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华
(湘潭大学 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问题及重建
周金华
(湘潭大学 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是我国教育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环节,它的实效性决定了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我国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存在学生前期教育乏力,社会、学校及学生个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功能认识不足,任课教师驱动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首先要科学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功能和任务,最关键的是要创新教师激励机制,同时要在课堂外重视并推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重建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优秀的建设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有效性渐显不足,并经受着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基于此,分析其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前期教育乏力
有一句民谚说:“三岁之魂,百岁之才。”幼时受到的教育对儿童有终身的影响,我国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恰恰忽视了早期教育的功能。目前,我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阶段是高等教育阶段,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蒙,而是一种后续教育。而作为启蒙的中小学阶段,大多是应试教育,近年虽然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贯彻落实,但这种状况却一直未能改观[1]。中小学虽然开设了历史、政治课程,但大多也限于应试教育,很少上升到理想、信念和道德层面,加上教师管教的范围有限,学生的问题又多,因此对于很多“问题学生”的管教仅仅局限于不影响课堂秩序。家庭教育的功能明显弱化。据全国妇联统计,农村的留守孩子数量约5800万,这些孩子一般都留给年迈的长辈照管,思想引导基本缺位;而城市父母也因为生存压力和发展的需要,给予孩子物质上的东西越来越多,而精神上的东西越来越少,有些将家庭矛盾转嫁到孩子身上,或者孩子无人监管和关爱,使得孩子思想和心理问题增多,因此不好好学习、沉溺于网络游戏等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行为在中学生中越来越多。社会开放程度大大增加,使成人世界的各种信息,尤其是不良信息通过网络侵袭着青少年,使得学生的早期思想复杂化。所有这些现实给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艰巨的任务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认识存在偏差
如今,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甚至一些任课教师本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功能都缺乏明确认识甚至存在一些错误观念。大众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开设对学生没有实际功效,纯粹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工具,只是单纯地向青少年讲授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内含深刻、理论性强,而青少年的接受和消化能力有限,因而整体效果一般。诚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同一些主课和专业知识课相比较,效用似乎不那么明显,但是,我们的教育除了要传授具体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不能单单是活着,我们还要知道为什么活着,要怎么活着,这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发挥功效。
(三)教师驱动不足
教师是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可以说教学实效直接决定于教师的授课质量,与此直接关联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教学课件的编写运用都取决于教师对自己这份职业的认同、热爱程度。尽管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但具体到学校,重视程度明显不足。首先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时通常被大量压缩,这在中小学阶段尤为明显。其次,资金保障不足。有的学校教师的教材都需教师自己购买,没有投入或很少鼓励任课教师开发上课用的课件,教师买一套现成的价格低廉的课件还必须层层上报,众多的任课教师买一套课件,然后拿去刻制,更别说教师更进一步的进修和培训了。以高校为例,专业课教师经常有经费出去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任课教师基本没有这种机会。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在教师中收入、地位不高。在中小学中,思想政治课程只是泛泛地向学生讲一些基础知识,因此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和认同。在高校,相比文科类的其他专业,管理、法律、经济等专业教师都可承接不同规模的横向课题,“两课”本来就被社会认为是务虚的课程,而且还与政治紧密相关,企业认为这些课程带不来经济效益,所以“两课”教师的收入主要是低廉的课酬,因此也就最没经济效益。最后,“两课”教师平时担负着极重的教学任务,没有充分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搞科研,因此科研成果不多,而学校职称的评审完全依据科研成果,不参照甚至不管教学效果,这就致使大部分“两课”教师产生负责与不负责一个样的想法,课上得再好也不能评上职称,所以消极怠工的情绪比较严重。
(一)科学界定功能和任务,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前提
学生学习,总要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学了这个课程能给他们解决什么问题,对他们来说具有什么实际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任课教师必须明确这些问题,并能联系教学内容不断向学生传递这些信息,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毕竟这种理论课作为理论,只有指导好了实践,学生才会觉得这门课程是值得学习的。
1.进行意识形态教育,让学生有理想有信念。对青少年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是所有国家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我国也不例外。我们必须培养和增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的情怀,用马列主义占领这个思想阵地。但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一般,其实是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过于空洞和教条所致。任课教师必须高屋建瓴,通过世界范围内的比较让学生明白:意识形态教育是任何一个国家教育的主题之一和重要任务,越是发达的国家越重视意识形态教育。比如美国一直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它的意识形态。日本意识形态教育更甚,修改历史教科书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韩国的意识形态教育也是相对成功的,韩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思想是相当坚定的,韩国遭遇经济危机时,家庭主妇把自己的首饰都捐赠给国家,帮助国家渡难关。韩国力主创造自己的世界品牌,近年,它还通过电视剧出口输出韩国意识形态和文化,以此为经济和政治服务。通过这些比较分析,让我们的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不再持逆反心理,从而增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纳程度。通过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学习,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和其他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使学生产生一种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强大动力。通过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探讨,让学生更加热爱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对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的侵略行径的宣传,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他们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展示世界动荡地区人民朝不保夕的日常生活,让学生珍惜今天中国的和平,努力学习,把自己的理想融入改革开放、振兴祖国的实践,做有理想、有信念的社会主义新人。
2.进行方法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不仅担负着意识形态、理想信念教育的重任,同时还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职责。中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具体的知识传授的多,但方法论作为课程内容却没有系统讲授过。高中政治课程里有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辩证法的学习,但对于后来学理科的同学而言,那只是会考必须应付的一门课程,即使是文科的学生也多没有做到真正理解,特别是实事求是、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远远不够。事实上,无论是我们学生当前的学习、生活,还是将来他们走入社会以后的工作、恋爱、婚姻都必须有科学有效的方法论作指导。好的方法能让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研究事半功倍。
