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慧俊
(山西农业大学,思政部,山西太谷030801)
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同样必须重视文化建设。本文从当前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中提出几点问题,引起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理性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较之过去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善。据对全国31个省 (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比上年增加393元,增长8.2%。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增速为近6年来最低,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5%,增速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同时2009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3993元。比上年增加332元,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4%,增速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商品性支出人均2837元,增加219元,增长8.4%,服务性支出人均1156元,增加113元,增长10.9%。其中食品支出增速大幅回落,而文教娱乐支出增速加快,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也保持平稳增长。[1]具体分析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支出情况,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支出由1980年的人均8元上升到2009年的341元。其中,购买文教娱乐消费品支出人均43元,文体娱乐服务消费支出人均34元,学杂费支出人均151元。[1]
伴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也呈上升趋势。在新农村建设中“村村通”工程取得很大成效。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同时方便又省钱,所以据调查 “看电视”依然是当前农村居民主要的消费方式。但是,这种娱乐方式已远不能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在农村中跳交谊舞,看书看报,上网,看演出,锻炼身体等成为农村居民除看电视外比较向往的娱乐方式。但也不否认在农村中还存在一些低俗性的消费,比如打麻将,搞迷信活动等。
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尽管国家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并开启了 “三支一扶”和服务西部等计划,但农村教育水平相比城市还是偏低。城市知识分子不愿意下乡,而走出农村的知识分子受大城市的诱惑又不愿意回来。于是,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小学及以下的占90%,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消费者主体文化素质的高低必然影响到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新农村建设中,许多村修建了一些娱乐设施。而对于农村中所修建的健身场所及设施,农民总体认可程度很高,但运作效率不高。其他的投资建设,像文化馆、广播站、电影院等,由于设施陈旧,实质上已经是名存实亡。
从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可以看到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定的消费价值观念和规范往往是与一定的资源、财富和收入水平相联系与适应的。[2]其中人们的收入水平是制约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人们对各种商品及服务支付能力的大小,使人们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首先要满足生存需求,之后逐层递进到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从上面文化消费收支状况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之过去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相比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另外,从上面数据中可以分析出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的支出如果剔除官方统计指标中所包含的孩子教育支出部分,则农村居民真正用于自身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肯定会小的很多。由此文化消费在农村居民中还没有呈现出大量的要求,农村中文化气息相对较弱,人们的文化消费观念相对滞后。
由于上述偏颇的消费观念影响,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内部结构也不是很合理。根据当前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结构可以看到,居民文化消费主要体现在教育、文化、娱乐、体育等方面。在2009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中,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类支出人均达到341元,占整体消费支出的6.6%,在总量上还处于偏低的状态。就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内部结构而言,以2009年为例用于投资于下一代的教育支出占到总体文化支出的一半以上,其它类型的文化消费,诸如看书读报、欣赏文艺演出、体育娱乐方面各种设施购置等等,几乎都处于停滞的状态。相比较城市居民而言,日常休闲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星期天、节假日,他们可以进出影剧院看大片,在家听音乐、出去看展览;可以沉浸在图书馆、阅览室;早晚去体育馆活动,还可以去旅游,充分放松自己。而农民由于收入偏低,居住地又缺少文化体育设施,日常文化生活非常单调,仅限于看电视、报纸和休闲消遣类书刊。这一方面体现出除非必要的教育支出,农村居民进行文化消费方面的意识还不是很明显;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教育费用的支出已经逐步成为农村居民的消费负担,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社会问题。同时一些人因找不到致富门路,无事可做,打麻将、赌博现象比较严重。这种扭曲的文化消费观念不仅根本不利于农村居民个人的成长,而且还会带来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不利于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同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后,剩下老弱妇幼留守家园,部分地方立碑坊、敬神等迷信活动也十分突出。
由于文化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农村文化消费市场也不是很健全。当前,农村消费者主体文化素质还是比较低下,文化消费市场又缺乏配套的产品与服务。这些都制约了农村居民自主选择文化消费的行为,从而限制了居民现代化的转变历程。而对于农村中所修建的健身场所及设施,农民总体认可程度很高,但运作效率不高。
