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时期新式学堂的历史分析

2012-04-12 11:59孙国业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洋务派新式学堂

孙国业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以及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的打击,国内出现了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局面,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国运下,为挽救统治危机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窃自海禁大开,风气日变,论者谓国势之强弱,视乎人才之盛衰,而造就人才,必自广设学校始。”[1]29-30在与西方的接触中,一些在中央和地方掌握着军政实权的洋务派官员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主张,希望通过引进西方机器装备,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手段,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洋务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它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泛,不仅包括前期的军事工业和后期的民用工业,还有提倡新式教育,兴办新式学堂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新式学堂主要是学习西方列强的科技知识,培养特殊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满足这些工业企业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

这一时期,国内出现了一批新式学堂。1862年,洋务派首创“京师同文馆”,研习外语,这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随后,洋务派在各地又兴建船政学堂、水师学堂等技术和军事学堂。据统计,1862—1895年洋务派创办的各类学校达25所之多[2]。这些学堂与读经的旧式学校已有较大的不同,它已不太重视四书五经,不是为了应付科举考试的学堂,而是着重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学习技术的能力。虽然这些新式学堂是处在晚清正规教育系统之外,没有像科举学堂那样受到高度的重视,但“它们的存在会动摇和瓦解科举制度”[3]。

一、新式学堂的分类

“又震于列强之船坚炮利,急须养成翻译与制造船械及海陆军之人才,故其时首先设置之学校”[1]23。为了抗衡西方的军事实力,为了培养洋务人才,洋务派依据晚清政府运作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创办了各式学堂。创办的新式学堂按学习内容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以学习外国语性质为主的新式学堂

鸦片战争以后,晚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政治交涉增多,在外交活动中由于语言方面的不便,通常会聘请传教士来充当翻译,洋人翻译往往会使中国在谈判和签约时造成国家利益受到较大损失。1862年,洋务派官员奕䜣在奏请同文馆折中提及,“臣等伏思,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1]26为应付迫切的外交需要,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晚清政府批准了恭亲王奕“奏请同文馆折”的奏折。同年6月,京师同文馆正式开课,“由洋文而及诸学,共须八年。馆中肄习洋文四种:即英、法、俄、德四国文字也。”[1]31在学习洋文时,主要是翻译条子,练习文法和译书。同时,在这八年中,还需要学习汉文、化学、天文测算、数理格物、机器以及各国地理。同文馆是近代中国最早按照西方教育模式建立起来的新式学堂,打破了传统的科举教育模式,是中国新式教育的开端。洋务派在1885年的奏章中重述了他们建立系统的历史,说道:“窃臣衙门设立同文馆以来,迄今二十余年。……历年以来,洋教习等均能始终不懈,各学生等因而日起有功;或随洋出洋,充作翻译,或陛迁外省,及调赴沿海各处差委,已不乏人;实属著有成效。”[1]33

1863年,李鸿章奏请仿照京师同文馆之例,在上海创办外国语言文字学馆,后改称为上海广方言馆。1864年,毛鸿宾奏请开设教习外国语言文字学馆,即广州同文馆。1893年,张之洞创办了湖北自强学堂。此外,还有新疆俄文馆、台湾西学馆、珲春俄文馆和在同文馆中增设的天文算学馆。

2.以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为主的新式学堂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利,让晚清统治者看到了西方军事上的“船坚炮利”,也承认了和列强存在差距,还处在冷兵器时代的中国,军备武器和军事技术远不及西方发达。洋务派官员迫切需要掌握近代军事方面的人才,纷纷主张“讲究洋器”,建议在军事工业和兵工厂内设立相关的军事技术学校,就近培养军事知识人才,后被政府批准。如在福建船政局内设有福建船政学堂,江南制造总局内设有操炮学堂。同时,为了加强沿海地区的海防建设,也创办了一些培养军事技术的水师学堂。1887年,张之洞奏请创办了广东水陆师学堂。1890年,曾国荃仿照英国水师,奏请创办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1895年,继天津水师学堂之后,晚清政府又创办了天津武备学堂,这也是中国第一所陆军学堂。此后,各地纷纷仿照天津武备学堂的模式,创建武备学堂。如太原的山西武备学堂,南京的江南陆师学堂,贵阳的贵州武备学堂,等等。

