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文若
(山西大学 文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
金代后期,在以赵秉文、李纯甫为领袖的金代文人核心群体之中,包含有许多交汇、重叠的文人创作群体。他们在不断唱和酬答活动中,密切了联系,切磋了诗艺,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与提升,提高了社会地位并扩大了影响,在这种频繁的学习和交流中,为文学创作的繁荣、文学观点的碰撞争鸣,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这正是南渡后金朝诗学为胜的原因之一。李献能在这个文人圈子中是一位比较活跃的人物,探讨他的交游及其在金末文坛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对金末文学生态的认识。
李献能生于明昌三年(1192),字钦叔,河中人。先祖曾以武功闻名,外祖父刘仲尹为当时名士。李献能与其堂兄弟李献卿、李献诚、李献甫先后及第,在当时被传为佳话。[9]16-17
金代诗人多参与科举。考察金代文坛的生态不能不考虑到科举制度与文学家的关系,比如,国朝文派的代表蔡珪、党怀英以及文坛领袖赵秉文都是进士出身,并且赵秉文还多次主持科举。李献能就是在一次省试中被赵秉文相中脱颖而出的。
贞祐三年(1215),李献能参加省试,考取第一名。又中宏词,授应奉翰林文字。当时因他中省元还曾掀起过一场不小的波澜,《金史·赵秉文传》云:
贞祐初,秉文为省试,得李献能赋,虽格律稍疏而词藻颇丽,擢为第一。举人遂大喧噪,诉于台省,以为赵公大坏文格,且作诗谤之,久之方息。俄而献能复中宏词,入翰林,而秉文竟以是得罪。[2]2421
李献能经历的省试风波,是有其发生的历史背景的。金代取得政权后沿袭辽宋之传统开始科举取士,世宗、章宗朝对科举的重视程度超过前代,这种重视文化的措施促进了金朝文明的进步,元好问《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云:“维金朝大定以还,文治既洽,教育亦至,名氏之旧与乡里之彦,率由科举之选,父兄之渊源,师友之讲习,义理益明,利禄益轻,一变五代、辽季衰陋之俗。迄贞祐南渡,名卿材大夫布满台阁。”[7]420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对文学的阻碍也渐渐显露出来。《金史·赵秉文传》记载:
金自泰和、大安以来,科举之文其弊益甚。盖有司惟守格法,所取之卑陋陈腐,苟合程度而已,稍涉奇峭,即遭绌落,于是文风大衰。[2]2421
刘祁《归潜志》记载:
金朝取士,止以词赋为重,故士人往往不暇读书为他文。尝闻先进故老见子弟辈读苏、黄诗,辄怒斥,故学子止工于律、赋,问之他文则懵然不知。间有登第后始读书为文者,诸名士是也。南渡以来,士人多为古学,以著文作诗相高。然旧日专为科举之学者疾之为仇雠,若分为两途,互相诋讥。其作诗文者目举子为科举之学,为科举之学者指文士为任子弟,笑其不工科举。殊不知国家初设科举用四篇文字,本取全才,盖赋以择制诰之才;诗以取风骚之旨,策以究经济之业;论以考识鉴之方。四者俱工,其人才为何如也?而学者不如,狃于习俗,止力为律、赋,至于诗、策、论俱不留心,其弊基于为有司者止考赋,而不究诗、策、论也。[9]80
1214年,金宣宗南渡之后,杨云翼、赵秉文递掌礼部大权,他们对文风的改革和对科举诗文的新要求,遭到了守旧人物和举子们的切齿痛恨。李献能是这次革新的受益者,而且他也继承其座主赵秉文的主张,并且贯彻到对人才的选拔之中。正大元年(1224)李献能为省试主考官。当时,考官们发现了一份不拘格式、别开生面的考卷。李献能看过后非常欣赏,定为词赋第一,拆封后才知道是河南50岁的考生史学优。此事又一次使落第举子哗然。但李献能坚持认为对于博学高才之人不可以常格来要求。一直闹到殿试过后,经另一批人阅卷,史学优仍然被正式录取为进士,这场风波才慢慢平息。[9]109
