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英译《诗经·国风·关雎》语境关系与语言结构的顺应
张鑫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本文主要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框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译者对《诗经·国风·关雎》的英译,重点探讨译者如何凭借不同的语境关系在语言结构上的一一顺应,进而取得译语与原语的语用功能对应。
《诗经》翻译;语用;顺应论
《诗经》的翻译一直备受人们重视,古有英国理雅各(1814-1897)、韦理(1889-1966)的英译,今有许渊冲、汪榕培的新译。以往对《诗经》翻译的研究,多从文学角度出发,语用视角的研究并不多见。
语用与翻译的联系向来紧密,国外翻译学家奈达(Nida)提出的功能对等原则可概括为:原语与译语的文化、语言、风格以及接受对象的欣赏水平差别越大,需要调整的地方就越多。[1]116-119这一理论在本质上反映了Jef Verschueren语言顺应论的思想:语言使用是对一定社会的社交世界、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顺应。[2]77国内有学者指出:语用学的翻译观可以说是一种等效翻译理论。[3]10这一点与语用顺应论相符合。冉永平、张新红认为,翻译可以视为译者在目的语认知环境中进行语言选择阐释原语文化的过程。[4]272-273诗歌翻译的研究向来着重于文学视角,语用学的视角虽有,却不够深入和系统。李成团认为,把握诗歌翻译的语用目的,是探讨诗歌翻译语用等效的前提。[2]77而诗歌的语用目的又是多样的: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而且还蕴藏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认为,明确诗歌重在教化与怡情的语用目的,有助于正确评价诗歌翻译的不同译本。
本文着重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其中语境关系的顺应,本文将从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及心智世界三个方面来比较《关雎》四个译本。同时本文将从语言结构顺应的角度关注《关雎》四个译本,并由此进行分析比较。
语境关系的顺应,指的是翻译过程中对目的语的选择,必须与原语和目的语双方的认知环境相互顺应。[4]272-273语境包括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及心智世界。译者要判断原文语境是否在目的语认知语境中有相同或相似的语境。如果有,译者就可以采用直接性的翻译策略,否则则需采取间接性的翻译策略。Jef Verschueren以实现原文作者所描述的互文语境,满足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5]273
《诗经·国风》作品都是抒情诗,大多是民间歌谣。其中《关雎》描写青年男女热烈的爱情,感情真挚、淳朴,原诗如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悠哉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现代汉语译文如下[6]6:
鱼鹰鸟儿声声唱,落在河心沙洲上。温柔美丽好姑娘,真是青年好对象。
长短不齐荇菜香,左采右摘两手忙。温柔美丽好姑娘,日思夜梦盼成双。
追求不到多失望,白天黑夜把她想。长相思啊相思长,翻来覆去到天亮。
长短不齐荇菜嫩,左采右摘手儿勤。温柔美丽好姑娘,弹琴鼓瑟心相印。
长短不齐荇菜鲜,左采右摘细挑拣。温柔美丽好姑娘,敲钟打鼓结良缘。
(一)心智世界的语境关系顺应
心智世界主要指说话人的欲望、愿望、动机及意图。[5]102李成团认为诗歌译者应该首先正确把握原语作者的情感世界,然后进行适当的视角站位,来顺应原语作者、读者及译者的心理世界,使译文更加贴合原文。[2]77这里的视角站位反映在原诗和译文中,表现为叙述视角及译者翻译时采取的视角等情况。叙述视角不同,决定发话者与参与者不同,也决定读者与诗作之间的距离。下面选取《关雎》第一诗节,分别分析汪榕培、潘智丹(译文一)[7]10,许渊冲(译文二)[8]6,贾福相(译文三)[9]以及James Legge(译文四)四个译本中心智世界的不同。
译文一:
The Cooing
The waterfowl would coo
Upon an islet in the brook.
A lad would like to woo
A lass with nice and pretty look.
译文二:
Cooing and Wooing
By riverside a pair
Of turtledoves are cooing;
There's a good maiden fair
Whom a young man is wooing.
译文三:
kingfisher
kingfisher sings“Guan guan”along the river bank.
A gentleman pursues a lovely young maiden.
Water fringe,long and short,sways left and right.
The gentleman drifts,dreaming of the young beauty.
译文四:
Kwan Ts’eu
Guan-guan go the ospreys,
On the islet in the river.
The modest,retiring,virtuous,young lady:
For our prince a good mate she.
