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语言修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2-04-02 15:23李炳文范冬梅
当代教育科学 2012年17期
关键词:通识素养语言

● 李炳文 范冬梅 张 泠

语言修养是一个人文化素养最为直接的表现。从根本上看,影响语言修养的因素主要有逻辑思维、文学素养、人格特点、普通话水平以及人际交流中语言的运用技巧等。一个语言修养水平合格的大学生,应该逻辑思维清晰、文学素养厚实、人格健全、普通话较为标准、语言表达自然流畅。对大学生进行语言修养教育,应该成为高校通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高校语言修养教育的问题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我国各级高校连续多年扩招,但“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比较普遍,当代大学生语言修养水平不高已是不争的事实。概括而言主要表现为:逻辑思维不强,语病频现;文学素养浅薄,词汇贫乏;心浮气躁,缺少得体表述;方言土语,妨碍正常交际。另外,在日常口语表达中,语言低俗的现象时有发生。山东省2011年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中的 “大学生通识教育之语言修养教育研究”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任课老师及在校学生、日常观察、询问学校教务处、查阅文献资料、查看学校网页等形式,对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学院、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和山东潍坊广播电视大学诸城分校等各级各类共计30所高校(重点是山东省内院校)予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语言修养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高校语言修养教育的失衡。

(一)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和课时安排随意性较大

北大、山大等名校开设的通识课程,比如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语言学、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哲学与人生、中国传统文化等,可以有效涵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提高其语言修养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核心课程的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其他各类学校,尤其是理工类、高职类院校,有的以提高人文素养为目的开设《大学语文》;有的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开设《普通话与口语交际》;有的则从实用出发,开设《应用文写作》。另外一些与提高语言修养密切相关的课程,诸如《现代逻辑基础》等,几乎无人问津。课程性质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以《应用文写作》为例,此校是必修,彼校是选修;今年是必修,明年可能变为选修。选用的教材也是各随其便,五花八门,以《大学语文》为例,有的侧重文学经典;有的侧重文史知识;有的以年代为顺序;有的以话题为体例;有的融文学、口语交际、写作为一体;有的干脆与所学专业挂钩,自编《建筑语文》《实用语文》等等。教材版本不尽一致,教材质量参差不齐。课时安排也是各行其便,无论选修还是必修,课时数为 36、32、24、20、12 节不等, 且通常要一学期讲完。由于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和课时安排不够科学,使得众多学校的语言修养教育缺乏系统性和严谨性,这无疑会直接影响大学生语言修养教育的质量。

(二)教学模式传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单一

担任这些课程的教师,大多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知识积淀较深,语言修养较好。但由于基础课处在边缘地位,长期不被重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挫,普遍产生倦怠情绪,较少再去研讨先进的教学模式,而是更多沿用传统、单一的讲读法,照本宣科,以满堂灌为主。教师如此,学生们既已在理解和表达方面先天不足,后天又无话语实践环境和动力,就难免学得被动,以此形成恶性循环,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调查显示,各校所开设的《大学语文》《应用写作》《普通话口语交际》等课程,或者被定为考试课,或者被定为考查课,其主要的评价方式是期末考试或考查。以考查课为例,《大学语文》的考查是写一篇作文,至于文章是抄袭的、七拼八凑的,还是实实在在自己创作的,不会被深究。《普通话》的考查更是简单,老师给学生指定一篇文章,学生将其读完即可。单一、单调的评价方式,既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教学质量,也无法客观地检测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是无从知晓。

(三)学生疏于文学阅读,导致文学素养积淀不深

课题组编制了《大学生文学作品阅读情况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头的文学名著少人问津,即使为消遣解闷,学生也以阅读流行性较强的当代作家的作品居多;轻松闲适、便捷实用的快餐阅读大行其道。教育部推荐的中小学生、大学生课外阅读篇目,极少有学生自觉自愿地去翻阅。由于古文基础较弱,主动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尤其是古诗词散文的,可谓凤毛麟角。

(四)校园中语言类社团组织稀少,学生难以获得实训机会

在高校校园,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很多,但以提高语言修养为主要目的的却少得可怜。以北京大学2010-2011学年下学期的学生社团为例,在理论类(24 个)、实践类(29 个)、文艺类(26 个)、体育类(21个)共100个社团中,纯属语言类的只有辩论协会、模拟联合国协会、学生新闻社、我们文学社、五四戏剧社、戏剧社6个。名校尚且如此,其他学校更是让人不忍提及。高校社团组织是大学生锻炼各种能力的良好实训基地,语言类社团组织数量不足,学生得不到更多的语言实训机会,其语言修养水平的提高自然会受到影响。

(五)语言类社会实践活动无人组织,语言的“社会化”过程延迟

近些年,各级高校大力提倡和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活动项目多是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几个方面,且参与的学生不超过在校生的30%。至于语言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几乎无人组织。个别学生利用节假日,去旅行社当导游,为某产品当推销员,去展览馆当解说员,纯属个人行为。

