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梅,罗少媚,龚彦予
(廉江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廉江 524400)
·护 理·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预防近期再出血的护理对策
陈华梅,罗少媚,龚彦予
(廉江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廉江 524400)
目的 探讨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后预防近期再出血的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69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后的患者在饮食、体位、活动、脱痂期等方面加强预防再出血的护理措施。结果 69例中有2例发生近期再出血,占2.9%(2/69),经再次套扎或三腔两囊管压迫以及积极的内科治疗后止血。结论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后加强预防近期再出血措施对提高静脉曲张套扎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预防再出血;护理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epic variceal Iigation,EVL)是用橡皮圈套扎食管曲张静脉,使血液凝固断流,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肝硬化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确切,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1]。但术后近期(一个月内)再出血的发生极具危险性,且常发生在脱痂期。本科自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有69例患者行套扎治疗,为预防近期再出血,本组在饮食、体位、活动、脱痂期等方面加强预防再出血的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本组69例,男48例,女21例,年龄39~72岁,平均55岁,均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肝功能Child分级为A级21例,B级34例,C级14例。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分级根据中华消化内镜学分级标准[2],轻度3例,中度29例,重度37例。术前有出血史44例,其中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9例,伴休克1例,近期有出血者35例;择期手术25例(其中12例分次套扎)。
术后耐心向患者说明套扎已顺利完成,使患者进一步消除顾虑,树立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
2.1 体位与活动 任何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均可诱发再出血的发生。所以,避免一切可引起腹内压增高因素,例如用力咳嗽、用力排便、提重物、用力弯腰等动作。绝对卧床休息24h,抬高床头15~20cm,头高脚底减轻腹压,减少胃酸、胆汁返流,应用抑酸剂,避免胃酸刺激套扎创面引起再出血。翻身动作轻柔,每2h协助翻身一次,72h后可床上活动,1周后床边活动,注意限制活动量。1个月后可做轻体力劳动,避免重体力劳动,预防便秘,必要时服用乳果糖等缓泻剂。
2.2 饮食护理 严格控制饮食至关重要,有报道[3]认为脱痂出血的诱因80%以上是由饮食不当引起。因此术后禁食48~72h,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可进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牛奶、豆浆、鱼汤等,3d后改为无渣半流质饮食,2周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或少渣饮食,禁食粗糙、粗纤维、带刺食物及过热、过冷、辛辣剌激性饮食,有烟酒嗜好者戒烟酒,忌咖啡浓茶及饮料。出血停止后可选用优质蛋白质饮食,切忌高蛋白饮食以防血氨升高。进食时细嚼慢咽,药片研磨成粉再冲服。向患者及家属反复强调饮食的重要性以及饮食不当引发的严重后果,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2.3 脱痂期的观察及护理 术后1周左右是套扎球脱落时期[4],病灶处新鲜肉芽生成,血运丰富,任何不良的理化刺激均可引起出血。因此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变化,注意呕吐物与大便的颜色及量的变化,必要时使用预防出血的药物如善宁、生长抑素等。如发现有呕血、黑便、血压和血红蛋白下降,表示患者再次出血,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备好抢救药品,如三腔气囊管、吸引器等。本组有1例在术后第2天出血,原因为橡皮圈脱落,黏膜糜烂引发出血,另1例在术后第8天出血,考虑为饮食不当引发,因发现及时,经再次套扎或三腔两囊管压迫以及积极的内科治疗后止血,出血率占2.9%(2/69)。
2.4 用药护理 应用奥曲肽[5],奥曲肽可降低门静脉压力,通过测定门静脉压,证实生长抑素能选择性减少门静脉及内脏血流,从而降低侧支循环血流量。也有学者认为生长抑素通过抑制体内扩血管递质胰高血糖素而致内脏血管收缩,引起门脉系统血流速度降低及血流量减少,从而引起门脉压力下降,减少了残余曲张静脉再次破裂的可能,并可避免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可能,奥曲肽还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黏膜修复。
告知患者及家属饮食的重要性以及饮食不当引发的严重后果,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禁食粗糙、粗纤维、带刺食物以及过热、过冷、辛辣剌激性饮食,宜进食清淡易消化软质食物;有吸烟饮酒者戒烟酒;避免腹内压增高诱因,如剧烈咳嗽、打喷嚏、恶心、呕吐、用力排便、负重等。告知患者套扎仅是一种治疗手段,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肝功能以及降低门脉压力,经套扎治疗后有些病例可能再次出现曲张静脉再出血。因此,在EVL术后的第一年,每3~4个月即应做胃镜复查,一旦食管静脉曲张复发,应再次行EVL以避免出血发生,学会观察有无出血征象,如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血及黑便等症状,及时就诊。
本组在术后第2天和第8天再出血各1例,出血率占2.9%(2/69),经再次套扎或三腔两囊管压迫以及积极的内科治疗后止血。本组有8例患者诉有胸骨后不适,发生率为11.6%(8/69),有2例患者诉吞咽困难,发生率为2.9%(2/69),无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消化科的急危重症,死亡率可达30%~40%[6],EVL不仅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止血方法,同时也是降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减少出血发生率及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7]。术后再出血常发生在脱痂期,发生率较低,却是最凶险的并发症,值得重视。本科通过对69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的护理,发现只要严格掌握好适应证,技术应用合理,操作手法娴熟,术后合理应用药物,在饮食、体位、活动、脱痂期等方面采用精心的护理措施,对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提高静脉曲张套扎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刘玉杰,张志坚,黄友明,等.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急诊内镜下套扎治疗[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6(3):163-165.
[2]丁大洪.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诊断和治疗规范试行方案[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17(4):198-199.
[3]王 为,闫国防,周国华.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饮食的策略[J].医学临床研究,2006,23(3):397-399.
[4]郑国启,张秀刚,于永礼,等.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后脱痂期再出血的预防[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24(6):459-460.
[5]权启镇,王要军,权 源,等.食管曲张静脉套扎脱痂期再出血的预防[J].实用医药杂志,2006,23(11):1284-1286.
[6]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8-229.
[7]胡东胜,刘建勇,卢琳琳,等.内镜下套扎术在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预防中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7):367-369.
R472.9
B
1003—6350(2012)16—151—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16.066
陈华梅(1971—),女,广东省廉江市人,副主任护师。E-mail chm1028.163@com
201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