虽然像赵秉文、李献能一些头脑较为清醒的文士发现了文风不正的问题并极力扭转之,但金代朝野都沉迷于科举的环境之中,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加上由于科举命题作文的形式及必须有固定格式的要求,必然使文坛充斥着科举味道十足的作品。即便是文学上的领军人物也都是适合写应制诗文的人士,李献能入翰林后,在翰林下笔成文,非常称职。赵秉文、李纯甫曾夸他为“天生今世翰苑才”。[9]17李献能其实也未能免俗。
金代后期,文风转变的促成者除赵秉文之外,还有李纯甫。在反对虚浮文风方面,赵李的态度是一致的,但二人在学术思想上是有分歧的,“赵秉文主张儒释道合一,而以儒为主;李纯甫主张儒释道合一,而归宿于佛”。[3]160不同的学术思想使二人的文学理论和创作也走出了两条不同的路子,并在文坛形成了写实平易与尚奇的文学流派。二人为扩大新文风的阵营,都注意接引后学,《归潜志》卷八记载:
李屏山雅喜奖拔后进,每得一人诗文有可称,必延誉于人。至于赵所成立者甚少,唯主贡举时,得李钦叔献能,后尝以文章荐麻知己九畴入仕,至今士论止归屏山也。[9]87
刘祁对赵秉文有误会,其实,赵秉文奖掖后进也是不遗余力的,赵秉文、李献能的文学思想虽然不同,但他们的私交是很好的,在创作思想与创作风格上李献能更接近赵秉文一路。
李献能不但受赵秉文、李纯甫欣赏,与新崛起的文坛盟主元好问也相知颇深。
元好问于贞祐四年(1216)也就是李献能中进士的第二年在文坛一举成名。《金史》列传第六十四本传云:“下太行,渡大河,为《箕山》、《琴台》等诗。礼部赵秉文见之,以为近代无此作也。于是名震京师。”[2]2742元好问的诗以其浑融深厚的风格为大定、明昌以来颓靡不振的诗坛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为文坛改革派赵秉文、李献能所欣赏赞叹。
李献能于兴定元年(1217)结识元好问,俩人很快就成为志趣相投的密友。在元好问诗词中有近20首是与李献能唱和的。
兴定四年(1220)六月,李献能与元好问、雷渊同游玉华谷,分韵赋诗,过少姨庙,壁间得古仙人词,三人谱词中语为赋。[1]329三人之雅集,是在元好问名震京师之后,中进士之前的事,反映了供职翰林的李献能、当时名士雷渊对元好问的推称。
兴定五年(1221)元好问应试及第,李献能与赵秉文、杨云翼力为推称。这年,赵秉文以礼部尚书身份“知贡举”作“读卷官”。因与元好问同场考试的卢元应制诗出了“重用韵”的差错,却被录为进士,又引起轩然大波,导致撤职降级的处分。赵秉文被“降两阶”,以“礼部尚书”的名义罢官“致仕”,而且,此事还牵连元好问。由于赵秉文对他“力为挽之,奖借过称”,引起了宰相师仲安的“不平”,就在朝官中散布流言,说赵秉文与杨云翼、雷渊、李献能等人是“元氏党人”。[7]798-799在这种情况下,对自己的“座主”赵秉文所受到的处分又有点罚不当罪,自己也受到无妄之冤,元好问断然“不就选”,拂袖而去。
三年后的正大元年(1224)元好问应词科试优等,李献能诵其卷于赵秉文,《赵闲闲真赞》记载赵秉文对元好问程文《秦王破窦建德降王世充露布》非常欣赏,而且又勾起三年前的旧事,对坐在旁边的右司谏陈规说:“人言我党元子,诚党之邪?”[7]798毫不避讳他对元好问的欣赏。虽然被污蔑为“同党”,但也说明共同的文学思想和志趣已经把他们这些人联结在一起了。
元光元年(1222)春,李献能、元好问、辛愿在孟津相会,辛愿短暂停留后就离去了。[1]486李献能在这里大约逗留了一年半的时间,离别时,元好问写了《送钦叔内翰并寄刘达卿郎中白文举编修五首》表达了对他深厚的情谊,其中第四首云:
君性我所谙,我心君所知。凡我之所短,君亦时有之。谋事恨太锐,临断恨太迟。持论恨太高,徇俗恨太卑。人道自近始,贫富理不齐。君自不得饱,欲疗何人饥。乞酰乞诸邻,圣哲有明讥。被发救乡人,智者所不为。且如与人交,交有非所宜。白黑不复择,豁豁倾心脾。泛爱岂不可,后悔终自贻。又如与人言,宁复无失辞。刺口论成败,白眼谈歌诗。世故彀黄闲,能不发其机。闻君作损斋,似觉豪华非。惩忿与窒欲,百年有良规。与子各努力,岁晚以为期。[7]15