二、改善语言修养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课题组在大量调查、访谈、分析和研讨的基础上,对高校语言修养教育提出了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转变教育理念,落实好通识教育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观念上必须实现由专业性教育向通识性教育的转变。美国是最早开展通识教育的国家,他们在课程设置上的一些理念和做法,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美国的基础教育极其重视学生的阅读,《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的第一条明确提出 “阅读第一”;十分重视大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全国有300多所大学开设演讲专业,并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特别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麻省理工学院有20名专职写作教师,40名兼职写作教师,每个入学的学生都必须上写作课。在他们的基础课程设置中,人文教育占有很大的比重,语言表达类课程占有很高的学分。

在我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接受的语言修养教育本就薄弱,大学阶段,如果学校再不重视通识教育,没有相应学科知识的补给、衔接和提高,其语言修养水平就基本会停滞不前。因此,转变教育理念,落实好通识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语言修养水平,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

(二)完善课程设置,强调教材本色,重视教学引导

课程设置是学校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教材是重要的教育教学因素,教师以教材为教学依据,学生通过教材接受最基本的知识信息。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最重要环节,其中教师的教学引导起着决定作用。为保证大学生语言修养水平真正得以提高,高校应在语言修养类课程的设置上、教材使用上、教学内容的引导上多做文章。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利用原有的公共基础课模块,制定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强制性地把以提高语言修养为目的的相关课程,比如《现代逻辑基础》《大学语文》《文学欣赏》《大学生语言修养》《普通话口语交际》《实用写作》《大学生人格发展与人际交往》等等定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增加这些课程的学分权重,有些课程甚至可以贯穿于大学学习的整个时段。其次,在教材的编写和选用上,各高校不能功利地把大学语文变成“财经语文”“服装语文”“机电语文”等不伦不类的怪胎,应该继承并弘扬语文课浓郁的人文风尚,让它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涵养和教化作用。再次,在教学环节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专业特色,深入浅出,给学生以人文素养方面的引导和升华。比如,给建筑系的学生上文学欣赏课,可以选讲建筑学家林徽因的新月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由此联系新月派提倡的“三美”主张——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并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示例,同时还可引出林徽因侄女林樱设计的轰动美国的越战纪念墙。这样的文学欣赏课,不仅会带给学生丰富的文学营养,还会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树立起高尚的职业精神。针对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新生代作家作品和喜欢收听、演唱流行歌曲的现实情况,不妨开设《品读当代流行作家》《流行音乐歌词赏析》选修课或讲座,将其与老一辈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不忘经典,感受歌词中所浸染的别样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优美文字所营造的意境,深味多姿多彩的校园和社会生活。

(三)改革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有效保证学生语言修养水平的提高

在实施语言修养教育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单一的评价方式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教师与学生的监督和激励作用,最大程度地保证教学质量并实现教学目标。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巧于设计,调动学生参与。比如展开阅读篇目的主题形象讨论,设置趣味性、真实性和实用性的口语对话情境等,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训,在实训中学习。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大量呈示音像资料,比如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学习辩论、演讲、应聘等技巧。

研究表明,在一定限度内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地保证学生听课和学习的质量。针对学生轻视语言修养类课程的现象,教师可以尝试对其学习态度、方法和成绩综合评价,将考勤、课堂发言、作业完成、阅读笔记等都纳入考评范围,并以占期末总成绩40%的高分值引起学生的重视;在考试、考查环节,不以检查对书本知识识记多寡为唯一目的,而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给以形成性评价,其分值可占总分的50%;另外10%则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情况而定。

(四)倡导文学经典阅读,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经典文学作品的语言都是经过作家深思熟虑甚至是千锤百炼而来的,它不仅含纳着丰富的词汇,而且还表现出规范的语法。作家通过优美的语言形式,将其对现实生活的审美愉悦外化为作品,并彰显出深刻的思想内容。读者在阅读时,同样可以通过审美来反思生活,感悟现实世界,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

为了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学校图书馆要购置足量的经典文学作品;教师可以经常性地向学生推荐好的阅读书目,介绍好的阅读经验;还可以将读书笔记或阅读心得的写作列为平时考察内容,以此敦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大量阅读文学经典,必将使学生的人文底蕴日渐深厚,其语言修养水平的提高也有了最基本的保证。

(五)加强语言类社团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类社会实践活动

语言交流的过程也是检测说话人语言修养水平的过程,学生通过一系列语言修养教育课程的学习,其效果怎样,还需要在语言交流的实践中得以检验。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学校应重视语言类社团组织的建设,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类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由相关教研室牵头,联合学生会,成立演讲协会、朗诵协会、影视论坛、好书俱乐部、文学社等等,有秩序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在享受丰富的业余生活的同时,其人文素养和语言修养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高。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帮助他们寻找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机会,比如做产品推销员,到人才招聘现场感受并体验面试场景等等。

针对学生写作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应倡导并鼓励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结合《应用写作》课程,举办内容丰富的作文比赛活动,比如新生自我介绍、节日短信、母亲节家书、社团广告、家乡游解说词、应聘自我简介等等。引导学生从写自己感兴趣的、有真情实感的事情开始,多构思、多练笔。

[1]张泠.大学生语言修养概论[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祝家麟,陈德敏.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冲突与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2,(6).

[3]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盛光系.高职高专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6,(9).

[5]刘凡丰.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6]李志艳.哈佛大学核心课程与北京大学通选课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通识素养语言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语言是刀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