3.以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为主的新式学堂

这一类新式学堂主要是指专门培养铁路、电报、医学、矿务等各类科技人才的学堂。这类学堂主要有:1880年,李鸿章奏请准备在天津创办一所电报学堂。同年10月6日开学,教授“电学与发报技术”课程。1881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医学馆,1893年12月,由清政府正式接办,改名为北洋医学堂,这是清政府第一所自办的西医学校。1895年,津榆铁路公司创办了山海关铁路学堂,它是中国最早的铁路学校。1876年创办的福建电气学塾,1881年创办的广东实学馆,1892年创办的湖北矿务学堂,1882年创办的上海电报学堂,1898年创办的南京矿务学堂等。此外,福建船政学堂中的前堂以讲授造船技术为主,培养出了一批造船人才。

二、新式学堂的新特征

传统封建学校教育,无论官学还是私学,都是以科举应试为途径,达到入仕做官的目的,它们的办学思想和能力有着天然的局限,无法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军事发展的人才要求。而洋务运动时期,以京师同文馆为代表的一批新式教育学堂犹如雨后春笋般逐步创办并得到发展,它们摆脱科举考试的桎梏,以现实社会的需求作为出发点,主要培养学习西方人文和自然科学以及科学技术的学生。因此,新式学堂在教育思想、地理位置、培养方案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

1.新式学堂教育思想的转变特征

直到洋务运动前,与科举相对应的传统官学和私塾系统已然成熟,四书五经和八股文根深蒂固地钳制着学生的思维,然而陈旧迂腐的教育制度却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新式学堂的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教育的禁锢,摒弃“词赋只尚浮华,而全无实用。明经徒事记诵,而文义不通”[4]的科举,而是着重培养能够为实业企业和国家外交服务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如翻译人才、军事人才、技术人才等。由于教育思想的转变,导致了新式学堂的教学内容发生颠覆性的不同,不再死板强调学习经文,而是着重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通习洋文。

虽然设立洋务学堂的最终目的仍然是维护晚清岌岌可危的统治,但是这些新式学堂学习的“西学”“西艺”,都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技术课程,它们不仅能使学生掌握谋生的本领,也能够满足当时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因此,最终这种教育思想得到更多人的肯定,也为洋务派官员和各类企业所接受,进入新式学堂学习的学生人数逐步增加,改变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了国人的世眼,教育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转变。

2.新式学堂地理位置的分布特征

根据统计,洋务运动时期所创办的各类新式学堂达25所之多,整理发现这些新式学堂在地理区位上有着显著的特征。至《江宁条约》之后,晚清被迫签署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向西方列强开放了我国沿海沿江的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因受外商及其商品经济的影响,这些城市的工商业客观上得到了一些发展,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也随之增强。因此,新式学堂设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城市的较多,如南京、汉口、上海、天津等处,设在大陆内地城市的新式学堂相对较少,只有贵阳、太原等地。

同时,统计显示,新式学堂设在北京的比较少,最著名的就是京师大学堂,而设在地方城市的较多,尤其以南方地区为盛。北京作为清政府首都,是顽固派的大本营,处在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中心,新思想的洋务学堂在这里很难得到有效的蔓延发展,而地方性的城市远离京师,多为洋务派官员所实权掌控,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也就利于新式学堂的创办及发展。其中,南方地区更多地接触到西方的科技、机器和商品贸易,思想风气更加开化,这就为新式学堂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

综合以上两种地理方位的特点,新式学堂在地理区位上,形成了北方以天津为中心,长江流域以汉口、南京、上海三城市为主,南方以福建广东为重点的格局。新式学堂在这些地区的兴办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兴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日后我国三大经济圈的雏形。

3.新式学堂培养方案的创新特征

新式学堂的教育培养与传统学校的教育培养也有很大差异。传统学校的教育是以四书五经为内容,以科举仕官为最终目的的封建教育。而新式学堂的培养方案包含教育创新意识和实践授课制度,具有近代化的趋势,不是单学习经文,更侧重系统学习技术训练和专业教育。

