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丽美,张 琳,邱建宏
(1.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营养科,河北石家庄 080082;2.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科,河北石家庄 050051)
·病例报告·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妊娠剖宫产1例围手术期处理及营养指导
滑丽美1,张 琳2,邱建宏1
(1.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营养科,河北石家庄 080082;2.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科,河北石家庄 050051)
肝豆状核变性;妊娠并发症;肠道营养
患者,女性,41岁,孕6产0流5,宫内孕9+月,发现牙龈出血、下肢水肿2个月于2011年2月5日入院。入院前5年在外院确诊为Wilson病。患者孕前已停用青霉胺半年。近2个月发现双下肢水肿,刷牙时牙龈出血,无鼻出血、头晕、头痛、震颤、抽搐等症状,孕后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质量增加35kg。入院检查:体温36.3℃,脉搏86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40/82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意识清楚,语言流利,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腹围104cm,腹部移动性浊音(+),肝脾肋下触诊不满意;宫高34cm,胎心126次/min;双下肢水肿;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侧桡、膝反射(++),双侧巴氏征(-),双手指鼻试验尚稳准,双手快复轮替动作尚可。B超示:胎儿双顶径8.9cm,羊水厚径6.9cm,胎儿颈部呈“U”形压迫。眼科检查角膜色素环阳性。实验室检查:尿胆原68μmol/L,尿胆红素17μmol/L,血白细胞5.67× 109/L,红细胞3.65×1012/L,血小板79g/L,尿素氮6.84mmol/L,肌酐108.1μmol/L,丙氨酸转氨酶29U/L,天冬氨酸转氨酶22U/L,转肽酶14U/L,碱性磷酸酶183U/L,总蛋白50g/L,白蛋白31.5g/L,总胆红素38.6μmol/L,直接胆红素21.3μmol/L,血清铜蓝蛋白43.6mg/L。腹部CT平扫示:肝表面不光滑,肝叶比例失调,肝裂增宽,肝质密度不均匀,呈多发结节状改变,肝内胆管无扩张;胆囊稍大,囊壁增厚,囊内未见异常密度影;脾巨大,密度均匀;肝脾周边见带状水样密度影;右侧胸腔可见少量液性密度影。临床诊断:①妊娠36+6周,孕6产0臀位,脐带缠绕;②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③血小板减少症;④腹腔积液;⑤胸腔积液。入院后给予胎心监护,因胎心减慢在全麻下行剖宫产术,娩出一男婴,体质量2 950g。Apgar评分:1min 10分,5min 10分。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胎盘送病理检查,羊膜、脐带以及胎盘绒毛均未见病变。给予抗感染,促宫缩,补充血浆、复方氨基酸及人血白蛋白等支持对症治疗。术后按低铜饮食的营养治疗原则给予配制营养餐,第1~2天给予低铜清流食,热量4 686kJ,蛋白质43g(精白米面各100g,鸡蛋汤,鸡蛋2个+佳膳40g),每日铜摄入量控制在1.55mg以下[1],第3~6天给予低铜半流食,热量7 112kJ,蛋白质90.3g(精白米面各150g,鸡蛋2个,佳膳56g,奶200g,立适康蛋白粉36g),第7天后改为低铜普食,热量8 368~9 623kJ,蛋白质108.3g,同时给予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患者术后10d间断拆线,14d出院。出院时复查血生化:总蛋白49.7g/L,白蛋白29.7g/L,丙氨酸转氨酶29U/L,天冬氨酸转氨酶34U/L,转肽酶17U/L,总胆红素12.7μmol/L,尿素氮6.73mmol/L,肌酐111.2μmol/L,血小板81g/L。出院后给予低铜高蛋白营养指导,定期随访。母亲无异常,新生儿发育正常。
讨论HLD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血清铜蓝蛋白合成减少以及胆道系统排铜障碍,蓄积于体内的铜离子在肝、脑、肾、角膜等处沉积,引起进行性加重的肝硬化、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肾损害及角膜色素环等临床表现[2]。此外,由于肝功能受损致内分泌紊乱、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可出现月经失调、闭经、流产等,受孕率极低。
