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湘
(信阳师范学院 马列主义教学部,河南 信阳 464000)
大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1]。而这些非智力因素是当前大学生在求职中普遍欠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套融思想性、政治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社会化、文化传承、能力锻造和人文素质提升的核心的课程体系。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也应是以系统理论知识教育为依托,以综合实践能力教育为主要内容,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我国高校都非常重视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将就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而培养的方式则倾向于通过课程之外的培训或实习进行,其实对大学生未来成功影响很大的个人素质都可以在大学课程中得到训练。一般的课程,不管其学科知识为何,都可以透过教学设计,使之成为传递核心就业能力的工具[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整套课程体系,是贯彻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套课程体系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比一般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更为复杂和丰富,也更具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整套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道德、法律等多方面内容。课程教育发挥着促进学生政治社会化和进行社会控制的功能,同时又发挥着德育功能以及智育功能等。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既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正确处理社会关系的复杂问题,它没有知识技能的可重复性甚至千篇一律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目标是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为推进我国社会科学发展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导向和动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主要侧重于思想性、政治性和教育性,同时又体现时代性、民族性和具体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理论与时事热点焦点相结合、与大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是时代内容、理论内容、实际内容、相关内容的整合,形成具有充分说服力的内容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效果方面能做到显性和隐性效果的有效结合。显性效果体现在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能自觉结合课堂知识关注时事,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理性看待社会热点焦点,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隐性效果强调的是教学效果的持续性,它的目标要求是能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养成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习惯,促使受教育者在任何时候都能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中国现实社会文化背景下,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意识薄弱,只是作为不得已而修的课程,不少学生是消极的应付性学习。部分大学生认为这门课程不会给自己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和直接的收益,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就业前途没有多大关系。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就会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价值功能就无法体现。
所谓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3]。在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中,我们一般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概括为“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但在现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通过剥夺学生主体地位的手段来塑造自己的权威,表现出“主导”对“主体”的压制。而这种行为不仅没有为教师带来预期的主体性提升,反而造成自身主体地位畸变。同时在这种压制情况下,学生只能是温顺地听,被动地适应学习内容,制度性地遵守纪律,其主体性遭到忽视与遮蔽似不可避免。换而言之,学生只纯粹是客体了。而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缺位就无法体现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融思想性、政治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然而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上是单向的理论讲授,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教学几乎没有;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不注重对理论进行深入浅出分析,不考虑学生实际,不联系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反映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不够,尤其是国内外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缺乏吸引力和实效性造成大学生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的问题普遍存在。
目前,大班教学的课堂学生人数一般都在100~150人,有的甚至会超过200人。据国外的一项研究,“教师站在讲台上的视觉控制宽度一般小于10人,视觉纵深小于10排。当注意对象的数量超过这个数目后,往往难以控制。如果教师处在专心讲课状态,控制范围还要小。”[4]班级人数众多,师生彼此不熟识,缺乏交流,师生感情淡漠,时间一长,就会出现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现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参与度降低,其就业能力的培养效果也就会降低。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缺少实践教学,仅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课外社会实践,比如:带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组织学生到乡下、城市市场进行调研考察;在暑期进行“三下乡”活动,开展社会调查。这些实践教学只能在课外开展,虽然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性和实效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经常开展,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参加,只能流于形式,缺乏持久性。有的学校连课外实践也缺乏,要么只是在教学计划上写,要么以点带面,只是部分学生代表参加,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参与锻炼,能力素质得不到提高,影响了就业。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成为传递核心就业能力的工具就需要贯彻两个主体的教学原则,以合作学习为主线,对课内外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富有创意和实效的设计与实施。在大班教学背景下学生构建小组化学习形式,在探讨互动中培育自主学习、表达沟通能力,在研究探索中培养社会适应和创新能力。
