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1例

2012-04-08 06:25刘少逵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肠粘连非手术治疗肠管

刘少逵,王 红,郭 林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1例

刘少逵1,王 红1,郭 林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26例患者,给予肠粘连松解汤,针刺,穴位注射,外敷金黄膏或芒硝等非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6例患者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后治愈,占83.9%,另外5例患者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后无效,中转手术后治愈,占16.1%。3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治疗时间11~19 d,平均14 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粘连松解汤;针刺;中药外敷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20%左右[1],临床表现为术后肠功能障碍(intestinal dysfunction,ID),主要病生理改变为肠壁炎性水肿、渗出和粘连,造成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并存的梗阻[2]。

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已成为临床一大难题,提高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认识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2006年7月—2011年5月,我院共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1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诊断标准均参照南京军区总医院黎介寿院士关于EPISBO的诊断标准[1,3],本组共31例,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27~73岁,平均(49.6± 12.5)岁。所有患者均有手术史,其中阑尾切除术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5例,胃大部切除术4例,直肠癌根治术3例,结肠癌根治术4例,结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次手术2例,胆囊切除术4例,腹部外伤、脾破裂脾切除术3例。术后出现腹胀23例,腹痛14例,恶心、呕吐17例,停止排气排便20例,呕吐咖啡色物2例,便血1例,发热5例;有腹膜炎体征3例,肠鸣音亢进4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12例。X线平片检查示气液平面21例。7例行CT检查,发现肠壁水肿,肠管轻度扩张。肠梗阻发生于手术后5~15 d,平均(7.5±2.1)d。按是否中转手术,将31例患者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组,且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发病原因等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所有31例患者均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禁食水;持续有效胃肠减压;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根据病情应用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经胃管注入自拟肠粘连松解汤:(大黄9 g,芒硝15 g,枳实15 g,桃仁15 g,赤芍12 g,木香12 g,乌药9 g,川朴、炒莱菔子各15 g,当归12 g),主要功效为通里攻下、行气止痛、活血化瘀。2剂/d,1剂煎水500 mL,分次从胃管内注入。给药后关闭胃管30 min。1剂煎水300 mL,待温热时灌肠。同时针刺双侧足三里、上巨虚穴(2次/d,每次约30 min),或者采用穴位注射新斯的明、维生素B1、维生素B12混合液5 mL(1次/d)。同时给予中药金黄膏或者芒硝外敷。非手术治疗无效手术探查5例,因肠管腹壁引流口粘连折叠1例,肠扭转粘连2例,内疝2例,均行粘连松解肠管排列。

2.2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一般情况,如腹胀缓解时间、恶心及呕吐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自主排气及排便时间、完全经口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

2.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患者无腹痛、腹胀、恶心及呕吐、胃管已拔除,恢复自主排气、排便,梗阻表现无复发;临床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有效:患者自觉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体征明显减轻,影像学检查提示梗阻缓解或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不见缓解,甚至加重恶化,需中转术治疗。详见表1。

2.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 表示,两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组间对比采用方差分析;自身前后对照采用t检验;数据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s,d)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s,d)

注:与非手术治疗组对比,aP<0.05

恶心、呕吐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自主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非手术治疗组5.65±2.72 2.16±0.83 4.82±1.17 12.89±4.52中转手术治疗组6.23±2.69a3.32±1.28a5.67±2.21a14.90±4.71a结果T=2.14 T=3.16 T=1.60 T=2.04

3 结果

3.1 临床治疗效果 本组31例全部治愈。治疗时间11~19 d,平均(14±3.6)d。26例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后明显缓解且最终治愈出院,中转手术治疗后5例患者均恢复顺利,术后继续给予中药,针刺,中药外敷等治疗后均治愈。随访1~5年,平均(3±1.2)年,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2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缓解。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4 讨论

4.1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概念的提出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概念首先由外国学者提出,Stewart等人于上世纪80年代就观察到此种并发症,并提出了“术后早期小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的概念[4]。以后关于该病的报道逐渐增多,并提出了主要的诊断标准,如术后早期(30 d之内)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又出现肠梗阻症状和影像学诊断指标等等[5-6]。国内最先由黎介寿于1998年报道该病,并定义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以后以南京军区总医院为主的医疗单位开展了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对EPISBO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总结出相应方案[7-8]。

EPISBO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EPISBO的发生原因可能与手术操作有关,如肠管的过分骚扰、腹腔内创面多及术后腹腔内坏死组织残留、积血和积液等等。上述因素导致了腹腔内无菌性炎症的发生和进展,最终形成EPISBO[9]。我们认为,EPISBO是腹腔内脏器(尤其是小肠)对手术创伤的过度免疫反应的结果,因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该病有较好的疗效,已成为公认的治疗方法。大量的动物实验证明手术创伤可损伤小肠浆膜,导致间皮细胞炎性改变和大量纤维蛋白原性渗出,最终形成小肠粘连[10]。

