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工科类专业大学生恋爱观调查分析

2012-04-12 06:34:18韩静康二云
关键词:恋人学业爱情

韩静,康二云

(山西农业大学工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正处于 “天下哪个倜傥少男不善钟情,天下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的时期,如今,恋爱在美丽的大学校园里已经是普遍的现象,出入双双对对、卿卿我我也不会被认为是不正常的行为,现在大学恋爱已不再新鲜。在大学特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及其恋爱心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又凸现出有别于社会青年的心理特征。[1]因此研究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农业院校工科类大学生是怎样对待爱情、追求爱情的呢?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选取了山西农业大学工学院大一到大四的本科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该学院是山西农业大学工科类学生较为集中的学院,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山西农业大学工科类大学生的爱情观、谈恋爱的目的,对爱情观进行调查分析。本次共发出调查问卷400份,收回364份,其中有效问卷360份,包括男175人,女185人。调查对象均为我国农业院校工科在校本科生,遍及大一到大四每个年级,其中161人来自城市,199人来自农村。

一、大学生恋爱的动因分析

(一)谈恋爱是很正常的事

本次调查中有43%的同学正在谈恋爱,而57%的同学没有谈恋爱,即使是对于没有恋爱的同学来说,55.5%的同学表示单身的原因是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只有20%的同学不想在大学谈恋爱,这个数据反映出在大学里恋爱有增长的趋势。被调查学生中约59.5%的学生表示对大学生恋爱持无所谓的态度,38.5%的同学支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谈恋爱,只有2%的人反对大学生恋爱。被调查者表示大学生已经成人,生理和心理都步入成熟,欣赏异性、与异性交往是很正常的事情,对于身边许多同学坠入爱河的事实表示接受。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认为发展亲密感对青年人是否能满意进入社会健康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青年人的困难或烦恼都愿意与自己亲密的朋友诉说,而随着性意识的发展,对亲密朋友的概念和对象缩小化,变成对异性的意识的改变和增强,由此产生了恋爱的情感。[2]

(二)恋爱是美好的

调查中,有61.5%的人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可以使自己在生活上和学习上有个好伴侣,21%的人恋爱是为了减轻心理压力、满足心理需求。当然也有近三成的人认为是因为大学学业压力不大,空闲时间太多,内心空虚寂寞,需要慰藉,引发了爱情。恩格斯将爱情归结为 “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3]爱情被誉为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有人为之神魂颠倒,有人为之失去自我,甚至人们有着 “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如此神圣而奇妙的东西,令人向往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大学生在选择男(女)朋友时也并不盲目,人品好、志趣相投、能力强、相貌好等几个选项的人气依次降低,有6.5%的学生考虑会注意对方的家庭背景,只有5.5%的学生相信随缘。大学课业不再如中学般繁重,学生们又有很多的课余时间去追求他们向往的东西,爱情当然就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两个人的世界有着妙不可言的快乐,彼此相伴、花前月下,所以双双对对的人们就出现在了大学的校园里。

(三)多数家长认可大学生谈恋爱

现如今,家长们也变通了许多,调查显示,59%的家长默许孩子谈恋爱,只有一小部分的家长反对大学生恋爱,这也是如今大学生恋爱遍布校园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大一部分男生表示,父母鼓励自己在大学谈恋爱。家长们认为孩子大了,也该考虑这方面的事情了,在大学里谈谈恋爱,可以知道什么样的对象更适合自己,如果顺利的话,大学里的感情培养的很深厚,毕业后能在一起就连婚姻问题都解决了,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四)我国法律允许大学生结婚

2004年教育部发布了新的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不再限制在校大学生结婚,使在校大学生结婚违反校规成为历史。在校大学生只要符合我国 《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完全可以结婚。《婚姻登记条例》规定,结婚离婚不需单位开证明。这也意味着,学生结婚也不需要向大学申请,并获取相关证明,学生结婚将成为学生自己的私事,只要他们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学校将不会给予任何干预。新 《婚姻法》的颁布和教育部对高考报名年龄限制和婚否的限制的取消,婚姻已不再是人们走进高等学府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门槛,已婚人士可以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也可以结婚,这无形中也促使了大学生恋爱。

