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足少阳胆经论偏头痛的针灸治疗

2012-04-13 02:21:33彭玉琳张虹赵凌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8期
关键词:少阳经经筋腧穴

彭玉琳,张虹,赵凌



从足少阳胆经论偏头痛的针灸治疗

彭玉琳,张虹,赵凌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成都 610075)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头痛,头痛部位有手足少阳经、足太阳经、足厥阴经、督脉、跷脉等经脉循行,而以少阳经脉分布范围最广。针刺治疗偏头痛有确切疗效,取穴以足少阳胆经腧穴使用频次最高。除了头痛处局部取穴这个原则外,作者认为取足少阳胆经腧穴治疗偏头痛还与阳跷、阳维等奇经,以及经筋有关,而表里经、同名经配穴的运用可以增强疗效。

偏头痛;针刺;足少阳胆经;综述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疾患,儿童期和青春期起病,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常有遗传背景;以发作性、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特征,一般持续4~72 h,在头痛前可有眼前闪光或视野缺损、麻木等先兆,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等症状。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偏头痛列入针灸治疗疾病的推荐病谱,成为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学者们对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方法做了许多临床研究,在取穴上以足少阳胆经腧穴使用频次最高,占使用腧穴总频次的45.03%[1]。研究者对取足少阳经腧穴治疗偏头痛的理论阐述各有见地。

1 概述

偏头痛属中医学“头风”、“偏头风”范畴。所谓“高巅之上,唯风可达”,其痛急骤剧烈,时发时止,久病不愈,具有风的特性。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之精血、六腑之阳气皆上奉于头,又为髓海所居之处。故外风夹寒、热、湿,或肝风夹痰、瘀等侵袭头窍则发为实证;精血亏虚,髓海不足,脑窍失养则为虚证;而虚实夹杂也为临床常见。中医治疗偏头痛,多在辨证基础上虚补实泻,并强调调和气血、活络止痛的基本治疗原则。偏头痛多表现为头之一侧头痛,常局限于额部、颞部和枕部,其辨证归经多责之于足厥阴、手足少阳经[2],其中以足少阳经脉分布的病变范围最广。

2 偏头痛与足少阳胆经

《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足少阳胆经以三线循行于头之侧部。偏头痛其发病部位不定,多发于颞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域,为单侧性。足少阳经经脉循行与该病发病部位密切相关。另外,足少阳胆经位处半表半里,主枢纽,可通达全身阴阳。针刺足少阳胆经腧穴,疏通局部经络气血,条达阴阳,通则不痛。由此,古今医家均以循足少阳胆经取穴作为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主要取穴方法。

张巧玲等[3]取足少阳经腧穴为主治疗偏头痛45例,取患侧颔厌透悬厘,太阳透率谷,透刺得气后,采用滞针手法;对照组45例,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71.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西药组(<0.05)。谢菊英等[4]对循经针刺3条经脉腧穴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做了研究,其中手少阳经组32例,取患侧丝竹空、角孙、翳风,双侧外关、中渚、支沟;足少阳经组31例,取患侧率谷、颔厌、风池,双侧足临泣、丘墟、阳陵泉;足厥阴经组30例,取双侧曲泉、太冲、行间;针刺得气后平补平泻,动留针30 min;手少阳经组治疗有效率84%,足少阳经组100%,足厥阴经组83%。治疗前后3组疗效比较差异明显(<0.01);其中足少阳经组与其他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明显(<0.01或<0.05)。Chen ZL[5]认为偏头痛发病多由少阳经气不畅所致,针刺太阳透角孙穴能疏通经络,祛风泻火,调整少阳经气而止痛,同时针刺足少阳经原穴丘墟,少阳经气得舒,而痛可止。

3 足少阳胆经相关腧穴在偏头痛治疗中的运用

所谓“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疏通足少阳胆经经气、调理头部气血治疗偏头痛,自然是通过循经取穴实现的,而表里经、同名经配穴可以增强疗效。

3.1 丘墟

《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丘墟为足少阳胆经原穴,有调整脏腑经络虚实各证的功能,针刺丘墟能使胆经原气通达,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贾春生等[6]研究电针不同单穴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试验组138例,取双侧丘墟穴;对照组137例,取双侧天枢穴;针刺得气后接电针仪,留针30 min;结果显示,试验组即时有效率为70.3%,对照组为58.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0.05);治疗4星期、随访3个月和6个月比较均试验组疗效更好(<0.001)。

