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李辉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持续发展所依靠的坚实的产业工人力量,他们的出现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华全国总工会在2011年2月20日发布的一份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中指出,目前外出打工的1.5亿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到60%,大约1亿人。现存各种体制和农民工自身的问题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从业处境困难,薪资水平低下,导致他们在择业和从业时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正常发展,给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和谐带来隐患。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农民工,他们大部分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毕业后就进入城市打工,基本上丧失了土地耕种的技能。他们进入城市是为了改变生活方式,寻求自身更全面的发展。他们渴望融入城市,希望能在城市里有自己的一席之位。他们进入城市只是想寻找他们新的发展空间。[1]但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用武之地减少,城市居民、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剧增无疑加大了农民工的从业难度,因此他们的从业现状并不乐观。[2]
工的就业困难
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各方面素质较第一代农民工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距离现代企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当他们从初高中校园里满怀憧憬地踏入社会时,他们才发现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多数用人单位对技术性农民工、高素质农民工的需求越来越多,技术和素质的提高对于他们并非易事,而他们自身所拥有的技能满足不了企业的这些要求,因此就业歧视和职业歧视现象尤为严重。[3]
民工正常就业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渠道不畅,就业咨询服务不完善。[4]据有关调查显示,他们中80%是靠老乡和亲友获得的就业信息,他们在城市的交往圈都比较狭小,因此借助于老乡亲友这种关系而获得的就业机会就很少。另外从公共渠道获得的就业信息也很少,社会上部分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的中介机构数量少,而且也是有偿服务,有时候提供的就业信息存在欺骗、隐瞒、敲诈等违法行为。以上原因缩小了他们的就业范围,导致了他们经常处于失业状态。
农民工的就业质量
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近年来,一些地方劳动争议纠纷多发,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多年来忽视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劳动报酬权益,“同工不同酬”现象时有发生,[5]而让新生代农民工享受的各种津贴和保险更是少之又少。此外,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不理想、加入工会比例较低、工作流动性高、职业技能培训落后、工作环境安全性偏低、劳动环境差、社会待遇不平等都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从业的重要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都普遍低下,而且有与城市员工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存在。在2010年7月发布的深圳市《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中显示,他们的月均收入1838.6元,收入在1800元以上的只有37%。中华全国总工会在2011年2月20日发布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中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率为67.7%、77.4%、55.9%、70.3%和30.7%,分别比城镇职工低23.7、14.6、29.1、9.1和30.8个百分点。可见他们的福利待遇现状也不容乐观,改善他们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势在必行。
自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起,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他们非工非农的身份使他们饱受歧视和冷落,经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面对职业的选择经常不知所措是他们从业状态的真实写照,因此就业也带给他们更多的心理问题。[6]2011年春节后发生的 “民工荒”事件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当今的从业现状对新生代农民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所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冲击也是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原本 “被边缘化”的新生代农民工在从业这个问题上就更容易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应该给予更多的社会关注。
新生代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面临的是新的城市生活环境。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本身的素质和技能并不能满足绝大多数企业的要求,他们只能选择脏、苦、累、险的工作,不敢去选择相对体面的工作。[7]这些工作的选择使他们觉得他们与城市人不一样,他们在工作中也会经常受到城市人的冷言冷语和歧视。因为他们远离亲人,同时没有知心朋友去倾听他们内心的感受,种种一切使他们在择业时会产生一种高强度的压力感,不知道如何去面对择业这个问题,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他们与城市人悬殊的心理落差,自卑、苦闷、压抑等不良情绪经常困扰着他们,社会适应问题也随之产生。
长期生活在城市这样的大环境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地位低下,而且他们中男性青年占大多数,其中有很多人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主要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他们的工作时间长,但是月收入却很低,还不到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50%,[8]这样就导致他们成为城市中的低收入阶层。经常发生的 “同工不同酬”更加促进了他们内心不平等感的产生。这种不平等感的产生和存在对社会稳定造成很大威胁,具体到个人身上很有可能产生对他人及社会的敌视、不满和反叛心理,最终引发犯罪。[9]
