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宏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江苏 南通 226000)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将教学内容设置成一个和多个明确的任务,教学活动围绕明确的任务展开。通过教师设置明确的任务,学生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完成任务,培养自身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目标任务的设置上,首先考虑的是能激发学生的总体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因此将在学业水平测试中“冲A”设置为最终任务。
学业水平测试本身是通过性考试,它面向全体学生,着重考核学生高中阶段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决定了命题的思路与方向,同样也给我们以启示,所有学生都有实现“冲A”梦想的机会。所以在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的开始,我首先让所有学生明白,只要你愿意,每个人都有实现“冲A”梦想的机会,教师可以帮助你更有把握地实现这一目标,但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能是配角,就好像竞技场上的比赛,最终能否夺冠主要靠队员各自的实力,教练员只起辅助作用。
通过动员首先让每一位学生明确自己将要完成的任务,其次也让每一位学生明了完成这项任务的难度并不大,从而激发出每位学生都想要完成任务的兴趣,将“要我努力”转变为“我要努力”。这种复习过程中的“主角”意识将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向着目标任务努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将“冲A”的终级任务以模块的形式拆分成一系列具体的子任务: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生活中的基本化学常识;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与能量(吸热与放热、断键与成键);化学键的分类;常见的有机物的性质、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及化学平衡;原电池的初步知识;典型非金属;典型的金属(Na、Mg、Al、Fe、Cu)、钠铝铁的重要化合物 (Na2O、Na2O2、 Al2O3、Al(OH)3、FeCl2、FeCl3、Fe2O3、 Fe(OH)3);离子方程式的正误的判断、书写、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分析;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气体摩尔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仪器)误差分析、阿伏加德罗常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与名称、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离子检验、实验操作;物质的推断等。
我们将任务进行拆分的目的首先是进一步降低完成任务的难度,其次,在完成每个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而这种愉悦感和满足感会促使学生产生向着下一个目标任务继续努力的欲望。最终,学生会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收获自信,而这种自信将会伴随学生终身,这也是我们在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中采用任务驱动法的最终目的之一。
信息时代中资讯来源的多元化决定了可以有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目前,教师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网络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领作用下,学生不断查漏补缺,最终建构完善的知识网络。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应始终是引导者、帮助学生少走弯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围绕着每个子任务,我们用学程导航的形式将每节课划分为不同的任务形式。
以元素周期表的复习为例,教师首先明确任务。以N为例,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原子序数、周期、族、周期表的结构;
任务二:主族元素原子结构与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任务三:主族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面对目标任务,学生首先想到与周围同学讨论:
N的原子序数是多少?(什么是原子序数?) N的周期和族?(什么是周期?什么是族?) 周期表的结构如何? N的电子层数和周期的关系? 换成其他元素怎么办?(熟记前20号元素所处的周期和族)
学生在逐个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培养整合知识、形成网络的能力,团队合作更可为能力形成助推。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网络的使用更可大大提升完成任务的效率。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而多种渠道的选择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
在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可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将教师从沉重的教学负担中解脱出来,学生的“主角”意识进一步得到加强。教师不仅帮助学生实现“冲A”梦想,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使学生的多元能力得到培养,从而最终实现教学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