李献能为人很真诚,无防人之心,元好问警告他不要被官场上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如果不是密友,是不会说出此番肺腑之言的。李献能和元好问性格十分相似,成为两人友谊的基础。
元光二年(1223)元兵徇同州,又攻打凤翔,李献能避兵华山,大约此后又回到京城,依旧为翰林。元好问有诗《闻钦叔在华下》[7]64,又有《念奴娇·钦叔钦用避兵太华绝顶,以书见招,因为赋此》[7]985。正大七年(1230),李献能在河中,元好问写词《江城子·梦德新丈因及钦叔旧游》[7]1049思念他。天兴元年,赵伟军变,李献能遇害。噩耗传来,元好问十分悲痛,写下了《四哀诗·李钦叔》:“赤县神州坐陆沉,金汤非粟祸侵寻。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7]201诗中对李献能的人格做了高度评价,体现出诗人与李献能的深笃情谊。
李献能不但受赵秉文、李纯甫欣赏,与新崛起的文坛盟主元好问相知颇深,并且在他们周围也围绕着一批文人,互相唱和,在金末文坛成为一道风景。
兴定元年(1217),李献能在京师,曾问学于名士冯璧。此外,他还曾从学于刘祖谦。在问学过程中结识了雷渊、王渥等人。《中州集》“刘祖谦小传”云:“一时名士,如雷御史渊、李内翰献能、王右司渥,皆游其门。”[1]259而元好问、冀禹锡、麻九畴、刘光甫也是这个圈中的人物,他们交游唱和、情意相投,《中州集》卷六“冀禹锡小传”曰:“在京师时,希顔、仲泽、钦叔、京父,相得甚欢。升堂拜亲,有昆弟之义。而不肖徒以文字之故,得幸诸公间。”[1]332《归潜志》卷二“麻九畴知己”小传云:“与张伯玉、宋飞卿、雷希颜、李钦叔及余先子善。”[9]14
除了文学创作上互相交流唱和外,在学术思想上,他们也展开辩论,李献能、刘从益、李献卿、刘光甫就曾与李纯甫辩论儒佛异同之事:
屏山平日喜佛学,……大为诸儒所攻。兴定间,再入翰林,时赵闲闲为翰长,余先子为御史,李钦止、钦叔、刘光甫俱在朝,每相见,辄谈儒佛异同,相与折难。[9]105
李献能的性格和为人决定了他在文人圈中是一个核心人物,是后起才士喜欢归附的人物。元好问《中州集》卷六说:
钦叔资禀明敏,博闻强记,辈流中少见其比。为人诚实乐易,洞见肺腑,世间狡狯变诈,纤悉无不知,然羞之不道也。与人交,不立崖岸,杯酒相然诺,赴难解纷,不自顾藉。虽小书生以爱兄之道来,亦殷勤接纳,倾筐倒庋,无复余地,时辈以此归之。[1]105
例如,从李献能存世不多的作品中,有数首都与王郁有关,可见其交往之密切。王郁(1204-1233),字飞伯,曾以诗名震动京师,但以后两次科举俱落第,后死于乱兵之手。《归潜志》记载:
李钦叔过钧台,得其所著《伤鲁麟》《导怀》等赋,并《杨孝童碑》《王梦详哀词》,大惊,誊书,遍荐于诸公,先生之名始满天下。[9]23
关于李献能奖掖后进,对杨鹏及王良臣的欣赏也是例子:
贞祐南渡后,诗学为胜。……其死于诗者,汝海杨飞卿一人而已。李内翰钦叔工篇翰,而飞卿从之游。初得“树古叶黄早,僧闲头白迟”之句,大为钦叔所推激。从是游道日广,而学亦大进。[7]770《中州集》卷五“王良臣小传”云:
作诗以敏捷称,又于内典有所得,入翰林,与李钦叔善。从军南征,钦亦预行。道中酬唱甚多,有诗云:“荞麦苒苒蜜脾香,禾穗累累鹘眼黄。一缕晚烟吹不去,为谁着意护秋霜。”钦叔爱之。[1]250
金代后期文坛有几次著名的文人雅集,如元光二年(1223)夏,文士们聚集河南叶县作《昆阳怀古诗》,表达了他们对时局的忧虑,刘从益、元好问、李汾、李献能、史学、刘从益都有作品。事见《归潜志》卷九:
余先子翰林令时,同郝坊州仲纯赋《昆阳怀古诗》,诸公多继作。…史学优、李钦叔、白文举皆有诗,余亦作一古诗也。[9]92
还有一件在金代文坛影响深远的雅事是燕子图组诗的写作。李献能也有题诗。[1]243他们的诗歌都突出了情与恩义。这是金代文坛的新动向。
