让患者及其家属早期对于下肢静脉血栓进行干预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当务之急,使其走出对疾病认识的误区,增加其认知程度,可提高预后生活质量。教育过程中应对内容进行分级,较难的知识要反复讲解,个体化教育,加强对家属的教育可侧面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教育的效果。
本文通过对两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情况分析,两例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提示我们高度重视宣教。
综上所述,对进行下肢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识,是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的促进因素。
[1]张海龙.深静脉血栓形成65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6:74.
[2]陈彩云刘慧敏.下肢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健康教育[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12(3):90-91.
[3]李锦梅,孙艳萍.经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1:154.
[4]钱宏钧.处理外科伤口感染的几点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