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云兰,张慧玲
(中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本文试图通过对山西省太原市周边部分农村的调查问卷及部分座谈、走访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当前在农村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约因素,探索实现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受到我党的重视,广大农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建设主体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力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他们中的实现程度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运用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使抽象的理论变成理论的具体,使之成为社会成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曾经说过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毛泽东也曾经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2]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使广大农民群众掌握运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使理论在农村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来指导自己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把广大的农民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长足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在农村实现。
在调查、座谈和走访中了解到农民整体文化程度普遍低于城市。在2000份调查问卷中,初中及以下水平占76%,很多中老年人不识字,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姓名;高中文化程度占15.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03%。这种文盲和半文盲的现状,制约着农民对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很多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表面或浅层次上,对于一些较深奥的理论很难理解或不理解。
理论学习和宣传方式单一。当前,很多农村的理论学习只是局限在村党支部和党员的学习,学习的形式多为开会、读报纸、学习政策文件,理论宣传基本表现为写标语口号的形式。据调查,有村级文化活动室的占34.5%,有图书室的占26.7%,但是利用率却很低,文化室经常不开门,图书室不仅书种单一,而且数量有限。相对落后的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匮乏的基础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单一的理论学习、宣传形式,严重地制约了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
我国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农民的积极性的发挥、学习理论的热情除了与文化程度有关外,更重要的是群众的满意度,即是否维护了、实现了群众利益。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农民之所以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无偿地获得了渴望已久、赖以生存的土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是,改革开放中也出现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如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共同富裕,而当下社会现实是人们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两极分化趋势加剧;我们要科学发展,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社会不和谐的现象此起彼伏;城乡差距明显,“三农”问题在某些时期尖锐化……农民越来越被边缘化,他们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与所获得收益总量严重地不相称,这些理论与现实形成严重的反差,使他们对理论本身产生怀疑,虽然这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并不相关,但他们却归咎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严重地影响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但是农村却出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背离的一种现象:据调查,56.3%的村有自发组成的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62.7%的农民认为封建迷信思想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农村的思想文化领域在多元化社会的今天,农民中信仰宗教和封建迷信活动呈现抬头之势,宗教迷信活动势力发展迅猛,信徒人数猛增,并且呈现信徒年轻化、文化程度提升,职业构成多样化的趋势,甚至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农村党员也在信教、搞迷信活动。宗教信仰的盛行使得在农村普及和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阻力大增。正如江泽民指出:“农村的阵地,社会主义思想和优良的社会风尚不去占领,落后的错误思想和消极不良的社会风气就必然会去占领。”[3]
在调查、座谈和走访中发现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基本缺失。具体原因有: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人数偏少;入党程序不规范,监管不力,致使发展的新党员思想不纯,觉悟不高,信念不坚定;党员的示范作用不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党员的模范作用体现不充分,有些党员干部借职务之便,中饱私囊,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村的形象;党组织缺乏凝聚力,不能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致使农民对党组织的信任、依赖程度较弱,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受到严重影响。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要问题,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充分证明,农民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村的政策的推行和实现程度。正如毛泽东在 《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4]一方面,通过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的现状,在农民参与文化活动过程中,结合本地的文化资源,创造出适合农民需求的文化内容,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为在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参与平台。同时,教育的主题要与改善农民现实生活状况紧密联系,如农民致富方法,国家关于农民的大政方针等,使农民逐步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与自己的生活密不可分的,从而使他们自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与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理论产生心理共鸣。另一方面,理论宣讲通俗化,生活化,现代化,适合农民的接受水平。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艾思奇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一人,他敏锐地观察到在中国广大的农民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普及的困境,写下了 《大众哲学》,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河。当前,虽然农民的整体文化程度较以往有很大提高,但农民理论接受整体水平仍然偏低,深奥的理论他们不懂也不接受,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首先能够真正深入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农民,构建一种通俗的、易懂的、大众化语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 “发展才是硬道理”、“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等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农民熟悉明白的语言形式。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讲,不是越全面越好,而是要从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如,土地问题,“三农”问题等,通过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并在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的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此外,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普及手段也应该现代化,除了采用传统的写标语口号等简单的宣传手段外,针对农民的特点和现状,运用现代化手段去精心设计一些电视节目,树立一些典型形象,使农民群众潜移默化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且自觉不自觉地内化为生产和生活实践的理论武器。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5]对于农民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正确回答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发挥自己的威力和真正掌握群众”。[6]因此,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首先就是要解决一个又一个农民的实际问题。
我们党历来重视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毛泽东认为,“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的利益”。[7]邓小平指出,“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8]江泽民强调:“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就会更加拥护我们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充满信心地投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也就能够日益巩固。”[9]十七大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着力解决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五大突出民生问题”。[10]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不仅体现了我们党民生至上的执政理念,而且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真正做到了坚持群众路线,把握民情,讲实话,办实事,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让农民感受到理论在实际中的贯彻和论证,由此对党的政策产生心理共鸣,并自觉地学习理论,掌握理论和运用理论。当前,在农村贯彻落实各项 “三农”政策,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等各项政策的出台和进一步完善,正是从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出发,深入实际,为农民排忧解难。只有把农民的民生问题当作首要的问题来解决,只有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彰显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加强和改善党在农村中的领导,是在农村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中之重。
首先,加强和改善县级党委的领导,积极发挥县级党委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县级党委作为上传下达的重要机构,必须能够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制度,确保党的重大理论正确地、及时地为基层党组织所理解、执行。
其次,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直接与农民群众接触,他们的形象就是党组织的形象,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农村的实现程度。通过加强农村党支部的理论学习,提高基层党支部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正确的思想领导和影响农民群众。同时,加强农村党的后备领导队伍建设,积极吸收农村优秀的青年加入党组织,保持党员结构合理,建设一支年轻化、知识化的农村领导集体,不断扩大党在农村的影响力。
第三,发挥党员干部模范作用。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言行代表和体现着党在农村的形象,党员干部必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身体力行,领导村民共同致富,不断改善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第四,培养一支理论宣讲队伍。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表明,一支专业的理论宣讲队伍,它们具有很好的语言驾驭和表达能力,能够从其受众对象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出发,联系他们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使他们感受到马克思主义能够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从而形成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心理认同。当前,就是要加强大学生村官和优秀青年骨干的培养,使他们成为一支优秀的理论宣讲队伍。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15.
[3]江泽民.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13.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77.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6]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79.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
[8]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5.
[9]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1-122,122.
[10]谭培文.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