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冲击态势及对策

2012-04-12 11:59李大棚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舆论政府信息

李大棚

(大连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微博,作为新兴的社交网络媒体,自2007年进入中国以来,短短5年的时间,就以庞大的用户数量、快速的信息传播、广泛的社会参与、强势的舆论导向,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认知,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微博的强大力量,已经渗透到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等领域,对我国的社会生活、政治民主、文化交流等方面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带来严重冲击。对此,我国政府应有所作为,及早研究应对之策,趋利避害,化危为机,进一步确保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稳定持续的发展。

一、微博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冲击态势

1.微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微博在我国的发展扩张速度令人惊讶,作为2007年从西方引进的“舶来品”,仅仅5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拟态力量。2011年,微博成为发展最快的互联网应用,它所拥有的微博用户数量呈指数式的增长。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中国互联网用户达5.13亿,新浪微博用户突破3亿,腾讯微博用户过3.1亿,搜狐、网易微博用户过1亿。截至2012年3月29日,微信用户也突破了1亿。”[1]随着微博拟态力量的不断增强,其作用与影响力也在日益扩大,从网民利用微博进行社会热点讨论,借助微博揭露官员腐败和社会公共问题,到中国官员开设微博,并上网倾听网民呼声,吸收网民意见建议……微博已经深刻影响了我国的政治社会生活。

2.微博改变了传统主流媒体的发展格局

新媒体时代,微博改变了以往的新闻和信息传播格局。微博的信息传播在广度与速度上是“裂变式”的。这种传播方式突破了互联网上所谓的六度分割理论之说,认为任何一个人跟世界另外的任何一个人之间最多相隔六个人。而在微博上,“一个人的微博跟其他人的微博套叠,一个人群跟另外一个人群套叠,因此只要一条信息具有阶层文化兴趣利益的穿透性,就是说能激起大家的兴趣、关注,理论上说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条信息从哪个渠道出来的不再重要。这就是微博具有的爆炸性、裂变式的传播能量,是博客和QQ难以实现的。”[2]

微博的崛起,让人人都能成为自媒体。由于微博把信息发布的门槛降到了极致,微博用户就可以把周围的所见所闻,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方式对外发布,并以“病毒式”的速度向整个“拟态社会”传播。“借助这个平台,谁都可以充当记者,真所谓‘人人都有麦克风’。”[3]这种自媒体属性和功能,使得话语权进一步下放,保证人人都有话说,凸显了微博时代的空间无限、自由舒展和话语平等。概言之,微博的强大优势和功能,使媒介的属性及其传播方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对传统媒体的发展格局带来巨大的冲击。

3.微博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媒体是信息发布、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推广主流价值观的主渠道。”[4]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阵地的争夺在中西方之间呈愈演愈烈之势。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依靠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牢牢控制着全球网络的主导权。据统计,“互联网上97%的信息是出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英文信息,其中美国的网上信息量占75%以上,中文信息还不到0.5%。”[5]此外,“目前,控制国际互联网的13台域名根服务器全部被美国所把持。”[6]为了集中利用好这一网络武器,英美等发达国家对传统媒体进行战略调整。2011年初,美国之音(VOA)和英国BBC广播公司停止对中国的中文广播。但是“他们的停播,并不是要停止思想渗透和舆论影响,而是移师互联网拓展网站和微博业务,想进行更广更深的渗透和影响。”[7]由此看出,西方发达国家已把微博等网络新媒体作为对华输出西方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4.微博对主流意识形态依存的政治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微博创立之初,并没有显示出强大的政治功能。但是随着社会事件在微博的关注度提高、民众的话语权提升,以及政治参与的热切渴望助推了微博政治的兴起。微博政治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行“善”也可以为“恶”。

