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玉宝
小学班干部制度的发展进程与反思
● 申玉宝
我国现行的小学班干部制度源自苏联。小学通过实行班干部制度对促进班级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小学班干部制度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应实行什么样的班干部制度是我们应该深入反思和研究的问题。国外小学的班干部制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样本。
小学;班干部;制度;进程;反思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小学班级里一直实行班干部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积累,我们把小学的班干部制度运用得很成熟而且很成功。客观地说,小学通过实行班干部制度,取得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减少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工作,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之中;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锻炼了学生,提高了班干部的个人能力;通过班干部的组织、监督和带动作用,影响了全体学生。但是不能否认,小学班干部制度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愈发突出。由此进一步引发我们对我国小学班干部制度加以深入反思。
“班干部”是“干部”一词在教育领域里的延伸,是指在班级里担任一定的职务、负责一定管理工作的学生。这一称谓源自苏联,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效仿苏联,班级中担任管理工作的学生,被称为“班干部”。同时,苏联的班干部制度也被引入我国。
苏联1918年成立共产主义青年团,1922年设立少年先锋队组织,并在学校和班级里普遍设立支部,加强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从此以后,苏联的班级就有了两套管理组织,中学班级里一套是以班长为首的行政组织,包括班长、各部委员和小组长。另一套是以团支部书记为首政治组织,包括团支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和干事。小学班级里一般情况下班级组织和少先队组织合并为一套班子,即班长就是中队长、班委成员就是中队委、组长就是小队长。受马卡连柯、克鲁普斯卡娅、苏霍姆林斯基等集体教育理论的影响,苏联的学校和班级非常注重组织的作用,班级管理人员的称谓和职责越来越具有行政的色彩。学生管理人员被称为 “班干部”,管理班级的教师被称为 “班主任”。干部的责任和权利也相应扩大。马卡连柯在班里设立班长作为班主任的助手,负责班级的纪律、卫生和财物。学员服从班长的领导,班长可以惩罚破坏纪律的同学,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服从习惯。
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年12月23日-31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提出了“借鉴苏联教育建设先进经验”的口号,并得以落实和实施。在全面学习苏联的教育内容、教育制度、管理制度的同时,苏联的班干部制度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我国的各级学校和班级。我国小学班干部制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建国初到1966年5月为第一阶段。在组织机构上抛弃民国时期小学班级的“学长制度”,保留了班级的基本组织机构,增加了少先队组织机构。受传统官本位文化思想、教师中心教育思想和马卡连柯班集体思想的影响,通过任命组成的、以管理为目的的工具型班委会盛行,班干部多选听话、成绩好的学生担任。同时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的影响下,班级组织强调“红”。第二阶段为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的文革期间。这一阶段,原有的班级组织基本瘫痪,取而代之的是中学的红卫兵组织和小学的红小兵组织。红卫兵和红小兵组织实行军事化的编制和管理,以学校为单位编成连,班级编成排,小组成为班。原班级里的班长就成了排长,原来的小组长就成了班长。组织中阶级斗争的思想更浓,家庭出身不好的学生一律禁止参加。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破四旧、立四新和检查背诵毛主席语录。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为我国小学班干部制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在逐步恢复建国初期班级制度基础上我国班干部制度开始尝试改革。主要是推行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这期间不少的学校和班级曾经尝试班干部的轮换制和选举制,但传统的任命班干部制度仍是主流,管理学生仍是班委会的核心工作。
小学班干部制度尽管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不能否认,其本身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人与人之间其权利和地位本来应该是完全平等的,在小学阶段更应该以这种理念来教育和管理学生。但是通过实施班干部制度,就出现同学管理同学的现象。这样就人为地在学生间制造了不平等。而且,班干部要顺利开展工作,必然要在同学中树立他的威信,因此,班干部可以在同学面前发号施令、甚至惩罚同学。这种现象的危害从小处说是侵害了学生的权力,让小学阶段的孩子就体味到社会的不平等,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大处说,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相背离。自由、民主、平等是人类的追求,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从小学起就人为的制造层次和等级,显然与这一发展方向不相吻合。
第一种不和谐是师生之间。具体表现为班干部与教师之间关系密切,普通同学与教师之间关系疏远。第二种不和谐是班干部与同学之间。既然班干部的职责就是帮助班主任来管理班级的,在工作方式上,班干部一方面是在自己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就是及时向班主任汇报。但无论哪种管理方式,被管理的同学都会感到心里不太舒服。虽然郑渊洁老师将班干部工作总结为“为强权效力、告密、奴役同胞”三个方面过于尖刻了点,但某种程度上也真实反映了班干部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方式。小学里班干部与普通同学之间关系普遍紧张。某些地方甚至于出现学生或家长在校外报复班干部的情况。
当班干部可以管别人,其他同学必须服从班干部管理,这是许多小学班干部引以为荣的资本,也是许多小学生努力想当班干部的原因。而且我国小学班干部都有醒目的标志,随时随地表示出与众不同的身份。小学里一般按班级为单位组成少先队,班干部也同时是少先队干部,每位少先队干部都配有醒目的标志,那就是左上臂的“几道红杠”。红杠越多,表示官做得越大。班干部做得时间长了以后,会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不少学生干部在同学面前趾高气扬、官腔十足。甚至到了社会上也带着官腔,这对小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心理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曾经的“绿领巾”、“特殊校服”事件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感,因为这造成了人为的歧视和人为的优越,但很快就内叫停和取消了。曾经出现的五道杠少年事件也在社会上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我们执行了几十年的小学班干部佩戴的“红杠”标志带来的又是什么,我们对此不应熟视无睹。
当班干部成为在同学面前和在家庭里炫耀的资本时,就成为炙手可热的争夺对象。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抬得起头,不惜托关系、走后门也要给孩子争取个班干部做,因此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等很坏的社会风气也走进了学校、走进了班级。班干部制度的负面作用不仅影响到学生,而且影响到学校和整个社会。
