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六书”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作用①

2012-04-18 03:03:33朱秋佳李光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六书形旁形声字

朱秋佳,李光杰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论“六书”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作用①

朱秋佳,李光杰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难点,本文探讨了如何将许慎的“六书”理论应用到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实践当中,突破汉语教学瓶颈,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效率。

汉字;六书;对外汉语教学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来华的留学生数量呈逐年上升之势,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也随之迅猛发展,各种教材、教学理论层出不穷。与这种繁荣景象形成对比的是汉字教学法的缓慢发展,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由于师资、教材、教学理念等等方面的问题,师生往往重视语法、词汇、听说等方面的教与学,而忽视了汉字教学,使得汉字这一学习汉语的中心问题被边缘化。语言是折射历史文化的镜子,而汉字不但是汉语体系的核心部分,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因此,汉字教学不但不应被忽略,反而应当加大力度进行研究,寻找出一些切实、高效的方法来帮助汉字教学。

一、汉语的特点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而且一直使用到现在的唯一的文字,是用不同笔画构成的大量表意符号来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索绪尔认为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吕叔湘将文字分为三类,他认为“第三类文字是语素文字,它的单位是字,不是字母,字是有意义的。汉字是这种文字的代表,也是唯一的代表。汉字以外的文字都只是形与音的结合,只有汉字是形、音、义三结合。”[1]周有光则提出汉字是“意音文字”,无论哪种理论,都指出了汉字与其它语言的不同之处。

汉语与其它语言尤其是印欧语系的语言有很大差异,首先,印欧语系的语言多是以字母为最小单位,通过字母的排列组合产生词,进而具有不同意义。而汉语的最小单位是笔画和部件,由笔画和部件构成汉字,而部件往往都表示一定的意义,而且每个汉字都有特定的音和义。其次,在外形方面,印欧语系多是拼音文字,成线性排列,而汉语是方块字,结构比较复杂,识记和书写都有一定难度。第三,与拼音文字一词一读法不同,汉字的同音字多,形近字多,这给外国人学习汉字造成一定难度。

二、对外汉语汉字教与学中的一些问题

由于语言背景的差异,留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经常见到一些问题。

1.书写困难。在汉字书写方面,初学者由于缺乏汉字笔画、部件的意识与训练,往往会出现缺少笔画、间架结构松垮等问题,更有甚者,像临摹图画一样书写汉字,这一点在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身上体现尤为明显。

2.汉字易混字多。随着汉字量的增加,汉字同音字、形近字也增多了,这给留学生造成了识记上的困难。例如,在俄语中“他”、“她”、“它”的使用是根据名词的词尾来决定的,俄罗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中的同音字“他”、“她”、“它”时,由于负迁移影响,经常会与本国语言混淆,出现识记和使用上的错误。

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误区。由于受西方语言教学理论影响,现行的对外汉语教材基本都是以词为单位进行教学,而不是以字为单位进行教学,走的是词——句子——课文的路子。实际上这种方法忽略了汉字的自身特色,忽视了对学生汉字基础能力的培养,留学生学习的其实是词义而非字义,往往一个字组成不同词的时候就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三、“六书”理论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作用

针对这样一些问题,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利用许慎的“六书”理论,可以夯实留学生的汉字基础,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效率。

“六书”是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2]“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后世如班固、郑众等对六书的内容有不同的解释,现多用东汉许慎的说法,他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其性质和内容进行了说明:“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扌为,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3]

“六书”作为古代小学关于汉字的教学内容,对现时代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国的汉字教学部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虽然留学生缺少中国学生的语言背景,但是留学生大多数都是成人,具有较强的理解力,因此利用“六书”来进行汉字教学不但可行,而且可以加深留学生对汉字以及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的理解。

1.象形。象形是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与许慎的“六书”理论不同,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象形作为最基础的部分应放在第一位。原因在于,象形字是构成汉字的基础,指事字和会意字、形声字都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象形字字形大都简单易学,且数量少,学生易学易懂,乐于接受,符合由简入繁的认知规律。如“口”、“日”、“月”、“目”、“瓜”、“牛”、“羊”等 ,不过有些汉字字形变化较大,学生会觉得难以理解,这时可以通过图画来进行演示,并向学生展示从甲骨文到简化字的演变过程。

如“日”字是用一个圆圈和中间的点来表示太阳,因为汉字是方块字,便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日”字;“雨”字用天空下雨滴来表示。还有一些汉字用事物的特征部分表示整个汉字,如“牛”字用一个上弯的牛角形象来表示;“羊”用下弯的羊角来表示,这给学生识记汉字造成一定困难,在教学实践中,在利用图画向学生演示汉字演变过程时,可以选择与现代汉字最为形似的字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还有一些字,如“车”字,古今字体变化比较大,可以不用图画方式讲解。总之,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实践中,对象形字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对字的范围及深入度的讲解,以免造成负迁移。

2.指事。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如象征性符号的指事字“上”、“下”是分别用向上和向下的两条弧线加一条短线形成。另一种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形成,如学生学会了“木”字,那么就可以通过在不同部位加提示符号“—”来引出“末”和“本”字,利用这种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很好地了解“本”和“末”的本义。又如“朱”字,原意是赤心木,因此用在“木”字中间加一个点的符号来表示,这样学生了解了“朱”字的本义,就很容易明白汉语中“朱”也表示红色的意义了。