“善”的方面,微博的发展,推动“微博问政”和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加快了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微博的出现,加剧了公共权力的分化,话语权不再单独掌握在政府手中,网民的意见表达、话语围观和舆论监督,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的信息透明度,促进了政府权力、行为的健康运行。“从官员抽的烟、戴的表的询问到征地拆迁中权力的滥用,网络公民正在通过权力行使的阳光将权力过程的黑暗射穿。”[8]有关学者曾对近年来210起中国重大舆论事件进行研究,“网络舆论在67%的事件中起到了推动政府解决问题的积极作用,71%的微博使用者认为,微博提高了他们对政治的关注度。”[9]

“恶”的方面,微博蕴含的政治力量破坏性大,对国家政治议程和社会安全构成严重挑战。近年发生的众多事件表明,微博已成为一系列社会政治事件的幕后推手。如2009年,摩尔多瓦爆发了“颜色革命”,也称“Twitter革命”;2011年初中东、北非多国出现民众对抗政府,甚至推翻政权的突发事件;同年9月在全美多个城市同时爆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等事件。近年来,不少西方政客和敌对势力看重微博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和政治颠覆功能,叫嚣着要用“Twitter挑战中国网络长城”,要在中国掀起一场来自微博发起的中国式革命。我国也有一些深受西方价值观影响的人借助微博发起所谓的“推行中国式自由民主运动”。这些运动极易与普通生活中存在的“抱怨文化”发生“共振”,危害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5.微博舆情鱼龙混杂,削弱了政府的社会公信力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度

微博的出现,推动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微博上表达思想、发表意见,微博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发源地。微博舆论是公民以微博为平台,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对某一焦点或热点事件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体共同意见或言论。微博舆论已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表现形式,对政府决策产生了影响。但在现实社会中,“意见领袖”在社会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导向作用。“《2011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显示,这一年影响较大的74起与微博相关的舆情案例中,有近五成存在明显的‘意见领袖’。”[10]

微博舆情既有丰富性、及时性、互动性、开放性等特点,也具有情绪性与非理性、个体化与群体化等特点,加上微博舆情内容缺少“把关人”,微博舆情发布者身份的隐匿性,或因网民道德缺失而散布、传播有害虚假信息,造成微博舆情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局面,削弱了民众对政府公信力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度。当前,微博舆情真假难辨,有害虚假信息通过微博迅速传播,容易造成难以预料的社会影响。正如西方学者埃瑟.戴森所言:“数字化的世界是一片新的疆土,可以释放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11]2011年,网上就曾出现过金庸先生的去世、广州眼癌患者的母亲闹市跪求救助、“宁可为妓绝不为师”的“西子可儿”以及“南昌大桥数百人自杀”等谣言,不仅误导了民意,损害了国家的整体形象,也削弱了民众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度。

二、微博时代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应对措施

1.加强微博监管,争夺网络话语权

当今信息化时代,加强微博监管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面对的迫切任务之一,我国也不例外。尽管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大肆鼓吹“互联网自由”,要求世界各国放开对互联网的管制。可是历史实践证明,他们所极力推行的“互联网自由”主张是虚伪的,只不过是一种别有用心的政治伎俩。因为,在英美发达国家内部,互联网并非完全自由、开放。2011年英国爆发数周的伦敦骚乱,就是英国青年利用微博社交媒介,煽动、组织的暴力行径。骚乱发生后,英国《金融时报》就刊文,指责英国政府放任互联网,强烈呼吁政府应加强对互联网新媒体的监管。英国《卫报》就如何管理微博社交媒体方面,提出Twitter用户要用“九种”负责人的方式使用微博。为了治理网络犯罪和杜绝微博造谣、诽谤等信息,美国司法部要求国会修改相关的计算机欺诈法案,以起诉那些在网络上提供虚假身份等信息来伤害他人的人。此外,美国“全球最大社交网站Facebook和互联网巨头谷歌新推出的‘谷歌’+社交服务,都是实名制的严格执行者。”[12]

有鉴于此,党中央已从战略全局的高度,重视对网络新媒体的监管。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对社交网站和即时通讯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13]我国相关网站和各级地方政府,积极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网络新媒体的监管政策。新浪、搜狐、网易等大型门户网站要求微博用户实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北京市发布实施的《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注册微博账户要用实名制,否则只能浏览不能发言。随后,在广州、深圳等地也实行微博实名制。这些监管措施和规定,极大地增强了微博信息传播的真实性,有利于引导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