3.2 风池

风池为足少阳经、阳维脉交会穴,而阳跷脉始于申脉,终于风池。阳跷、阳维属于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具有调节十二正经气血盛衰的功能。偏头痛的发作、缓解与睡眠关系密切[7],针刺风池不仅可疏经通络、祛风解表、潜阳熄风、清利头窍,还可调奇经而理头部经络之气血、阴阳之盛衰[8],对于偏头痛伴阴阳失衡的失眠等证尤为有效,如肝阳上亢证、风火上扰证。彭根兴[9]采用风池穴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53例,注射醋酸泼尼松龙和利多卡因混合液;对照组47例,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和脑力隆,治疗7 d后观察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即时镇痛疗效及周期镇痛疗效均优于对照组(<0.05)。

3.3 悬钟

悬钟属足少阳胆经,又为八会穴之髓会,脑为髓海。偏头痛经年不愈,反复发作,久病入络于脑。针刺悬钟能补精髓、泻胆火、疏通经络而止痛,适于治疗精虚血少、火热上扰之偏头痛。姜斌[10]针刺悬钟、风池为主,配阿是穴治疗偏头痛,均用泻法。98例全部有效,临床治愈90例,占91.8%。

3.4 表里经配穴

胆腑肝脏相表里,五行属木,与春气相应,在气为风。李杲认为:“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肝胆主少阳生升之气,握春生之机而影响诸脏,春气生而万物安。张介宾《类经》:“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继,勇敢乃成。”肝主谋略,胆主决断,肝胆调节精神意志,能增强人体耐受不良精神情志刺激的能力[11]。肝体阴用阳,肝为脏不宜伐;肝主升,肝阳常亢,不宜补。故通过针刺与之相表里的胆经腧穴为主穴,配合肝经穴位,可达到布散生机、袪外风、平内风、定情志的治疗目的。偏头痛的发作具有风的特性,与理化因素的刺激、饮食、社会心理因素、人格特征[12]等有关。针刺配合肝经腧穴,不仅疏外风,平内风,畅达肝胆春升之气,给予久病顽疾一个向愈的生机,还可以怡情志,调理五脏,条达气血,使脑窍清灵,髓海得养,提高人体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力,从而防治偏头痛。

李炜等[13]针刺肝胆经腧穴治疗偏头痛207例,取太冲、行间、风池、阳陵泉,毫针针刺得气后接电针仪30 min;对照组61例,口服尼莫地平、西比灵,发作期加用麦角胺咖啡因;治疗4星期;结果显示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4.7%,显效率为80.6%;对照组分别为75.4%、57.4%。针刺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0.01)。

3.5 同名经配穴

胆经与三焦经同属少阳,共同循行于头之侧面,主枢纽而通达阴阳;十四经气血依序流注,经手少阳三焦经而流于足少阳胆经,脉气相接,同气相求;三焦通行肾中元气,疏布于脏腑经络。所以针刺三焦经腧穴,不但通达头部气血,而且激发肾中元气敷布,使头痛向愈。代义等[14]针刺少阳经特定穴治疗偏头痛45例,取双侧风池、外关、阳陵泉、丘墟,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疗程2星期;结果治愈23例,显效l2例,有效7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3.33%。

4 偏头痛的治疗可从经筋病入手

经筋皆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和骨骼,手足三阳之筋都到达头目。外邪侵犯,导致筋脉气血不和,阻滞不通,“筋急”而致偏头痛发作[15]。在偏头痛亚型中包含有眼肌麻痹型偏头痛和偏瘫型偏头痛[16],症状可在偏头痛头痛症状发作的同时或过后出现,并可在头痛消退以后持续一段时间。此二型偏头痛与经筋病有关。《灵枢·经筋》阐述了“维筋相交”的概念,《太素》杨上善对此做了注释,可见足少阳经筋与跷脉在头部有交汇共行部分,而跷脉与下肢运动、眼睑开合密切相关。另外,《灵枢·筋经》论述足阳明经筋循行中有言:“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故目之开合失常还与太阳经筋、阳明经筋有关。调理足少阳经筋可疏导头颞侧部经气,畅气血,理跷脉,以健运下肢,恢复目之开合。经筋病的治疗多“以痛为腧”,采用“燔针劫刺”之法。范兆金等[15]运用火针治疗偏头痛患者78例,取头维、率谷、阿是穴、阳池、丘墟;将火针烧至红白,点刺腧穴约0.2~0.3 cm,迅速拔出;3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接受1个疗程的治疗;结果显示术毕、术毕30 min、72 h总有效率分别为85.9%、91%、94.9%;远期疗效总有效率为89.7%。