3.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木桶原理”,即决定一个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个道理在一个人成长、发展中同样有效。如今,社会贫富悬殊,家庭变得不稳定,独生子女增多,社会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增大,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向学生们施加影响,因而他们的心理状况与以前的学生相比要复杂得多。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现实、对人生存在诸多不正确的认识,偏执、钻牛角尖,长期累积,就会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危害自己或者他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面对所有在校学生,教师的授课具有相当大的辐射性,所论及的事不针对具体的学生,但教师在授课中对社会现实的正确分析,对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正确解答,能在无形中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认识,把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比较轻微的心理问题掐死在萌芽状态,打消他们一时的错误想法,把他们引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提高重视程度,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夯实基础并为巩固其效果提供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孤立的,它既建立在各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之上,也置身于开放的社会氛围和家庭教育的背景之下,甚至还裸露在信息泛滥的网络时代和全球化浪潮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把所有改变现实、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希望寄托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上是不现实的,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1.夯实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基础。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目前,虽然我国力主推行素质教育已经多年,但社会、学生和家长仍然以学校的升学率、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判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这使得我们的教学资源配置不均。学生成绩成为教师的评价体系的基础因素,导致一些教师重智育、轻德育,基础教育急功近利。我们无法否认的是,不管成绩好坏,我们今天的中小学生他日都将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岗位,他们的政治素质如何、思想道德品质如何都将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走向,影响到我国发展的质量。每一个青少年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我们也知道有才无德的人将是社会的祸害。此外,一个人早年的成长经历、受到的教育对他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刚出生的孩子,纯洁得犹如一张白纸,早期的教育犹如最初的笔迹,清晰而深刻;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早期教育开始发挥作用,当白纸被涂满后,再要往上画,即使再好的画笔,也难有最初的效果。成长中的孩子也犹如一团泥巴,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但如果等到孩子大了,就犹如一块烧制后的砖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定型了,要再来改变就难了。其次,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近年,全国取消中小学生“三好学生”评选制度的呼声很高,其实这个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学生的德智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只是演变到后来这个机制因为其附加的利益而被异化。再次,学校必须开设专门的思想品德课程,并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授课,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对此学校要予以充分的重视。最后,学校对品行不好的学生要予以教育、督导,对拒不改好者、情节严重的要严厉处分。
2.要让家庭充分认识自己在孩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责任并切实履行。日本著名教育学家井深大批评了把孩子完全推给学校的做法,指出家庭应该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特别是要配合学校完成儿童从幼儿教育向学校教育的过渡、衔接这两个阶段[2]。家庭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传统最基本的单位,由于孩子与父母生活距离近、相处时间相对多,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巨大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凡是思想政治教育做的好的家庭,在青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行教育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家长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也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并严密监视其成长。我们应通过大力宣传,让父母明确自己的监管责任,尽量创造条件从正面影响孩子,对孩子多些关注、引导,让他们明白事理,并能与学校教育衔接。
3.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网吧、网络游戏的管理。网络游戏规定必须有身份证号码输入才能开始,而且对每天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必须作出规定,比方说超过4个小时就自动退出,不准再玩。要大力扫黄打黄,特别是对音像制品、对网络进行持续严密监管,防止低俗网站毒害青少年。还要重视大众传媒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总之,只要夯实了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同时有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有社会主流媒体的正确引导,就既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打下扎实的基础,又能为巩固教学效果提供保障。
(三)创新教师激励机制,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环节
好的机制能把人的潜能尽可能地激发出来。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激发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如果没有好的老师传授,没有教师的正确理解,没有好的传授方式,即使教材再好,知识的价值再大,也不可能有效地影响学生。要创新激励机制,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大投入。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允许并鼓励合法合理地追求利益,仅单纯地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牺牲、讲奉献、淡泊明志不太现实。再者,没有必要的投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也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并保证专款专用。一是要保证教师培训费用,特别是参加学术交流的费用。经常让他们参加培训,参加相关教学的研讨会、经验交流会,让他们有机会向别人学习怎么样把课上好。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也必须强调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保证教师有一定的经费参加社会实践。二是要保证购买高质量的课件或鼓励教师自己制作高水平的教学课件的费用[3]。好的课件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教材只能承载相关的知识点和规范需要传授的基本知识,好的课件能使书本上有限的知识得到拓展,并且能以生动的形式来传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第二,完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现在有些学校开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估体系,分为学生评价、专家评价和领导评价三部分。这个机制不错,但要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还需要不断完善,比如这三部分在教师的教学效果总评价中如何配置比例,专家组如何构成,领导如何考查教师的教学效果,这些都必须解决好。第三,职称评比机制的完善。要想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提高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职业荣誉感,在职称评比当中就必须给出合适的标准,这个标准在科研方面可以适当降低要求,但要结合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这样既可以使教学评价体系真正落到实处,又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的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关乎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成败,也深刻影响着青少年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并形成从中小学到高校,有家长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制度体系,定能从根本上打牢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基础,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思想保证。
[1]杨宏健.近1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进展及述评[J].河南社会科学,2009,(4):194—196.
[2]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张承凤.构建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队伍[J].河南社会科学,2000,(3):90—92.
责任编辑 姚佐军
G641
A
1007-905X(2012)04-0075-03
2012-01-10
周金华(1977— ),女,湖南双峰人,湖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