对于一个农村居民占全国人口近60%的国家来说,农村居民的现代化水平必然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但是由于其所在行业的低收益以及自身比较弱势的经济政治地位,使得在整个文化市场上缺乏话语权,其内心真实的消费需要容易被忽略。[3]对于村民来说,现阶段比较新的影视作品大都以离他们有一定距离的现代都市生活为题材,反映现代大城市人的心态及生活。而反映农民和农村生活的节目太少。由于当前文化消费市场的不健全使得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出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多数文化消费品不符合其心理需求,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要;另一方面,由城市提供的形形色色的文化消费品价格过于昂贵,农村居民大都敬而远之。[4]
由于农村文化消费市场不健全,使当前农村基层文化事业出现严重 “贫血”,文化设施陈旧老化,阅览室、娱乐室、文艺场所无力更新,藏书更是有减无增,破烂不堪,经费没有保障,文化活动也难以开展。由于文化阵地的真空状态使得各种消极的文化消费方式浮现出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现阶段,不少地区农村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的文化消费方式,如逢年过节,农村中赌博之风持续高涨。村民用于参与赌博的花费越来越多。另外在农村中伴随一些暴发户的出现,村民中出现了奢侈性消费、盲目攀比消费及过度消费等一些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的一些消费方式。这些不仅有悖于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潮流,还危害农村的社会风气,成为农村现代化的绊脚石。
消费结构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收入水平。而消费者收入会直接影响其消费需求和市场供求。因此,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撑,只有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消费市场才有长足发展的保障。所以政府应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村居民各项发展权利的落实,这就能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物质可能。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相比较城镇居民收入提高的比例,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速度还处于一种迟缓状态。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在逐步拉大。同时,由于城市各种条件的诱惑,使得不少农民放弃耕地到城市打工。由此导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失调给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当前,在一些地方农民负担过重、农村贫困等问题并未得到真正根本解决,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加。而在这样严峻的经济环境中,政府应坚持在统筹城乡思路的引领下,通过一定的财政投入保障基层农村居民的生活,提供相应的文化消费供给,提高农村居民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才能为未来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除了强调促进农民增收外,更要借助行政手段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强化农村基层政府文化职能。针对当前基层文化事业出现严重 “贫血”的状况,中央及省级政府要重视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在财力上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保证农村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一方面建立一支适应新形势农村文化工作的干部队伍,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和管理办法是当前农村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具体包括解决镇乡、街道文化站人员老化、素质不高、队伍不稳的问题,对现有的农村文化工作人员进行有计划分期分批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农村基层政府则落实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和配置。[5]现阶段,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还需要很大的改进。这就要求基层政府强化自身文化职能,提高村民基本文化消费,进而使得村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如政府应鼓励农民外出旅游,交流学习,本着 “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进行现代的文化消费。同时组织村民进行科学文化学习,提高对封建迷信的抵制力,组织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提高政府对村民精神活动的引导作用。另外,坚持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文化消费观念,合理的、充分的利用有限的公共文化消费品,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近年来,在农村一些先进地区出现 “大学生村长”、“硕士乡长”、“博士县长”,应该说是好现象。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化市场
在新的历史阶段,强化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农村文化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较薄弱的环节,政府应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鼓励产生一批符合农村居民心理需要和消费需求的反映农村文化题材的文化产品与服务。[6]只有这样农村居民实际心理的需求才能真正得到满足,也才能进一步拓展我国的文化消费市场。同时在继续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开展惠民的文化工程,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另外政府要积极开拓闲暇消费领域,优化闲暇消费结构。农民农忙以后有大量充足的闲暇时间,开展多样化的闲暇活动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文化内涵。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精神文化产品创作者、文教工作者、广大农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消费一定会有很大改善。
[1]张淑英.2010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签[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3,4.
[2]王宁.消费社会学(第2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7.
[3]云迪.现代化视角下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问题初探[J].社科纵横,2010(09):43-45.
[4]李小方,赵旭东,叶敬忠.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01):12-22.
[5]江金启,郑风田.私性不足,公性错位: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消费现状及问题分析 [J].农业经济问题,2010(06):19-23.
[6]左惠.文化产品有效供给及转型期文化产品供给特征剖析 [J].经济问题探索,2008(06):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