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文化创新思想探析*

2012-04-07 18:35郭国祥韩珍珍
关键词:孙中山思想文化

郭国祥,韩珍珍

(武汉理工大学 思政教研部,湖北 武汉 430070)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又是一位学贯中西的思想家。他在博采中西文化之长的基础上,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对古今中外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思考,提出了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新之路:即中国文化应当“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他在《中国革命史》中也认为自己的思想有三个来源:“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1]60因此他也被誉为“中国近百年历史上融通中西文化,改造中国传统社会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人物之一。”[2]152孙中山的文化创新构想为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爱着自己的民族。为了振兴中华,他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民族、民本、民生、民德思想。

(一)传统爱国主义基础上的民族主义

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几千年来,热爱、忠诚、报效自己的国家,一直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思想情感和历久弥坚的精神支柱。它把中华民族凝聚成坚不可摧的整体,越是国家危亡,民族有难,越能释放出深沉巨大的凝聚力,迸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孙中山的爱国主义首先表现在他对民族危亡、国势衰败的清醒的自省意识和忧患意识:“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3]19,“中华有志之士,无不握腕锥心!此仆所以出万死一生之计,以拯斯民于水火之中,而扶华夏于分崩之际也”[3]47。孙中山的爱国主义还表现在他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他为祖国壮丽河山而倾倒,“昆仑之山,为黄河之源,浑浑万里,东入于海,中有伟大民族,代产英杰,以维其邦国!”[3]579为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而颂歌,“中国之文明已著于五千年前,此为西人所不及”[3]282,“吾国有六千年文明之历史,有四万万之民众,地大物博,人习勤劳,加以尚慈善、好平和、善服从之诸美德”[4]305,为生在中国而自豪,“中国土地、人口为各国所不及,吾侪生在中国,实为幸福。”[3]282。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也是孙中山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他认为国家统一是国家富强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民国之幸福,以统一为主。今不幸而陷入四分五裂之混乱状态。我辈敬服汉高祖,推重明太祖,因彼等能统一国内,增进国民之幸福故也。”[5]532-533孙中山爱国主义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他为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独立的奋斗精神。他一生都在为民族独立而奋斗,“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6]639

(二)独具特色的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出现了两座高峰。其一是先秦诸子的“旧民本”思想。上古政治家和思想家总结历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孔子提出要爱民、养民、利民、富民的主张。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其二是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新民本”思想。特别是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君为民害”论、“民主君客”论和“万民忧乐”论,把传统的贤君重民、爱民的旧民本思想发展到了民为本体的“公天下”的新民本思想。早期孙中山主要继承了传统的贤君重民、爱民的旧民本思想。他想通过辅佐清廷来谋求国家富强之道,因为民富,国则富;民贫,国则弱。参加革命后,孙中山则从中国传统启蒙思想家新民本思想中吸取养料,始终坚信主权在民,把“天下为公”当做了他的人生信条,形成了他富有现代民主气息的民权主义的思想政纲。他指出:“共和与自由,全为人民全体而讲。至于官吏,则不过为国民公仆,受人民供应”[7]334,因此官吏必须“为民尽职,以答人民之供奉”[7]334。

(三)传统大同思想基础上的民生主义

大同是儒家畅想的上古最美好的政治制度,《礼记·礼运》对这一理想社会进行了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孙中山很欣赏儒家勾勒的这幅理想社会的蓝图,他的民生主义就是对儒家大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多次在演讲中提到他的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大同主义。他指出:“社会主义者,人道主义也。人道主义,主张博爱、平等、自由,社会主义之真髓,亦不外此三者,实为人类之福音……社会主义为人类谋幸福,普遍普及,地尽五洲,时历万世,蒸蒸芸芸,莫不被其泽惠。”[7]510他对民生主义的定义就是“人人皆得按其应得之比例,以分沾其利益,享受其劳力结果之全部,获得较优良之工作状态,并有余暇之机会,可以思及其他工作以外之事件。如此,劳工必能知识日进,获得充分之娱乐与幸福。”“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7]492并对民生主义实行后的社会进行了美好的畅想,“将来中国之实业,建设于合作的基础之上。政治与实业皆民主化。每一阶级,皆依赖其他阶级,而共同生活于互爱的情形之下。”[7]492