根据Verschueren[5]89-132对释话人角色的不同分类,四个译本都选择了释话人这一角色,不同之处在于,译文一选择非参加者的视角,即以相对客观视角来叙述事件,这从过去时态(would like)可以看出;译文二则选择参加者的视角叙述,若细分,应为近旁参加者,而不是受话人,这从一般现在时(There’s)及现在进行时(is wooing)可以看出;译文三也选择非参加者的视角,通过其第三人称单数及一般现在时的用法(a gentleman pursues)可以看出;译文四则完全选择非参加人的视角,从第一节最后一句(For our prince a good mate she)可以看出。
在解释过程中(即在翻译的过程中),释话人的心智状态,即释话人的情感、认知等情绪投入状态会影响、渲染读者对译作的情感理解。由于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热恋情感的爱情诗,甚至相当多的人认为这是一首求偶诗,因此,译作也应力求表现出这种强烈情感,以影响读者的情感理解。从这个角度分析,译本一、三、四的非参加者视角使得译文相对客观,而这种客观的视角使释话人及读者完全感受不到原诗中热烈、真挚的情感渲染。译本二的参与者视角,通过顺应原语作者的心理世界,拉近了读者和诗歌的情感距离,能够感染读者对诗歌的情感理解,也使译文更贴合原文,从而进一步达到对原文的正确理解。
(二)社交世界的语境关系顺应
耶夫·维索尔伦说过,语言选择与社交世界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特定场景、特定公共制度或特定社区特有的交际规范,这些规范都必须遵守。[5]89-132社交世界中最为重要的规范都来源于文化。这些规范放到诗歌翻译中来,即是对概念的不同理解。
“语言使用中激活的心智世界,包括认知成份和情感成份”,而“认知成份以种种概念化的形式提供了沟通心智世界和社交世界的桥梁”。[5]89-132这里的概念化是物化的社交世界中的种种称呼。翻译过程中不同概念的理解不是随意的,必须受到社会和文化规范的制约。“诗歌译者应充分理解原文之中具有特殊文化意象的词语以及表达”,然后进行以读者动态语境为基础的“信息补缺,选择或附加恰当的译语形式来传递原语所隐含的非明示交际文化信息”。[2]77“隐含的非明示交际文化信息”,即原语及译语中不同的概念。翻译过程即是译者不同的概念化过程。
《诗经》产生年代久远,语言文字和社会生活已经发生很大的历史变迁,后人读它确有不少困难,而这很大程度上是不同时代对同一事物不同的概念化所致。《诗经》翻译的首要问题和基础是正确的解释,即译者对隐含的非明示交际文化信息正确的概念化。
下面看原文中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概念如何在不同的译本中得以表达。我们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为例来对比四个不同版本。译文一用“a lad”和“a lass”分别翻译“窈窕淑女”和“君子”,译文二则用“a good maiden fair”和“a young man”来代指,译文三采用“young beauty”和“gentleman”分别指代,译文四则用“The modest,retiring,virtuous,young lady”和“our prince”来指代。窈窕,美好貌;淑,善,品德好;君子是对贵族男子的通称。译文一、二、三能基本正确理解原诗中的概念,对其文化解读也合理;只有译文四把西方文化中的家国文化直接代入中国文化,并没有做到文化上的顺应,对其中隐含的文化概念解读有误,似有不妥。
(三)物理世界的语境顺应
维索尔伦认为,物理世界主要指时间、空间顺序以及空间指称。空间指称通常和某一种视角相联系,这种视角可以是发话人空间,也可以是指称空间。通常情况下,“发话人发话使自己的视角和所谈对象的内主定位相重合”。[5]89-132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现代文译本是“鱼鹰鸟儿声声唱,落在河心沙洲上”。原诗是发话人空间,即从一般路人的典型运动来看。四个译本对这一句话的不同翻译集中体现在对“河之洲”的不同理解上。译文一、三、四较一致地从一般路人的典型运动来看,分别为“Upon an islet in the brook”、“along the river bank”、“On the islet in the river”;只有译文二创造性地放在句首位置,译为“By riverside…”,后接“河之洲”发生的故事。虽然形式略有不同,但四个版本空间指称比较统一,即从一般发话人的视角发话。
在很多情况下,交际双方在物理世界中的所处位置,对决定某些语言选择及其意义具有很重要的作用。[5]89-132其中包括身体姿势、手势等,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总是伴随着口头语言,其中的一些几乎不增加话语意义、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情感状态和情感投入程度的手势,在翻译时需多加留心。
《关雎》中的交际双方是青年男女。而译文中如何通过身体姿势、手势等不同方式及交际双方位置在不增加话语意义的基础上反映情感状态和情感投入程度呢?诗歌第二、四、五节中分别出现“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以及“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三句话的动作描写,主要是为了描写诗中女子向左右两边不停采摘荇菜的绰约身姿。译文一通过三个分句“There grows the water grass/ The folk are fond to pick”、“The folk are fond to choose”、“The folk are fond to gain”,仍采用较远的空间视角,在读者与女子之间造成较大的距离感;译文二则译为“water flows left and right/now gather left and right”,采用一般现在时,以比较近的空间距离,无形中拉近了读者与参与者的距离,加深了读者的参与感,可使读者领会参与者的情绪变化及情感追求;译文三和译文四都采用相对独立的空间视角,分别译为“water fringe,long and short,gathering left and right”和“to the left,to the right,borne about by the current”,则完全拉远了读者与参与者的距离,把读者从译文一、二中的近旁参与者的身份直接变为非参加者的身份,自然不能对原诗中热烈、真挚的情感感同身受。
译者的心智世界、社交世界以及物理世界的语境顺应不是截然分开的,很多情况下,三者有相互交叉、重叠的部分存在。
