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洋”
——以其“海洋”义为重点

2012-04-07 23:00:51赵宝靖
关键词:西乡县海洋

赵宝靖

(广西大学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释“洋”
——以其“海洋”义为重点

赵宝靖

(广西大学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通过对文献的考据,训释“洋”字,重点在训释其“海洋”之意,并拟探讨“洋”之“海洋”意最早出现在宋代的原因。且通过“洋”之“海洋”意出现的时间指出古籍注释中的两处瑕疵。

“洋”;“海洋”;指瑕

在“洋”的众多义项中,有些是后起之义,比如其“海洋”义,以及与之相关的义项。就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洋”之“海洋”义最早出现在宋代,在此之前“洋”并无此义。本文即拟训释此字,重点在其“海洋”之义,并以此为据,指出古籍注释中的两处瑕疵,抛砖引玉,以待大方。

一 洋,水名

1.洋水,《说文解字·水部》:“洋,水。出齐临朐高山,东北入钜定。从水,羊声。似羊切。”[1]《广韵》:“洋,水名,出齐郡临朐县北。”[2]可知此古洋水在今山东境内,典籍多有记载,《水经注》(卷26)论说尤其翔实,兹不赘述。

2.洋水,《山海经·西山经》(卷2):“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3]《玉篇·水部》(卷19):“洋,以凉切,水出昆仑山北。又音祥。”[4]可知此古洋水源自昆仑山。

3.洋水,即西乡河,在陕西省南部,源出西乡县南星子山,北流经县东,合木马河北入汉水。《水经注·沔水上》(卷27):“汉水又东,右会洋水。川流漫阔,广几里许,洋水导源巴山,东北流,迳平阳城,《汉中记》曰:本西乡县治也,……洋水又东北流入汉,谓之城阳水口也。”[5]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亦载洋水出星子山,注于汉江。可知此洋水在陕西境内,注入汉水。

4.洋水,即藉水,出上邽邽山(在今甘肃省天水市)。《水经注·渭水上》(卷17):“藉水,即洋水也。北有濛水注焉。水出县西北邽山,……《山海经》曰:邽山,濛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洋,谓是水也。……藉水又东入于渭。”[5]《山海经·西山经》(卷2)“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濛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3]可知此洋水即藉水,在甘肃境内,注入渭水。

二 洋,地名

1.洋州,《通典·州郡》(卷175):“洋州今理西乡县。春秋、战国皆楚地。秦属汉中郡,二汉因之。三国时,蜀之重镇。晋、宋、齐、梁亦属汉中郡。西魏、后周并为洋州因水为名。及洋川郡。隋初郡废,炀帝初州废,并其地入汉川郡。大唐复置洋州,或为洋川郡。”[6]《旧唐书·地理志》(卷39):“洋州下隋汉川郡之西乡县。武德元年,割梁州三县置洋州。四年,又置洋源县。天宝元年,改为洋川郡。乾元元年,复为洋州。……西乡 本汉成固县地,蜀立西乡县。后魏于此置洋州,以水为名。”[7]由以上所引可知,洋州建制代有沿革,皆于典籍有载,兹不赘述。

2.洋县,《明史·地理志》(卷42):“汉中府元兴元路,属陕西行省。洪武三年五月为府。六月改名汉中府。领州一,县八。……洋府东南。元洋州。洪武三年降为县。十年六月省入西乡,后复置。北有兴势山。东有黄金谷。南有汉水。西北有壻水,西有灙水,亦曰骆谷水,又东有酉水,俱南入汉。……”[8]由此可知,明洪武年间置洋县,由洋州改制而来。陕西至今有洋县。

三 洋,多,广,盛

《尔雅·释诂》:“洋、观、裒、众、那,多也。”郝懿行义疏:“洋者,《匡谬正俗》云:‘今山东俗谓众为洋。’按:以洋为多,古今通语。故《诗·閟宫》传:‘洋洋,众多也。’《硕人》传:‘洋羊,盛大也。’《衡门》传:‘洋羊,广大也。’《大明》传:‘洋羊,广也。’广、盛、大,具与多义近。”[11]郝说征引宏富,论说明白。

四 洋,海洋

“洋”之“海洋”义最早出现于宋代。《广韵》:“洋,水流儿,又海名。”[2]又宋人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34)载:

白水洋

二十九日辛巳,天色阴翳,风势未定。辰刻,风微且顺,复加野狐帆,舟行甚钝,申后风转,酉刻云合雨作,入夜乃止,复作南风,入白水洋。其源出靺鞨,故作白色。是夜举火三舟相应矣。

黄水洋

黄水洋即沙尾也。其水浑浊且浅,舟人云:“其沙自西南而来,横于洋中千余里,即黄河入海之处。”舟行至此,则以鸡黍祀沙。盖前后行舟遇沙多有被害者,故祭其溺水之魂云。自中国适句丽,唯明州道则经此,若自登州板桥以济,则可以避之。比使者回程至此,第一舟几遇浅,第二舟午后三舵并折,赖宗社威灵得以生还。故舟人每以过沙尾为难。当数用铅硾时其深浅,不可不谨也。

