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健
(山西省交通运输管理局,山西太原030002)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是指为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相关一切活动的总称。[1]农村物流中的流通物资主要包括:农副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生活必需品。山西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截止2011年底,全省人口总数3593.2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807.9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0.3%,农村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中仍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加快农村物流发展,对进一步促进全省农业生产及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境内山地丘陵众多,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由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广大农村地区的交通状况一直相对落后, “农产品出不来,生产资料进不去”的状况一直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十一五”以来,山西省大力推进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通村公路里程达到15.2万公里,全省公路密度达到86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网络的日益完善,为农村物流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加之商务、供销等部门在实施 “万村千乡”工程、 “新网工程”等过程中,建设了星罗棋布的农家店和农资超市,在为农产品外销和工业品进入农村市场提供了场所的同时,进一步刺激了农村公路运输市场的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山西省交通运管部门根据自身职能特点,凭借在公路运输市场调控和运输组织方面的优势,利用农家店、农资超市等现有资源,采取了强化运输市场准入管理、完善运输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引导货运场站规模化发展、推动农村客运站多元化经营、为农村物流企业争取公路运输优惠政策等措施,使农村运输市场发展得到进一步规范,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主要是通过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发展连锁超市和组建专业配送车队等形式,向周边乡村运送生产物资与日常生活用品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充分利用了 “万村千乡”工程和 “新网工程”的建设成果,仅需组建一定规模的配送车队,即可开展物流配送,既有效利用了资源,又节约了投资成本。代表性的如晋中市普家乐商贸公司和河曲县万家福商贸有限公司。普家乐公司建立了1.4万平方米的物流配送中心,依托商务部 “万村千乡”工程和供销社 “新网工程”,承担着周边10个较大乡镇超市和210多个农家店的配送任务,年销售额5000多万元。河曲县万家福商贸有限公司,发展乡镇连锁店97家,组建了30多辆车的专业运输车队,配送范围基本覆盖了河曲县13个乡镇、340多个村庄,配送产品达7000多个品种,年配送总值3800多万元。
主要是依托传统的农产品集散地或某种农副产品集中生产地,建设大型或专业化的货运场站和货物集散中心,为周边乡村提供农产品储存、交易场所和信息服务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有利于将个体、分散生产的农户集中起来,实现同种农产品统一、集中销售,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农产品销售价格,并能改善农村地区仓储设施缺乏,农产品保存难的状况。典型的如晋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场——应县接马峪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一个集蔬菜集中散、冷藏、加工、包装、运销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中心,带动了周边72个镇村的白萝卜、圆白菜等蔬菜种植业发展,蔬菜年交易量1.5亿斤左右,菜农人均年收入增长2000余元。再如平顺县依托供销社和粮站仓库,建成了中药材、花椒、蔬菜、粮食等多个专业化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有效解决了农产品 “存难”、“卖难”问题。
主要是利用乡镇汽车站的场地优势和客、货流集散量大的特点,建立储运中心,并通过农村客运班车开展配送服务,实现对客运沿线乡村覆盖的一种形式。这种模式依托已有的乡镇汽车站和农村客运网络,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发展小件配送和仓储服务,有效带动了城乡间物资交流和当地物流业的发展,也盘活了固定资产,实现了 “一站多能”,提高了汽车站经营收益。如天镇县从本县地域广阔的实际出发,引导农村物流企业利用乡镇客运场站设施建立农村货运代收发送网点,建起了以物流中心为龙头、8个乡镇运输站场为节点的物流网络,向外发运萝卜、青椒、圆白菜等蔬菜,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农民增收500多万元。
当前,我省农村物流发展虽初见成效,但仍处于基础阶段,以传统的货物配送和运输为主,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滞后、优惠政策难以落实等问题仍制约着农村物流的发展步伐。
由于农村物流发展尚无明确的主管部门,除交通运管部门外,商务、供销、邮政等部门也都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制定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来推动此项工作,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存在多头管理的状况,致使农村物流发展没有统一、科学的规划和部署,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民收入不高,农业生产仍停留在以个体农户为主的层面,生产零星、规模小,分工不细、专业化程度低,客观上导致了对农村物流的需求较为分散,也导致了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和系统化理念缺失,服务项目单一,无法形成运输、包装、仓储等系统式的物流服务体系。[3]农村地区货运车辆私有率在70%以上,拥有一至两辆车的个体运输业仍是主体,难以形成集团化、规模化的运输组织。农村物流市场化运作水平较低、生产技术条件落后,流通产品多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加工增值比例较低,品牌少,也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如应县蔬菜被山东、广东等地经销商收购后,经简单包装,贴上当地商标进入市场,立即身价倍增。
农村物流多以鲜活农产品为主,季节性时令性较强,对于相关基础设施要求较高。但目前,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道路通行能力不高、场站等配套设施不齐全;长期以来以煤炭等大宗货物为主的运输方式,使得货运车辆结构单一,具有冷藏、保鲜等功能的专业厢式运输车辆相对不足,许多农产品难以及时外运;[4]在多数农村物流网点,缺少现代化的保鲜和存储设施,导致农产品得不到有效保存,浪费严重。据统计,每年因运输、储存等原因造成的农产品平均损失率在25%~30%。物流信息化建设也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少,覆盖率和使用率低,导致农户无法第一时间获得供、求信息,赶不上市场变化,加剧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的盲目性。