二、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爱情与学业、集体生活的客观矛盾冲突

恋爱中的人恨不得天天在一起,甚至有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强烈思念,这必定会给正常的大学团体生活带来不便,不少同学会因为爱情而远离了集体,或者因为学业而忽视了恋人,爱情、学业、集体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几乎存在于每一对恋人的身上。调查显示,恋人间的见面频率各有差异,21.5%的恋人天天在一起,33%的恋人隔一两天在一起,9.5%的恋人一周见面两三次,剩下的异地恋人每月能见一两次就很不错了。理想和现实是有差别的,很多客观的因素将影响大学生恋人的见面频率,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当问及爱情是否会影响学业时,有62%的人表示爱情和学业二者并不冲突,当发现爱情与学业发生冲突时36%的学生表示会选择学业,只有8.5%的学生会觉得学业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同学们普遍认为爱情虽然有时候会影响自己在大家庭中的交往,但问题不大,有4%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为把大量时间用在恋人身上而脱离集体。该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对待爱情的态度比较稳重,但仍有一小部分同学认为爱情就是全部,过度的在乎爱情,不能把爱情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这必将不利于他们的身心的塑造与发展。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变 “儿女情长”为胸怀大志,用理想的感召力焕发学习的激情,把兴奋中心转移到学习上,把学习放到第一位。[4]

(二)大部分大学爱情并不长久

大学爱情美好但也朦胧、脆弱,很大一部分人相信爱情的纯洁并表示愿意忠贞于自己的爱情,但由于现实的诸多问题,失恋在大学里也是常常上演的一幕,对于恋爱失败的讨论中,大部分人表示,爱情失败只是一堂感情失败的经验课,不足以过多地影响自己。同学们对大学爱情长久的信心似乎都不再坚定,51.5%的恋人表示希望最后发展成结婚对象,当然也有35.5%的大学生只是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认为毕业意味着分手,很难走向婚姻。大学生的爱情被冠上了 “不靠谱”的头衔,懵懂和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了大学生模糊的爱情观,有73.5%的同学说自己很可能会接受主动示爱的自己也并不觉得讨厌的人。当发现两人之间出现第三者,大部分同学也选择了会努力表现争取留住对方,认为恋爱自由,当然也有30%的同学表示会直接分手,有1人选择了会伺机报复。当问及就业时爱情和理想工作不能两全的抉择时,选择工作和爱情的学生打成了平手,还有17%的学生表示会不知所措。大学生恋爱成功的机率很小,由于经济的不独立,根本无法实现爱情的独立,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毕业的时候往往就是爱情消亡的时候。[5]大学爱情能否长久,成了如今大学生恋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三)大学生性观念逐渐开放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大学生的性观念也逐渐变得开放。对于恋人间亲密行为的发展程度,48.5%的同学选择了接吻,11%的同学选择性爱抚,11.5%的同学认为可以发生性关系,甚至近两成的人觉得大学生可以同居。调查显示,38%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出现婚前性行为是由于一时冲动难以控制,22%的同学认为是好奇心所致,也有同学认为是感情深化的必然结果。37.5%的人反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12.5%的同学表示支持,剩下一半的同学表示无所谓。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现如今,大学校园里性行为的发生已经不再罕有,大学生性观念日益开放,随着心理和生理的逐渐成熟,西方开放文化的感染,性不再保守,不再羞于启齿。然而,笔者从受访学生中了解到,大学生获得性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朋友、互联网及报刊杂志。大学生的朋友大多是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也都涉世不深,可想而知通过朋友了解到的心理卫生知识也只是皮毛,似懂非懂、知之甚少,不健全、不健康,很可能出现错误的知识信息,极易误导酿成苦果。伴随网络信息的爆炸式激增,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无限恩泽和财富的同时,也是信息垃圾的生产源。不良网络信息的强烈冲击对大学生性心理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如性认识出现偏差、恋爱观错位、性道德意识弱化、过度追求性刺激以及性心理障碍等。[6]即使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目前我国对互联网的管理尚不到位,黄色淫秽信息泛滥成灾,涉及性教育的专业报刊杂志在市面上也很少,一些不正规的杂志无法保证人们获取正确的相关信息,容易使大学生误入歧途。

三、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一)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树立科学合理的爱情观