(四)传统修身重德基础上的新民德思想

传统文化十分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认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均要从修身开始,以修身为基础,并对如何修身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传统文化不仅强调个人的修身,而且强调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认为为政的根本在于得民心,而得民心的关键在于道德教化。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孟子也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孙中山非常推崇传统文化中这种“内圣外王”之学,认为传统儒家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生修养哲学是中国古代最有智慧的哲学,是任何外国哲学都不能够比较的,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他在继承传统“内圣外王”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格建国论”。孙中山认为要救国,要建国,必须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做工夫,便是改良人格。“为甚么我们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呢?这就是因为我们中国人不自振作,所谓堕落。堕落的原因,就是在不讲人格”[8]320。因此他号召中国的先知先觉者不畏艰难,启蒙百姓,唤醒民众,做改造国民性的先驱。“惟夫一群之中,有少数最良之心理能策其群而进之,使最宜之治法适应于吾群,吾群之进步适应于世界,此先知先觉之天职,而吾《民报》所为作也。抑非常革新之学说,其理想输灌于人心而化为常识,则其去实行也近。”[3]289郭齐勇曾在《孙中山文化思想述评》中认为孙中山的“人格建国论”是对传统修身重德的思想一大超越,是孙中山德治思想的精华所在。[9]154

孙中山虽有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基,但对西方文化也是洞悉幽微。他一生为了革命,四海漂泊,美国、日本、欧洲、东南亚等地都留有他革命的身影。在其60不到的有生之年中,有36年是在海外奔波,因此他对西方社会有直接的感受和深刻的了解;而且他酷爱读书,对西方各种进步书籍如饥似渴、勤于研读,并从中探索中国社会进步之良策,这样西方思想也成为他重要的思想资源。

(一)研究西方富强之道,思考中国民生发展之路径

孙中山曾在《建国方略》中说:“夫事有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则断无不成者也”[10]228。他又经常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对世界文明发展成果,孙中山总是抱开放性的态度,积极学习。1894年在给李鸿章上书的时候就提出了“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主张。“夫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材力丰,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3]151895年创立农学会时,又提出要建立各级教育机关,重视知识分子的使用,重视对平民百姓知识、技术的传授。他指出:“泰西诸国……以士类而贯四民。农夫也,有讲求耕植之会;工匠也,有讲求制器之会;商贾也,有讲求贸易之会。”[3]24-25孙中山也看到了西方社会发展的弊端:国家虽然富强,但社会两极分化,“富者富可敌国,贫者贫无立锥”[3]228。因此他提出“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使中国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3]273

(二)研究西方治国之理,探索中国政治革命之方案

伦敦蒙难使孙中山对封建专制的暴虐、民主宪政的珍贵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我对立宪政府和文明国民意义的认识和感受愈加坚定,促使我更积极地投身于我那可爱而受压迫之祖国的进步、教育和文明事业。”[3]36为了探索中国政治之出路,他广泛涉猎西方进步书籍,并认真思考,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三民主义思想。孙中山曾自述他思想的来源时说过:“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3]288的确,孙中山三民主义吸取了西方不少思想家的智慧。民权主义借鉴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天赋人权”说和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民生主义参考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亨利·乔治、约翰·穆勒的“地权”思想;而其三民主义从整体上看与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具有本质上的相通之处。