传统教育培养的学生缺少一种锐意求索的内在精神。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相反,却处于一种被人指派、“辛苦劳作”的“仆人”地位。这样的状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坚持两个主体原则,首先是要求老师“学会教学”。对教师来说,以前他只需要关注课前备课、课堂授课和课后辅导,最后考卷出题、改卷和评分,而现在他既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又要关注自身的发展,善于调整教学方法。其次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对学生来说,以前的学习只需要上课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做好预习和复习,之后参加考试并通过即可,而现在作为学会学习中的主体,他还必须通过每个阶段自主学习,找出问题并提交问题,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中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把学生从被动的地位中解放出来。同时给教师以足够的反馈信息和评价。这种两个主体的原则,也即是教学相长的原则,教师启发学生,学生触发教师,循环往复,在教学中就会出现“双边提高”和“双向交流”的效果。
目前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在普遍实行选课制、学分制大班教学,存在班级人数多、散、乱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在班级中要求学生组成专题研讨、社会调研小组(在选课过程中最好能组成10人的固定小组,小组确定后再选任课教师)。开展小组活动主要有三方面:其一,小组讨论。教师首先制作好“自主学习方案表”,让小组内成员按要求自主学习,找出问题并提交问题;其二,小组专题演讲。小组成员通过加强在组内细化分工、资料搜集整理、专题内容设计、PPT演示制作、推选演讲代表等环节上的合作,开展课堂实践教学,从而实现了既掌握了课程内容,又增加了团队意识;其三,小组社会调研。小组成员围绕一个课题或专题到不同的区域调查、求证,扩大了调查的范围,扩宽了视野,也使材料更丰富、更翔实。
所谓课堂实践教学,就是对于课堂内没有讲授而需要学生在课外学习的内容,设以特定的专题,让学生走上讲台,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在课堂进行交流、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实践教学除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程内容,还能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表达沟通和团队合作等能力。具体方式有:
第一,读经典名著,组织座谈会。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文章或节选用PPT多媒体放映出来,分小组讨论,总结观点,再从小组中请学生代表谈体会或者是解读。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真理、原理的分析能力,对观点的沟通表达能力。
第二,进行专题式演讲教学。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专题式演讲教学。要求:①各小组选定专题内容,给出一周的时间认真学习、分工准备、积极参与;②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推荐代表以PPT方式参加集中演讲;③各小组长担当评委实行现场打分,评出一、二、三等奖;④活动结束后各小组长结合本小组取得的名次对活动的整体效果写出总结材料。这种把静态教学内容转换为有探索价值的研究问题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种亲自参与知识的传播并获得成功的机会,既能够诱发学生主动求索的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表达沟通、团队合作等社交能力。
实践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手段,也是目的。坚持实践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实践教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一,课前体验。在讲授某一专题内容之前,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社区、企业,让学生深入实践去调查,去感受体验生动真实的知识,或者教师设计好相关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到实践中去求证。例如,在讲授价值前,带领学生到社区的志愿服务中心,让他们了解志愿精神内涵、服务内容和方式等,当他们具有了服务他人的意识和志愿后,就能自觉地将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现实的教育,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其中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尤为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角色要求,促进社会化进程。
第二,课外指导。首先,在学生社团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方面遇到问题时给予一定指导。大学生平时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一些校外的组织和活动等。在管理、组织和实施方式方面可能都比较生疏,教师可以给予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其次,在学生社会实践和创业过程中给予指导,比如开展“志愿服务”“人际沟通”等内容的集中训练,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与社会上各层面的人交往和共处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不断扩大社会关系网络,提高就业的社会资本。
第三,课后总结。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调研,以课题和论文的形式对所选专题进行总结。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申请自主开展课题研究,并争取学校科研部门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课题可以来自课前的社会实践调研,也可以来源于时事热点焦点的思考,还可以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阅读研究。另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把课题研究与论文发表(或毕业论文)相结合。这种注重实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特点有助于培养和强化大学生就业能力。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式的设计上,都能切实地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
[1]张惠丽.关于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构成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9(10):177-180.
[2]曾湘泉,牛玲.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战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2):19-31.
[3]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5(3):4-10.
[4]蒋士会.试论高校大班课堂教学的优化[J].大学教育科学,2004(1):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