5 讨论

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方法多种多样,取穴多集中于足少阳胆经;循经取穴、局部取穴是针灸选穴的基本原则,据偏头痛发病的诱因、症状、病程等特点,采用足少阳胆经腧穴治疗有了更深层的含义,理跷脉,舒经筋,调气血,调肝宜情,宁髓海;胆气春升,安五脏,予久病以生机;采用刺络放血、透刺、电针、埋线、穴位注射、围刺等不同施术方法,又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络止痛的功效。

针灸治疗偏头痛取足少阳胆经腧穴为主,但又不局限于此经。偏头痛以风为主,常夹寒、夹热、夹湿、夹痰、夹瘀或夹虚[16],临证又需辨证取穴。表里经配穴、同名经配穴、远近配穴等,既可兼顾证型,又能增强针刺效应,而在临证中取得好的疗效。另外,偏头痛虽然是发作性的疾病,但呈反复发作,病程长,中医学认为“久病入络”、“久病多瘀”,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用到砭石刺破皮肤放血治病的方法,《素问·血气形志篇》:“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络脉瘀阻,不通则痛。用刺络放血的方法治疗偏头痛[17],在通络脉的同时,也有泻热活血的作用。而在头痛局部,“以痛为腧”取穴,操作未出血,也蕴含调经筋的用意。

偏头痛的发作与饮食、睡眠、气候、情志等诸多因素相关,而偏头痛患者不论在发作期还是缓解期也常伴有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18]病症。缓解期积极避免诱因,治疗相关疾病,从而预防偏头痛发作已受到医务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发作期则以止痛为首要,药物运用可及时止痛,但药物滥用及依赖等副反应[19]越来越凸显。针灸治疗偏头痛,从整体观出发,缓解期治本证兼证,发作期止痛治标,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在临床上如何精简有效地取穴,及如何选用合适的腧穴刺激方法,以达到迅速缓解疼痛,控制发作频率,减轻疼痛程度等标本兼治的目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 陈勤,吴曦,朱欢,等.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对照文献用穴规律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3):1-6.

[2] 梁繁荣.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11-212.

[3] 张巧玲,付晓红,郑红.透刺配合滞针法治疗普通型偏头痛45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9):667.

[4] 谢菊英,贺莉萍,王灵,等.针刺不同经脉腧穴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比较[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2):13-15.

[5] Chen ZL.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migraine with acupun- cture[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6,4(1):19-21.

[6] 贾春生,石晶,马小顺,等.不同穴位电针治疗偏头痛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针灸,2007,27(8):557-561.

[7] 赵世春,陈春富.偏头痛与睡眠质量关系的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24(2):125-127.

[8] 高伯谦.针刺阳跷阳维治疗偏头痛[J].天津中医药,2007,24(5): 407.

[9] 彭根兴.风池穴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100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6):688-689.

[10] 姜斌.针刺悬钟穴配合风池穴为主治疗偏头痛98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8):33.

[11] 陈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纵横谈[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4,17(1):14-16.

[12] 吴德云,高宗恩,于燕.偏头痛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性及应对方式[J].山东医药,2010,50(25):55-56.

[13] 李炜,邓干初,刘远珍,等.针刺肝胆经穴治疗偏头痛207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02,43(8):824-825.

[14] 代义,曹颖,邹燃,等.针刺少阳经特定穴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OO8,24(11):9-10.

[15] 范兆金,林国华,李丽霞.火针治疗偏头痛78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1998,18(8):475-476.

[16] 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5.

[17] 王非,孙海东.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偏头痛94例[J].中医外治杂志, 2010,19(5):42-43.

[18] 程学铭,蔡琰,李世绰,等.我国六城市居民偏头痛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0,23(1):44-47.

[19] Yoshiuchi K. Psychosomatic therapies in primary headaches[J]. Nihon Rinsho, 2009,67(9):1766-1772.

2012-02-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0901900);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012-E-038)

彭玉琳(1986 - ),女,2010级硕士生

赵凌(1980 - ),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和机理研究,E-mail:ling94@163.com

1005-0957(2012)08-0615-03

R246.6

A

10.3969/j.issn.1005-0957.2012.08.615

猜你喜欢
少阳经经筋腧穴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针刺少阳经特定穴治疗少阳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经筋排刺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中老年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双心病”的临床应用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类风湿关节炎少阳经辨治探讨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天津中医药(2016年6期)2016-08-11 08:57:11
壮医针刀经筋解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灵龟八法结合少阳经穴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河北医学(2015年10期)2016-01-04 03:55:13
现代针灸教材关于肩周炎的“同功穴”分析
吉林中医药(2015年9期)2015-07-10 03: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