总览世界其他国家的小学班级管理形式主要有两类,设立班干部和不设立班干部。设立班干部的主要又分为任命制、轮流制、选举制几种形式。不同国家的班级管理,融汇着不同的教育目标和不同的教育理念。许多国家通过班级管理,培养孩子平等、民主的思想,形成对自己和社会负责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也有的国家更注重通过班级培养儿童的集体意识和服从意识。那么小学班干部制度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这是教育的基本目的,也是班级管理的基本目标。班级应致力于学生这四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致力于学生合作与共处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合作共处是学生走入社会必须具备的能力,班级是学生这种能力培养的良好的途径,由此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与人和睦共处的意识和能力。
民主与平等是共处的前提和基础。要学生学会共处,必须有在民主基础上制定完善的纪律制度;必须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必须让学生之间平等相处。否则的话,班级内等级森严,制度严格但缺乏民主,学生之间很难和谐相处,当然也就培养不出与人共处的能力与习惯。
学会共处首先必须保证学生之间地位与权力的平等,其次要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制度,再次要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与同情,最后要学会奉献与帮助。
责任意识指的是社会成员对自己在集体中所应承担责任的认识和了解。责任能力是指社会成员对所承担责任的胜任和完成程度与水平。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是每一位社会公民必备的素质,因为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一素质需要从小培养。良好的班干部制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就需要每个学生提供承担责任的机会并给予实践锻炼。轮换制的班干部制度在这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上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轮换制班干部制度指的是班级里主要干部岗位轮流担任。象班长、各部部长不需要选举,也不需要被老师任命,而是按照座号或者学号来轮流担当。同时为了给每个学生创造参与管理的机会,每个班里可以多设一些干部岗位,如桌椅管理员、分饭管理员、扫除管理员、鞋箱清扫员、失物管理员、保健员等职务,岗位的获得则是通过自愿申请或者轮流担任。
反观我国小学任命制的班干部制度很难达到这一教育目的。因此必须彻底改革班委会任命制度。一是要将班委会的组成权利交给学生,班干部必须是民主产生。竞选制、内阁制、轮换制、竞选轮换结合制都是不错的选择,关键在于要落实好,务必要给每位学生锻炼的机会。二是要有监督机制,班委会要定期改选,小事班委会负责,大事全班同学商议。只有制度落实了,班级管理的理念才可能真正更新,班集体才能真正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
全球化以后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无处不在。只有接受竞争、学会竞争才能适应社会。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需要从小培养。
小学班集体为培养学生的竞争的意识和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还需要形成平等竞争的机制和氛围。竞选制的小学班干部制度在这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竞选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学生之间应当平等、自由竞争,每个人都是选举的对象,同时又都是被选举的对象,不可以是老师先圈定了被选举的对象然后再选。二是学生间的竞争应当是合法的竞争,不得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正常的宣传、拉票完全可以,但是对于类似于贿赂的竞选,则必须严格禁止。
民主与平等是人类文明的精髓,民主与平等的程度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民主的思想、平等的理念需要从小进行培养才能逐步树立,需要从生活和学习的每一方面予以渗透和教育才能形成。所以杜威概括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强调从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能力。
为从小培养学生培养民主意识和平等思想,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在小学根本不设班干部。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美国的学校委员会里设学生议员,学生自治会完全通过自由选举产生。这些议员和学生会的工作就是要收集学生对于学校的意见,并反映给委员会,再由委员会向学校反馈。实施了“无班级授课制”改革以后的芬兰甚至到了高中阶段也不设班干部。这些国家这么做的目的非常清楚: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让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民主的思想从小扎根于孩子的心灵深处,即便是到了高年级,设立的班干部也是学生的代言人,专门给学校提意见。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小学生当成教育和管理的主人,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学生应该一视同仁,不应人为的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确立一切服务于每个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目的。但反观我国当前的的小学教育,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教育者本位、管理者本位的培养目标仍然非常突出。如果这一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任何的班干部竞选、自主管理等等都是空谈,都不可能真正落实。其次,应更新理念,变“管理”为“服务”。既然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班干部的职责就不是“管理”,而是“服务”。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全体小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干部充当的是服务者的角色,充其量是一个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就必须更新理念,彻底摒弃传统的班干部是帮助老师管理班级的思想,取而代之为服务学生、服务班级,是大家的代言人,是全体学生权利的维护者。再次,应取消所有象征学生不同身份的标志,主要象征干部身份的肩章。小学班干部左上臂的肩章以醒目的方式,随时随地彰显着学生干部与众不同的地位,在学生集体中形成强烈的对比。素质教育反对最尖锐的是成绩排名,因为这样不利于多数同学的健康成长。但是班干部配以醒目标志远远超过成绩排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萧宗六.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潘珊英.“2+2”班干部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J].班主任之友,2006,(1).
[5]原亮.美国的中小学班级管理[J].教学与管理,2005,(11).
[6]陆浣.儿子在日本上小学之二—人人都是班干部[J].教学与管理,2007,(7).
[7]沈春燕.喜羊羊莫变灰太狼—直面班干部的行为偏差[J].班主任之友,2009,(12).
[8]薛涌.美国孩子们的班干部怎样产生[J].河南教育,2010,(12).
申玉宝/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
(责任编辑:曾庆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