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公民政治社会化

2012-04-12 02:59昌灏
湖湘论坛 2012年2期
关键词:政治信仰价值体系社会化

昌灏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68)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公民政治社会化

昌灏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68)

公民的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社会与公民个体间的政治互动过程,这种双向互动过程中既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发展,也涉及公民政治信仰的确立、政治行为的选择以及政治人格的塑造。在这种“政治人”的形成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够为公民政治社会化创建出良好的政治环境,而公民政治社会化作又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确立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公民政治社会化之间能够形成良性互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民;政治社会化

一、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实质

“政治社会化”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提出来的,在伊斯顿看来,“政治社会化是人们获得其政治倾向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是社会将知识、态度、规范、价值等政治取向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方式。”[1]P48其后,西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关于“政治社会化”的看法和观点,如:阿尔蒙德和鲍威尔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每个政治体系都有发挥政治社会化功能的结构,它们影响政治态度,灌输政治价值观念,把政治技能传授给公民和精英人物。”[2]P23笔者在考察了众多有代表性的观点之后发现,总体来讲都是从社会或个体这两个维度来理解“政治社会化”。从社会维度来讲,“政治社会化”是统治阶级在其所主导的政治体系中,通过教育、培养、宣传等各种途径传播政治文化,使社会民众逐步形成合乎其意志的政治观念、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政治社会化机构通过开展政治信息宣传和政治文化教育、将社会成员塑造成为符合特定社会要求的政治人,以适应其相应的政治角色并按其共同规范进行政治活动。从个体维度而言,“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中,通过社会政治实践活动,在与社会的政治互动中习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完善自己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人格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的维度中,主体是不一样的,在社会维度中,政治社会化的主体是社会,社会成员是客体;而在个体维度中,公民个体则成为政治社会化过程的主体。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笔者认为,一定社会政治角色的形成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而不单单是个体接受社会的政治要求,形成符合特定社会的政治观点和行为的过程;即社会成员在受到社会政治体系和政治环境影响的同时亦会体现出自身的主体性;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不仅会接受相应的政治观点,而且会能动地整合社会各种政治观点和政治舆论,分析各种政治关系,进而形成自己独立的政治信念和政治态度并反作用于整个社会政治体系。这种理解一方面体现了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与社会间的交互影响,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公民政治社会化作为“政治人”的过程,为整个社会政治体系的维系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将“公民政治社会化”看作这样一个过程: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体系中,既接受社会政治改造又改造社会政治的“政治人”的形成过程,这种交互影响的双向互动过程才真正体现了政治社会化的实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政治社会化职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为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创建出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直接会影响到社会成员政治人格的塑造、政治信仰的确立以及政治行为的选择,并最终决定着公民政治社会化方向和程度。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公民政治信仰的确立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与方向。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和信仰,始终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其政治信仰确立的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政府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这种政治信仰通过教育、现代传媒等多种渠道“输出”、传播给社会成员,并能够为大多数个体所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但是,由于社会个体的文化水平、生活经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多种社会思潮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社会成员出现了信念动摇、理想迷失、精神颓废、道德滑坡等不良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政治信仰的矫正、精神家园的重建也只能凭借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方式来实现,除此别无选择。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公民政治人格的塑造

“简言之,政治人格指的是政治人(角色)的基本特征,包括政治道德特质、政治功能、惯常行为模式等等。”[3]P75公民的政治人格主要体现为政治理想、政治道德和政治行为准则等要素的综合。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中,健康政治人格的形成与社会政治信仰、核心价值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为个体政治人格的健康发展创建良好的社会政治氛围,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和规约。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公民政治行为的导控

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主要是指“公民个体在政治生活中以选举、投票表决、集会、结社、演讲、游行等政治参与形式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影响社会政治资源的配置和政治运行的方式方法,以求达到自己政治目的的行为。”[4]P21公民在社会中的政治行为是以一定的利益关系为基础,依据理性做出的。在我国现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在基本的政治行为方面社会成员行为的一致性;但是,由于一些非制度性因素的原因,如:个别地方政府损害民众利益、部分官员的官僚作风等现象的存在,再加上少数敌对势力的煽动,某些个体可能会出现不文明的政治行为,甚至会偏离轨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地包含着公民政治行为的准则和价值取向,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示范性,可以有效地引导公民的政治行为朝着有序、民主、法制的轨道发展。

三、政治社会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离不开社会成员作为政治主体的参与。随着广大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方面,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可靠的主体力量,另一方面,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奠定了广泛的政治心理基础,这都必将有利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并最终得以确立。

(一)政治社会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政治主体

政治主体是指具有政治远见、政治判断力、政治敏锐性、政治应变力、政治协调和处理能力的政治行为者,其相对的政治客体是政治行为赖以发生的政治环境。在当代社会中,政治主体的形式日益多样化,形形色色的政治团体出现并成为政治主体,但无论是哪一类的政治主体,其成员都是由个体构成,个体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主体生成的前提条件,未经政治社会化的个体不可能适应现代政治生活。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具有政治主体性的广大民众的参与,只有全面推进公民政治社会化,才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政治社会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奠定广泛的政治心理基础

“政治心理是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中各种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基本看法和心理倾向,它形成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之下,是社会政治文化和政治现实在民众中的心理折射。”[5]P56任何政治体系要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须通过广泛、有效的公民政治社会化,使社会成员对其政治制度、国家体制以及政府产生积极的认同感,使个体形成正确的社会政治心理倾向,进而巩固、扩大其政治统治合法性的基础。我国现阶段,只有通过全面推进公民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才能使人民群众在政治认知上对我国的政治目标、政治制度以及政治体制等比较认同;在政治情感上对我国的大政方针、政策、民主、法制等比较关心;在政治理想上对未来社会发展蓝图充满信心,进而逐步改变、消除消极落后的政治心理,培养健康积极的政治态度。这种良好的政治态度和健康的政治心理将有助于社会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与接受,为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广泛的政治心理基础。

四、小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创建出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并最终决定着公民政治社会化方向和程度,随着广大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两者在中国的政治实践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具有良好的双向互动关系。

[1]〛阿尔蒙德,小鲍威尔.当代比较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马凤岐.教育政治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张爱芳.政治社会化及其有效性的提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3).

[4]韦如梅.从政治社会化看公民政治素质的培育[J].复旦教育论坛,2005,(6).

[5]郝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心理的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0,(3).

D6

A

1004-3160(2012)02-0043-03

2011-11-09

昌灏,男,湖南益阳人,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讲师、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政治学。

责任编辑:周育平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价值体系社会化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论政治信仰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坚定政治信仰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杭州市“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与分析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美育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