语言的使用是一系列的综观,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选择的过程。其中包括在语音、词汇、修辞等各个层面对语言的顺应及选择过程。下面着重从《诗经》的语言形式及音韵来分析。
国风的一个重要艺术特色,是语言结构上的复叠形式[10],如叠字“关关”、叠韵“窈窕”、双声“参差”。在叠字的处理方面,译文三和译文四都采取音译为“Guan guan”和“Guan-guan”;而译文一和译文二则分别译为“waterfowl would coo”以及“turtledoves are cooing”。原诗中“关关”是象声词,形容鸟鸣声。译文三、四的处理固然不错,但却没有把握原诗中的文化内涵。“关关”是“雎鸠”的叫声,这种鸟常成对出现。译文三的“kingfisher”虽然形似,却未神似。而英文中turtledoves本身就是一种成双成对出现的水鸟,被西方人认为是“爱情之鸟”,可以说形神兼备,也从语音上顺应了原文,是译者经过不断选择而得出的译文,实为好的译文。
此外,从音韵上看,原诗本是歌谣,讲求押韵、和谐,译文也当以和谐、押韵为选择目的。四个译文中,只有译文三改变了原诗韵的形式,这样一改,也就失去了和谐、音韵之美;译文四虽尽力押韵,但过于繁复,失却原诗质朴、清新之感,读音也略有失色;译文一和译文二则全力顺应原诗中的音韵之美。例如译文一第一节中的coo、woo,brook、look;第二节中的grass、lass,pick、sick;第三节中的lass、pass,yearn、turn;以及第四节中的grass、lass,choose、pursues无不竭力顺应原诗的和谐、对称之美。译文二第一节中pair、fair,cooing、wooing;第二节中的right、night,there、fair;第三节中的strong、long,asleep、deep;以及第四节中的right、light,tender、slender也都体现了和谐、音韵之美。
最后,从语言整体上看,几个译文也都在不同程度上顺应原诗,以达到更加贴合原文的目的。《关雎》通过“求之”“采之”“友之”层层推进,结构上有一种和谐的层次感。比较四个译本,译文一和译文二都在结构上顺应原文,层层推进。译文一借助三个动词“pick”“choose”“gain”,表现女子在河边采摘荇菜的一系列动作,又似女子在左挑右选男子,可以说从语言上也竭力顺应原诗,非常贴合原诗的主题。
通过四个译本的分析,笔者发现,许渊冲通过自己的翻译实践,真正实现了他所提倡的诗歌翻译三美之“形美、音美、意美”,从语用学的顺应论视角也是如此,可以说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文学翻译过程是一个动态选择和顺应的过程。作为交际者一方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各方面、多角度选择的同时,既要顺应原语作者和译文读者所处的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又要对不同的语言结构客体做出相应的顺应。从宏观上看,不同的译本体现出顺应不同时代读者或特定的翻译目的,使文学翻译的动态性得以呈现。从微观上看,文学翻译过程中语言结构对语境的顺应及意义的生成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时,受一定因素的影响,译者在选择和顺应的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意识。
[1]Eugene A Nid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on[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2]李成团.诗歌翻译的语用视角:语境补缺与语用充实[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2).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耶夫·维索尔伦.语用学诠释[M].钱冠连,霍永寿,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吕恢文.诗经国风今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7]汪榕培,潘智丹.英译诗经·国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8]许渊冲.精选诗经与诗意画[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9]程渊.译诗之美,译者好逑——《诗经·关雎》几种英译本的比较分析[J].译林,2008(4):211-213.
[10]姚俏梅.从翻译美学看《诗经·关雎》中的叠字英译[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130-133.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hijing:A Study from Pragmatic Perspective
ZHANG X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 215500,China)
Under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 by Verschuere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t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Cooing and Wooing Songs in Shijing,with the emphasis on how the different translators take advantage of dynamic context to adapt to each linguistic level and achieve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Shijing Translation;pragmatics;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
H315.9
A
1008-2794(2012)09-0113-04
(责任编辑:顾劲松)
2012-03-27
张鑫(1983—),女,河南驻马店人,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口笔译。