新生代农民工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了一种城市边缘人的状态,他们内心认为自己收入少是导致他们难以融入这个城市环境生活的主要原因,改变他们处境的唯一解决途径就是重新寻找收入高的工作,这些不正确的想法和观念就促使他们的职业流动性过于频繁。每当处于新的工作环境时,他们就又开始了换工作的想法。有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后更换工作的平均次数为1.44次,且每年变换工作0.26次,是传统农民工的2.9倍。这些常常使他们对于自己所在的企业缺乏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心理学家曾经发现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业余生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等。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得出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认为缺乏归属感可能会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的危险。因此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职业流动高度频繁使得他们对工作失去热情和耐心,而且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艰辛、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低下的工作,比如餐饮业、建筑业等。这些行业的企业大多数不重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性关怀,不给予他们合理的关心和爱护,这些致使许多企业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在今年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报告中,有96.1%的新生代农民工关心企业发展,远远超过传统农民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生代农民工感觉“企业关注他们”远不如 “他们关注企业”多。可见企业和社会虽然对他们投入极大的关注,却并没有让他们感受到相应的关爱。他们希望可以像城里人一样8小时工作制,按时领取工资,拥有轻松的生活休闲方式,享受现代城市的文明,渴望和城里人平等相融的人格身份,寻找认同感和归属感等等。因此可见他们对企业人性关怀的需求心理极其强烈。
新生代农民工在进入城市之前对自身的认识不足,一些人进入城市后对职业的期望值过高,不愿再做低端劳动力,而是期望可以从事一些更为高技术的工作。但是在实际中,他们获得的工作通常远远低于他们的期望值,这样特别容易引起他们对社会和政府的不满和敌视心理,而且有很多人为了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情绪,消极怠工,降低了工作效率,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进步。因此为了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的职业有更好的定位,政府部门应该组织心理学专家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技术有准确的定位,找一个适合他们的工作。[10]
新生代农民工在进入城市以前,总是希望在城市可以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是融入城市之后,他们发现对于他们自身而言,优势不是很大,加上自身素质没有办法与高学历的人相比,因此他们就业之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不是很充分,很多新生代农民工由于自卑和怯懦,不能怀有一颗正常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业问题。心理素质的好坏也间接的影响着他们能否顺利的找到工作。所以相关政府和教育机构应当建立一个专门服务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心理辅导机构,在每年农民工找工作的季节开设相关的就业心理辅导活动,对他们在就业时候遇到的一些心理困惑提出指导意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他们形成正确合理的价值观,使他们以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问题。[11]
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由于环境的陌生和社会的复杂,他们自身的交际圈受到限制,内心缺乏朋友的关心爱护,自身遇到问题也不知道如何解决。对于他们,企业无疑是自己在城市中的第二个家。但是由于本身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的限制,他们经常会遭受到企业的冷落和歧视。“不把他们当人看”的行为在企业时有发生,管理者不关心他们的疾苦也是经常发生。所以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性化管理体系非常重要。企业只有真诚的去关心和接纳他们,认可他们的工作业绩,才可以使农民工对工作充满热情,努力工作,提高他们的业绩。
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相比,综合素质有所提高,但是面对现在的社会新环境和企业的新要求,他们的差距还是比较大,表现在专业技能水平低,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自身素质和道德水平较低等方面。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许多新兴的产业认识和了解不全面,所以只能就职于传统的产业生产中,这些因素都限制了他们的就业范围。因此需要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依靠政府的力量建立农民工劳动技能岗位培训,根据农民工职业类型建立相应的培训课程,在农村各级乡镇每年定时实行每户外出农民工的岗位培训和职业素质教育。这样既增强了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能力,也可以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保证企业的效益,促进社会的进步。
新生代农民工基本都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他们进入城市之后,不仅仅想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而且更多的是想借助于城市这个平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迫于现实条件和自身素质的限制,他们只能从最低最差的岗位做起,不仅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低,而且还会受到城市人的冷眼歧视,无助和矛盾伴随着他们。一旦这些情绪积压太久,他们就会对工作产生厌恶和不满,有的甚至借助极端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这些情绪。要彻底的改善他们的这种状态,就必须从他们的内心唤醒他们想改变自己和现状的意识。这种意识的唤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需要培训机构和培训者在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中,全面了解其心理特点,根据他们的需求开设多层次多内容的课程,以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
[1]高荣政.对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聚焦和探究 [J].农村经济,2010(12):9-12.
[2]薛翔.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形式的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337-4338,4341.
[3]宗成峰,齐爱兰,李桦.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改善农民工生存状态 [J].生产力研究,2011(2):28-29.
[4]王建华,李录堂.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43位农民工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J].软科学,2010,12(24):98-102.
[5]刘奇.中国农村观察:转型之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26-27.
[6]Wong DF,He X,Leung G,et al.Mental health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J].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2008,43(6):483-489.
[7]纪韶.中国农民工就业状态的调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2):93-99.
[8]宋洪远.中国农村改革:过去与未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30-137.
[9]李晓临.第二代农民工违法犯罪的心理探微[J].扬州大学学报,2010,14(3):34-38.
[10]童宗斌.职业生涯与工作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实践 [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0-14.
[11]葛晓萍,黄彩英.从心理需求角度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 [J].成人教育,2011,(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