黑水洋

黑水洋即北海洋也。其色黯湛渊沦,正黑如墨,猝然视之,心胆俱丧。怒涛喷薄屹如万山。遇夜则波间熠熠,其明如火。方其舟之升在波上也不觉有海,惟见天日明快,及降在洼中,仰望前后水势,其高蔽空,肠胃腾倒,喘息仅存,颠仆吐呕,粒食不下咽。其困卧于茵褥上者,必使四维隆起,当中如槽。不尔则倾侧辊转,伤败形体。当是时求脱身于万死之中,可谓危矣。[10]

此处所载白水洋、黄水洋、黑水洋,其“洋”虽已有“海洋”之义,然细察之,则此处“海洋”乃是近海,皆在我国内海范围之内,而非更为辽阔的海域。而后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外交流的频繁,“洋”之“海洋”义,其所指范围才渐渐变得更为广阔。

“洋”之“海洋”义产生于宋代,盖有因也。自唐宋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更加密切,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此时期中国与日本、朝鲜等国的宗属国关系,使得双方交往日益密切。嗣后到了明代,郑和下西洋,更是加强了与太平洋、印度洋等国的联系。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的东来,带来了种种新知识和新观念,其中就包括地理知识,让中国的上层人士更加了解了世界地理,于是西洋等概念产生,亦频频见载于典籍。此时的“洋”之“海洋”义,已经基本上同于今天所说的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海域。

根据以上训释,“洋”之“海洋”义出现于宋代,我们可以据此指出古籍注释中的两处瑕疵。

其一乃是陈鼓应先生注《庄子·秋水》之“望洋向若”。陈注曰:“望洋”一词有多种解释,旧注作:仰视貌(司马彪、崔譔注)。按“望洋”一语,或假“洋”为“阳”,“望阳”训仰视之意(详见郭庆藩《庄子集释》)。或假“洋”为“羊”,“望羊”申远视之意(详见马叙伦《庄子义证》)。然“望洋”作常义解即可。“洋”即海洋,上文云北海可证(李勉说)。“若”,海神(司马彪说)。按“望洋兴叹”一成语即本于此。[11]

细按“望洋向若”之义,当是河伯见到海神若,仰视之,见其壮阔浩大,顿觉己之渺小,后文于是喟叹道:“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1]故笔者认为陈注所引郭庆藩先生注是。郭注曰:“《释文》引司马、崔本作盳洋,云盳洋犹望羊,仰视貌。今案洋羊皆假借字,其正字当作阳。《论衡·骨相篇》:武王望阳,言望视太阳也。太阳在天,宜仰而观,故训为仰视。”[12]

其二乃是宋陆佃注《鹖冠子·泰鸿》之“开原流洋”。陆注曰:“洋,若今海之有洋也。”《鹖冠子》是先秦之书,而陆佃乃宋朝人,此注可证“洋”之“海洋”义产生于宋代,但陆佃却以今训古,不足为取。

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曰:陆佃曰:“洋,若今海之有洋也。”张之纯曰:“原,古源字,犹今言海也。《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放乎四海。’”吴世拱曰:“洋,溢扬也。言开道德之原,而流溢洋也。《管子·宙合》:‘渊泉而不尽,微约而流施,是以德之流润泽均加于万物,故曰圣人参于天地。’”张金城曰:“此本立道生,自得逢原之论也。君道体天,故化为流洋也。”按:原同“源”,源头。开其源而流其洋,言开源之重要。[13]

其上下文语境如下:“是故有道南面执政,以卫神明,左、右、前、后,静待中央。开原流洋。精微往来,倾倾绳绳。内持以维,外扭以纲。”[13]细按此语境,笔者认为吴世拱说当是。

[1]许慎.说文解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227.

[2]陈彭年,等.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8.

[3]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47—48,63.

[4]宋本玉篇[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349.

[5]王国维.水经注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889—890,573—574.

[6]杜佑.通典[M].长沙:岳麓书社,1995:2398.

[7]刘煦,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1533.

[8]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999—1000.

[9]郝懿行.尔雅义疏(影印版)[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

[10]徐兢,撰.朴庆辉,标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73—74.

[1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413,411.

[12]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562.

[13]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238;237—238.

Explanations of the Chinese Word“Yang”

Zhao Baojing

This thesis aims to explain the meaning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Yang”by textual researching,focusing on its meaning of“Haiyang”.In addition,This thesis plans to discuss the reason why the meaning of“HaiYang”first appeared in Song Dynasty.And on this basis ,this thesis will point out two defects of ancient explanations.

Chinese word“Yang”and“Haiyang”;finding out the defects

H028

A

1672-6758(2012)08-0107-2

赵宝靖,在读硕士,广西大学文学院2010级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研究方向:地方文献。

Class No.:H028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猜你喜欢
西乡县海洋
出发,去看看未来的海洋
浅谈西乡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建议
当代旅游(2019年11期)2019-05-08 08:35:06
海洋的路
当代音乐(2018年4期)2018-05-14 06:47:13
西乡县农村金融服务现状研究
西乡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
西乡茶产业营销策略分析
时代金融(2017年26期)2017-10-12 16:10:55
西乡县茶产业品牌建设探析
时代金融(2017年26期)2017-10-12 16:08:33
爱的海洋
琴童(2017年7期)2017-07-31 18:33:48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小学科学(2017年5期)2017-05-26 18:25:53
西乡县茶树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中国茶叶(2017年2期)2017-01-12 17: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