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我国民俗文化与影视创作的结合

2012-04-13 13:01
关键词:事象民俗文化民俗

刘 烨

(湖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民俗文化由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在长久的生活中创造、享用和传承,与其族群特定的传统历史息息相关。因而,拥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的艺术作品往往更容易得到广泛的认可。影视艺术是当今文化传播中覆盖面最广、感染力最强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对于人们的思想认知与生活、思维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影视作品的魅力在于其“叙述性”—— 运用特有的声画符号叙述出生动、直观的故事。这一特性决定了影视在构图与时空上有着无可比拟的“再现”能力。艺术创作的基础是生活,现代影视的创作就是通过科技手段将大众生活与审美艺术融合起来的过程。作为一种表达人们精神与愿望寄托的有效方式,民俗文化与影视创作的结合,往往能取得其他形式无法替代的效果。

一、民俗文化与影视艺术结合的价值

符号学家苏珊·朗格说过:“电影像梦境,在于它的表现方式:创造虚幻的现实……”[1]民俗事象经过艺术加工,转化为一种蕴含了创作者情感与想象的审美意象。影视创作者往往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幻想,在已有的民俗事象基础上加工出具有更纯粹的审美价值的“幻象”。这种图景经常包含着比现实中的民俗事象更多的韵味。象征性的、表演性的仪式和民俗图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能准确地找到实例,因而更接近于一种浪漫的虚构。

现代电影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影像艺术,更是一个生动直观的文化传播平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族性可以说是我国成功的文学艺术作品必须坚守的理念。民俗元素可以代表中国文化的独特品质,因为承传民俗便是在保证着民族文化的持续性与长久性。中国电影中的民俗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和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传统民族文化的聚合物。而传统的民族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影视艺术发展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例如,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原著小说讲述的是发生在我国南方的故事,但电影却选在山西拍摄,从而转为使用更具“山西味”的民俗特点。其实,我国南方和山西地区过去都并没有影片中描述的风俗习惯,如有钱人娶了好几房妻妾,每晚去谁的房间里过夜就在门前挂个大红灯笼。据考证,这种风俗是不存在的。但在电影完成之后,拍摄地及周边的景区就迅速参照电影中的画面布置起来并开放给游人参观,仿佛成为了一种新的“民俗”。

民俗文化的发生和发展需要以文艺作品为契机,同样,现代影视作品的发生和发展也需要以民俗文化为依托。古老而文明的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积淀下深厚的精神资源,这可以说是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在当今的语境下,电影电视的文化传播能力首屈一指,就此而言,影视艺术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任。同已拥有的丰厚文化相比,我国影视艺术创作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影视创作的实践中探索融入传统民俗文化的多重路径,是十分必要的。

二、我国民俗文化与影视艺术的结合方式

我国的很多影视作品都与民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俗所蕴藏的文化情感经常成为影视作品中重要的结构性要素。我国第一部国产故事片《难夫难妻》拍摄于1913年,该片便取材于潮州地区的“买卖婚姻”习俗。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各类民俗文化影视作品推陈出新,以其独特的方式逐步将浓墨重彩的中国文化推向国际舞台。大体上,我国的民俗影视作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民俗纪录片

所谓“民俗纪录片”,简单说来就是以民俗文化作为叙事主体和创作主题的载体,使用各种手法展现传统民俗的内容与文化,通过对特定种类的建筑、服装、仪式等元素的强化,来演绎特定人群生活状态的电影。西北民俗纪录片《祈雨》便展现了黄土高原上干旱、缺水的山沟里孕育出的独特文化,祖祖辈辈在此生活的党项族拓拔氏后裔们忍受着苦水的涩口,期盼着甜水的滋润。影片记录下他们祈雨时虔诚而苍凉的歌唱场面,令观众也不由得为之震撼。

在民俗电影中,多彩的民俗事象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散发着历史的光辉。这类电影中有一部分作品偏重于还原和再现,即通过声画采集的技术对民俗现象进行复制,经过条理化的编辑之后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出来。纪录片的拍摄者常常远离熟识的现代生活,去往边缘的文化环境中访古猎奇,深入偏远的民族聚居地区体验、记录古老的习俗与文化。这种复制作品以其极强的临场感与不容置疑的真实性,为观众提供了探究、了解各种民俗现象的机会。“民俗”本身就是全部的内容。《打铁人》一片以我国手工打铁传统起源地——山东章丘市袁庄村——现存的唯一一对铁匠夫妇为主角,通过对铁匠夫妇、老铁匠、现代铁厂三条线索的探访和记录,展现了在高科技技术的发展之下饱受冲击的传统手工业文明。该片的拍摄者曾说:“或许十年之后,手工打铁这门技术将彻底消失。我们不是为了保存这样一门传统手艺,而是为了将它纪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曾经,它存在过。”此类影视作品取材于民俗事象,但又不同于普通的影视作品,它更具有一种“抢救”文化遗产的功能,因而在提高自身的文献性价值之外,也有助于传统民俗在现代传播环境中保持不朽的生命力。