各项已有的农村物流政策落实不到位或应制定的优惠政策未出台,也成为制约农村物流业发展的软肋。如高速公路通行费目前只针对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实行免征,绝大多数农村物流车辆无法享受这一优惠政策,加之不断攀升的成品油价格和燃油补贴机制的缺失,都导致了农村物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农村物流车辆多为中、小型厢式货车,而此类车型往往被限制进入城市主城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物流运输方式的发展。[5]资金缺乏也是导致农村物流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各部门在发展农村物流过程中先期投入很多,但地方政府却无配套资金支持,导致农村物流在后期发展建设过程中,运行或维护资金不足,难以为继。
物流专业人才的匮乏,特别是专业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缺乏,使得农村物流在发展过程中,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引导,难以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往往会走弯路,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了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公共政策。国家交通运输 “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交通运输发展”。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城乡间物资流通日益繁忙,迫切需要农村物流加快发展步伐。针对现阶段农村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应本着 “规划为先”的原则,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农村物流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并结合地区农村、农业发展规划,对农村物流发展规划进行调整,使其能够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6]二是应从统筹农村物流发展的角度出发,明确领导机构,协调好各部门间的关系,形成政府牵头、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农村物流发展的管理体制。三是应加大成功经验的推广力度,指导具备条件的地区发展农村物流,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实现农村物流全面开花。
应借助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契机,利用好先行先试这一政策优势,在省级政府层面出台农村物流发展相关政策措施,放宽农村物流准入门槛,实行工商注册 “绿色通道”、一站式办理,并在税收、运输和物流相关服务经营等方面给予税费征收优惠,为农村物流发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加快完善投融资体系,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物流建设,推动其市场化运作。借鉴外省经验,设立财政专项基金,对农村物流发展成效较好的地区或企业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进行支持。如浙江省对新增的20吨以上的厢式货运车辆给予2万元/辆的补助,深圳市对物流企业提供市场准入、土地使用、金融信贷等多项优惠政策,广东省对重点物流企业给予每年300万元的贴息贷款。
应加快农村公路和客、货运输场站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运输网络通达深度和覆盖密度。优化资源配置,对现有的农家店、农资超市、物流配送中心和配送车队进行整合升级,促进农村物流企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7]加快农村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并选择物资流通较为繁忙的乡镇建立物流信息子平台,方便信息收集和发布;应利用好电视、广播、电话等普及率较高的信息传播手段,探索利用手机短信、12580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发布农业信息的新形式。可借助“家电下乡”工程,加快电脑和互联网进村入户,引导农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物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开设网上课堂,方便农民群众获取各类供、求信息,学习到与农业生产和物流相关的知识技能。[8]
应依托省内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物流专业,培养物流人才;并鼓励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服务基层,满足农村地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应根据县、乡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熟悉当地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状况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物流专业知识培训,进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当地农村物流发展。[9]加强对农村物流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管理人员的教育,丰富其物流专业知识,提高农村物流实际操作水平。同时,要在农村物流领域推广运用保鲜、仓储、包装、信息管理等现代物流技术,加强农村物流工作的标准化,延伸农业产业链,降低农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耗损,提高其附加值。
应注重向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经验,以便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物流发展的经营理念、专业技术和运作模式。[10]尝试以合资方式建立农村物流企业,将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和运作方式引入本地区,通过这种方法既能在短期内掌握物流经营和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也能缓解农村物流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还为打开本地区农产品销路创造了条件。
总之,物流业在国民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农村经济发展同样离不开物流的支撑。如何保证农村物流健康发展,构筑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满足农村居民日常生产生活需求,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站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下大力气予以推进,使农村物流真正成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
[1]王雅平,孙岩.农村物流之浅析[J].大众商务,2009(8):61.
[2]文龙光,单山鸣.连锁经营与物流配送[J].经济师,2003(2):268-269.
[3]张赠富.福建省农村物流发展思考[J].物流科技,2008(12):124-125.
[4]张潇化.货运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化问题分析 [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26-28.
[5]何海军.当前我国城市配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商场现代化,2005(10)下:66-67.
[6]费维军,张华.《德国交通物流发展规划》给我国的启示 [J].水运管理,2009(7):36-39.
[7]郭菲.浅析山西省农村物流的发展[J].物流科技,2011(6):80-81.
[8]王美蓉.从“家电下乡”看农村物流体系建设问题[J].商业时代,2009(13):16-17.
[9]刘丽萍.发展农村物流促进新农村建设[J].物流科技,2008(10):41.
[10]孙莹,何维达.对中日韩三国物流协作问题的探讨 [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1):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