结合患者肝脾肿大、腹水、血清铜蓝蛋白降低及角膜色素环等典型临床表现,本例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2008年制定的《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与治疗指南》HLD的诊断[3]。HLD患者由于大量铜沉积在肝、脑、肾、骨骼、角膜及其他组织,导致器官功能异常。血清铜蓝蛋白、血清铜含量降低和24h尿铜含量增加,以及眼部色素环出现是确诊HLD的主要依据,其中K-F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本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13q14.3,该基因突变使该酶丧失功能而致病[4]。世界范围内出现该病基因频率为0.005 6,患病率为1/33 500。妊娠合并HLD对母婴危害极大,也较为罕见。由于肝功能异常,雌激素灭活作用减弱,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造成排卵功能障碍,出现月经不调、闭经而影响及阻止受精卵着床[5],导致不孕。即使妊娠,流产率、早产及围生儿病死率极高。本例患者孕6流5,也证实了HLD患者成功孕产的困难。HLD常使妊娠晚期的孕妇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产后感染,孕期由于血容量增加及子宫的压迫,使门静脉系统充血,压力升高,可致食管曲张静脉破裂,病死率极高。此外,分娩的劳累,脱水,创伤切口感染,血小板降低而引起的大出血及药物可能引起肝细胞进一步损伤坏死,严重者可致肝性脑病死亡,因此HLD患者妊娠的风险极大。在待产过程中应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降低肝肾损害程度;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必要时终止妊娠。
铜是一种人体必要的微量元素,微量的铜对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是必要的,但体内铜蓄积或沉积太多会危害人体健康[6]。HLD患者由于缺乏参与胆汁排铜的酶,铜不能经肝脏代谢从胆汁排出而沉积于机体各组织器官中,对机体造成损害[7]。因此,本病治疗以促进体内铜的排泄及减少铜的吸收、保护肝脏及对症治疗为原则,需要终身服药。目前常用的D-青霉胺+锌制剂能结合肝及其他组织中的铜,促进尿铜排出,但青霉胺对母婴有不良反应。本例患者孕前半年自行停用青霉胺,以减轻药物对母婴的影响,但同时也加速了病情的进展。对此类患者,合理低铜饮食及减少铜的摄入对稳定病情有重要意义。在饮食治疗上应严格限制铜的摄入,每日铜的摄入量控制在1.55mg以下;其次是充足的热量、高蛋白和适量脂肪。本例患者产后热量由4 686kJ逐渐增加到9 623 kJ,蛋白质由43g增加108.3g。充足热量、高蛋白饮食可促进受损的肝细胞修复和再生,适量脂肪可以防止脂肪肝形成而加重肝细胞变性。同时,要给予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肝硬化时锌的排出增加,维生素C、锌、铁、硒可抑制铜的吸收[8]。此外,要防止钙、磷代谢障碍引起骨质疏松,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在烹调上避免使用铜制餐具,忌油炸、粗硬食物,防止消化道出血。
HLD为遗传性疾病,对社会、家庭及本人健康都不利,为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国民素质,对有家族遗传史或患有HLD的女性,确诊怀孕应建议早期流产或行绝育。
[1] 李娟,戈花妮,王敏.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妊娠1例[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6):1028-1029.
[2] ALA A,WALKERA P,ASHKAN K,et al.Wilsonˊs disease[J]. Lancet,2007,369(9559):397-408.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8,41(8):566-569.
[4] 李鸿,宋力,党利亨,等.Wilson病基因突变的检测和分析[J].天津医药,2008,36(1):4-6.
[5] 刘殿芹.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双胎妊娠1例[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7):418.
[6] 史莉瑾,邢红霞,王玉梅,等.50例肝豆状核变性神经系统症状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医学,2010,5(14):85-86.
[7] 谢秀文,李堂.儿童肝豆状核变性80例治疗效果的随访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5(12):398-400.
[8] 何志谦.人类营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314-322.
(本文编辑:刘斯静)
R742.4
C
1007-3205(2012)08-0833-03
2012-02-10;
2012-04-12
滑丽美(1965-),女,河北保定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主任技师,医学学士,从事临床营养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0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