2.推进网络阵地建设,掌控微博舆论的主导权

微博在方便人们交流互动的同时,也以自身隐性的议程设置、规定和传播蕴含主流价值观和思想文化的话语框架,影响受众对发生的社会问题、政治事件以及文化现象的态度和评价,发挥着文化软实力的渗透作用。由此可知,微博已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争夺的主阵地。微博时代,要在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中赢得优势,政府应深入推进网络阵地建设,牢牢掌控微博舆论的主导权。一是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创造出适合微博特点的、蕴含我国主流价值观和先进思想文化的精品力作,在内容上突出深刻的思想性和优雅的艺术性。二是要做大做强主流网站。深入分析研究网络新媒体的规律特点和网民心理,相关部门加强统筹,加快发展重点新闻网站,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培育积极向好、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三是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推进建立网络诚信体系。提高网络道德的认识水平,规范网络道德的行为表现,健全网络道德的维护机制,是当前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3.建立社会资源整合机制,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舆论的导向力

微博上表达的观点鱼龙混杂,对政府和社会不满的声音此起彼伏,各种谣言肆意泛滥,严重削弱了民众对我国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分散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对此,我国要建立社会资源整合机制,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舆论的导向力。

第一,政府要顺势而为。政府要学习、使用、熟悉微博,探索并抓住互联网的信息流转规律。对于网民关注度高的问题,“政府必须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回应社会关切,努力抢占先机、赢得话语权、掌握主动权,牢牢占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14]政府要转变执政思维,主动联系网民,加强官民互动。没有危机时,要多与网民交流;危机出现时,要及时采取公关,以真诚的态度疏导舆论。政府要建立自己的官方微博,把信息公开常态化。对于微博虚假信息,政府应建立微博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地澄清社会流言、谣言和不实报道,做好对公众的释疑解惑工作。

第二,传统媒体应主动而为。与强硬的管理手段相比,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更容易被网民接受。由于微博信息的碎片化,导致所发布的信息几秒钟后就被其他信息覆盖。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反应重大社会问题的信息可能被网民忽视的不利情况。如果传统媒体能积极地主动把一些微博上的真实社会事件挑选出来,进行放大,就能设置议程,把社会舆论引向合理化的道路上来。“罗彩霞”“艾滋女”等事件已向我们证明传统媒体的力量。

第三,“意见领袖”要担当有为。要高度重视“微博意见领袖”在社会舆论引导中的作用。“意见领袖”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社会舆论的走向。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特别注意意见领袖的价值,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说理能力强的网友充当舆论领袖,积极参与讨论,互动交流,发表网络时评,进行舆论引导。”[15]

[1]龚克.面对网络应有素质危机感[N].学习时报,2012-04-23(1).

[2]张来民.新的舆论机制正在形成[N].学习时报,2012-02-27(6).

[3]吴恒权.发挥主流媒体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J].红旗文摘,2011(5):54.

[4]张骥.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68.

[5]刘明君,郑来春,陈少岚,等.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87.

[6]匡长福.西方对华文化渗透的新路径[J].马克思主义文摘,2011(8):53.

[7]张春美.互联网境遇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探索与争鸣,2011(12):53.

[8]褚松燕.政府因应微博“六字诀”[J].人民论坛,2012(01):27.

[9]王文.微博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更须有所作为[J].红旗文稿,2011(22):28.

[10]陈力丹.微博的作用和我们的责任[N].学习时报,2012-01-02(6).

[11]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17.

[12]薛国林.国外微博管理经验借鉴[J].人民论坛,2012(02):37.

[1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2.

[14]李长春.提高复杂形势下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能力[N].人民日报,2008-01-10(1).

[15]王敏,覃军.网络社会政府危机信息传播管理的困境与对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01):131.

猜你喜欢
舆论政府信息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订阅信息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展会信息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