李献能的诗作存21首,其中比较好的是《荥阳古城登览寄裕之》、《赠王飞伯杂言》、《郏城秋夜怀李仁卿》。但从总体上看李献能的文学创作是平庸的,这和金朝文学创作的总体水平不高有关。原因在于金代作家没有将鲜活的社会生活和人间百态纳入自己的视野,没有将自己的生命融入诗歌之中。李献能与其弟李献甫死得都很壮烈,但写诗却只在技巧层面下工夫,没有歌颂反映时代的英烈和苦难。如果了解了蒙军的暴行以及许多殉国壮举之后,我们会感到金代的诗坛与时代是不相匹配的。
李献能是科举选拔上来的,他和赵秉文一起为扭转当时文风起了一定作用,但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极端功利的科举对文学的发展只能起到阻碍的作用,金代后期的这种状况尤为明显。金代文人在朝廷上的地位也比较低,与政权的疏离导致文人士大夫对女真政权感情的淡漠,反映在文学创作中,就是写了大量游览、宴集、隐逸和赠答内容的作品,这与文人地位低下导致其缺乏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感有极大的关系。
李献能在金代后期文坛声誉较高,原因有以下几点:出身文学世家,一家四兄弟先后及第;曾经历了两次省试风波,与金后期两代文坛领袖赵秉文、元好问交往密切;他还喜欢奖掖后进,年轻才子喜欢归附;加之他是个大孝子,[2]2737名声很好;特别是他诚实乐易、温文尔雅的性格,使他在文坛交游甚广。据笔者观察,在金代文人圈中,多数文人都个性极强。只要浏览《中州集》、《归潜志》等书,我们能看到很多有关记载:
李翰林纯甫,…使酒玩世,人悟其意,輙谩骂之。[8]7
麻九畴知己,…性隘狭,交游少不惬意,輙怒去,盖处士之刚者也。[8]14
李汾长源,…为人尚气,跌宕不羁。颇褊躁,触之则怒,以是多为人所恶。[8]19
雷翰林渊,…善饮啖,未尝见大醉。酒间论事,口吃而甚辩,出奇无穷,此真豪士也。[8]10-11
可以说,当时活跃在文坛的多数作家都是极富个性的人物。元好问曾在《闲闲公墓铭》中总结道:“盖自宋以后百年,辽以来三百年,若党承旨世杰、王内翰子端、周三司德卿、杨礼部之美、王延州从之、李右司之纯、雷御史希颜,不可不谓之豪杰之士。”[7]400而在金末大量豪杰式作家中,李献能是少数例外的人物。他们中有了温文尔雅、诚实乐易的李献能,必然在交往中少了摩擦,多了一份融通和谐。在金代后期文人集团中,李献能团结了绝大多数的文人,成为文人之间的一个纽带,他不拘一格,提携有才华的后起之秀,使之脱颖而出,为金朝挖掘、培养、造就人才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金)元好问.中州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元)脱 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詹杭伦.金代文学思想史[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
[4][法]丹 纳.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5]阎凤梧,康金声.全辽金诗[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6]胡传志.金代文学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7]姚奠中主编,李正民增订.元好问全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8](金)刘 祁.归潜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7.
[9]牛贵琥.金代文学综论[M]//国学新声:第二辑[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2009.
[10]牛贵琥.金代文学编年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11]牛贵琥.金代作家传记资料索引[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