(三)研究西方文明之本,探索中国文化发展之方向

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本质在于文化所蕴含的价值。价值有大小之分,文化自然有高低之别。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不同文化的相互竞争、相互融合的结果。今天,我们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共存,并不是否定文化的差异性和价值的高低,而仅仅是尊重不同文化个体存在的天然权利。孙中山少年时代就从自身的见闻经历中了解了东西文化的特点及其优劣,他12岁离乡来到海外就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强烈冲动,“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3]47他认为中国人必须勇于向西方学习,才能改变落后的面貌,也只有“取法西人的文明而用之,亦不难转弱为强,易旧为新”[3]278。孙中山学习西方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有着理性的分析,他对西方文化的本质和缺陷有着深刻的分析。他认为西方文化本质上是一种霸权主义文化,是“一种野蛮之学问”,是“注重功利的文化”,是“霸道的文化”,是“武力的文化”[6]405;西方文化有着致命的缺陷,那就是缺乏人文关怀、充斥功利强权,这样的文化最终将会被历史所淘汰。因此,他指出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就是“用我们固有的文化作基础。要讲道德、说仁义……另外还要学欧洲的科学,振兴工业,改良武器”[6]407,也就是在继承中国传统道德文明的基础上学习西方的现代科技。

在欧风美雨、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下,孙中山作为一位富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从时代主题出发,根据革命需要,对中西文化融汇创新,创造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思想成果。

(一)“行易知难”的哲学观

孙中山对传统的“非知之艰,行之维艰”的观点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认为此说的流行是中国积弱衰败之重要原因:“不知固不欲行,而知之又不敢行,则天下事无可为者矣”[10]199,此说者“不惟能夺吾人之志,且足以迷亿兆人之心也”[10]158。为改变国人保守、畏葸,缺乏激情、理想和创新的恶习,他不厌其烦地倡导“行易知难”的新哲学观。他的《建国方略》前三章从饮食、用钱、作文三件日常生活琐事证明了“行之非艰,而知之实艰”的道理,第四章进一步从造屋、造船、筑城、开河、电学、化学、进化这七事来证明“知之不易”。他在第五章还专门对“知”、“行”的内涵和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他认为“知”是脑力思维的运用,乃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是对科学的探求,“夫科学者,统系之学也,条理之学也。凡真知特识,必从科学而来也”[10]200。“行”为手足之动作,乃对客观事物之处理。因此第六章他得出结论“能知必能行”,并鼓励革命者勇于实践、勇于革命。孙中山的“行易知难”思想说明了革命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也说明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实践的先导作用。他的这一思想到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要求我们改革开放必须有顶层设计、必须有先进理论作为指导,迎接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必须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

(二)融汇中西的“五权宪法”

孙中山为了避免西方政治制度的流弊,在借鉴中国传统科举制度和监察御史制度的基础上创造了他独具特色的“五权宪法”。孙中山浸润西学,了解西方,对西方代议制民主的流弊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西方的选举和委任制有缺陷,尤其不适应于中国。选举制下,夸夸其谈的政客往往博得满堂喝彩、被选民相中,而品德高尚、具有真才实干却因口才木讷的贤者、智者往往被选民抛弃。委任制下,“凡是委任官都是随着大统领进退”[3]330,造成人亡政息、政局不稳,也造成官场腐败散漫。在中国“猪仔议员”和裙带政治盛行的情况下,选举制和委任制只会使中国官场更加乌烟瘴气。因此,在中国必须有独立的考选机关,通过严格的考试选拔官员,才能除去盲从滥举及任用私人的流弊,使优秀人才为国效力。孙中山对西方的监督制度也不以为然。认为监督权归属议院,要么造成议院专制,挟制行政机关,影响行政独立;要么议院太软弱,无法行使监督权。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对今天我们加强人事改革、民主法制建设、任人唯贤、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仍然有着很大的启迪作用。

(三)独具特色的“直接民权”