以天津水师学堂为例,“天津水师学堂……次年(1883年)招取学生,入堂肄业。分驾驶、管轮两科。教授用英文,兼习操法及读经、国文等科。优者遣派出洋留学,以资深造。厥后海军诸将帅由此毕业者甚多。”[1]83可以看出,学堂采用分年分科的教学培养,并且很重视教学之后的实践作用。首先,“挑选学生,无论天津本籍,或邻县,或外省寄籍良家子弟,自十三岁以上、十七岁以下,已经读书数年,读过两三经,能作小讲半篇或全篇者,准取。”[1]84这样新式学堂学生的入学条件减少了受身份地位的限制。其次,学习课程方面虽有国文子经,但也需要学习洋文和专业知识,还需要“在堂应授功课毕后,均上练船历练。”[4]这样就要求学生文理全通。同时,对学生的学制做了要求,以五年为期,未满五年,不得告退。再者,学生每年春、夏、冬三季小考,“考列前茅者奖赏有差,其历次优等者递加赡银,并赏功牌、衣料。”[4]最后,毕业后或出洋深造或赴军事企业从业。

从天津水师学堂一例来看,新式学堂的培养方案采用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分年课程和实践授课制等措施,注重教育实践,培养对社会发展有需求的技术人才。

三、新式学堂的意义

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作为晚清政府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在保留“中学”的前提下,提倡“西学”“西艺”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教育,它“在封建教育体制中打开了一个缺口”[5],为推进教育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新式学堂的出现给沉闷腐朽的晚清教育带来了清新的面貌。依靠洋务派支持兴办起来的新式学堂,在保留传统的儒学子经为必修科目外,主要还是极力提倡向西方学习,聘请外国老师教授学生学习西方的语言、人文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即希望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这些措施及目的都表明,以洋务派为主体的一部分晚清官员已经放弃了天朝上国盲目排外的心态,认识到中国在“技艺”方面与西方的差距,力图向西方学习来增强国家的实力。如果说洋务运动的工矿企业是物质层面的变革,那么新式学堂的出现就是教育文化层面的创新。它的兴办,使“西学”进入学校教育领域,开辟了一条与科举取士不同的选拔人才的途径,为中国培养出了第一批外交人才、军事人才、技术人才以及民族工业企业家。

同时,新式学堂也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始祖。“我国近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始于19世纪60年代,当时被称为‘实业教育’。”[6]这个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职业自身的不断进化,在培养方案上新式学堂与当时的高等教育“官学”逐渐划分开,变而重视培养技术型人才性质的学校,它的培养目的具有教育培养的针对性和直接性。它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模型,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当然,新式学堂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首先,新式教育一直饱受守旧派的抵制和攻击,他们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7]这样导致洋务派官员经受了很大的政治压力,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财力继续支持新式学堂往前发展。其次,新式学堂的教育改革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本着“变器不变道”的原则,以维护晚清统治,培养洋务人才为目的,这样的学堂教育带有浓厚的封建性质。即使是在新式学堂里四书五经仍然是各类学校的必修课,同时保留着科举制,造成了学堂和科举并存的局面。第三,新式学堂教育制度还有缺陷。虽然洋务派官员依靠自身的政治力量创办的新式学堂跟社会对人才需求有着紧密的联系,但这些学堂都是个别的、没有相关联的专门学校,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学制,也没有一个完整的学校系统,所有学校都是各自为政,没有清晰的发展方向,只是一个过渡形式的应急教育。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看,新式学堂的兴办是一次较低层次的教育近代化运动。即使它自身仍有很多弊病,强调“中学”的主导地位,仍然要求学生尊孔读经,但作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最早尝试,它的出现毕竟把近代科学技术引进课堂,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教学内容,动摇了封建教育的制度结构,客观上促进了封建教育的解体进程。作为封建传统教育与近代教育的过渡桥梁,即使新式学堂没有能够完成向近代教育的转型,但它的确加快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表现出了教育近代化的明显趋势。总之,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在教育改革领域具有开山劈石的历史意义。

[1]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7.

[3]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55.

[4]赵尔巽.清史稿:卷一〇八 [M].北京:中华书局,1977:67.

[5]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2.

[6]米靖.现代职业教育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33.

[7]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二册[M].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50.

猜你喜欢
洋务派新式学堂
新式汽车
甘露/新式婚爱珠宝《爱will》放大你身上的幸福光芒
Cartoons
洋务派与中国近代民族电力工业的起源
新式可伸缩性布朗式架的改良及应用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
洋务派对民用工业与强兵御侮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