(二)着重民俗描绘

这是一种更为观众喜闻乐见的类型。此类影视作品中含有大量对民间习俗、仪式的描绘,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官刺激。对民俗的描述使得影片更具真实感和可看性,这也正是导演想要达到的效果——强化特定场景和仪式,调动观众的情绪,把情节发展和影像描绘巧妙地结合起来,以达到“好看”的审美效果。

这类影片的典型代表是观众熟知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张艺谋导演早期的作品。这类影片中的不少优秀作品都为“中国电影”赢得了国际声誉,以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风情向全世界提供东方元素的视觉盛宴,淋漓尽致地展示着东方魅力。在这类影片中,叙述主体不是人物形象,而变成了花轿、锣鼓、祭祀等民俗元素集结成的审美意象。《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故事情节可能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准确复述出来,但其中出现的红灯笼画面、“点灯—灭灯—封灯”的仪式场景等却令人过目不忘;《红高粱》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爷爷奶奶的故事或抗日战争的经历,而是浓墨重彩描绘的送亲仪式、颠轿、红高粱、高粱酒等画面和片段。民俗给影视艺术创作带来新的素材,给观众带来更加鲜明、直观的审美感受,进而使得影视作品发生审美特性上的转变:改变了电影的叙事习惯,突出了其影像性;削弱了内容中的理性成份,提升了娱乐性。反过来,这也使得民俗本身的“典型”价值被发掘出来并发扬光大,民俗这一元素成为了某种特定观念的载体。

(三)整合民俗元素

民俗现象中很多元素具有娱乐功能,影视艺术创作的目的之一,便是使观众获得身心上的享受和愉悦。这就促成一种影视与民俗结合时更为广泛、普遍的形式:民俗元素作为点缀和不可或缺的陪衬,被整合进影视作品的叙事中,为叙述故事、渲染环境、塑造人物而服务,为故事中的人物提供特具民俗氛围的生存环境。当然,这使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作品的叙事特性。

经电影整合后的民俗意象常常化为了零碎、静态、背景化的事物,有时可能从头至尾都不会进入叙事结构,不会和主要人物发生直接互动,但却发挥着潜移默化、不可或缺的作用。蕴意丰富的背景环境与故事主线相融合,作为场景氛围、器物等而出现的民俗事象,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现实的根基。在根据鲁迅小说《祝福》改编的同名电影中,原著里浓厚的民俗韵味被直观地展现出来。影片中再现的“鲁镇”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居民们恪守男尊女卑、长尊幼卑,家院中贴着老旧的条幅,走在街上的人们谨言慎行——祥林嫂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影视作品与民俗元素通过这样的整合而融为一体,娱乐性成为二者的结合点,也可以说,通常情况下,民俗所占的比重越大,影视作品的娱乐性越强;反之,民俗的比重越小,其理性成分就越重。绝大多数在欧美国家上映的中国电影都包含有大量的民俗元素。对于西方观众来说,这些影片中叙事的方式是熟悉的,叙述的故事是新奇的,故事发生的环境氛围是完全陌生的。通常,除了故事本身之外,民俗元素更能为此类影片创造出商业价值。

当然,点缀在影视作品中的民俗细节也会从侧面传达创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利用民俗元素暗示人物内心也是常见的方法。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葬礼出殡的一幕里,儿子认为父亲的遗体该用车拉走,母亲却坚持要按照传统的习俗由人来抬,这种固执令角色形象进一步丰满起来,更加真实可信,令观众印象深刻。电影《霸王别姬》中,身为京剧戏子的主人公跌宕纠结的命运与其所处时代下动荡扭曲的社会环境细致地糅合在一起,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浓烈厚重的艺术效果。显而易见的,民俗元素不会单纯地作为一种视觉效果鲜明的影像而存在,但会在电影情节结构以及深层叙事的空间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苏珊·朗格. 情感与形式[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80.

猜你喜欢
事象民俗文化民俗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民俗中的“牛”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禁戏下行与“以神为戏”之民间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剧为例
诗学事象研究综论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地理事象运动与分布的教学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