孙中山认为西方代议制民主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他指出:欧美所谓民权“不过是一种选择和被选择权”,只是一种间接民权,选举所产生的国家机器,人民仍然缺乏足够的和有效的监督手段,官员腐败仍然是避免不了的,“人民对于政府的权力只能够发出去,不能够收回来”[5]344。这种代议制民主在中国民众缺乏足够的政治训练的条件下,盲目采用,情况只会更加糟糕。因此他要改间接民权为直接民权。所谓直接民权,并不是古代西方城邦制民主的简单复制,它是带有孙中山个人烙印的独特的直接民主思想,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选举权是人民选举官吏和被选举的权利,是废除以财产为标准的普遍选举权;罢免权是人民撤换贪赃枉法不能代表人民利益的官吏的权利;创制权是人民以公意创立各种法律法令而政府必须执行的权利;复决权是人民废除和修正政府所制定的不利于人民利益的法律法令的权利。”[11]57-58孙中山认为老百姓有了这四个权就是实行了彻底的民权,就是实行了“全民政治”,也就是“四万万人做皇帝”了。孙中山对直接民权非常钟情,曾在广州政府期间极力推行和实施。孙中山的“直接民权”与“五权宪法”一起成为孙中山晚年的主要思想体系,对近现代中国政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孙中山能在有几千年封建专制历史的中国实行直接民权,体现了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胆略,也体现了他对政治民主化的不倦探索精神,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具有更加完备的民主性,这在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2]60孙中山的直接民权思想对今天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可以提供方法论上的启迪。

(四)公私兼顾的混合经济

在经济制度的建构上,孙中山不赞成英美式的私有经济,也不赞成苏俄式的国有经济,提出了公私兼顾的混合经济的构想。为防止在中国出现干扰国计民生发展的私人垄断资本,避免社会的两极分化,孙中山认为像铁路、矿山、银行乃至土地等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不能听凭私人资本掌控、操纵,必须由国家所有或者至少由国有资本控制,国家要努力发挥对整个社会的宏观调控作用。节制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并不是要限制资本主义经济,相反是要促进中小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和发展,“凡夫事物之可以委诸个人,或其较国家经营为适宜者,应任个人为之,由国家奖励,而以法律保护之。”[10]253孙中山对国家所有或者国有资本的认识也是很有前瞻性的,他提出了“民办国有”[7]466的概念,比如铁路等重要行业,公办往往缺乏效率,民有则往往造成垄断和社会的贫富分化,因此“民办国有”是最好的解决之道。他指出:“盖凡百事业,公办不如私办之省时省费。私人之经营,往往并日兼程,晷之不足,继之以夜。官之经营,则往往刻时计日:六时办事,至七时则以为劳,一日可完,分作两日而犹不足……故往往一种事业,有官办之十年不成,私办之五年可成者。”[7]466孙中山对所有制形式以及所有制实行形式的认识,对公私关系的认识对我们今天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改革仍然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和平、均富的地权思想

随着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商业用地急剧升值,炒地皮、土地投机盛行,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平成为突出的问题,如何解决这种因土地占有造成的社会不公、如何把土地升值的财富归为社会所有成为孙中山思考的重要问题,对此他提出了平均地权的思想。[5]387-388他指出:“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3]297为贯彻他这一思想,他提出由国家规定土地法、土地使用法、土地征收法及地价税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自行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如果地主估价过低,国家可以依报价收买之。孙中山认为这样既可以防止地主压低报价,增加国家税收,又可以减少行政花费和诉讼费用。对于农地,孙中山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思想。他指出:“中国以农立国,而全国各阶级所受痛苦,以农民为尤甚。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5]120。孙中山的地权思想,对我们今天在城市征收房产税,遏止房价飞涨、合理解决百姓的安居问题,在农村加快土地流转、深化耕地林地改革,发展农业,防止社会贫富分化、促进社会公平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1]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7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 宝成关.近20年来大陆“文化热”与孙中山文化思想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1(1):151-157.

[3]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1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8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

[9] 郭齐勇.孙中山文化思想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1996,(3):146-159.

[10]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1] 郭国祥,刘贝.孙中山直接民权思想的实践及其困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7-59.

[12] 司桂梅,孙启周.论孙中山的直接民权思想[J].东岳论丛,2000(4):60-62.

猜你喜欢
孙中山思想文化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谁远谁近?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