3.会意。会意是用两个或者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一种是由不同字体形成的,如休、取。一种是由同一个字组合而成,如森、从。学生可以在象形字的基础可以更容易理解会意字的字义,如了解了“木”字和“人”的意义,通过对人在树下这一动作的直观印象,很容易就理解了“休”字包含的“休息”之义。还有“取”字,学生在学习这个字时,会产生疑问,认为“取”是手的动作,应该是“扌”,这时要将“取”字的字体演变过程向学生展示,并说明“又”是右的本字,作部件时代表着手的意义,而“取”字的本义是古代战场上割去敌军的耳朵,用以记功。这样,既让学生明白了字义,又了解了古代文化。

4.形声。形声字在汉字中占据了大部分,《说文解字》中的形声字占到了80%以上,《康熙字典》占到了90%以上。形声字大量增加是汉字发展的主流。

形声是由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构成,形旁主要表示字的意义类属,帮助了解和区别字的意义;声旁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读音,大约四分之一的形声字声旁读音与字一致。

在学习形声字时,要注意对形旁的教学,因为学生了解了形旁的意义之后,会对其构成的汉字有个初步的判断。比如“扌”做形旁的汉字,如“提”、“拉”、“打”、“拽”等等都是表示手的某种动作。“氵”做形旁的汉字,如“江”、“河”、“湖”、“海”等等都是与水有关系。还有“忄”表示心、情绪、情感等。有一些形旁比较特殊,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与混淆,如“贝”字,《说文解字》中说:“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贝”本义是贝壳,因为古代将其作为货币使用,因此以贝做形旁的字如“贿”、“财”、“货”、“资”等往往与钱有关系。形旁“月”则比较特殊,它有两种意义,在《说文解字》中分属不同的部,一是月部,“阙也,大阴之精”,表示与时间、与月亮有关系的 ,如“朔”、“霸”、“期”、“朗”等;二是肉部 ,表示与身体有关的意义 ,如“肌”、“肝”、“肥”、“肾”等等。这样的形旁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向学生解释其来龙去脉,帮助其辨识相同形旁的字的字义上的差别,并促进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形声字的声旁存在一些问题,如古今音的差异、省声字等等问原因,有的声旁可表示多种读音,如“勺”在“芍”、“豹”、“的”中的读音;还有很多声旁难以分辨,或是一般人不知道读音,这给汉字教学造成了难度。那么,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形声字的教学就主要以形旁教学为主,通过形旁来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意义。

5.转注和假借。一般认为,“六书”中的前四种是造字之法,而转注和假借是用字之法。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字”,使用同音字来代替某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假借字的情况,可以向学习汉语专业的留学生进行讲解,对其它专业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方面帮助不大,可以忽略。转注是在相同部首之下,意义范畴相同的字可以互相注释。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可以利用转注来进行批量识字。将部首相同,字义相近、相关的一些字找出来,让学生集中学习,通过对形近字的分辨、识别,可以大大提高识字的效率。如对同属“疒”部首的字 ,如“病”、“疼”、“痛”、“癌”、“疯”等与疾病有关的字;同属“月”部的字 ,如“脏”、“肝”、“脾”、“胃”等于身体脏器有关系的字可以统一进行教学,这样成系统地批量识字,事半功倍,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识字的准确度。

四、利用“六书”理论进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也越来越得到师生的重视,经过不断地探索努力,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实践证明利用“六书”理论进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师资问题,教师对汉字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利用“六书”理论进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现代汉语水平,还要熟练掌握古代汉语知识,对汉字的起源、发展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其次,要在汉字教学过程中注意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教授汉字的目标不仅仅是教会书写、理解字义,还应向学生传达出附着在汉字这一文化符码上的中国文化。

最后,在利用“六书“进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尺度。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准确地识记、使用汉字,知其然未必要知其所以然,毕竟大多数学生的专业不是语言学,尤其在初学阶段,讲解汉字时外延不宜过分扩大,这样反而给学生造成负担,造成理解困难。

总之,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六书”理论进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理解汉字、识记汉字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其它汉字教学法综合运用,以期达到最好效果。

[1]吕叔湘.汉语文的特点和当前的语文问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14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78.

[3]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6:314.

G642

A

1007-9882(2012)04-0155-02

2012-06-25

2010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对外汉语教学之瓶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字教学研究”

朱秋佳(1980-),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博士研究生,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际汉语教育的汉字教学研究;李光杰(1968-),男,黑龙江安达人,博士,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东北方言。

[责任编辑:王 卓]

猜你喜欢
六书形旁形声字
你知道形声字吗
认识带“氵”的形声字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小议形声字
清初学者王育《说文解字六书论正》六书说初探
形声字运动会
形旁在形声字识别中的优势作用*
汉字构形系统的发展与六书“转注”
略论古文字义近形旁的通转
略论古文字义近形旁的通转
文学教育(2016年20期)2016-04-03 0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