大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许多学生对爱情十分向往,但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恋爱观往往不是很明确,与异性如何交往、如何恋爱在观念上也是非常模糊的,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特别是有些失恋的学生往往处于敌意、苦闷、自卑等 “亚情绪”之中,特别容易出现心理问题。[7]作为身担学生教育工作重任的高校来说,应当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爱情观,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建立起大学生中自尊、自爱、自强的学习榜样,引导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保持高尚的情趣与文明举止,并明确人生的志向与奋斗目标,用理性的思维方式驾驭自我,在以学业为重的同时,学习与人相处的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恋爱观。

(二)社会应该正确引导大学生恋爱

大学生恋爱如今已经不是个人的问题,人类的恋爱具有社会性的内容,不只是单纯的生理需要,而大学生的恋爱,更是融入了学习、信息的交流、对人生的看法、审美观、责任感等内容,[8]古语云 “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作为一个基本单位组成社会,家庭的和谐与稳定也将决定未来社会的稳定,因此对年轻一代的恋爱观和婚姻观的引导有益于维护未来社会的稳定。一个人如果有着正确的恋爱观,美好的爱情,那么这样的爱情会是他不断向前的动力,造福社会的动力。但是如果任由当今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发展下去,潜在的不稳定和不协调就会是社会的一大安全隐患,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已迫在眉睫。

(三)开设性教育课程,健全大学生性知识

新世纪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性生理发育普遍提前,由此他们亦提前完成从对性别角色的确认到对性的社会意义的认知 ,从而进入性意识的觉醒期。但他们的性心理水平却滞后于性生理成熟 ,因此单相思、恋爱受挫、性放纵、婚前同居或怀孕的现象日益增多,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9]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同学提出学校应该正确引导大学生恋爱,并有47%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开设关于恋爱、性、婚姻方面的课程,同学们普遍认为大学生心理上还不够成熟,很多同学性知识缺乏,容易冲动发生不适当性行为,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学习生活。

在对开设性教育课程的形式调查中,近六成的同学选择了网络授课和公共选修课,同学们希望通过正规的渠道掌握科学的性知识,高校不仅是大学生研究学习的场所,更肩负着帮助大学生健全人格,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责任。在校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后期,这是一个人生理、心理,特别是性生理和性心理迅速成长及完善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特别需要引导和开导,处理不好会产生心理矛盾冲突或发生不适当的性行为,可能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学习生活。大学生性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和安全,更是关系到未来婚姻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大学生的性别、专业、生活环境、性观念、性知识的掌握水平均对他们的性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性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要因人而异,不仅要传授知识,还需帮助他们恰当的认识性,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促使他们主动地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10]当前我国只有近一成高校开设性教育课程,这与大学生的期望值还相差甚远。高校性教育课程开设很有必要。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的特点是年轻、精力充沛、思想活跃,而且思想等各方面尚未定性,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通过各种文体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端正婚恋态度,调节因恋爱受挫引起的心理问题,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

工科类学生学习任务很重,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的锻炼机会,特别是与异性交往的机会。这类学生有着严谨、保守的一面,恰好为树立正确、健康的恋爱观提供了保证。

[1]杜项菲.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浅析 [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3):66-67.

[2]韩云萍.用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看在校大学生恋爱问题 [J].昆明冶金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04(1):78-8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34-297.

[4]张巧梅.当代大学生恋爱观中值得探究的几个模糊问题 [J].职业时空,2007(06s):35.

[5]仲稳山.论当代大学生的爱情心理教育[J].高校论坛,2006(3):175-177.

[6]康钊.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性心理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应对[J].学理论,2009(1):152-153.

[7]董坤伟.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EB/OL].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论文库,2008-12-11.

[8]高庆.引导大学生恋爱观的方法论探讨——以艺术类学生为例 [J].经济研究导刊,2009(7):227-229.

[9]李海红.隋丽丽.高校性教育的分析与思考——从中外高校性教育的比较谈起 [J].煤炭高等教育,2005(1):74-76.

[10]张丝艳,徐振雷.北京市四所高校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相关因素调查 [J].中国性科学,2010(1):3-9.

猜你喜欢
恋人学业爱情
艰苦的学业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都市(2022年1期)2022-03-08 02:23:30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中学语文(2019年34期)2019-12-27 08:03:46
完美恋人 一汽·大众全新一代CC
车迷(2018年11期)2018-08-30 03:20:26
购婚房加上恋人名,结婚不成房产如何分割?
作为一个交谈者,一本书比一个朋友或一位恋人更加可靠
优雅(2016年5期)2016-05-06 20:05:14
恋人对香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41:52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