4.2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综合诸多临床经验及参阅文献[11],均提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棘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明显临床疗效,本组患者共31例,均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其中26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另外5例中转手术治疗,术后再次非手术治疗后亦痊愈出院,所有患者均有明显并发症。单纯西医治疗或直接手术治疗后,不仅不能解除梗阻,反而会造成肠功能恢复延迟,甚至引发肠漏等严重后果,本组患者无1例死亡。

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理论,考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其主要病机是肠腑气机闭塞不通,而中医认为,肠为“传化之腑”,总司饮食之传导,消化转输之功。肠梗阻是由于湿热蕴结、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所致。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和“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以肠粘连松解汤加味,方中大黄、芒硝通里攻下,消积泻热,润燥软坚;厚朴宽中下气;实行气导滞;木香、乌药行气止痛;桃仁、赤芍活血化瘀;当归养血活血;莱菔子消食除胀。全方通里攻下,行气止痛,活血化瘀而通腑。

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合治内腑”,可疏理胃肠气机,健运脾胃。上巨虚乃大肠下合穴,疏通腑气,行气消滞。两穴相配,以助胃肠通顺。新斯的明、维生素B1、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把针刺与药物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温和而持久的刺激,发挥综合作用,有效促进肠道蠕动。实验研究表明,在神经、体液因素参与下,针刺可能是通过调整肠道功能,改善血运,加强吸收,从而促进肠梗阻解除。我们外敷用的芒硝入胃、大肠经,具有软坚泻下,清热除湿,破血通经,消肿之功效。金黄膏有黄芩、黄连、黄柏、大黄、姜黄、丹皮、花粉、南星、白及、白芷、木香等药物组成。具有抗炎止痛、破血行气、散结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无加重和肠绞窄征象,病情稳定者,持续治疗最少2周以上,最长可达6周。如有体温上升,腹痛、腹胀加重,肠坏死、腹膜炎征象,或刚开始即考虑机械性肠梗阻,如内疝、扭转折叠等可能,应及时行手术治疗。再次手术要及时,术中要重视肠管的保护,腹腔积血和积液的清除,并尽量减少手术创伤。术后可用酚妥拉明改善肠管血运,新斯的明、大承气汤等尽快恢复肠道功能。如无禁忌,可考虑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机械性肠梗阻则要重视术毕脏器复位,避免将肠管扭转、成角,并消除可能引发腹内疝的因素。血运性肠梗阻则应高度重视发病因素,避免手术创伤及强调手术切除的彻底性,术后正规的抗凝治疗。

为减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腹部手术时应采取预防措施:⑴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异物包括滑石粉的存留,减少感染及炎症渗出的机会。⑵术中操作轻柔,尽量避免损伤,注意保护肠管浆膜层,防止干燥暴露时间过长,妥善关闭手术形成的孔隙,严格止血并清除腹腔积血,避免不必要的腹腔引流。⑶关腹前将大网膜铺衬在切口下面,腹膜外翻缝合,减少腹膜内粗糙创面,防止粘连。⑷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肠蠕动的恢复,减少静止肠袢粘连的机会。首次手术能尽量减少创伤,彻底洗净腹腔,将肠管摆放妥当、顺畅,将大网膜隔在肠管与切口间,可能有助于减少粘连所致梗阻的机会。

[1]黎介寿.认识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特性[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7):387-388.

[2]周创业,周振理,马军宏.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病原因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17(5):468-471.

[3]肖焕擎,唐伟标,曾山崎.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42例诊疗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02,18(7):759-760.

[4]朱维铭,李宁,黎介寿,等.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J].中华实用外科杂志,2002,22(4):219-220.

[5]李幼生,黎介寿.再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38-39.

[6]龚剑峰,朱维铭,李宁,黎介寿.激素和营养支持联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20(4):257.

[7]蔡华芳,刘雪莉,钱伯初,等.桃蛭枳朴冲剂对大鼠实验性肠粘连的预防作用防作用及其治疗机理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10):603-606.

[8]刘俊英,曾广仙,郑勇斌等.创伤性肠粘连形成过程中腹膜组织变化的形态学观察 [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J].2003,8(2):97-100.

[9]Stewart RM,Page CP,Brenden J,et al.The incidence and risk of ear⁃ly postoperat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J].Am J Surg,1987,154 (6):643-647.

[10]Tortolla BJ,Lavery RF,Chandrakantan A,et al,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earl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after celiotomy for pene⁃trating abdominal traumn[J].Am Surg,1995,61(11):956-958.

[11]闫瑞鹏,解基良,周振理,等.复方大承气汤联合针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17(1): 30-32.

(收稿:2012-04-26 修回:2012-07-26)

(责任编辑 周振理)

R574.2

A

1007-6948(2012)05-0492-03

10.3969/j.issn.1007-6948.2012.05.019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天津 300150)

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王 红,E-mail:ctwanghong@eyou.com

猜你喜欢
肠粘连非手术治疗肠管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阑尾炎手术后肠粘连是怎么回事
导致肠粘连的原因有哪些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各级肠管回声增强的临床价值分析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非手术治疗在Ⅳ级 Ⅴ级闭合性肝破裂中临床应用
压力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